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与安全(第1次)

矿井通风与安全(第1次)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 风机并联工作适用于()。

A. 因风阻大而管网风量不足的情况B. 因风阻小而管网风量充足的情况C. 管网风阻较大,但因风机能力大导致风量充足D. 管网风阻较小,但因风机能力小导致风量不足2. 风机型号为:B D K 65- 8- M24其中B表示()A.防爆B.矿用C.对旋D.都不是3. 对于大断面长距离岩巷掘进,较好的通风方式是()。

A. 压入式通风B. 抽出式通风C. 混合式通风D. 闭路循环通风4. 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侧空气柱的()。

A. 流速差B. 压差C. 密度差D. 温度差5. 空气分子不仅具有质量,而且时刻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这种由空气分子热运动产生的不断撞击接触面所呈现出的压强,在通风工程中称之为()。

A.静压B.全压C.速压D.位压6.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含量为()。

A.>20% B. =20% C. V 20% D. > 10%7. 我国常用矿井_______ 作为衡量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指标。

A. 等积孔B. 露点C. 全压D. 风阻8. 根据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

A. 28 CB. 29 CC. 30 CD. 31 C9. 选取硐室风量,须保证机电硐室温度不超过30E,其它硐室温度不超过()To A. 30 C B. 28 C C. 26 C D. 32 C10. 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分钟内开动。

A. 15 B. 20 C. 10 D. 511. 当矿井空气中CO2含量达到10%寸,人体会出现()A. 数秒后瘫痪,心脏停止跳动B. 意识不清,不久导致死亡12. 在同一断面测风次数不应少于()次,每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5%左右,然后取三次平均值。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卷习题及答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卷习题及答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绝对湿度:2、局部阻力:3、通风机工况点:4、呼吸性粉尘:5、煤与瓦斯突出:6、均压防灭火:二、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7、煤炭自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8、试推演压入式通风矿井的风机房中水柱计测值与矿井自然风压、矿井通风阻力的关系。

9、如何判定一个瓦斯矿井采用瓦斯抽放的必要性?简述矿井瓦斯抽放方法有哪些?10、发生风流逆转和逆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风流逆转和逆退?11、比较掘进工作面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方式的优、缺点。

三、计算题(12-13每题10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47分)12、如图所示,已知II . III号水柱计的读数分别为196Pa,980Pa,请问:13、已知某矿井总回风量为4500 m3/min,瓦斯浓度为0.6%,日产量为4000 t,试求该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

并确定该矿瓦斯等级(该矿无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10分)14、如图所示的并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R1=1.18,R2=0.58 N•s2/m8,总风量Q =48 m3/s,巷道断面的面积均为5 m2,求:(1)分支1和2中的自然分配风量Q1和Q2;(2)若分支1需风量为15 m3/s,分支2需风量为33 m3/s,若采用风窗调节,试确定风窗的位置和开口面积。

(12分)15、某矿通风系统如图所示,各进风井口标高相同,每条井巷的风阻分别为,R1=0.33,R2=0.2 ,R3=0.1,R4=0.12,R5=0.1,单位为N2S/m8。

矿井进风量为100 m3/s:(15分)(1)画出矿井的网络图;(2)计算每条风路的自然分配风量;(3)计算矿井的总风阻。

习题1-1 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何区别?1-2 氧气有哪些性质?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娜些?1-3 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哪些?《规程》对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有哪些具体现定?1-4 CO有哪些性质?试说明CO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矿井空气中CO的主要来源.1-5 什么叫矿井气候?简述井下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全)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全)

△绝对湿度: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汽的质量△相对湿度:指湿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汽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之比的百分数△恒温带:地表下地温常年不变的地带。

恒温带的深度一般为20~30米,恒温带的温度则接近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地温梯度:即岩层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率,常用百米地温梯度△通风机工况点:以同样的比例把矿井总风阻R曲线绘制于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图中,则风阻R曲线与风压曲线交于A点,此点就是通风机的工况点或工作点△矿井等积孔:为了形象化,习惯引用一个和风阻的数值相当、意义相同的假想的面积值(m2)来表示井巷或矿井的通风难易程度。

这个假想的孔口称作井巷或矿井的等积孔(又称当量孔)。

△自然风压:由于井内空气与围岩存在温度差,空气与围岩进行热交换而造成同标高处空气柱的重量不同,矿井进、出风两侧空气柱的重量差就是自然风压。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空气之所以能在矿井巷道中流动,是由于风流的起末点间存在着能量差。

若这种能量差是由通风机提供的,则称为机械通风;若是由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则称为自然通风。

煤层瓦斯的生成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生成阶段第一阶段:生物化学成气时期在植物沉积成煤初期的泥炭化过程中,有机物在隔绝外部氧气进入和温度不超过65℃的条件下,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为CH4、CO2和H2O。

第二阶段:煤化变质作用时期随着煤系地层的沉降及所处压力和温度的增加,泥炭转化为褐煤并进人变质作用时期,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这时生成的气体主要为CH4和CO2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游离瓦斯:以自由气体形式存在;吸附瓦斯:分为吸着状态与吸收状态;在现今开采深度内,煤层内的瓦斯主要是以吸附状态存在,游离状态的瓦斯只占总量的10%左右煤层瓦斯垂向分带: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时,由于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渗透,使煤层瓦斯呈现出垂直分带特征瓦斯风化带:“CO2-N2”、“N2”、“N2-CH4”三带统称瓦斯风化带。

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及答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及答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总称为矿井有害气体,其主要组分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甲烷等。

2.风压即矿井风流的压力,是矿井通风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按其形成的特征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

3.扇风机的性能是用在不同工作风阻条件下所产生的压力、功率、效率与风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曲线表示的,这种表示扇风机性能的曲线称为扇风机的特性曲线。

4.矿井的气候条件通常用风流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个参数综合进行评价。

5.矿井通风系统是通风路线、通风动力和控制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的总称,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6.矿井通风按主要扇风机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压抽混合式 3 种。

7.进、回风井筒均位于井田中央。

根据进、回风井筒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8.矿井通风机分为: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

9.矿井阻力是指风流由进风井口进入到回风井风机叶轮入口断面处的井巷阻力,即通常讲的通风网络阻力或者通风系统阻力。

10.常用的通风仪表包括测压、测风、测温和测量其它综合参数的仪表。

11.矿井通风设计是矿井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结合矿井开辟、开采和运输等需要拟定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通风系统,计算不同时期的矿井总风量和系统总阻力,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

12.采煤工作面常用的通风方式: U 型通风方式、 W 型通风方式、 Y 型通风方式、 Z 型通风方式。

13.局部通风机是掘进通风机的动力设备,掘进通风对风机的要求是:体积小、风压高、效率高、噪声低、风量风压可调,坚固、防爆。

14.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15.按抽采工艺分类主要有:钻孔抽采、巷道抽采和钻孔巷道混合抽采。

16.矿井总回风巷或者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0.75%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7.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超过 1.0%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时,必须住手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题1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题1

矿井通风与安全试题1一、选择题(30×2=60分)1.井下发生的化学变化可能引起井下空气组分的变化,下列哪一个不会引起井下空气组分的变化。

A.井下物质氧化B.爆破作业C.井下充电室电解D.电机车运输2.地面正常空气中O2的组分为:A.35%B.20.9%C.16.7%D.5.9%3.地面正常空气中哪一种成分体积占比最大A.O2B.CO2C.N2D.NO24.某处静止空气的绝对静压与哪一因素无关?A.海拔高度B.空气温度C.空气成分D.测量方法5.某处空气的相对静压一定不小于此处的绝对静压吗?A.一定B.不一定C.不对D.取决于空气湿度6.气流的机械能不包含A.动压B.静压C.位能D.热能7.气体的压能的单位Pa代表了A.单位体积空气的机械能B.单位重量的能量C.单位质量的能量D.单位体积的能量8.通常情况下,井巷风流的摩擦阻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ReB.巷道长度C.气流速度D.井巷的相对光滑度9.局部阻力系数的大小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气流温度B.气流粘性C.气体密度D.管段形状10.自然风压与下列哪一因素无直接关系A.进口气流温度B.出口气流温度C.进风井口的标高D.出风口风速11.离心风机启动时关闭闸门的目的A.减小负荷B.增加负荷C.减小噪声D.减小风压12.轴流风机启动时,闸门开启最大的目的A.减小负荷B.增加负荷C.减小噪声D.减小风压13.并联巷道阻力平衡的目的是A.增大风量B.平衡风量C.平衡风阻D.风量按需分配14. 增加并联巷道可使A.其他并联巷道风量增加B.总风阻变大C.总风阻变小D.总风压变大15. 角联巷道的风流方向取决于A.角联巷道的长度B.角联巷道的风阻C.边缘巷道的风阻D.角联巷道的位置16.巷道掘进通风方法不包括A.总风压通风B.扩散通风C.局扇通风D.角联通风17.总风压掘进通风的能量来源为A.纵向风墙挡风B.导风筒导风C.平行巷道导风D.主风流风压18.掘进扩散通风只适用于A.短距离独头巷道工作面B.长距离独头巷道工作面C.平行巷道掘进工作面D.竖井通风19. 采空区造成地表塌陷严重的矿井,一般不适宜采用A.压入式通风B.混合式通风C.抽出式通风D.分区通风20. 两翼对角式通风一般适用于A.矿体走向长度大的矿井B.生产能力小的矿井C.矿体走向短的矿井D.建井时间紧张的矿井21. 矿井有效风量应在A.60%≥≥ D.40%≥ B.50%≥ C.80%22. 主扇反风装置要在多长时间实现反风A.10min≤≤ D.30min≤ C.20min≤ B.5min23. .矿井充水水源包括A.地表降水B.废旧巷道硐室积水C.地上水库D.A+B+C24. 矿井火灾的诱因可分为A.外源与自然火灾B.瓦斯火灾C.粉尘火灾D.电焊火灾25. 游离SiO2含量超过10%的粉尘,井下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A.10mg/m3B.2mg/m3C.10g/m3D. 2g/m326.粉尘爆炸性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A.粉尘浓度B.粉尘粒径大小C.氧气浓度D.粉尘的硬度27.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粉尘,若几何标准偏差大,则A.粉尘的粒径分布比较集中B.粉尘的粒径分布相对较散C.粉尘的频率分布数值较大D.粉尘的频率密度分布有极大值28.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筒体直径A.正相关B.负相关C.无联系D.关系不确定29.自救器多长时间需进行气密性检查A.不长于1个月B.不长于2个月C.不长于3个月D.不长于半年30.矿井的每一个作业中段水平至少应有A.一个出口B.两个出口C.三个出口D.四个出口二、判断题(10×2=20分)1.同一气候条件下,干卡他度一定不比湿卡他度大。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复习资料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复习资料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矿井某断面的总压力包括______、动压和______三种压力。

2.井巷中的风速常用风表测定。

我国煤矿测风员通常使用______测风,其方法是:测风员背向巷壁,手持风表在断面上按一定线路均匀移动。

3.矿井通风系统是指风流由______进入矿井,经过井下各用风场所,然后从______排出,风流流经的整个路线及其配套的通风设施称为矿井通风系统。

4.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有______、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______等。

5.矿井气候是矿井空气的______、______和风速的综合作用。

6.矿用通风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轴流式和______两种;按服务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辅助通风机和______。

7.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8.井巷风流中任一断面上的空气压力,按其呈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位压。

9.在井巷风流中,两端面之间的______是促使空气流动的根本原因。

10.矿井通风压力就是进风井与回风井之间的总压力,它是由______和______造成的。

11.根据进出风井筒在井田相对位置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2.通常认为最适宜的井下空气温度是______℃,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______%。

13.扇风机工作的基本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表达扇风机的规格和特性。

14.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______;稀释和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等;调节矿井气候。

15.矿井掘进通风的主要方法有利用矿井全风压通风、______和______三种。

16.串联巷道各处的风量是______的;并联巷道各分支的风压是______。

17.地面空气中,按体积比,氧气约有______%,氮气约有______%。

18.矿井空气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矿井通风与安全题库

矿井通风与安全题库

1、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C、202、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当钻探遇到煤层时,用专用的密闭式煤芯管或普通采取器取出煤样,送实验室进行瓦斯解吸和真空脱气实验,加上打钻取样过程中所散失的瓦斯量,来求出煤层的。

( ) A、瓦斯含量3、生产矿井各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小于()m。

C、304、瓦斯抽放管路在铺设时,离地面高度不小于( )。

C、0.3m5、揭开煤层后,在石门附近( )m范围内掘进煤巷时,必须加强支护,严格采取防突措施。

C、306、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 )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C、通风系统7、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 )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C、208、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

C、0.00249、某矿井等积孔为2.5㎡,该矿井通风难易程度属于()。

C、容易10、抢险救灾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 )的安全措施。

B、人员中毒11、经过潜伏阶段,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升高。

当超过()时,煤温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干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这就是煤的自热阶段。

A、60~80℃12、在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未揭露的煤层时,按照地测部门提供的掘进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必须在距煤层( )处开始打钻。

A、10m13、其他通风行人巷道允许的最低风速为( )m/s。

A、0.1514、煤炭发火是指暴露于空气中的煤炭自身氧化积热达到着火温度而( )的现象。

C、自然燃烧15、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度。

A、2616、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 )年至少进行1次。

C、317、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

A、0.518、判断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是否有煤尘参与的重要标志是( )。

C、粘焦19、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其含量越高,发病工龄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矿井通风与安全题库

矿井通风与安全题库

1、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m 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C、202、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当钻探遇到煤层时,用专用的密闭式煤芯管或普通采取器取出煤样,送实验室进行瓦斯解吸和真空脱气实验,加上打钻取样过程中所散失的瓦斯量,来求出煤层的。

()A 瓦斯含量3、生产矿井各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小于()m。

C、304、瓦斯抽放管路在铺设时,离地面高度不小于()。

C、0.3m5、揭开煤层后,在石门附近()m 范围内掘进煤巷时,必须加强支护,严格采取防突措施。

C、306、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C通风系统7、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m 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C、208、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C、0.00249、某矿井等积孔为2.5怦,该矿井通风难易程度属于()。

C容易10、抢险救灾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的安全措施。

B人员中毒11、经过潜伏阶段,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升高。

当超过()时,煤温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干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这就是煤的自热阶段。

A 60〜80 C 12、在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未揭露的煤层时,按照地测部门提供的掘进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必须在距煤层()处开始打钻。

A、10m13、其他通风行人巷道允许的最低风速为()m /s。

A、0.1514、煤炭发火是指暴露于空气中的煤炭自身氧化积热达到着火温度而()的现象。

C自然燃烧15、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度。

A、2616、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 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年至少进行1 次。

C、317、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A、0.518、判断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是否有煤尘参与的重要标志是()。

C粘焦19、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其含量越高,发病工龄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与安全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
1、新鲜空气:指井巷中没有经过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2、污浊空气:指经过了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3、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4、相对湿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之比的百分数。

5、绝对湿度:指1m3或1kg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

6、摩擦阻力: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由于空气和井巷周壁之间的摩擦及流体层间空气分子发生的磨擦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也称沿程阻力)
7、局部阻力:风流经过巷道某些局部地点,如拐弯、分叉、汇合、断面变化等处时,引起风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涡流,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

8、等积孔:用来衡量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指标。

即假定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通过孔口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称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9、抽出式通风:又叫负压通风,是指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

10、压入式通风:又叫正压通风,是指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方式。

11、矿井漏风:是指矿井通风系统中,进入井巷的风流没有达到用风地点之前沿途漏出或漏入的现象。

12、矿井通风网络图:用不按比例、不反反映空间关系的单线条来表示矿井或采区内各巷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称为通风网络图。

13.矿井瓦斯: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的总称;
14.矿井瓦斯涌出量:指涌入矿井风流中的瓦斯总量;
15.绝对瓦斯涌出量:指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量;
16.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产一吨煤涌出的瓦斯量;
17.煤与瓦斯突出:在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进间内,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喷出在量煤(岩)体和瓦斯的现象;
18.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称为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或矿层称为被保护层。

19.矿尘:是指在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微粒的总称;
20.呼吸性粉尘:粒度小于5µm的粉尘;
21.矿井火灾:把发生在井下和发生在地面但火烟能进入井下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
22.内因火灾:指煤炭自身吸氧、氧化、发热,热量积聚达到燃点温度而引起的火灾;
23.煤层自燃发火期:指开采过程中暴露的煤炭,从接触空气到发生自燃所经历的时间;
24.矿井水灾:凡是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矿井涌水事故;
25.发生矿井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涌水水源和涌水通道。

二、填空
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20%,0.5%)
2.矿井空气的湿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3.测风站应设置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和拐弯等局部阻力。

(10m。


4.常用的风表按作用原理大致分为三类:、、。

(机械翼式风表、电子翼式风表、热效式风表)
5.机械风表根据测量风速的范围,分为、、。

(高速风表、中速风表、微速风表)
6.风流的流动状态有两种,即和。

(层流,紊流)
7.《规程》规定,井巷中风流的最低允许风速为。

(0.15m/s)
8.《规程》规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次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年至少进行1次。

(1,3.)
9.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是指、、、和。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
10.瓦斯在煤岩体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外界压力和温度发生变化时,两种状态会相互,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吸附状态存在的瓦斯占﹪,以游离状态存在的仅占﹪。

(游离、吸附、转化、90、10;)
11.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有和两种,一般常见的涌出形式是。

(普通、特殊、普通涌出;)
12.一般把矿井瓦斯来源划分为、和三部分。

(采煤工作面瓦斯、掘进工作面瓦斯、采空区瓦斯;)
13.矿井瓦斯等级,根据和、划分为、和。

(相对涌出量、绝对涌出量、涌出形式、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14.根据引火源的不同,矿井火灾可分为和两大类。

据统计,我国煤矿矿井火灾有80%以上为火灾。

(内因火灾、外因火灾、内因火灾;)
15.发生矿井火灾的原因、地点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俗称三要素。

(可燃物、热源、氧、火灾;)
16.矿井涌水的水源可分为(包括、)和(包括、、、)。

[地面水(河流、湖泊)、地下水(断层水,冲积层水、含水层水、老空水)]
三、简答题
1.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何区别?
(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其他稀有气体。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其成分和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温度、湿度、压力等)发生改变等)
2.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

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氧浓度相对降低。


3.矿井主要有害气体有那些?防止有害气体的措施有哪些?
(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加强通风、加强检查、喷雾洒水、禁入险区、抽放瓦斯、及时抢救等。


4.什么叫矿井通风系统?它包括那些内容?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通风网络及通风设施的总称。

通风方法: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矿井的供风方法。

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

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布置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通风网络:是指矿井风流按照生产要求流经路线的结构形式。

有串联、并联和角联三种形式。

5.简述煤(岩)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常见的有声预兆有:煤体中出现闷雷声(放炮声)、劈啪声(枪声)、劈裂声、嘈杂声、沙沙声等;常见的无声预兆有: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光泽变暗、煤面轻微颤动、煤面外鼓、片帮、掉碴、煤面温度或气温降低,支架压力增加,瓦斯浓度增大或瓦斯涌出忽大忽小,打钻时顶钻、夹钻、钻孔喷孔等)6.简述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区域防突措施;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四)区域验证。

7.简述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四)安全防护措施。

8、简述透水一般预兆?
答: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3.空气变冷。

4.出现雾汽。

5.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6.出现压力水线。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煤壁“挂红”,水的酸度大,
水味发涩。

9、简述事故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一)及时报告灾情(二)积极抢救(三)安全撤离(四)妥善避灾
1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那几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判断题
1.空气温度为20℃指的是绝对温度。

×
2.空气湿度为68%指的是相对湿度。


3.标高越高,大气压力越大。

×
4.通风属于钻眼爆破法掘进的辅助工序。


5.可以将采区的上山分为两段,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
6.井巷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会产生局部阻力。


7.井巷断面越大,摩擦阻力越小。


8.巷道中通过的风量越大,摩擦阻力就越大。


9.煤矿井下氢气不是有害气体。

×
10.同一矿井不同季节,矿井的涌水量大致是一样的。

×
11.瓦斯含量和瓦斯浓度的含义是一致的。

×
12.一般说来,矿尘的粒度越小,危害性越大。


13.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4、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为低瓦斯矿井。

×
15、瓦斯积聚是指局部空间的瓦斯浓度达到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