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八街麻花的简介及做法
详细全面介绍天津的小吃美食至少10种以上

详细全面介绍天津的小吃美食天津的小吃美食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津小吃:煎饼果子:天津的传统早餐食品,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果子(油条)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酱菜等作为佐料。
狗不理包子:天津最著名的小吃之一,以其皮薄馅多、味道鲜美而著称。
耳朵眼炸糕:炸糕中的佼佼者,以糯米为原料,炸至金黄色,口感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天津麻花:一种酥脆可口的传统小吃,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熟梨糕:一种传统的天津糕点,以熟梨为原料制作,口感香甜。
锅巴菜:又称“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传统小吃,以绿豆面煎饼、水发腐竹、鸡蛋等为主要原料。
豆腐脑:一种营养丰富的传统小吃,以黄豆为原料制成,口感滑嫩,搭配上特制的卤汁和酱料,味道十分鲜美。
炒焖子:一种口感Q弹的特色小吃,以绿豆淀粉为主要原料,搭配上各种调料炒制而成。
龙须面: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以面条细如发丝、柔软而劲道著名。
十八街麻花:一种口感独特的传统小吃,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香甜可口。
除了上述提到的天津小吃,还有许多其他美味可口的天津小吃,例如:糖火烧:天津的传统小吃之一,以面粉、红糖和芝麻为原料制作,口感酥脆,甜而不腻。
驴打滚:一种口感Q弹的传统小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搭配上豆沙、芝麻等食材制作而成。
小李烧鸡:天津著名的烧鸡品牌之一,选用优质鸡肉,经过独特的烹制工艺,口感鲜嫩多汁。
津味嘎巴:一种口感独特的传统小吃,以绿豆为原料制作,搭配上独特的调料,味道鲜美。
津味麻花:一种口感酥脆的传统小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而成。
狗不理包子:天津著名的包子品牌之一,以其皮薄馅嫩、味道鲜美而著称。
耳朵眼炸糕:炸糕中的佼佼者,以糯米为原料,炸至金黄色,口感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熟梨糕:一种传统的天津糕点,以熟梨为原料制作,口感香甜。
锅巴菜:又称“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传统小吃,以绿豆面煎饼、水发腐竹、鸡蛋等为主要原料。
豆腐脑:一种营养丰富的传统小吃,以黄豆为原料制成,口感滑嫩,搭配上特制的卤汁和酱料,味道十分鲜美。
十八街麻花(天津风味)

十八街麻花(天津风味)十八街麻花又称桂发祥麻花。
其由发面制成,并加入精选的桂花、香油、麻仁、冰糖、桃仁、瓜子仁、青丝、红丝、闽姜等各种小料,并有加馅麻花,因而味道香美,风味独特,别具一格。
炸制时讲究火功,工艺精细,成品香、甜、酥、脆,久放不绵,能放置半年之久而不变质。
1971年广交会上展出了每根重达1 500克的大麻花,令中外客商交口赞扬。
原料配方面粉25公斤植物油12.25公斤白砂糖6.75公斤姜片250克碱面175克青丝、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芝麻仁750克糖精5克水7.5升制作方法 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匀称,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预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 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
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依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
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
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
按光条、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麻花的规格按每根重量有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1500克等多种。
产品特点酥脆香甜,味美适口,经久不绵,不变质。
天津关于麻花的景点

天津有许多与麻花相关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
这座文化馆是全国首座以麻花为主题的文化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麻花的制作工艺、演变过程以及与麻花有关的历史。
文化馆内有展览区,展览分为源起、承传、超越、印像、光辉五个部分,展出古往今来麻花制作加工工艺和桂发祥这一百年字号公司的视频、绘画、相片、商品、情景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文化馆品尝和购买各种类型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并参观真正的生产车间。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位于河西区洞庭路32号,2012年开馆,是碰触百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历史的最好方式。
这座古色古香的文化馆凝聚了十八街麻花的沧桑和诗意,展现了一个传奇品牌的气脉和心智。
此外,还有天津桂发祥集团,也坐落于河西区洞庭路32号,2012年开馆,是创办人范贵才、范贵林兄弟,她们曾开过"桂发祥"和"桂发成"俩家桃酥店,之后俩家并一家,变成“桂发祥”。
在这里可以了解百年字号的发展历程以及亲口品尝地道的“十八街麻花”。
总之,天津有许多与麻花相关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麻花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还让游客品尝到了美味的麻花食品。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津麻花的信息,可以访问当地的旅游网站或者向当地的旅游咨询中心咨询。
天津18大怪,怪得能把嘴笑歪(全网难得此文带有解读)

天津18大怪,怪得能把嘴笑歪(全网难得此文带有解读)今天,带你走进“北京后花园:天津市”,一睹“天津18大怪!”的精彩内容!可以这么说,全网谈及天津18怪的文章很多,但带有解读的,全网寥寥无几。
因为深厚、幽默、风趣而又带有几分诡异的天津地域文化给注解带来很大难度,造成全网谈天津18怪的文章只有条文没有解读。
所以,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此文给予的机缘。
文章分三部分,有点长,请耐心看完。
一,天津18大怪解读第1怪:早晨不离一道菜天津人每早必食的不是煎饼果子,而是嘎巴菜。
嘎巴菜是汤也是菜,由绿豆小米磨浆,然后煎成薄饼,晾干后切成柳叶小条状,浸卤里,再一起盛碗里,淋上芝麻酱、腐乳汁、辣油、辣糊、卤香干片和香菜,便可食用。
嘎巴菜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起于山东,后传入天津,经天津人改进演化成今日的模样。
嘎巴菜颜色五彩缤纷,有多种味混一起的扑鼻香气,吃起来香嫩有咬劲,而且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是天津人百吃不厌的早点之一。
第2怪:婚宴酒席下午摆天津“中午吃面,下午办婚礼摆宴席”的习俗,是明朝江浙船工水兵等移民带过来的。
天津市区,是北方城市里最有南方渊源的城市。
最初的天津,是随明朝国都从南京搬到北京而建的。
天津有太多的南方行为:说方位,不说东西南北,说左右。
修街筑道,也南方城市一样沿河而建,也不是横平竖直。
信仰的妈祖娘娘,也是由南方传入而非北方的。
天津有了这段“南方”历史情结,造就天津市区婚宴时间与周边省不一样了,下午摆婚宴也就有几百年延续的历史喽。
第3怪:煎饼果子按套卖煎饼馃子,天津著名小吃。
(馃子即油条)由绿豆面薄饼、鸡蛋、油条或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辣椒酱佐料,口感咸香。
还可以自带鸡蛋。
如今煎饼馃子原料已不限于绿豆,黄豆、黑豆面也能加工制作。
但天津人依旧坚持“绿豆面、加油条、面酱、葱花”的正宗传统吃法。
煎饼果子由煎饼、鸡蛋、油条、面酱、葱花等多种食材组合而成的食品,如果煎饼果子的计量单位用“个”来计数的话,少去哪样食材也能叫一个。
麻花的吃法哪些人不能吃麻花

麻花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麻花文章目录*一、麻花的简介*二、麻花的食用处理方法*三、麻花的吃法(做法)大全*四、哪些人不能吃麻花、麻花的注意事项1. 哪些人不能吃麻花2. 麻花的适用人群3. 麻花的食用禁忌麻花的简介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
起源尚不明确。
现主产于陕西省咸阳、山西稷山、湖北崇阳、天津、湖南。
其中山西稷山以咸香油酥出名,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天津以大麻花出名。
另有天津十八街麻花、河南汝阳县麻花、江苏藕粉麻花、河南宁平麻花、湖南新化赵氏麻花各具特色。
作法是以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夏时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
麻花的食用处理方法1、将面粉放盆中,倒入油400g、面粉放40g油、5g盐,用手将面粉和油搓均(油多则后面难操作),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面团不可太硬),盖湿布饧20分钟。
2、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10分钟。
3、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
4、再重复一次,做成麻花生坯。
5、依次做好所有的小剂子,成麻花生坯。
6、锅内放多油烧至2成热时下入麻花生坯(2成热的油温变化不大用手置于油锅上面微微感觉有点热)。
麻花的吃法(做法)大全做法一、材料:普通面粉200克。
鸡蛋1个。
小苏打粉1.5克。
白糖20克。
盐2克。
水50克。
做法:1、将所有原料放入盆中混合均匀揉成光滑面团,用盆盖上松驰30分钟。
2、擀成面片再切成细面条,将面条搓圆。
再向相反方搓。
再对折用手指套在面条上绕紧成为两股麻。
花,再对折就成四股麻花,头子塞进活套里捏紧,麻花就做好了。
3、油锅七成热先放一个进去。
立刻浮起颜色变黄,这时就可以大批放入炸至金黄捞出即可。
做法二、材料:面团:一份中筋面粉100g、速发酵母1g(指头捏ㄧ小搓)、砂糖20g、无盐奶油10g、水30~50ml;糖霜:1份砂糖3大匙。
做法:1、把面团部分的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揉成稍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松弛15分钟。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现状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现状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辉忠同志,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辉忠同志1971年3月由部队复员后就扎根于桂发祥,他作为企业管理者带领职工承担起技艺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他带领孙起和、白万明、刘国海、王洪德等群体传承和发挥该技艺选料精细、工艺考究的传统,主持创新原有工艺,研发麻花机械生产线及植物油自动过滤净化系统设备,让麻花形成规模化生产;保留其核心技艺,现技艺中精华的搓制成型工艺仍坚持手工操作;先后注册“桂发祥、十八街”商标,建立麻花产品企业标准,严格产品质量的把控,降低麻花含油量,创新工艺和丰富产品品种,提高麻花品质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使单一的麻花发展成为6大系列,高中低档包装齐全,保护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制作技艺不失传、不走样。
他主持建设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不仅再现当时的历史文化,而且成为广大津门百姓追忆天津旧时风貌及这一传统食品的载体。
此外,培养各级麻花技师近百人,设立“资料室”和“文化馆”从事该项技艺的项目保护工作,现有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6人,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并使之发扬光大,并引领企业从一个小作坊走上持续发展道路。
天津古文化街有哪些值得一试的特色小吃

天津古文化街有哪些值得一试的特色小吃天津古文化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游客们探寻天津传统文化和美食的热门之地。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汇聚了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化街,探寻那些值得一试的美味。
首先要提到的当属大名鼎鼎的煎饼果子。
在古文化街,你能找到许多煎饼果子摊。
新鲜出炉的煎饼,摊得薄而均匀,打上鸡蛋,撒上葱花、香菜,再刷上甜面酱、辣椒酱,夹上酥脆的油条或者薄脆饼,一口咬下去,口感丰富,香气四溢。
那浓郁的酱料味道与煎饼的麦香、鸡蛋的鲜香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狗不理包子也是天津的标志性美食之一。
古文化街里的狗不理包子店,总是吸引着众多游客排队等候。
包子的皮儿薄馅儿大,褶子匀称美观。
咬开一口,鲜嫩多汁的肉馅儿呈现在眼前,肉香扑鼻。
细细品味,那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调味,让人忍不住一个接一个。
耳朵眼炸糕同样不容错过。
金黄色的外皮酥脆可口,内馅儿软糯香甜,一般是红豆沙馅,甜度适中,不会过于甜腻。
刚出锅的炸糕热气腾腾,咬上一口,还能听到“嘎吱”的声音,那美妙的口感让人陶醉。
来到古文化街,怎能不尝尝麻花呢?这里的麻花种类繁多,有什锦麻花、芝麻麻花、山楂麻花等等。
麻花个大酥脆,香甜可口。
尤其是那独特的制作工艺,让麻花的口感层次分明,越嚼越香。
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伴手礼,都是极好的选择。
熟梨糕也是古文化街的特色小吃之一。
小小的蒸锅冒着热气,将米面蒸熟,再搭配上各种果酱,如草莓酱、蓝莓酱、巧克力酱等。
入口绵软,果酱的酸甜与米面的清香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味。
老豆腐也是天津人早餐的常见选择。
在古文化街,你能品尝到正宗的天津老豆腐。
洁白的豆腐配上浓稠的卤汁,卤汁中通常有木耳、黄花菜、鸡蛋等食材,再加上辣椒油、韭菜花等调料,口感醇厚,营养丰富。
面茶也是值得一试的传统小吃。
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上面淋上一层厚厚的芝麻酱汁,吃的时候要沿着碗边转着圈吸溜,这样才能同时品尝到面茶和麻酱的香气,口感细腻顺滑。
老式麻花的制作方法

老式麻花的制作方法麻花做法:面粉、花生油、盐、水、将面粉放盆中倒入油g面粉放40g油、5g盐、用手将面粉和油搓均、(油多则后面难操作)、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面团不可太硬)盖湿布饧20分钟。
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10分钟。
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
再重复一次、制成麻花生坯。
依次做好所有的小剂子、成麻花生坯。
锅内摆多油火烧至2成热时下进麻花生坯(2成热的油温变化并不大用手放在油锅上面微微感觉有点热)。
奶油、芝麻及巧克力等甜味小麻花可作为早餐食品,又可以作为休闲食品零吃,也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又可以作为主食和面条煮食,和小南瓜及粉条炒菜吃;特色火锅小麻花下火锅吃,风味特香;桂花小麻花具抗癌、清火、化痰、散结之功效;鸡汁小麻花高蛋白高营养。
天津麻花所指的就是桂发祥十八街小麻花,历史悠久。
很豆腐很香。
稷山麻花是咸的,有普通的和油酥的,色香味诱人,做主食和零食都可。
1、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
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
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
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
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2、天津麻花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就是经过反反复复积极探索展开技术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所含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豆腐馅,并使炸开的麻花smell香甜与众不同,缔造出来的什锦夹馅小麻花。
其特点就是香、豆腐、多汁、辣,在潮湿通风处置放数月不太厚,不绵软、不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十八街麻花
简介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麻花最正宗,秉承传统工艺的百年老字号麻花老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并位列其首。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
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
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
桂发
祥麻花有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5000克、10000克等重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种规格。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历史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
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
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
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
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
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
老人家不甘心。
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
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
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
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气扑鼻,味道可口。
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是尽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
至于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颇费了一番脑筋,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
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愈来愈精细,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岭甫种植甘蔗制成的冰糖、精制小麦粉等等,制作成不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气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满口生津。
如今的“桂发祥”的招牌是由书法名家赵半知所题写。
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精心研究,刘老八终于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从此“桂发祥”麻花著称于市,广受欢迎,成为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
而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
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
用花生油微火炸透。
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
特点
香甜、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
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1991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提名奖。
制作方法
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 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
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
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
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
按光条、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产品特点
酥脆香甜,味美适口,经久不绵,不变质。
制作工艺桂发祥麻花能成为市场上享有盛誉的健康美味食品,其特色全都体现在它的配料和制作工艺上。
十八街麻花选料精细、制作独特、式样美观、酥脆香甜、久放不绵。
主料是精选的上等面粉、花生油和白糖,这一点和全国各地的麻花都一样,但在配料上桂发祥麻花则添加了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这样调配出来的麻花味道自然别具一格。
制作一条地道的桂发祥麻花需要10道工序: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劈条、对条、成型和炸制。
整条麻花由十根细条组成,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拧成三个花,成为“什锦夹馅”的格局。
成品用纯净健康的天然植物油炸制而成,不含防腐剂,复
合香气回味悠长,食之满口余香。
在生产上采用电脑程控生产线及植物油自动循环系统,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标准,保持了传统麻花的独特口味,更提升了麻花的质量。
把麻花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
酥脆香甜,胜似酥糖。
在炸制的时候,桂发祥麻花决不拘泥于死板的规定,而是根据面粉质量调整油酥大小,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增减肥、碱剂量,确保投料始终处于最佳配比。
这样做出来的麻花只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就算放上几个月也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绝对适合旅途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