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篇1教学目标:1、认识藏、呈等11个生字,学写寸、呈、幻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22、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预设:学生答案会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妙现象,包括四季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2.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学会生字、新词。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交流讨论: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ABB”、“ABAC”式词语。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1. 四季变化2. 动植物的生长3. 自然界的奥秘七、作业设计1. 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积累好词好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我的说课将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教材分析,二是目标分析,三是教法与学法分析,四是学情分析,五说教学流程分析,六是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人教部编版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的彼得·西摩。

这一单元以“探索、发现”为主题,共编排了3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

而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二、目标分析结合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

所以,如果让学生来写,往往写不具体,难以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而本课教学,就是要结合课文,让学生也随作者感受到,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神奇,要真正领悟世界的奇妙,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还要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 生字、新词: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运用。

3. 写作训练: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字、新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发言: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课文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2. 课文主题: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3. 生字、新词:略4. 写作方法:略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新词。

2. 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段话。

3. 收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生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二板块,第二课时完成三—五板块。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

出示“我们的世界”,指读。

添加“奇妙”一词。

学生比较朗读,感受重音的转移表明了意思的变化,突出“奇妙”二字。

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的好奇。

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出示词语:雕饰变幻刀剑普通呈现模型光芒乘凉光辉诱人圆润蜡烛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字词,进行归类朗读。

分行指读正音。

注意第二行词语中“呈”“型”“芒”“乘”均为后鼻音。

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找们许多奇妙的故事……范读。

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连续。

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

生练读,评价。

这句中有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奇妙”,用读课题的方法读出这种感觉。

再读,生互相评价。

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检查:(1)每段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

(2)是否初步读出事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厘清脉络1.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成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学生)2.观察大自然,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导入课题: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大自然,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

2.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图片。

3.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4.理解题眼“奇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导书写。

4.教师当堂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3)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畅谈收获。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预设:天空、大地。

二、品读感悟天空的奇妙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1)天空展示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文,同桌合作后交流)预设1:天空中的早晚颜色的变化太奇妙了。

早上,天空由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傍晚天空中又呈现出金色红色和紫色。

预设2: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各种形状,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预设3:下雨后地上的小水洼如同有趣的镜子,多么神奇呀!(2)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具体的?预设1:从颜色变化来写。

预设2:从形状上观察。

预设3:按顺序来写,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增强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认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认读、书写,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

3. 观察与表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际生活,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难点: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PPT课件、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书写和思考作业。

板书设计主题:我们奇妙的世界内容:生字词、课文摘要、重点难点等。

作业设计1. 书写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思考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的奇妙,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奇妙性和美好性。

2. 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感受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多样性、奇妙性和美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结构。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课文内容,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2. 结构:课文结构图3. 重点词语: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

4. 课文主题:强调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世界的奇妙之处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资料】
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诗句:
1.赞美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赞美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石穿空,惊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3.赞美苏州、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姑苏城外寒山来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赞美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呈(chénɡ cénɡ) 幻(huàn hàn) 润(rùn lùn)
存(chún cún) 振(zhèng zhèn) 辉(hīu huī)
二、看拼音,写词语。

chénɡ liánɡɡuānɡ mánɡ dāo jiàn pǔ tōnɡ mó xínɡ
()()()()()
三、仿写句子。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就像一颗颗珍珠。

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还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1.上文中,主要写了()、()、()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句,请你也来写一句:
3.仿写词语:
(1)金黄色:
(2)翩翩起舞: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小练笔。

文中有多处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句子。

请你也写一种普通的事物,写出它的美。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呈(chénɡ) 幻(huàn) 润(rùn) 存(cún) 振(zhèn) 辉(huī)
二、
乘凉光芒刀剑普通模型
三、
一个个小巧的精灵
四、
1.树叶蝴蝶鸟儿
关注微信公众号:读书和远方,免费下载全套教学资料!
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采着花蜜。

3.(1)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
(2)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源源不断
五、
单单一朵梨花不见得很美,然而一树梨花就不同了。

千万朵梨花构成了一个雪白的整体,仿佛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微风一过,好像又在翩翩起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