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智能化弱电国家、行业标准[详]
弱电智能化 标准化

弱电智能化标准化弱电智能化标准化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层面。
下面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定义与构成、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必要性、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实现路径以及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定义与构成弱电智能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等,将与建筑物配套的电力、照明、空调、安防、通信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
弱电智能化系统主要由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组成。
二、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必要性弱电智能化标准化是推动弱电智能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以下是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必要性:1.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标准化,可以减少不同厂商、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降低系统的成本和风险:标准化可以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减少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降低系统的风险。
3.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标准化可以规范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4.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标准化可以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和组件化,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实现路径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的实现路径:1.制定行业标准: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2.推广标准的应用: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推广标准的应用,提高相关企业和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3.建立标准化平台:建立弱电智能化标准化的平台,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等服务,推动标准的落地和应用。
4.加强监管和认证:加强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监管和认证,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020智能化工程相关标准、行业规范新

未生效实施日期:201812-01
GB/T35070.2-2018
未生效实施日期:201812-01
GB/T35070.3-2018
未生效实施日期:201812-01
GB/T35070.4-2018
未生效实施日期:201812-01
JG/T452-2014
2009年5月1日执行 2009年5月1日执行 DB32/T1198-2008 GB50058-2014 GB50067-2014 GB50074-2014 GB50084-2017
2020年智能化弱电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序号
国家标准
通用规范 和标准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编号
备注
GB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18
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2001
5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JGJ16-2008
GB50394-2007 GB10408.1-2000 GB10408.2-2000 GB10408.3—2000 GB10408.4—2000 GB10408.5—2000 GB10408.6-2009
采用标准IEC60839-2-21987,IDT 采用标准IEC60839-2-41990,IDT 采用标准IEC60839-2-51990,IDT 采用标准IEC60839-2-31987,NEQ 采用标准IEC60839-2-61990,IDT
6 《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
GB50949-2013
7 《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弱电施工标准及技术要求

弱电施工标准及技术要求弱电施工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低电压电气系统安装和调试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网络、通信、安防等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弱电施工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弱电施工标准及技术要求成为必要的举措。
一、弱电施工标准弱电施工标准主要是指在弱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弱电施工标准:1. 国家标准:例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行业标准:例如《建筑物弱电工程设计规范》、《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3. 地方法规: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弱电施工标准。
以上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单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弱电施工技术要求除了遵守相关的弱电施工标准外,还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技术要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1. 设计要合理: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弱电设计,包括布线方案、设备配备、系统功能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设计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并考虑到设备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未来的扩展性。
2. 材料要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弱电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需求,优先选择有信誉度和质量保证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3. 施工人员要熟练:弱电施工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
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工艺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施工任务,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
4. 施工质量要可靠:弱电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设备的使用效果,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质量可靠。
施工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作业,确保布线准确、连接牢固、设备运行正常等,并进行相应的验收和测试。
5. 文件要齐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要及时整理出弱电施工的相关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工程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并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

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近年来,弱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广泛应用。
弱电智能化是指对建筑物内的弱电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提高建筑物的管理、安全和舒适度。
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是指在建设工程交付后,施工单位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完整地交付给业主,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地运行,并避免在日常维护中出现问题。
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标准: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需要明确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并进行技术评审。
施工单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标准规范,确保交付的弱电智能化系统符合业主的需求和规划要求。
2. 设计标准:施工单位在进行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电气行业标准、建筑行业标准、计算机行业标准等。
同时,还要根据业主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施工标准:施工单位在进行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时,应按照国家相关建筑、电气和通信标准进行施工,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测试标准:弱电智能化系统交付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测试内容包括弱电系统的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系统达到预定的要求和标准。
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的实施,对保证建筑物内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标准能够提升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工作量,避免系统运行异常和故障影响建筑物内的正常运行。
此外,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推动弱电智能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弱电智能化业务的市场份额和业绩表现。
总之,弱电智能化交付标准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标准规范。
弱电系统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

弱电系统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山东省标准》DBJ14-S5-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F 279-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8-96《欧洲电工标准》EN5009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GB50300)(GB50306) (GB50339-2003) 31/219.1-1998程控交换机系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ANSI/TIA/EIA 569—A)《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及管理标准》(ANSI/TIA/EIA 606)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181-1998)酒店门锁方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8-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31/219。
弱电智能化规范汇总2023

弱电设计一定在符合设计规范和国标、行标的情况下设计,所以学设计,一定要学习弱电系统规范,那么都有哪些规范呢?比较常用的规范如下:弱电相关国家标准: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1-2016《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25-2010《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949-2013《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GB/T 4959-2011《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 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635-2010《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3-2012《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1043-201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524-2010《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22-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23-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 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1171-2016《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1120-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 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T 51103-2015《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22123-2008《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主观评价方法》GB/T 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 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3-2011《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84-2012《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33-2014《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54-2014《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79-2009《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 292-20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 285-2014《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334-20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YD 5050-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76-2014《固定电话交换网工程设计规范》YD 5077-2014《固定电话交换网工程验收规范》YD/T 5017-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028-2005《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20-2015《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J 31-1983《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Y 5078-2008《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Y/T 106-1999《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Y/T 5041-2012《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GY/T 149-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GY/T 151-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GY/T 180-2001《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 221-2006《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参考国标图集:09X700(上)《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上册》09X700(下)《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下册》06SX503《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安装》08X1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09DX00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及安装》06X701《体育建筑专用弱电系统设计安装》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D301-1~3《室内管线安装》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D500~D502《防雷与接地》上册(2016年合订本)D503~D505《防雷与接地》下册(2016年合订本)05X101-2《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4X501《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综合布线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弱电系统作为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各类建筑提供了电力、通信、数据和安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为了保证各类弱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系统的稳定运行,国内已制定了一系列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
国内的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主要是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相关行业协会所制定的。
其中,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制定通用的标准,而行业协会则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行业内的具体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弱电系统的布线结构、电源供应、信号传输、接口标准等方面。
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各类建筑,如住宅、商业建筑、工厂、学校等。
根据不同建筑的用途和需求,布线标准会有所差异。
但基本的原则是确保弱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各类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标准中对于布线结构、管线摆放、光缆种类及规格、插座位置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布线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也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变化。
标准中会对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介绍和指导,以保持标准与时俱进。
比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联网,因此标准也会对网络化设备的接入和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又如,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标准也会对光纤的使用、布线方式和光纤接口做出指导。
国内的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标准的规范化和推广,弱电系统的布线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各类设备的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推动智能化综合布线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国内的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是保证弱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布线工作的重要参考。
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保证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8年第4号

67
DL/T1801-2018
水电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
2018-04-03
2018-07-01
68
DL/T1802-2018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及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2018-04-03
2018-07-01
69
DL/T1803-2018
水电厂辅助设备控制装置技术条件
NB/T33001-2010
2018-04-03
2018-07-01
21
NB/T33028-2018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术语
2018-04-03
2018-07-0122Biblioteka NB/T33029-2018
电动汽车充电与间歇性电源协同调度技术导则
2018-04-03
2018-07-01
23
NB/T34061-2018
容器支座第5部分:刚性环支座
2018-04-03
2018-07-01
57
DL/T1013-2018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导则
DL/T1013-2006
2018-04-03
2018-07-01
58
DL/T1077-2018
离子交换树脂有机溶出物测定方法
DL/T1077-2007
2018-04-03
54
NB/T47065.3-2018
容器支座第3部分:耳式支座
JB/T4712.3-2007
2018-04-03
2018-07-01
55
NB/T47065.4-2018
容器支座第4部分:支承式支座
JB/T4712.4-2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64.3-200
8
23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4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
GB/T
21564.4-200
8
24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GB/T
21564.5-200
8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0395-2007
5
《安防线缆》
GA/T
1297-2016
6
《安全防范 人脸识别应用 程序接口规范》
GA/T
1326-2017
7
《安防人脸识别就用视频人脸图像提取技术要 求》
GA/T
1344-2016
8
《安防线缆应用技术要求》
GA/T
1406-2017
9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T
15408-2011
10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
20815-2006
11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
30147-2013
12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 范》
GB/T
16676-2010
8
《公安监管场所监区门禁系统》
GA 1209-2016
四、
可视对讲系统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4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GA/T
678-2007
国家标准
编号
备注
、
入侵报警系统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标准》为国家标准,编
号为GB50348-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
实施
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
《楼寓对讲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A 1210-2014
6
《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
31070.1-201
4
7
《可视门上对讲机图像质量试验方法》
JIS
C6021-2005
8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2001
9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T
16571-2012
GB
15209-2006
1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2001
15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T
16571-2012
16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2010
17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 定》
GA 27-2002
18
《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 法》
GB 10408.3—
2000
采用标准IEC
60839-2-5-1990,IDT
8
《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4—
2000
采用标准IEC
60839-2-3-1987,NEQ
9
《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 器》
GB 10408.5—
2000
采用标准IEC
GA/T 70-2014
19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4-2017
2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1994
21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2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
GB/T
21564.2-200
8
2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10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2010
五、
电子巡查系统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
644-2006
六、
停车场管理系统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4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5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2001
6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T
16571-2012
7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4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A/T
761-2008
5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GA/T
992-2012
6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
50394-2007
5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0408.1-200
0
采用标准IEC
60839-2-2-1987,IDT
6
《入侵探测器 第2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 测器》
GB
10408.2-200
0
采用标准IEC
60839-2-4-1990,IDT
7
《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 器》
60839-2-6-1990,IDT
10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10408.6-200
9
11
《振动入侵探测器》
GB/T
10408.8-200
8
12
《入侵探测器 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 碎探测器》
GB
10408.9-200
1
采用标准IEC
60839-2-7-1994,IDT
13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GA/T
394-2002
7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A/T
1093-2013
8
《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GA/T
1132-2014
9
《人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
GA/T
1260-2016
1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 求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
GB/T
20501.3-201
GB
51151-2016
13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2011
14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525-2010
15
《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环境意 识设计》
GB/T
34959-2017
三>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