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一、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笛福____,文体为__小说____,主人公为__鲁滨逊_______.

2.《昆虫记》文体为__说明文____.它的作者是__法布尔____,被誉为“___昆虫学家_____”

3.美国《生活》杂志于是1985年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活动,最后推选出的确20种“最佳书”中,《鲁滨逊漂流记》排名第__二_。

4.《鲁滨逊漂流记》在___1986_年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个理想藏书”书目。

5."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 " 费迪曼描述的是___《鲁滨逊漂流记》________这部著作. 6、“《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毛泽东______ 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7. 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吴用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晁盖____。

8.《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9.《水浒传》歌颂的主要精神是(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10.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史进九纹龙)。

11.《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12.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1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误走妖魔、魂聚蓼儿。)

14.、《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_____,行者_____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

15、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____________________!” (敢笑黄巢不丈夫)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笛福的作品是(B)

A《辛格尔顿船长》 B《嘉莉妹妹》 C《罗克萨那》 D《摩尔?弗兰德斯》

2、以下哪个选项与《鲁滨逊飘游记》的风格相似的是(C)

A《飘》 B《蝴蝶梦》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小公主》

3.不是鲁滨逊最初搬家的原因是(D)

A靠海太近,地势低湿, B附近没有淡水 C不合卫生,不够方便 D食物缺少

4.下列哪一个神,是鲁滨逊那个国家的人所信仰(D)

A耶稣 B厄尔尼斯 C安拉 D贝纳木基

5.下列哪一点,不是鲁滨逊的性格特征(C)

A坚毅勤劳 B勇敢,敢于创新 C不能明辨是非 D残酷,冷漠(的殖民主义者)

6. 8、《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不是(C )

A花和尚B鲁提辖C秦明D 鲁智深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第三句是(A )

A、卷地风来忽吹散

B、桃花一簇开无主

C、野旷天低树

D、采得百花成蜜后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B )写的。

A、杜甫

B、陆游

C、白居易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B )的诗句。

A、陆游

B、文天祥

C、岳飞

D、岑参

10、下列作品不是李白作品的是(C )

A、《望庐山瀑布》

B、《蜀道难》

C、《游山西村》

D、《赠汪伦》

11、下列诗句中描绘的景物不是“雪”的是(B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B )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13、下列诗人是北宋诗人。(B )

A、陆游

B、王安石

C、杨万里

14、下列诗句中的“风”,不能确定为“春风”的一项是(C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下列诗句不是描绘秋季景物的是(B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写(B )

A、菊

B、梅

C、莲

17、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诗歌最多的是宋朝诗人(C ),留下了近万首诗。

A、辛弃疾

B、杨万里

C、陆游

18、“不论平地与山间”下一句是(C )

A、一片孤城万仞山

B、采得百花成蜜后

C、无限风光尽被占

19、苏轼描写夏季西湖景致的佳句是(A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B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三、判断题。

1.《春夜喜雨》的第一句是“花重锦官城”。(×)

2.《江南逢李龟年》的佳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已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4.“千古诗才,蓬来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表莲居士谪仙人。”联中提到的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5、《春晓》《村居》《咏柳》《春夜嘉雨》都是描写春季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后常被人们

作为对离别亲朋好友的赠言,广为流传。(√)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常被人们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8、《忆江南》《渔歌子》《菩萨蛮》都是词牌名。(√)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是清代著名书画,“扬州入怪”之一郑板桥的诗句。

1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11.《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有:宋江、武松、李逵、关羽等。()

1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赞美梅花高雅的品质,表现诗人高深纯洁品格的诗句。(√)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出自刘宇锡的诗句。(√)

1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是白居易对洞庭湖的赞美。(×)

15、《山行》、《江南春》、《秋夕》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四、分析题。

1、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2、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3、根据《水浒传》1-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答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4.写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5.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和故事中,选择相关联的一组,概述所选故事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个字。

备选人物:鲁达孙悟空晁盖诸葛亮

备选故事:三打白骨精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草船借箭

【答案】3.鲁达拳打镇关西:鲁达听说金氏父女的遭遇很愤怒,在送走金氏父女后,直奔郑屠肉铺,先故意激他出手,然后三拳打死了他,并机智脱身。

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在黄泥冈上假扮卖酒和卖枣人,利用天热地偏的条件,引得押送士兵买酒,用混在酒中的嘛翻他们,劫得生辰纲。

6、请你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附送:

2019年六年级统计与概率复习题新课标人教版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商业大厦电梯的载重限额是1250千克,那么电梯最多可以运送()个75千克的人而不超载。

2、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要表示本校三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用()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4、根据统计图填空

东风机械厂2001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⑴平均每个季度产值()万元。⑵全年平均每月产值约()万元。

⑶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⑷第三季度比第四季度少产()%。

⑸下半年的产值占全年产值的()%。

5、完成统计表。

东新村总收入和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

6、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呆了()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7、下面是2006年4月某地三个药店中西药销售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这是( )统计图。

(2)中药销售额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3)西药销售额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4)康复药店中西药销售总额是( )万元。

(5)东方药店西药销售额比风华药店销售额多( )%。新课标第一网

8、下面是程苏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

图。

⑴程苏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 )分。

⑵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程苏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 )分。

二、解决下列各问题:

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将整理数据的结果填写在表格

里。

甲组:98 76 80 94 88 94 75 96 87 95 98 58 100 100 95 53 92

六年级阅读题以及答案

1、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a)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2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2、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2分) 3、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2分) A、 B、 4、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试卷及答案 一、课外阅读。 为善有方 周末,我和朋友到城郊登山,走了近1个小时,终于抵达山顶。不远处有个跛腿男人手挂拐杖,拖着蛇皮袋,正向这边挪.着步子。他四下张望,一看就 是位拾荒者。 不一会儿,男人坐到我们对面,盯着我和朋友手上的空瓶。朋友主动与男人搭讪:“大哥,你腿脚不便,怎么还上山捡瓶子呀?”男人喘着气,笑道:“山上游客多,能捡不少瓶子呢。”望着他的腿,我不由得从皮夹中掏出4元钱,幻想着男人溢于言表的高兴与感激。男人突然板起脸,推开我的手,说:“我不需要你可怜!”他语气坚定,似乎还夹杂着怒气。 我伸出的手僵住了,朋友马上解释:“对不起,我朋友太鲁莽了,请您原谅。”男人愤愤地走出亭子,丢下一句,“我有残疾不假,但还能干活。”我尴尬无比,低声埋怨男人不知好歹,朋友一脸深沉地看着我:“你刚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让他们乐意接受我们的善意。”我惭愧不已,一路上都为此闷闷不乐。 下山途中,我们又遇到了那个男人。他正背着满满一袋子空瓶一瘸一拐地下坡。我正准备低头溜走,朋友却突然轻声对我说:“你不是想做好事吗——去帮前面的大哥背蛇皮袋,我保证,()你态度诚恳,他()会感激你。”我犹豫片刻,鼓起勇气上前:“大哥,刚才是我不对,请你原谅。”男人望了我一眼,憨厚地笑了。“下山的路不好走,我帮你背袋子吧。”我微笑地说道。男人()没有生气,()热情地跟我道谢。我扛起蛇皮袋,与男人并肩下山。一路上,我们聊着家常,有说有笑。 有时,一颗向善的心远远不够,善意的表达才是关键。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一段中加点的“挪”不可以换成“走”,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嗜 ________书如命:________ 经久不衰 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写几个像“嗜书如命”这样的四字词语吗? 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如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括号内。 (4)用波浪线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答卷时间 60分钟,卷面总分80分)成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古诗词积累(8分) 1.每当春暖花开,柳树抽出新芽时,我会用“( ,。)”来赞美春天。 2.在炎热的夏季,看见那满池的绿色和粉嫩的荷花,顿觉暑意全无,我会吟诵 “( ,。)” 3.当秋风飒飒,枫叶如火时,我会吟诵“( ,。)”来赞美深秋的景色。 4.在寒冷的冬季,当四周一片萧瑟的煞白,而唯有那梅花独自绽放,吐露着它的芬芳时,我又会吟诵“( ,。)”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无声(qiāo) B枉(wāng)费心血 C 粘(zhān)补 D粗糙(cào)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手屈一指 B翻山跃岭 C唇枪舌剑 D卧心尝胆 3.加点的词语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A李芬为这件事做了很多准备,真是别有用心。 B杨磊替天行道,把没带作业的同座位打了一顿。 C他擅长京剧,模仿各派唱腔无不惟妙惟肖。 D她十分听老师的话,真是逆来顺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这个邀请你要么欣然接受,要么断然拒绝。 C这次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D科学能使人们今天的妄想在明天变成现实。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十岁时,拜望名士李元礼。闲谈之中,众人都称赞孔融年少聪慧有才华,唯独一个叫陈韪(wěi)的人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机灵,长大了未必就聪明。”孔融听后,立即说道:“这样看来,你陈先生小时候一定很机灵。” 孔融说话的真正意思是:。 (四)生活中的语文(7分) 读《冰箱使用说明书》,完成练习。 陈瑞家最近买了新房子,在装潢布置时他的爸爸妈妈为冰箱放在哪里发生了争执。妈妈认为冰箱要放在厨房,她的理由是拿东西做菜方便,而且放在客厅不太美观。爸爸则认为冰箱应该放在客厅,他的理由是厨房空间本来就很小,只有水池和灶台之间有一个空间可以勉勉强强塞进去,这样一来就更显得厨房拥挤了。你认为冰箱应该放在哪里呢?请阅读《冰箱使用说明书》,找出反对其中一个人意见的三条理由。

六年级阅读试题

六年级阅读试题 (一)疏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4 分) 2、文章记叙的时间是,地点是,主要人物是,事件是。(4 分) 3、文中的“小溪”是指,“大石头”是指。(4分)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2 分) A:“唉!小街太窄了!”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4 分) 6、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二是说 (6 分) (二)火光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biǎn piān)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啊,xiatiān xiadì( )!”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wúd?ng yúzhōng( )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我不相信:那火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现在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d ídē)确还离我们很远。

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理解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Everybody wants to be healthy. You know food is very important. There are many healthy foods. You can have more bananas, apples, oranges and tomatoes because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good for you. But don't eat too much chocolate and meat. They are not good for you. Healthy food can make you grow and make you strong and happy. Remember there is a sayi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Sports can also keep you healthy. Get up early and do some sports every day. Don't be lazy! You will be healthy and happy. (1)Fo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eep healthy. (2)We shouldn't eat chocolate or meat. (3)Healthy food can help us grow and make us strong and happy. (4)"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means "Doctors don't like apples." (5)Doing sports is also good for our health. 【答案】(1)1 (2)0 (3)1 (4)0 (5)1 【考点】阅读理解 【解析】【分析】文章大意:介绍健康饮食。 (1)句意:食物对我们保持健康很重要。根据Everybody wants to be healthy. You know food is very important.可知食物对我们保持健康很重要。故答案为:正确。 (2)句意:我们不应该吃巧克力和肉。根据But don't eat too much chocolate and meat.可知我们不能吃太多的巧克力和肉。故答案为:错误。 (3)句意:健康的食物能帮助我们成长健壮和开心。根据Healthy food can make you grow and make you strong and happy.可知健康的食物能帮助我们成长健壮和开心。故答案为:正确。 (4)句意:“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意思是“医生不喜欢苹果”。根据生活常识可知苹果是健康的食物,每天一个苹果有利于健康,故答案为:错误。 (5)句意:做运动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根据Sports can also keep you healthy.可知运动也能保持健康,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考查阅读理解,浏览文章大意把握细节。答题时,紧扣文章中的关键词,做出正确判断。 2.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判断句子正误。 Mr. Zhou's office is not far from his home, but he drives to work every day. He likes his car very much, so he often washes his car and he uses a lot of water to wash it. He tells Mrs. Zhou, "I must

五、六年级阅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五、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 (一)不识字的老师 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⑨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一、选择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 A、作者; B、路瑟; C、工头; D、两个伐木工人。 2、下列注音的词语中,正确的一组是() A、长( cháng )者 B、边缘( yán ) C、延(yán)续 D、(yóu)黝黑

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2019年六年级经典阅读试卷 一、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笛福____,文体为__小说____,主人公为__鲁滨逊_______. 2.《昆虫记》文体为__说明文____.它的作者是__法布尔____,被誉为“___昆虫学家_____” 3.美国《生活》杂志于是1985年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活动,最后推选出的确20种“最佳书”中,《鲁滨逊漂流记》排名第__二_。 4.《鲁滨逊漂流记》在___1986_年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个理想藏书”书目。 5."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 " 费迪曼描述的是___《鲁滨逊漂流记》________这部著作. 6、“《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毛泽东______ 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7. 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吴用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晁盖____。 8.《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9.《水浒传》歌颂的主要精神是(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10.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史进九纹龙)。 11.《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12.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1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误走妖魔、魂聚蓼儿。) 14.、《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_____,行者_____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 15、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____________________!” (敢笑黄巢不丈夫)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笛福的作品是(B) A《辛格尔顿船长》 B《嘉莉妹妹》 C《罗克萨那》 D《摩尔?弗兰德斯》 2、以下哪个选项与《鲁滨逊飘游记》的风格相似的是(C) A《飘》 B《蝴蝶梦》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小公主》 3.不是鲁滨逊最初搬家的原因是(D) A靠海太近,地势低湿, B附近没有淡水 C不合卫生,不够方便 D食物缺少 4.下列哪一个神,是鲁滨逊那个国家的人所信仰(D) A耶稣 B厄尔尼斯 C安拉 D贝纳木基 5.下列哪一点,不是鲁滨逊的性格特征(C) A坚毅勤劳 B勇敢,敢于创新 C不能明辨是非 D残酷,冷漠(的殖民主义者) 6. 8、《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不是(C ) A花和尚B鲁提辖C秦明D 鲁智深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第三句是(A ) A、卷地风来忽吹散 B、桃花一簇开无主 C、野旷天低树 D、采得百花成蜜后

六年级阅读试题

六年级阅读试题 六年级阅读训练 1,_______ 邻居陈老师家了两位从美国回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里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我奇怪,梅花从小生长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就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 "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 "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但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平时对我说过要留在中国读书,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 这时,我立刻激动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作题《梅花》.是

这样开头的: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1,用"﹏"画出中的中心句. 2,写出描写梅花神态的词语. 3,联系上下,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利:____________嘀咕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已用"‖"分成三层,请你分别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第2自然段第1层和第2层是( )关系;第2层的几个句子之间是( )关系. 6,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说明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在中找出一个拟人句,一个反问句,抄下.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哑巴"学生 从前,东非地区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过从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后年纪大了,他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伶俐——________ 即刻——________ (2)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 (3)短文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下列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B.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D.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5)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___的精神。 2.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心愿 巴黎有许多街道公园。离我们的公寓不远处就有一座。 一个假日,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小公园,坐在花丛中间的长椅上。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最经常见到的。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②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我知道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我能试着给短文分层,用“‖”标出来。 【答案】(1)反问;设问 (2)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解析】【分析】(1)①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②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叫做设问句。 (2)考查给短文分段的能力。解答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语段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为三部分。 故答案为:(1)①反问②设问

六年级阅读考题

六年级语文阅读题目 一、选择题。(65分) 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 《方德诺小伯爵》 B 《红字》 2.()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 《伊索德》 B 《伊利亚特》 C 《圣经》 3.()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 《圣经》 B 《麦克佩斯》 C 《李尔王》 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 A 《欧洲史》 B 《世界史》 C 《中世纪》 5.如果没有()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 卡内基 B 赫顿 C 马克·吐温6海伦觉得可能比《红字》更有意思的书是(). A《小老爷福迪勒罗伊》 B《红与黑》 C《昨天》 D《傲慢与偏见》 7海伦的原籍是(). A英国B 瑞典 C瑞士 D法国 8海伦父亲的职业是(). A 邮递员 B公务员 C舰长 D老师 9海伦幼年住的老房子叫(). A乐园B 青藤居草C地居 D天堂 10海伦父亲除了自己的亲人,他最爱好的是(). A 种花 B旅游 C烹饪 D狗和猎枪 11海伦很钟爱的一个洋娃娃,叫(). A 南茜 B东格 C贝贝D 露露 12海伦学习的第二阶段是(). A 写字 B 理解 C 阅读 D听力 13、1897年,海伦考试满分是()。 A100分B 60分 C16分 D22分 C 14、1897年,海伦参加了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不包括()。 A 德语 B法语C 拉丁语D 俄语 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共()小时。 A 1.5 B3 C 9 D5 16海伦.凯勒的处女作是()。 A《我的生活》 B《我的日子》 C《我的盲人生涯》 D《我的家人》 17海伦;凯勒是()人。 A德国 B瑞典 C美国 D英国 1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 A海伦.凯勒 B海伦.泰勒 C海明威 D安妮;莎莉文 1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

阅读理解六年级下册经典题型(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六年级下册经典题型(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李大钊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李大钊父母早逝,由祖父李如珍一手带大。祖父管教很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受到种种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影响很深。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扫雪就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一则小故事。 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李大钊对他的儿女们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处罚——________ 严格——________ 新奇——________ (2)李大钊为什么孩子们去扫雪?而孩子们的外祖母为什么不让去呢?结果如何? (3)从这则李大钊教子实践扫雪的小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解析:(1)奖励;宽松;陈旧 (2)李大钊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明白劳动的意义。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怕他们冻病了。结果孩子们一边扫雪一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 (3)示例:我们也应该从小养成吃苦的好习惯,不娇生惯养,不做寄生虫。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奖励、宽松、陈旧; (2)李大钊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明白劳动的意义。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怕他们冻病了。结果孩子们一边扫雪一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 (3)我们也应该从小养成吃苦的好习惯,不娇生惯养,不做寄生虫。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六年级课外阅读的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课外阅读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2. 中了黄花的诡计,误入迷谷(沙漠),最后他们靠老马领路走出了迷谷,这就是成语的来历。 3.“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典故中的“唇”是指国,“齿”是指国。 4. (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5. 治军严格,曾将吴王的两个爱姬斩首,以正军规。 6.孔子的得意弟子是;他的弟子中是做生意挣大钱的料;曾因白天老是打瞌睡,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8.《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2. “六艺”是指: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 3. 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4. 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5.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6. 神农氏有一颗博爱的心。为了救死扶伤,她亲自口尝百草,发现了五谷和草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7. 我们伟大的祖国大约有400年的历史。() 8.商朝的第三个王武定任奴隶“说”为左相。() 9.历史上先有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再有了周,后有了商。() 10.涿鹿大战的双方是炎帝和黄帝。() 三、选择题:(17分,每题1分)

1.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木棒和()。 A石头 B刀 C枪 2.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 A炎帝 B武帝 C文帝 3.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 舜和()。 A丹朱 B象 C禹 4.从殷墟发掘出的遗物中,有龟甲和()十多万片,这些上面都刻着文字。A贝壳 B玉石 C兽骨 5.()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6.播种五谷的是()。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7.三过家门而未进的是()。 A尧 B舜 C禹 8.姜太翁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9.烽火戏诸侯的()。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10.()不计前嫌,封“管仲”为相国。 A齐襄公 B齐桓公 C秦穆公 11.“退避三舍”是发生在那两个诸侯国间的故事() A秦国和燕国 B宋国和卫国 C楚国和狄国 D晋国和楚国 12.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课外2: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 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 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 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一一这块绿色的“锦”。“锦” 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

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 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 “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 、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 、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 ”画出文 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 、文中的“礼花”指的是,“礼炮”指的 是,“玉花”指的是,“掌声”指的 是。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 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 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 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六年级语文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附答案) 课外2: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礼炮”指的是,“玉花”指的是,“掌声”指的是。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是回答问题,答题要简单明了,答案要紧扣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 1、美丽的湖。 2、过渡句: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相照应的句子: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湖是美的…… 3、细雨中的湖像块绿色的锦;雷雨到来时的湖很热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一)蚂蚁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 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 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 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2分) 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2分+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2 分+2分) 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瞬间——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