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看-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看-
3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ASBR)
4 ASBR较其他厌氧处理工艺具有不需要脱气和回流设备, 有机物和SS去除率高的优势,因而被誉为屠宰废水处理 中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消化产生的生物气可用于系统 搅拌,或作为能源直接利用。D.I.Masse 研究表明 ASBR处理屠宰废水的适宜条件是: 间歇搅拌,温度 25℃—35℃,反应
1. 该厂的水质及水量 2. 出水水质要求 3. 设计工艺及原理 4. 流程说明
5.设计参考的相关标准依据 6.毕业设计大纲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屠宰业是我国出口创汇和保障供给的支柱产业之一, 屠宰废 水来自牧畜、禽类、鱼类宰杀加工, 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 源之一。
据调查, 屠宰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肉类食品加工工业 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屠宰废水的污染还有不断加剧趋势。 我国很多屠宰厂尚没设置废水处理装置或对排放的废水进行 综合利用, 因而污染物质尤其是高浓度的有机物给水环境造 成了极大的污染, 屠宰废水的污染已不容忽视。
5 时间24h,污泥负荷0.2kg/(kgMLSS·d)— 0.5kg/(kgMLSS·d)在此条件下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
(3) 高效厌氧反应器
近年来用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成为热点。通 过强化传质和提高污泥浓度高效厌氧反应器可在短时间内 得到良好的去除效果,较传统厌氧消化池其最大的优势是 负荷能力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小。国内外应用于屠 宰废水的工艺主要有: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滤池 (AF)、厌氧流化床(AFB)、厌氧折流床反应器(ABR)、厌氧固 定膜反应器(AFFR)、内循环反应器(IC)等。
2.3 主要问题
: 1 多数屠宰生产线建设时间早 技术水平低 水耗、能耗

屠宰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屠宰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屠宰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屠宰废水污染现状屠宰废水主要来自畜牧、禽类、鱼类等宰杀行业。

随着近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屠宰行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与发展,废水排放量也不断加大。

统计显示,我国仅宰猪行业就有1000多家,年排放废水总量达3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

2、屠宰废水特点废水特点如下:废水主要成分有动物血污、油脂、粪便、内脏残屑和无机盐等。

(1)高COD,一般达到2000mg/L以上;(2)高SS,主要含有大量猪鬃等悬浮物;(3)高氨氮,动物粪水、动物蛋白质含有大量氨氮;(4)高油脂,屠宰过程产生大量动物油脂。

3、屠宰废水处理技术在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中,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以及化学絮凝处理各有其优缺点,一般在处理较低浓度(CODcr≤1000mg/L)屠宰废水时,可直接采用生物处理,这样可在保证处理效果的条件下,缩短处理流程,节省基建费用;在处理较高浓度(CODcr>1000mg/L)的屠宰废水时,几种工艺的组合使用可确保废水处理达标。

如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工程投资仅为同等规模活性污泥法的70%,占地减少20%,处理成本降低42%。

国内已使用的组合工艺有:酸化-SBR工艺,酸化-AB法,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UASB-AF工艺,厌氧-过滤工艺,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厌氧塘-兼氧塘-好氧塘工艺,兼氧-AB法,化学混凝-生物处理工艺等。

处理工艺的4、屠宰废水处理实例南京某公司在屠宰废水已完成多项工程案例。

主要工艺流程采用“隔油+絮凝气浮+水解酸化+MBR+消毒"的工艺路线,处理效果稳定,控制调节灵活。

图1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MBR膜池分为好氧段和缺氧段,池中的微生物能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进行硝化反硝化,脱除污水中的氨氮。

经处理后的污水CODcr、BOD5、氨氮和SS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屠宰废水变成一个值得探讨的环境污
染问题。

屠宰废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未
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周边的水质和生
态环境。

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 屠宰废水特点
屠宰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动物脏杂质、血液、皮毛以及清
洗过程中所添加的洗涤剂等。

在这些污染物中,蛋白质占了很大的
比例,比如动物屠宰脏杂质中的蛋白质含量会超过50%以上。

此外,屠宰废水也含有较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对河流、湖泊等水域
的富营养化和水生物的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屠宰废水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高浓度:屠宰废水中脏杂质、血液等有机物浓度非常高,CODcr 可达10000mg/L以上。

2. 高蛋白:屠宰废水中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约占总有机物的50%以上。

3. 高营养:屠宰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二.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2.1 生化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生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基于微生物代谢转化作用实现废水处理的
工艺。

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生化处理工艺通常是一个比较关键和基。

电解法对屠宰场废水净化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解法对屠宰场废水净化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解法对屠宰场废水净化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发展的加快,废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

其中,屠宰场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
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屠宰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具有
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电解法在屠宰场废水净化中的机理及其应用效果,
以期为有效解决屠宰场废水处理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屠宰场废水的污染特性分析
2. 电解法对屠宰场废水的净化机理分析
3. 电解法实验条件的确定及实验设计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研究方法
1. 废水样品采集:收集不同来源的屠宰场废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2. 电解法实验:通过改变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研究电解法对屠宰场废水的净化效果。

3. 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先前的研究成果,对屠宰场废水的污染特性及电解法净化机理进行分析讨论。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深入探究电解法在屠宰场废水净化上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净化效果。

预计研究结果将对屠宰场废水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屠宰业作为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屠宰业产生的废水在含有高浓度的COD、BOD、NH3-N、SS等有机和无机物质,对水质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屠宰废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当前,我国屠宰业废水处理技术已经有所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单一的处理工艺效果不理想,处理费用较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屠宰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通过对屠宰废水的成分分析和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得到一个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屠宰废水处理工艺,实现对屠宰废水的减排和污染物的再利用,以此促进屠宰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屠宰废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得到废水的成分组成。

2.对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筛选和比较,确定最佳的处理工艺。

3.通过实验室小型装置和中试缩放装置的建造和操作,对最佳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和验证。

4.在优化后的工艺基础上,进行废水的再利用和回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小型装置和中试缩放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屠宰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

具体步骤如下:1.废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采集不同来源的废水样品,对样品的COD、BOD、NH3-N、SS等指标进行分析。

2.处理工艺的筛选和比较。

设计不同的处理工艺,比较其效果和经济性,选择最佳的处理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3.实验室小型装置的建造和操作。

根据最佳工艺进行小型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优化处理工艺,得到最佳处理条件。

4.中试缩放装置的建造和操作。

在实验室小型装置的基础上,通过中试装置进行缩放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最佳工艺的可行性和效果。

5.废水的再利用和回收。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1、屠宰废水水质分析:屠宰废水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

另外它的氨氮浓度较高,因此在工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氨氮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

2、处理工艺: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水解酸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能够有效的将屠宰废水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创造条件,同时去除COD效率达到40%,也为下一步好氧工艺的运行节省大量电耗,降低运行成本。

MBR(膜生物反应器):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屠宰废水,其出水清澈,浊度的去除率在99%以上,有机物去除率达到97%以上,氨氮去除率大于81%,经过进一步消毒处理,其水质主要指标将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大大节省投资,降低了运行成本。

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可采用“气浮+水解酸化+SBR”、“气浮+SBR”、“水解酸化+DAT-IAT”等工艺。

3、工艺流程简图: 化粪池捞渣池人工格栅机械格栅集水井隔油池消毒池沉淀池 MBR池水解酸化池调节池出水4、工艺主体部分材料示意图膜生物处理工艺简介: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膜的种类繁多,按分离机理进行分类,有反应膜、离子交换膜、渗透膜等;按膜的性质分类,有天然膜(生物膜)和合成膜(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的结构型式分类,有平板型、管型、螺旋型及中空纤维型等。

主要应用领域:1、城市污水处理及建筑中水回用2、工业废水处理MBR 的处理对象不断拓宽,除中水回用、粪便污水处理以外, 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如处理食品工业废水、水产加工废水、养殖废水、化妆品生产废水、染料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均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3、微污染饮用水净化等。

主要优点:mbr膜生物反应器1) 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胀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出水中没有悬浮物;2)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器污泥龄STR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分别控制,因而其设计和操作大大简化;3)膜的机械截留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应器内可保持高的污泥浓度,从而能提高体积负荷,降低污泥负荷,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能力;4)由于SRT很长,生物反应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从而显著减少污泥产量,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泥处理费用低;5)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长,营造了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环境工程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选题的背景、意义1 背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亿m3,按河流径流总量我国排在全世界第6位,但是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 m3,位于世界第121位,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公认的贫水国[1-3]。

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4],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夏秋多,冬春少,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据悉,南方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但水资源总量占到全国总量的80%;北方的面积占到63.5%,但是水资源总量只占到全国的19%,从而更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污染的状况不容乐观,根据最新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7[4-5],我国7大水系有62%受到严重污染(IV类以下,其中劣V类占30%),达不到基本的水质功能要求,低于同类水质要求,从而丧失水体使用价值。

重要污染物为石油类、NH4+-N、COD Mn、CODcr;我国28个主要湖库,仅有7个达到III类以上水质(占25%),而已不具有使用功能水域(V类以下)占了75%(其中劣V类又占了36%),尤其是太湖、滇池、巢湖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P;我国四大海域,IV类及劣V类的水质占30%,主要污染物为N和P。

这些都源于我国废水排放量大幅增加而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由此可以看出有机污染、氮、磷污染己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96.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3%。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41.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86.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2.1%。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1. 简介屠宰场是生产肉类产品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产生大量废水的地方。

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并详细解析其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工艺原理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原理是将有机物和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进行分解、转化和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具体来说,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机械处理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前需要进行机械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

格栅过滤用于去除较大的杂物和固体颗粒,而沉砂池则用于沉降和去除废水中的沙、泥等颗粒物。

2.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生物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一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等。

2.3. 深度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仍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包括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氧化沟等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

3. 工艺流程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的整体流程如下:1.机械处理:废水经过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后,流入沉砂池进行沉降和除砂处理。

2.生化处理:经过机械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池,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污泥,通过搅拌、曝气等方式促使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

3.沉淀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沉淀池,在静置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层,再通过污泥回流等方式将污泥送回生化池进行进一步降解。

4.深度处理:经过沉淀处理的废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或氧化沟等方法进行深度处理。

5.消毒处理:经过深度处理的废水可能还含有微生物,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杀菌和氯消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环境工程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选题的背景、意义1 背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亿m3,按河流径流总量我国排在全世界第6位,但是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 m3,位于世界第121位,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公认的贫水国[1-3]。

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4],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夏秋多,冬春少,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据悉,南方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但水资源总量占到全国总量的80%;北方的面积占到63.5%,但是水资源总量只占到全国的19%,从而更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污染的状况不容乐观,根据最新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7[4-5],我国7大水系有62%受到严重污染(IV类以下,其中劣V类占30%),达不到基本的水质功能要求,低于同类水质要求,从而丧失水体使用价值。

重要污染物为石油类、NH4+-N、COD Mn、CODcr;我国28个主要湖库,仅有7个达到III类以上水质(占25%),而已不具有使用功能水域(V类以下)占了75%(其中劣V类又占了36%),尤其是太湖、滇池、巢湖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P;我国四大海域,IV类及劣V类的水质占30%,主要污染物为N和P。

这些都源于我国废水排放量大幅增加而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由此可以看出有机污染、氮、磷污染己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96.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3%。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41.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86.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2.1%。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41.3万吨,工业氨氮排放量42.5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30.0%;生活氨氮排放量98.8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6%。

生活污水处理率57.1%。

此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不高,水资源利用率极低,我国万元GDP的耗水量是4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8倍。

我们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只有0.4左右,60%的灌溉用水都白白跑掉了。

2000年我国总供水5320m 亿m3,人均412 m3/年·人。

其中生活耗水631亿m3,占22%:工业耗水1177亿m3,占22%;生态用水79亿m3,仅占1.5%;农业耗水3433亿m3,占64.5%;人均生活用水才0.13 m3/人·天(在世界处于较低水平)。

水资源先天性不足,再加上严重的污染和巨大的浪费(低效率),可以说我国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2 意义水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有地域的广阔性,污染的普遍性和排放物的多样性等特征。

在污染控制上难度大、技术复杂、投入多、运行困难。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水污染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特别是流域性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流域已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上呈现加重的趋势,造成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我国工业废水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屠宰废水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业有机废水,水质特点是高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悬浮物浓度,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大,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引发的一系列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体健康以及阻碍相关工业发展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

由于采用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净化或无法满足净化处理的技术和经济要求,使得这类高浓度有机废水或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已成为现阶段国内外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增大,屠宰场、肉联厂废水排放量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屠宰业是我国出口创汇和保障供给的支柱产业之一,屠宰废水来自牧畜、禽类、鱼类宰杀加工,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源之一[6]。

据调查,屠宰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其污染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7]。

屠宰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色度深、杂物多、油脂含量高[8],并带有难闻的臭味。

废水的主要成分有动物血污、油脂、粪便、内脏残渣和无机盐类,水体中的CODcr,、BOD5、氨氮、SS等指标均较高。

BOD5/COD Cr=0.5,可生化性优良、无毒性。

因含有高浓度的有机质而不易降解、处理难度较大[9,10],若不经治理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产生污染。

如果废水渗漏下排,少量经过土壤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沉淀、水解及生物积累等过程使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得到去除外,其他的污染将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11]。

直接排放的污水如进入河流将对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其难闻的臭味也会污染大气,对沿岸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技术从70年代开始逐渐被开发应用,处理工艺不断发展,处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结合国内外对屠宰废水治理的方法,通过对屠宰废水特性及工程应用的研究,掌握屠宰废水水质的变化规律,针对此规律选择处理工艺,对处理工艺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对屠宰废水的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参考。

在水资源如此缺乏的今天,能够研究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屠宰废水处理技术,妥善的处理好屠宰废水,使其达标排放,对于减轻环境压力、缓解水资源紧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2.1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12]处理废水该工艺适合处理中浓度的屠宰废水,出水先经过加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再经混凝沉淀后可达到现有企业的二级排放标准。

该工艺处理中浓度废水效率较高,但处理成本高,难于维护和管理。

2.2 UASB+SBR工艺处理废水该工艺在厌氧工艺上采用UASB技术,在好氧工艺上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技术,是高、低浓度污水处理工程的理想设备。

该工艺对碳源有机物处理效果好,运行灵活,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脱氮功能。

该工艺成熟可靠、稳定达标。

工程初期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低廉,整个工艺流程简洁流畅、操作方便,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3水解酸化-CAF涡凹气浮-SBR法[13]处理废水其核心工艺是SBR,其运行周期主要分为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等四个阶段。

屠宰废水首先经过格栅,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利用水解和产酸菌的反应,将难降解有机物如血红素分解成小分子可降解物质,进一步提高可生化性,出水提升进入涡凹气浮,将大量的悬浮物和油脂去除。

根据屠宰废水集中排放的特点,好氧单元采用SBR处理工艺,SBR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和活性污泥相同,不同点是,其在运行时,进水、反应、沉淀、排水依次在同一个SBR反应池进行,无需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因此可减少占地,降低造价,同时运行管理简单,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其工艺特点:(1)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为可降解的物质,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2)CAF在SS和废水中油份去除方面显示出了操作简单,去除率高等特点;(3)SBR处理效果好,无污泥膨胀现象发生,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

2.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14]处理废水该工艺是适用于水质波动较大、蛋白质含量高的废水处理。

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启动速度快、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简便且稳定可靠、工程造价省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适合于小型肉类加工厂的屠牢废水处理工程。

2.5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废水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是将序批式的运行模式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BBR屠宰废水处理工艺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系统对处理屠宰废水是非常有效的。

废水首先经过栅网去除粗大颗粒状悬浮物并静沉除油,然后经SBBR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最后经过滤去除色度和微细悬浮固体。

Dilaconi C[15],V enkata S.Mohan等[16],Chang[17],李伟光[18],王乾扬[19],毋海燕等[20],对SBBR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功能,水力条件好,抗冲击负荷强,生物浓度高,可适合世代时间较长的消化菌生长。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达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时,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管理更方便,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该方法不会存在污泥流失问题,不需要设置搅拌装置即可达到脱氮效果,且不存在污泥上浮现象。

2.6旋流沉淀-生物接触厌氧-SBR射流曝气处理废水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该工艺主要有以下特点:(1)采用旋流沉淀池以保证固体悬浮物的去除。

废水经粗、细两级格栅过滤后,将大部分漂浮物、块状悬浮物及中小悬浮物过滤掉,然后进入调节池对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最后进入旋流式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

设计采用的旋流式沉淀池内设环形挡板,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和中心联合出水的方式,与普通沉淀池相比,具有进、出水均匀、不会造成出水的死角等优点,具有稳定的沉淀效果,能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去除。

(2)生物接触厌氧池-SBR好氧射流曝气池生物处理系统确保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厌氧池-SBR好氧射流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

在厌氧池内,通过厌氧菌的生命活动不仅降解了一部分有机物,而且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化处理减轻了负担。

为了保证厌氧池内有足够的厌氧微生物,设计采用内装复合填料的方式;为了保证池内布水均匀,设计采用了均匀的布水装置。

这样,为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厌氧池出水接着进入SBR射流曝气池,由于SBR反应池具有微生物容易固着、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对屠宰废水的水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仅能够去除有机物,而且还能脱除氧、磷;SBR反应池无污泥回流系统、不易发生污泥膨胀,产泥量低,减轻了污泥处理装置的负担;系统采用射流曝气,取消了鼓风机,大大改善了操作环境。

(3)用过滤池控制最终出水水质。

为保证稳定的出水水质,工程采用过滤池作为把关设施,滤料采用煤渣或碎石,通过定期对滤料进行清理,保证起过滤效果。

过滤池无动力消耗,不需维修,使用管理简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