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肩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
然而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持续,影响睡眠。
疼痛又诱发持续性肌肉痉挛。
疼痛除局限于肩部外,也可扩大到枕部、腕部或手指,有的放射至后背、三角肌、三头肌、二头肌、以及前臂伸面。
诊断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尤为明显,有的患者连梳头、穿衣、洗脸都困难,生活无法自理。
关节僵硬:肩关节活动受限是肩周炎早期症状之一,一般出现在疼痛症状明显后3-4周。
开始因为疼痛、肌肉痉挛等不敢动,后来就是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黏连、挛缩,导致肩关节明显僵硬。
疼痛:肩部多为慢性、阵发性疼痛,之后疼痛会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
当气候变化或劳累时,患者的疼痛加重,并放射至颈项及上肢,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则可引起撕裂样剧痛。
鉴别诊断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的退行性变及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特征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甚则僵硬强直。
由于肩关节的解剖和功能的特点,在关节内外还常发生一些其他性质不同的肩痛症,需要与肩周炎相互鉴别,以免失治和误治,导致不良后果。
一、肩周炎与肩关节结核的鉴别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
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
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
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
常以疼痛,功能障碍为初发症状。
疼痛常出现在三角肌下方,当外展及外旋时痛甚。
三角肌部位肿胀最为明显。
窦道形成为晚期表现,常于关节囊最弱部位穿破,即易于腋窝或三角肌前缘附近穿破。
骨萎缩为初期肩关节结核X 线征像,尤其是滑膜型结核的骨萎缩可持续相当长时间。
肩关节结核以全关节结核最多见。
二、肩周炎与肩部周围肿瘤的鉴别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
肩周炎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肩周炎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肩周炎的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如下:
中医诊断标准:
1. 呈慢性发病,大多无外伤史,少数可由轻微外伤诱发,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2. 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3. 肩关节造影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的表现,后期可出现严重骨质疏松改变。
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湿型:肩部串痛、沉重或肩部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肩部疼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寒恶风,昼轻夜重。
2. 瘀滞型:肩部疼痛,局部肿胀,疼痛拒按,痛以夜间为甚。
3. 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肩部疼痛,伴肢体麻木、颤动。
头晕目眩,面色恍白,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
4. 肝肾虚型:病程较长,肩部疼痛绵绵,遇劳加重;肩部疼痛僵硬,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
气短懒言,四肢乏力,舌咽干燥;头晕眼花,不胜劳倦,伴有眩晕耳鸣等。
请注意,以上诊断标准并非绝对,具体的诊断及治疗应结合专业医生意见进行。
如有任何持续的疼痛或不适,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左肩膀疼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左肩膀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肩周炎、颈椎病、肌肉劳损等。
中医治疗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左肩膀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病因(1)外感风寒湿邪:由于肩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
(2)内伤劳损:长期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导致肩部肌肉、筋骨损伤,出现疼痛。
(3)气血虚弱: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导致肩部疼痛。
2. 病机(1)气滞血瘀:由于外邪侵袭或内伤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肩部疼痛。
(2)筋骨失养: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导致肩部疼痛。
(3)痰湿阻络:痰湿内生,阻络肩部,导致疼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
(2)气血虚弱型:以补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
(3)痰湿阻络型:以健脾利湿、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二陈汤、薏苡仁汤等。
2.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肩井、肩髃、曲池、合谷、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2)电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电针疗法,增强疗效。
(3)温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疗法,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3. 推拿治疗(1)按摩肩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缓解疼痛。
(2)拉伸肩部筋骨:改善肩部筋骨活动度,缓解疼痛。
(3)点穴:点按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4. 拔罐治疗(1)拔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拔罐,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走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走罐,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
四、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
2.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预防肩部疼痛。
肩痛诊断详述

肩痛诊断详述*导读:肩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引起肩痛的疾病:颈椎病的疼痛多为麻痛并有向上肢及手放射的感觉,最常见的疼痛部位除颈部外,主要集中在肩上区,即锁骨上方,肩峰内上方,肩胛岗前上方的区域内。
肩周炎的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常表现为酸痛和胀痛。
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三角肌区,也就是锁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岗外下方的区域。
急性颈神经根炎:多见于伏案工作或长期低头劳作的青壮年。
起病较急,疼痛剧烈,且以剧烈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沿神经放射至肩、臂及手指,并可伴有触电样串麻感。
颈髓肿瘤:起病较慢,表现为一侧根性剧烈疼痛。
脊蛛网膜炎:肩臂疼痛可为双侧性,病程长,常在波动中加重。
颈性心绞痛:与心绞痛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及上肢,可有压榨感或窒息感。
肺癌:肩痛是肺癌转移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可出现在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之前。
胆囊炎、胆石症:炎症或胆石牵涉引起右肩痛,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可询,B超可以确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可缓解肩痛。
肩痛的鉴别诊断:1、肩背痛: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
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
因此,临床上治疗后背部疼痛不能肩痛医肩,背痛医背,盲目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续性剧烈的肩痛:常由于肩关节脱位引起。
有明显的外伤史。
3、肩部牵涉痛: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感模糊。
4、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
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学者认为本征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5、肩周酸痛不适:肩周酸痛不适又名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其肩关节功能障碍突出者又有冻结肩之称。
肩关节基本检查及肩痛的鉴别诊断

冻结肩的易患因素
➢ 外固定制动 – 冻结肩患病增加5~9 倍
➢ 糖尿病 – 10%~20% 糖尿病患者伴有冻结肩 – 36%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伴有冻结肩
➢ 风湿与类风湿 ➢ 危重病人 ➢ 缺血性心脏病 ➢ 颈椎病
➢ 外伤 重视中老年人轻微外伤
原发冻结肩特点
• 病因不清? • 病程:自限性 ?(Clarke et al, 1975)
......
肩痛的症状
1. 部位:(一定要让患者讲清楚部位) 2. 性质:钝痛、刺痛、绞痛 3. 开始的原因(诱因)、时间 4. 持续还是间断 5. 加重和缓解的因素 6. 活动和体位对疼痛的影响 7. 睡眠障碍 8. 交感神经症状(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9. 胃肠道症状(牵涉痛) 10.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神经病变、颈椎病) 11. 其它
冈下肌和小圆肌 —回落试验
(Dropping Sign Test)
• 该试验用于检查冈下肌肌肉及肌腱的完 整性,由Neer于1990年报道。
• 冈下肌在上臂置于体侧时能提供最大的 外旋力量。
• 首先作外旋45°抗阻,如患者不能主动 外旋抗阻或检查者未及明显外旋力,则 开始做回落试验;松开患者前臂,如冈 下肌损伤则前臂回落至中立位。
肩部粘连性关节囊 炎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胸廓出口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 胸内肿瘤
气胸
膈下病变
引起肩痛的常见疾病
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2. 肩袖撕裂 3. 肩周炎(冻结肩) 4. 肩关节撞击: 5. SLAP损伤 6. 二头肌长头腱炎 7. 钙化性肌腱炎 8. 肩锁关节炎 9. 肩关节骨性关节炎 10. 肩关节外伤:肩脱位、肩部骨折
• 该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小圆肌 全层撕裂。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对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觉察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的病因学说,证明了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实则与腰腿痛一样,属模糊概念,非单一疾病,是认识的过渡阶段,从开展而言,要进一步研讨,从模糊走向精确,以确定单一诊断,有针对性予以医治,才能提高疗效。
由于解剖、病理、生化、免疫学及病因学知识的累积,“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分别所替代,现特分别阐述如下。
〔一〕肩周炎的分类诊断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
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
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或一般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无明显诱因,肩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检查时在结节间沟或肌腱上压痛,将肌腱向两侧推挤,亦出现疼痛。
扩胸试验〔肘伸直、肩外展后伸〕引起疼痛。
肩外旋试验〔上肢自然下垂,被动屈肘后外旋肱骨〕不受限、无疼痛,肩部不冻结。
X线检查阴性者较多,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可确定结节间沟有无不平坦或骨质增生性改变。
2 喙突炎喙突是肩部肌腱和韧带的主要附着点。
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均附着于喙突,喙突和肌腱之间存在滑膜囊组织。
当肌腱、韧带、滑膜囊的损伤、退变和炎症时,均可累及其附着点—喙突,引起喙突部疼痛和压痛。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肩前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除疼痛病症外,被动外旋功能也受限,但上举和外展功能一般正常。
本病常易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部痛点封闭有明显止痛效果。
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

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肩关节痛的概述•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肩关节痛的影像学诊断•肩关节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肩关节痛的手术治疗方案01CATALOGUE肩关节痛的概述肩关节痛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定义肩部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症状定义和症状病因和病理肩关节炎、肩袖损伤、肩周炎等。
病理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炎症、退行性变等。
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诊断流程01020304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时间、性质等。
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等。
X线、MRI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关节结构。
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02CATALOGUE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主要由肌肉和韧带组成,它们协同作用,使肩关节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运动。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会加剧。
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反复过度使用肩关节,导致肩袖的肌肉和韧带受到磨损,从而引发疼痛和炎症。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和粘连所致。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受伤或长期不活动所致。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01020304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摩擦所致,这种摩擦会导致炎症和疼痛。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受伤或长期不活动所致。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是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肩关节的磨损所致,这种磨损会导致炎症和疼痛。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肩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鉴别诊断是确
定肩痛原因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痛鉴别诊断。
1.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疼痛通常
出现在肩关节周围,并加重于活动或夜间。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肩关
节活动度减少和肌肉无力。
2. 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关节周围四个肌腱的集合,负责稳定肩
关节。
肩袖损伤可能是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3. 肱骨头坏死:肱骨头坏死是由肱骨头供血不足引起的组织死亡。
这种情况可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
滥用酒精和慢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4. 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指肩关节位置异常的情况。
脱位可
导致剧烈的肩痛和肩关节的运动受限。
5. 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引起放射到肩部的疼痛。
这种疼痛通常与颈椎的异常位置和压迫神经有关。
6. 急性肩关节滑囊炎:肩关节滑囊炎是肩关节滑囊(一种润滑关节的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这可能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7. 肩关节骨刺:肩关节骨刺是肩关节出现骨性生长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这些只是常见肩痛鉴别诊断的一些例子,具体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建议患者在出现肩痛时尽早就医,以便确诊原因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上2/3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外展上臂并外旋 支配神经:腋神经(C5-C6)
2020/4/20
16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支配神经:肩胛下神经(C5-7)
2020/4/20
17
肌外群 斜方肌 大小菱形肌 肩胛提肌 前锯肌 胸小肌
2020/4/20
8
肩关节的骨性结构活动度强于稳定度 肩关节的关节囊很薄 肩关节的稳定靠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来维持
• 前关节囊:盂肱上韧带
•
盂肱中韧带
•
盂肱下韧带
• 后关节囊:较薄
•
肌肉组织加强
• 上关节囊:肩袖
•
二头肌长头腱
•
喙肱韧带
• 下关节囊:盂肱下韧带 前束
后束
在平台上放一个小球, 小球很容易滚动—正常
肩关节手法松解的要点
• 仰卧位固定肩胛骨,外展外旋状态下 做上举,达对侧耳廓
• 侧位下后伸内旋内收,至对侧肩胛下 角
• 肩关节手法松解手术演示
肩袖损伤
• 肩袖损伤最初由Codman在1911年报道,1931年Codman和Akerson提出肩袖 是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在肩关节病变中约占 17%~ 41%,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而1972年Neer等提出肩峰撞击症的概 念,详细阐述了与肩袖损伤之间的关系。
临床特点
• 疼痛,尤其夜间痛 部位:三角肌止点区、整个肩周区域、后侧 动作:背手、后伸、外旋,突然 程度: 性质:刀割样 • ROM下降:各个方向被动运动下降 外展外旋受限>体侧外旋受限(中立位外旋)、内旋受限
• 被动活动
• 主动运动与被动活 动最大角度的差距
• 是鉴别肩袖撕裂和 肩周炎的重要体征
• 主动运动与被动活 动最大角度的差距
• 是鉴别肩袖撕裂和 肩周炎的重要体征
被动外展位外旋检查
肩关节的影像学检查
• X线:肩部疾病的基础性评价手段 • 前后正位:“一般”前后正位、“真实”前后正位 • 冈上肌腱出口位(Y型位) • 腋轴位
• MR • CT
前后正位:最基础的方位
常见的X线平片可以诊断的疾病
• 骨折、脱位 • 钙化性肌腱炎 • 骨关节病 • 骨肿瘤 • 肩峰的评价:肩峰形态的评价、肩峰前下缘骨刺的评价以及肩峰下间隙的评价 • 肩关节造影
1. 肩峰与肱骨头 间距:7-14mm, <7mm为狭窄, <5mm提示有广 泛的肩袖损伤。 意义:肩袖损伤 中肱骨头上移 及肱骨大结节 畸形其阳性率 为78%,特异 性98%。
2. 95%的患者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是相通的。 滑囊和关节之间隔以肩袖。肩袖完全撕裂后可导致滑 囊与关节之间相通。
3. 正常滑囊厚度小于2mm,内含有一薄层积液。
2020/4/20
23
神经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处以及腋神经在四边孔处易发生卡压
2020/4/20
24
血管
锁骨下动脉
(1)肩胛上动脉(甲状颈干一支) (2)肩胛背动脉
疼痛科常见“肩痛”的诊断、鉴 别诊断以及治疗
主讲人:
长期以来的固定诊断治疗模式
“肩痛”
排除颈椎病、 神经 卡压以及其他疾病
诊断:肩周炎
治疗:压痛点消炎 镇痛药注射+针刀
松解
肩关节手法松解
疑惑之处
• 女,46岁,外伤2月后,右肩关节后伸疼痛伴活动轻度受限,查体:结节间沟、喙 突压痛(+),行局部消炎镇痛液注射,半小时后自述完全无效?
人的肩关节从骨性结构 上是非常不稳定的。
2020/4/20
10
肩带的解剖:肌肉群
肌内群:连接肩
胛骨和肱骨
肩带肌肉
肌外群
三角肌、大圆肌、肩 袖
附着于脊柱连接肩胛 骨和躯干:斜方肌、 大小菱形肌、肩胛提 肌、前锯肌、胸小肌
附着于胸壁连接肱骨 和躯干:背阔肌、胸
大肌
肌内群 三角肌 大圆肌
肌内群:肩袖 冈上肌 肩胛下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腋动脉
以胸小肌为界,将腋动脉分为三段: (1)第一段:胸上动脉 胸肩峰动脉 (2)第二段:胸外侧动脉 (3)第三段: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和 旋肩胛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
2020/4/20
25
肩关节的运动
盂肱关节的运动: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盂肱关节的运动,同时还伴有肩胛骨、锁骨的配合运动
• 鉴别肩周炎/冻结肩、肩袖损伤/撕裂、肩周炎/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
“肩周炎”的定义
• 狭义:冻结肩、 adhensive capsulitis(AC)、frozen shoulder • 广义:肩关节周围的疼痛
• 诊断 缓慢起病 肩关节三角肌止点周围的疼痛,夜间痛 肩关节向各个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 X-线检查阴性 除外其他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冻结肩”诊断的几点说明
• 缓慢起病 • 肩关节三角肌止点周围的疼痛,夜间
痛
• 肩关节向各个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 受限
• X-线检查阴性 • 除外其他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 急性发作---no • 三角肌止点周围明显压痛---no • 某一方向完全正常,诊断?重要的:
外旋:体侧外旋和外展外旋、内旋 • MR:可发现水肿、粘连,也可阴性 • 血沉快---n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盂肱关节的运动运动
内旋 外旋 内收 外展 前屈 后伸
• 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 • 冈下肌、小圆肌 • 胸大肌、背阔肌、小圆肌 • 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短头 • 喙肱肌、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 • 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肱三头肌长头
肩关节活动度(ROM)检查
盂肱关节(肩关节)
1.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连接而成的 球窝关 节。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关节,稳定性差。 2. 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头大,仅能容纳关节头的 1/4~1/3。 3. 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使之略为 加深。
4. 关节囊薄而松弛。
2020/4/20
7
肩带的解剖:韧带
Transverse scapular ligament 肩胛横韧带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喙锁韧带 Coracoacromial ligament 喙肩韧带 Acromioclavicular ligament 肩锁韧带 Glenohumeral ligaments 盂肱韧带 Coracohumeral ligaments 喙肱韧带
2020/4/20
59
粘连性关节囊炎
2020/4/20
60
疼痛科医生需要做出的诊断&鉴别诊断?
粘连
颈椎病 神经卡压
关节脱位 骨折
肌肉
肩痛
肌腱
其他
• 排除其他疾病
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神经性疼痛:
周围神经性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折脱位、髓外占位病变压迫、胸廓 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等 中枢神经性疾病:脊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血管病变:动脉血栓、血管痉挛、动脉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炎等 放射痛:心绞痛、胆绞痛、横膈病变、内脏破裂等 肿瘤:Pancoast 瘤压迫臂丛
• 动作突然启动时疼痛明显
肩周炎的MR表现
• 排除肩袖撕裂 • MR可正常 • 可能的表现 关节囊水肿增厚:
腋窝>3mm(腋囊、腋隐窝) 喙肱三角处纤维化 喙肱韧带增厚
冻结肩的发病机制及组织病理
•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有3 种假说:炎症进程、纤维化进程、 炎症反应继发反应性关节囊纤维化
• 病变部位:腋囊(腋窝、腋隐窝)、 喙肱韧带、肩袖间隙、肩胛下滑囊
4-6mm
7ml
前、后盂唇 肩胛下肌和冈下肌 肩周病变
冈上肌
评价肩峰形态
轴位:显示肩胛下肌腱撕裂、盂唇撕裂
冠状位:显示肩袖撕裂、盂唇撕裂
矢状位:显示肩袖撕裂、盂202唇0/4/2撕0 裂 50
分级
0级 1级 2级 3级
肩袖损伤
MRI表现
正常,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T1WI或PDWI上见有线形的或散在性的信号增高但形态正常
连) 喙突和喙锁韧带的斜方韧带束之间
肩胛下肌和喙肱肌之间 大圆肌和背阔肌之间 大圆肌和肱骨附着处之间 胸大肌和肱骨附着处之间
与关节交通 是 有时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2020/4/20 否
肩峰三角肌下滑囊
1. 人体最大的滑囊,作用相当于肩袖与其上方的肩峰 和三角肌之间的一个腔隙,滑囊内的少量积液可起润 滑作用,减轻肩袖与肩峰和三角肌之间的摩擦。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肱二头腱在肩关节活动时,反复在肱骨结节间沟摩擦而引起的退行性改变,腱鞘充血、 水肿、粘连 、纤维化,腱鞘增厚,使腱鞘的滑动功能发生障碍,以肱骨结节间沟疼痛、 压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2020/4/20
54
钙化性肌腱炎
2020/4/20
55
盂唇病变
1. 纤维性盂唇在T1及T2WI均为三角形低信号。 2. 最佳位置-轴位、冠状位。 3. 盂唇前上部血供较少,易发生变性。
前屈-上举 180° 外展-上举 180°
后伸 60° 内收 50°
疼痛科关于肩关节活动范 围的描述?
外展-上举、 触肩、 搭肩试验
外旋(中立位)内旋(中立位)
主动活动度
后伸
前屈-上举
肩关节外展伴有肩胛骨旋转
外展-上举
主动活动度
内旋(中立位) 外旋(中立位)
水平前屈 水平后伸
• 被动活动
活动度检查
Rotator c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