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A. 夏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答案:D3.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制B. 科举制C. 推恩令D. 府兵制答案:C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5.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开皇之治”?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A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皇帝下面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工作。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外关系较为活跃。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汉朝还与朝鲜、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3. 请简要描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答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如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占据荆州。

后来,刘备又取得了益州,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4. 请简要介绍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答案: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隋炀帝时期,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运河。

大运河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5. 请简要描述唐朝的民族政策。

答案: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唐朝统治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惯和宗教,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唐朝还通过和亲、会盟等方式,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摩尔根 C、
孟德尔 D、
拉马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4
下列不属于秦朝统治内容的是()。1.0 分
A、
书同文 B、
车同轨 C、
统一货币 D、
设置三省六部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经济、法治方面进行的改革手段包括()。1.0 分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首次以项目招标形式来做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是关于()问题。1.0 分
A、
氏族社会分期 B、
夏商周的断代 C、
佛教东来 D、
古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7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语系的游牧民族。1.0 分
秦始皇去世时,国家面临的最强大政治对手是()。1.0 分
A、
鲜卑势力 B、
突厥势力 C、
女真势力 D、
匈奴势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0
《夏本纪》是出自()关于夏朝的记载。1.0 分
A、
《史记》 B、
《三国志》 C、
A、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人种 B、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美洲人种 C、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非洲人种 D、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美洲人种、澳大利亚人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5
鲜卑族的族源属于()部落。0.0 分
A、
伊朗 B、
阿尔泰 C、
印欧 D、
阿拉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
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称为()。1.0 分
A、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世袭制D. 推行禅让制2. 汉武帝时期,对汉朝的疆域扩展有重大贡献的是哪一位将领?A. 卫青B. 霍去病C. 李广D. 张骞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皇权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导致了地方割据4. 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发展B. 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C. 军事力量的增强D. 文化艺术的繁荣5.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平等D. 民族歧视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寻求贸易C. 传播文化D. 进行探险7. 清朝康熙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A. 统一了蒙古B. 统一了新疆C. 统一了西藏D. 统一了以上所有地区8.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C. 英国对中国的领土要求D. 中国对英国的领土要求9.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以上都是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有哪些特点?A. 以游击战为主B. 以正规战为主C. 以城市战为主D. 以防御战为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 请简述唐朝盛世的主要内容。

3. 请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清朝末年民族危机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注】请考生注意审题,认真作答,确保答案准确、完整。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诗人?A. 孔子B. 李白C. 秦始皇D. 刘备答案:B. 李白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革命党成立C. 甲午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D. 鸦片战争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秦朝答案:C. 清朝4. 戊戌变法是中国哪位历史人物改革运动的称号?A. 孙中山B. 李鸿章C. 康有为D. 王安石答案:C. 康有为5. 中国古代著名的“兵家三十六计”是哪本兵书的内容?A. 孙子兵法B. 鬼谷子兵法C. 吴子兵法D. 六韬三略答案:A. 孙子兵法二、填空题6. 辛亥革命爆发于()年。

答案:191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

答案:印刷术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年。

答案:19399. 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年。

答案:191910. 鸦片战争爆发于()年。

答案:1840三、简答题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及三国争霸的情况。

答案:三国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期的时期,政治格局混乱,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争霸指的是三国之间相互争夺统一中国的权力,最终的结果是魏继承统一中国。

12. 简要描述一下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结果是清朝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并赔款。

这场战争彻底揭示了清朝的腐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四、分析题13. 请分析一下鸦片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

同时,这场战争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

以上是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的部分题目及答案,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商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2.以下哪个朝代开创了皇帝制度? A. 商朝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3.以下哪个皇帝建立了唐朝? A. 刘备 B. 李渊 C. 朱元璋 D. 乾隆4.唐朝时期,以下哪一项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A. 丝绸 B. 瓷器 C. 茶叶 D. 铁器5.以下哪个朝代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宝库”?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D. 元朝6.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海上大国?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明朝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开始? A. 红巾起义 B. 白莲教起义 C. 黄巾起义 D. 海瑞被杀8.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经济学之父”?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9.以下哪一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10.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11.以下哪位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刘备D. 曹操12.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时代”? A. 春秋时期 B. 魏晋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13.以下哪个科技发明是中国古代所独创的? A. 火药 B. 活字印刷 C. 纸张D. 指南针14.以下哪个朝代出现了科举制度?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15.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 C. 唐朝 D. 清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商朝的特点和贡献。

2.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秦朝的重要举措。

3.请简述唐朝的辉煌成就和文化特点。

4.请简述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3分)许倬云在《说中国》中指出:西周“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材料强调了西周( )A.确立嫡长子继承原则B.实行分封制促进民族交融C.奠定大一统政治格局D.制定礼乐制维护等级秩序2.(3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泰山之巅祭天并勒石颂其功德,开创中国古代封禅泰山之大礼。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并在岱顶立石刻碑。

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泰山意在( )A.确立全新的祭祀礼仪B.宣扬隆礼厚德的理念C.强化山东地区的统治D.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3.(3分)下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政权的概况统计。

北宋建立之初为解决这一局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强化地方政府权力B.全面推行科举制度C.地方军权收归中央D.彻底分化宰相事权4.(3分)明朝中后期,对内阁票拟的题本,皇帝大多将批红权交给太监。

到了清朝,皇帝对内阁票拟的题本件件审阅,不假手他人批红,太监也无从插手。

材料反映清朝(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皇位世袭制度逐渐稳定C.君主个人素质的提高D.政治腐败得以彻底根除5.(3分)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

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C.农耕文明引领世界潮流D.晚清政府的腐朽落后6.(3分)19世纪末,落第士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日本)扰乱一事,人皆在意,近闻(中日)讲和,即农夫野人莫不曰此万不可者也。

”这表明,该事( )A.引发了强烈的反清斗争B.迫使农民进行武装起义C.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巩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7.(3分)1912年1月4日,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文(指孙中山)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以达国民之志愿……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历史试题1(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温馨提示:本套试题包括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共两道大题,请用2B铅笔将答案认真地涂写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共四道大题,请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卷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D A B B A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C C A D C B 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A D B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末,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此工具是( )A.水排 B.筒车C.风车 D.曲辕犁2.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皮罗阁 B.史思明 C.安禄山 D.骨力裴罗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白族 C.彝族 D.回纥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苏州、湖州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7.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8.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 (A) 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人多穿着棉布 (B)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 (C) 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 (D) 荡漾。

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 ( )①东京的人民烧煤做饭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③商人剑茶馆商谈生意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如图),这种纸币是 ( )A.会子 B.银元 C.交子 D.汇票11.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尼布楚条约》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12.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①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唐朝印制的白居易诗集 B.唐朝印制的历法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印制的《十三经》14.古人对右图建筑物的描述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此建筑物是 ( )A.玉带桥 B.赵州桥C.泸定桥 D.卢沟桥15.我国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是 ( )A.秦长城 B.山海关 C.明长城 D.嘉峪关16.小兰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 ) A.苏轼与宋词 B. 乾隆与“金奔巴瓶制度”C.李春与故宫 D. 徐渭与中国近代绘画17.下列哪本书被外国学者誉为“l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18.下列诗人中,谁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 )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甫19.“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均出自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0.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 ( )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21.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 )A.石窟融会了南亚的雕刻风格 B.有一座高达l7米的卢舍那大佛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22.东汉末年以来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在唐代成为千年楷模,书法正统的是( ) A.张旭、怀素的草书 B.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C.赵孟頫的“赵体” D.苏轼、黄庭坚的尚意行书23.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右图)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应是 ( )A.《清明上河图》 B.《送子大王图》C.《洛神赋图》 D.《步辇图》24.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

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B. 商品经济的发展——小说在明代繁荣C.唐朝的繁荣开放——唐诗的鼎盛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蒙古和回部叛乱25.小刚在复习了中国历史后,整理了一组笔记,其中出错的是 ( )A.魏征、房玄龄和姚崇、宋璟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臣B.清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C.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并立的两座高峰D.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计l0分)著作作者体裁记载年限《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A”;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B”;如果是上表内容未涉及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C”;26.《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A)2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

(B)28.《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C)29.《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30.《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

(A)第Ⅱ卷 (答案请书写在答题卷上)三、填图题(本大题每空1分,计10分;请仔细观察地图,并在英文字母A—E后填写对应名称和回答相关问题)河段名称: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城市名称:E(洛阳)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海河) → (黄河) → (淮河) → (长江) → (钱塘江)四、识图题(本大题每空1分,计5分;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历史人物是戚继光,其主要功绩是抗元倭寇;图2历史人物是郑成功,其主要功绩是收复台湾;从他们的主要事迹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族英雄。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l5分)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

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 (推测) 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 (1分) 它发明于何时? (1分)答:指南针北宋(2)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了材料中所提到的“指浮针”外,还有哪三大发明?(3分)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船队在海洋中是怎样确定航向的? (2分)答:观星斗、天阴无星斗使用指南针(4)“指浮针”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答:对世界航海产生了深远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唐蕃会盟碑碑文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答: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会盟碑(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

今天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一民族自治区? (2分)答:藏族西藏自治区(3)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在唐太宗...时期,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 (1分) 答:文成公主入藏(4)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 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答:驻藏大臣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治六、问答题(本大题共一题。

计l0分)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请根据所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唐朝曾经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两个著名的盛世,请写出盛世的名称。

(2分)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 这两个盛世分别是由哪一位皇帝开创的,请写出他们的姓名..。

(2分)答:李世民李隆基(3)为了开创盛世,这两位皇帝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相同的措施。

(6分)答:1、重视人才2、减法轻罚3、轻徭薄赋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5 B D C A D 6—10 A B B A C11—15 B D C B C 16—20 C A D C B21—25 C B A D B二、判断题:26. A 27. B 28. C 29. B 30. A第Ⅱ卷三、填图题:河段名称: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城市名称:E. 洛阳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海河 ) → ( 黄河 ) → ( 淮河 ) → ( 长江 ) → ( 钱塘江 ) 四、识图题:戚继光抗元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五、材料分析题:1.(1)指南针北宋(2)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观星斗,天阴无星斗时用指南针.(4)对世界航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会盟碑(2)藏族西藏自治区(3)文成公主八藏(4)驻藏大臣. 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治六、问答题:(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李世民李隆基(3)①重视人才②减法轻刑③轻徭薄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