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全国通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第1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 2.掌握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 史实(重点大运河的开通) 3.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统一和 社 会的安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和保 障 4.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考察练习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创建者: 北周外戚 杨坚 隋文帝
都城: 长安 东都:洛阳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D )
A.重新统一全国 B.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C.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事件( D ) A北魏政权的建立 B.大运河的开通 C.西晋统一全国 D.隋军灭陈
4.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 C )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统治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开凿大运河
歌谣
隋朝开通大运河, 古代世界属最长。 全长四五千里地, 路线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六省, 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赖此河, 永通邗江记心上。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历史探究
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 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 劳师远征。
4、秦、隋朝历二世而亡。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589年
过程: 隋文帝率军南下灭陈朝,统一全国
影响: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统一后的疆域:
三. 短暂而繁荣的隋朝
1.后人评价: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第1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 2.掌握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 史实(重点大运河的开通) 3.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统一和 社 会的安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和保 障 4.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考察练习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创建者: 北周外戚 杨坚 隋文帝
都城: 长安 东都:洛阳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D )
A.重新统一全国 B.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C.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事件( D ) A北魏政权的建立 B.大运河的开通 C.西晋统一全国 D.隋军灭陈
4.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 C )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统治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开凿大运河
歌谣
隋朝开通大运河, 古代世界属最长。 全长四五千里地, 路线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六省, 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赖此河, 永通邗江记心上。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历史探究
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 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 劳师远征。
4、秦、隋朝历二世而亡。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589年
过程: 隋文帝率军南下灭陈朝,统一全国
影响: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统一后的疆域:
三. 短暂而繁荣的隋朝
1.后人评价: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 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 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国家统一 繁盛 繁盛一时 的隋朝 一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1、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方便隋炀帝南巡 D.加强北部的边防 )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苏伊士运河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 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 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 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 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 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 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 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 到华东地区。 建设在运河与长江交会点上的江都抽水站是目 前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可以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 将长江水调入古运河中。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的来说是好事,他们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 不够全面。 •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 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 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 为开凿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 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
课堂小结:
•
• • • • • “繁盛”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当堂达标
•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 5、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 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二、组合列举题 1、请说出下列事件发时间: (1)隋朝建立: (2)隋朝统一全国: (3)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
• • • • • • •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2)开凿大运河: 3、根据相关提示写出地点 (1)隋朝的都城: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至点:
济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江都 余杭 沟
江 南 河
1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2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时开凿 连接三大城市:涿 3 郡、洛阳、余杭
4 运河分四段:永济 5 沟通五大水系:海
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
1 涿郡
a 海河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余杭 3
1、隋朝是在哪个政权基础上建立的? 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1、北周政权基础上建立, 581年,建立者杨坚 (即隋文帝),都城在长安。
2、请简述隋朝统一的过程。
2、589年,隋军南下,灭 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南北重归统一。
3、试分析隋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3、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270年的分 裂与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370多 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 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课堂小结:
•
• • • • • “繁盛”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当堂达标
•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 5、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 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二、组合列举题 1、请说出下列事件发时间: (1)隋朝建立: (2)隋朝统一全国: (3)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
• • • • • • •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2)开凿大运河: 3、根据相关提示写出地点 (1)隋朝的都城: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至点:
济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江都 余杭 沟
江 南 河
1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2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时开凿 连接三大城市:涿 3 郡、洛阳、余杭
4 运河分四段:永济 5 沟通五大水系:海
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
1 涿郡
a 海河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余杭 3
1、隋朝是在哪个政权基础上建立的? 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1、北周政权基础上建立, 581年,建立者杨坚 (即隋文帝),都城在长安。
2、请简述隋朝统一的过程。
2、589年,隋军南下,灭 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南北重归统一。
3、试分析隋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3、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270年的分 裂与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370多 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 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1.1《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永济渠
黄河
时间:从605年起 人物:隋炀帝
洛阳
通济渠 hán
邗
淮河
沟
地位: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江南河
长江
余杭 钱塘江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1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2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时开凿
连接三大城市:涿
3 郡、洛阳、余杭 4 运河分四段:永济
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5 沟通五大水系:海
•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1.材料中“水殿龙舟事”指的是什么? 隋炀帝巡游江南
2.除了以上原因,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还 有其它目的吗?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整体感知
夏、商、西周、春秋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隋唐 (4)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南朝
隋 (581年)
(589 年 南北统一)
学习目标1:了解隋的统一和繁盛
3.隋文帝的统治
千万 人口激增
5
垦田扩大
4
3
人口
2
垦田
1
0
供隋
五文
六帝
十末
年年
。)
《 贞 观 政 要 》
计 天 下 储 积 ,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夸—大—唐开.李运敬河芳对 《隋汴亡河的直影进响船》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 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 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 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 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 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 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 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 意识。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北朝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 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原因有: • 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 C、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 D、隋文帝的决策正确
▪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 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 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 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 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 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 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 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 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 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 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 意识。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北朝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 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原因有: • 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 C、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 D、隋文帝的决策正确
▪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 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 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 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 • • • •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方
探究活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也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博哉!”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 戈起,绸帐龙舟更不回。 请同学们比较这五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 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全 长 两 千 多 公 里
余杭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文献通考》
P4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 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 备 了经济实力(改革制度,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繁荣)。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繁荣的表现: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程目标
•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隋朝的建立和统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 用等基本史实。 • 思考和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 河”“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等问题。 • 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的重要性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北周 陈 589 南朝 581 隋
•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 主要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私人目的:为了看琼花
材料分析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___皮日 休《汴河怀古》 大运河的开通难道使得隋朝灭亡了吗?隋 朝的历史和你已经学过的哪个朝代相似呢? 大运河的开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 全面且符合实际?( )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 而亡 D.节俭盛行
•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起到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 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蜀
三 国
知识要点
• 隋朝建立时间: • 建立人: • 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
南北重归统一
• 隋朝建立时间:581年 • 建立人:杨坚(隋文帝) • 隋朝灭掉最后的朝代:陈 • 南北重归统一时间:589年
隋文帝的统治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隋文帝开皇 九年(589年)
户数
人口
712万
890万
3100万
• 开通时间: • 人物是谁: • 开通目的:
• 南北起点、中心:
}?
• 全长: • 历史地位: • 作用:
•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隋朝的建立和统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 用等基本史实。 • 思考和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 河”“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等问题。 • 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的重要性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北周 陈 589 南朝 581 隋
•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 主要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私人目的:为了看琼花
材料分析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___皮日 休《汴河怀古》 大运河的开通难道使得隋朝灭亡了吗?隋 朝的历史和你已经学过的哪个朝代相似呢? 大运河的开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 全面且符合实际?( )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 而亡 D.节俭盛行
•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起到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 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蜀
三 国
知识要点
• 隋朝建立时间: • 建立人: • 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
南北重归统一
• 隋朝建立时间:581年 • 建立人:杨坚(隋文帝) • 隋朝灭掉最后的朝代:陈 • 南北重归统一时间:589年
隋文帝的统治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隋文帝开皇 九年(589年)
户数
人口
712万
890万
3100万
• 开通时间: • 人物是谁: • 开通目的:
• 南北起点、中心:
}?
• 全长: • 历史地位: • 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

探究问题:
上述材料表明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请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动脑筋
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 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 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主观条件: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 略运用得当。
二 隋朝经济
阅读资料: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时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_ <<贞观政要>>
A
B
2、其中ABCD中隋朝的 都城是: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D
3、请试着由北至南说出 大运河四段的名称。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 ④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比一比:今天的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
什么区别?
1、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2、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 现在正逐步修通。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也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 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 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
•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14
•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 事?
•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 重要作用?
15
材料1: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 的主要原因
1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人物: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2
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集团, 妻子是鲜卑大贵族孤独信的女 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 族成为当时民族融合状况的一 个缩影。北周末年,继位的周 静帝只有七八岁,杨坚是静帝 的外祖父,大权落到外戚杨坚 的手里,518年二月杨坚发动政 变,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
16
材料2: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 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 大禹治水相比。
17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 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从605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27
中心
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江
止点
南 余杭 河
中心
起点
涿郡
永
济
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江
止点
南 余杭 河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7
3.隋朝经济的繁荣
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 (1)改革制度 (2)发展生产 (3)注重吏治 (4)提倡节俭
8
隋炀帝 ,名杨广, 杨坚次子。他平时伪 装仁孝俭朴,博得文 帝欢喜,600年立为 太子 604年7月,隋 文帝死后,杨广即位,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杀死兄长杨勇,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 有名的暴君。他依仗 国立富强,骄奢淫逸, 好大喜功。
3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东魏
北朝: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 581 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589
4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
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
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吗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605年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历史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12
13
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9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10
古代陆路运输只能利用人力、畜力,运量小,速度
慢,隋费炀用大帝。而真水的运粮为食了比起看陆到运,绮运量丽大的,速琼度
花快所,以而费 修开用 大小 运凿。 河主长要达是为四了五加强千南里北交的通,大以运巩固河隋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5
隋朝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隋唐时
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6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30
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北通涿郡之 渔商,南运 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
博哉!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1
•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14
•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 事?
•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 重要作用?
15
材料1: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 的主要原因
1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人物: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2
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集团, 妻子是鲜卑大贵族孤独信的女 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 族成为当时民族融合状况的一 个缩影。北周末年,继位的周 静帝只有七八岁,杨坚是静帝 的外祖父,大权落到外戚杨坚 的手里,518年二月杨坚发动政 变,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
16
材料2: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 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 大禹治水相比。
17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 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从605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27
中心
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江
止点
南 余杭 河
中心
起点
涿郡
永
济
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江
止点
南 余杭 河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7
3.隋朝经济的繁荣
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 (1)改革制度 (2)发展生产 (3)注重吏治 (4)提倡节俭
8
隋炀帝 ,名杨广, 杨坚次子。他平时伪 装仁孝俭朴,博得文 帝欢喜,600年立为 太子 604年7月,隋 文帝死后,杨广即位,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杀死兄长杨勇,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 有名的暴君。他依仗 国立富强,骄奢淫逸, 好大喜功。
3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东魏
北朝: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 581 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589
4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
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
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吗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605年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历史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12
13
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9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10
古代陆路运输只能利用人力、畜力,运量小,速度
慢,隋费炀用大帝。而真水的运粮为食了比起看陆到运,绮运量丽大的,速琼度
花快所,以而费 修开用 大小 运凿。 河主长要达是为四了五加强千南里北交的通,大以运巩固河隋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5
隋朝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隋唐时
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6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30
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北通涿郡之 渔商,南运 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
博哉!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