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401610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合集下载

室内设计理念篇

室内设计理念篇

【设计‖理念】一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所谓室内空间的序列,是指室内空间环境中先后活动的顺序关系。

室内空间布局的序列包括各个空间顺序、流线及方向等因素,每个因素的组合都必须根据室内空间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要求精心设计。

在室内设计中,合乎逻辑的空间序列是一个连续和谐的整体。

它能引导观者的步履,从一个空间有条不紊地进入另一个空间,提示观者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不同的室内空间序列给人以不同的印象,或令人震撼,或轻松愉悦,或庄严肃穆。

一个逻辑混杂、杂乱无章的空间布局,不但不能指示观者前进的方向和给人以空间美的享受,而且可能导致观者陷入“迷宫”,令人迷惑不解,晕头转向,烦躁不安。

因此,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犹如音乐谱曲或文学创作,也是有一定的创作程序的。

首先是序幕的设计,好的空间序列的入口处,应对里面的空间环境内容作提示性的亮相和展开,要求对观者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第二,空间环境内容的展开,即空间序列设计的叙述部分,能起到引导、启示、激发观者审美情绪、动机和功能,通过引人入胜的各个空间,将观者审美欲望徐徐引向高潮;第三,空间环境高潮的设计,即空间序列中主体空间的视觉中心部分,要能使观者通过空间艺术的感染,产生最佳的审美心境;第四,空间序列的尾声,即空间序列由高潮回复转入平静,使观者在审美心理得到满足以后,完成视觉审美心理高潮的惯性,不断追思高潮的余音。

空间序列必须具有整体连续性。

如前所述,无论是雄伟的纪念性建筑群体,还是中小型的住宅单元,每一个建筑空间序列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令人满意的结局。

事实上建筑空间序列在入口处序幕自然拉开,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向辅助空间、主空间直至期望空间的结束。

然而,构成空间序列的每一个局部序列都不应孤立地出现,而应建立起彼此不可分割的、和谐的整体关系,并合乎人们视觉心理的逻辑。

空间序列设计的程序应从总序列到分序列,再从分序列回到总序列。

《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教案

《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教案

《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教案引言概述: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室内空间的规划、布局、功能划分等方面。

本教案旨在介绍室内空间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室内空间组织设计的技巧和要点。

一、空间规划1.1 空间功能划分:根据室内使用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起居区、餐厅区、睡眠区等。

1.2 空间尺度与比例:根据空间的大小和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使空间布局合理、舒适。

1.3 空间流线与通道设计:考虑人们在空间中的流动路径和通道设计,确保空间的流线顺畅,方便使用。

二、布局设计2.1 室内家具布置:根据空间功能和尺度,合理选择和布置家具,使其与空间相协调,满足使用需求。

2.2 空间灯光设计: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设计适合的灯光方案,创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2.3 色彩搭配与装饰:通过色彩的运用和装饰品的选择,营造出与空间功能和风格相符的氛围,增加空间的美感。

三、功能区域设计3.1 起居区设计: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设计舒适的起居区域,包括沙发、茶几、电视等家具的布置。

3.2 餐厅区设计:考虑到用餐的功能需求,设计合适的餐桌、餐椅布置,同时考虑到储物空间的设置。

3.3 睡眠区设计:根据个人的睡眠需求,设计舒适的床铺、床头柜等家具,并考虑到私密性和储物空间的设置。

四、空间美化设计4.1 墙面装饰设计:选择合适的墙面材料和装饰方式,如壁纸、涂料、贴画等,增加空间的美感和个性。

4.2 地面装饰设计:根据空间功能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地板材料和装饰方式,如地砖、地毯等,增加空间的舒适度。

4.3 窗帘与窗饰设计:根据窗户的位置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窗帘和窗饰,调节室内光线和增加美感。

五、空间细节设计5.1 储物空间设计:考虑到室内的储物需求,设计合适的储物空间,如衣柜、书架等,使空间整洁有序。

5.2 水电布线设计:根据室内功能和需求,合理规划水电布线,确保安全可靠,同时减少装修成本。

《室内设计课件-空间构成》

《室内设计课件-空间构成》

空间采光和照明的设计原则
1 自然光的调节和运用
学习自然光的基本调节方法和运用原则,了解自然光在空间中的表现 方式。
2 照明灯具的选择和应用
认识不同照明灯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学习照明的施工和调节方法。
空间表达和氛围的营造
空间表达的方式
了解空间表达的基本方式和表现手法,掌握其中的 设计原则。
氛围的营造和感知
空间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情感体验
豪华感的体验和营造
了解豪华感的表现和体验方式, 学习豪华感的营造技巧。
简约感的体验和营造
自然感的体验和营造
探索简约感的表现和体验方式, 分析简约风格的装饰和布局技巧。
认识自然感的表现和体验方式, 学习自然感的营造手法和现代化 处理方式。
空间设计的审美创新
1
审美趋势和流派
了解空间设计的审美趋势和流派,分析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2
设计创新的思维方式
探究设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了解创新的实现和评价标准。
3
设计创新的实践案例
借鉴和分析世界范围内的空间设计创新实践,了解创新对人们生活品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 响。
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1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
探究室内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学习生态 环境保护的策略和资源回收的绿色技术。
空间环境可以塑造个性化的文化风格和人文氛围, 让人们感受到历史和社会的熏陶。
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形状
了解形状在空间构成中的作用, 探究不同形状在空间中产生的 效果。
空间尺度
认识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类和划 分方法。
空间比例
掌握空间比例的规划和调节方 法。
空间形态和布局的设计原理
简约风格

2016室内空间与组合建筑空间组合论详细笔记

2016室内空间与组合建筑空间组合论详细笔记

最新2016年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室内设计自考本科)1. 在建筑中形式美和艺术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凡事具有艺术性的作品都必须符合于形式美的规律,反之,凡事符合于形式美规律的建筑却不一定具有艺术性。

2. 教室7X7;6X8;5X10m;4X12m四种规格的分析。

follows the founction.4.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首先表现在量和形的两方面,其次是“质”。

5.就一个房间的角度来分析功能合理就必须做到:具有合适的大小、合适的形状、合适的门窗设备及合适的朝向。

总的一句话:就是合适的空间形式。

6.房间与房间在功能上讲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必须处理好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7. 空间形式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我们可以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若干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走道式: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宿舍、办公楼、学校、医院、疗养院。

特点:动静结合、空间明确分开。

单元式:以一种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

特点:紧凑、空间互不干扰。

中庭式:通过广厅,一种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用的空间,把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成一体。

特点:适合人流比较集中、交通联系频繁的公共建筑,如:展览馆、火车站、图书馆。

套间式:把各使用空间直接地衔接在一起而形成整体。

主次式:以体量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它附属或辅助空间环绕它的四周布置。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8.以墙和柱城中的梁板结构体系墙和柱承受的是垂直的压力;梁和板承受的是弯曲力。

特点:墙体本身纪要起到围和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面的重荷,把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这两重任务合并在一起。

9.框架结构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维护或分隔空间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这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的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却不适宜用来防风避雨,而另一些材料却正好覆盖在骨架上,从而形成一个可供人们栖息的空间。

4室内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4室内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室内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自学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是一门研究、认知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历史,以及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实现手段的课程。

它将有关于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融合一体,并贯穿了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从基本知识入手,以大量的大师设计的著名建筑实例图解分析,来将室内空间设计这一复杂领域做一个概括的解释。

本课程是认知、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捷径,也是通向室内设计创作实践的重要桥梁。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室内设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二、课程设置目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考生正确理解、认知室内空间组合的基本原理,了解功能、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筑与室内空间的关系及形式美的规律,以及上述规律在内部空间、外部体形以及群体组合处理中的运用。

为今后室内设计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II.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总论(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一、考核知识点1.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2.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3.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4.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二、考核要求1.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识记)2.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领会)3.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领会)4.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应用)第二章 功能与空间一、考核知识点1.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2.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二、考核要求1.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领会)2.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应用)第三章 空间与结构一、考核知识点1.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2.框架结构体系3.大跨度结构体系4.悬挑结构体系5.其他结构体系二、考核要求1.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识记)2.框架结构体系(识记)3.大跨度结构体系(识记)4.悬挑结构体系(识记)5.其他结构体系(识记)第四章 形式美的规律一、考核知识点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2.主从与重点3.均衡与稳定4.对比与微差5.韵律与节奏6.比例与尺度二、考核要求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识记)2.主从与重点(识记)3.均衡与稳定(领会)4.对比与微差(识记)5.韵律与节奏(识记)6.比例与尺度(领会)第五章 内部空间的处理 一、考核知识点1.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2.多空间组合的处理二、考核要求1.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应用)2.多空间组合的处理(应用)第六章 外部形体的处理一、考核知识点1.外部形体是内部空间的反映2.建筑的个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3.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二、考核要求1.外部形体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识记)2.建筑的个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领会)3.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应用)第七章 群体组合的处理 一、考核知识点1.建筑与环境2.关于结合地形的问题3.各类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4.群体组合中的统一问题5.外部空间的处理二、考核要求1.建筑与环境(领会)2.关于结合地形的问题(识记)3.各类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领会)4.群体组合中的统一问题(应用)5.外部空间的处理(领会)第八章 当代西方建筑审美的变异一、考核知识点1.从古典建筑的构图原理到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2.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3.当代建筑审美变异的历史与社会根源4.当代建筑审美变异的哲学倾向5.走向多元化6.局限于启迪二、考核要求1.从古典建筑的构图原理到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识记)2.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领会)3.当代建筑审美变异的历史与社会根源(领会)4.当代建筑审美变异的哲学倾向(领会)5.走向多元化(领会)6.局限与启迪(识记)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本大纲指导思想本大纲是考试大纲,即为命题的依据;同时,本大纲又是教学大纲,即为使用教材教学时的依据;本大纲还是学生学习、复习时的自学大纲,指导学生更集中、更方便地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

053401804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答案

053401804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答案

绝密★启用前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试卷A(课程代码:053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l、我国当前的一般情况来看,一间居室,为保证基本使用要求,其面积大约在( B )A. 10-15m2B.15-20 m2C.20-25 m2D.25-30 m22、适合50平方米教室的空问尺寸是( B )A.7M×7M B.6M×8M C.5M×IOM D 4M×l2M3、阅览室的采光要求比较高,其开窗面积应占房问面积的( B )A.1/3-1/5 B.1/4-1/6 C.1/5-1/7 D.1/6-1/84、黄金分割的比率是(A)A.1:1.618 B.1:1.414 C.1:1732 D.1:07075、一般情况下确定室内空问的体晕大小的冈素为( A )A.功能使用要求B.精神感受C.建筑结构D.审美要求6、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为使两个空间被此渗透,多采用( C )A.移景B透景C.借景D.造景7、用砖石砌筑成为框架结构,13-15世纪在欧洲风行一时的建筑是( C ) A.古典式建筑B.巴洛克式建筑C.高直式建筑D.古典复兴式8、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结构形式属于( B )A、框架结构B、框架——剪力墙结构C、网架结构D、井筒结构9、以墙柱形成空问的垂直面,以粱板形成空间的水平面的结构体系是( A )A、墙柱承重梁板结构B、框架结构C、大跨度结构D、悬挑结构10、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是( A )A、形状色彩质感B、形状色彩属性C、形状色彩体量D、形状色彩体积第二部分选择题(共80分)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12某些单层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而采光要求又高,及时沿两侧开窗也满足不了要求,于是除开侧窗外还必须开天窗。

(√)13.我国古典建筑由于采用木构架和玻璃屋顶,色彩富州堂皇,所强调的是对比。

住宅空间设计之室内空间 (3)

住宅空间设计之室内空间 (3)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 邻接式空间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 邻接式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4 过渡式空间
• 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 空间,可由第三个过渡 空间连接起来。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过渡式空间
㈡空间的组合形式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二 空间分隔方式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局部分隔
虚拟分隔
• 虚幻空间 • 绝对分隔
绝对分隔
虚拟分隔 绝对分隔
• 绝对分隔 • 虚拟分隔
• 弹性分隔 • 可变空间
三 空间的过渡和引导
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 开敞性-----半开敞性-----半封闭性-------封闭性 室外---------半室外--------半室内---------室内
空间内的空间 *小空间可采用与 大空间不同的形状, 以增强独立形象,产 生形体的对比,但又 有整体性,产生两者 之间不同的功能暗示。 (例:客厅区域内有一 个独立的休息台、钢 琴台等)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空间内的空间
空间内的空间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2 穿插式空间 • 穿插式空间是由两个空间其范围相互叠加而形成的一个公 共地带。 • 三种形式 第一,公共部分为两个空间共有; 第二,穿插部分与其中一个空间合并,并成为其空间的一部分;
第三,穿插部分自成一体,成为两个空间的连接部分。
室内装饰设计Ⅰ——住宅空间设计
• 穿插式空间
3 邻接式空间 • 最常见的空间形式 • 相邻空间之间的视觉感受及空间的连续程度取决于他们分 隔又联系在一起的面的形状和特点。 • 既有连续性、渗透性又有趣味性和灵活性。

室内设计理论

室内设计理论

8
第五章
第一节
室内采光与照明
室内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一切。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是为 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 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 的感知。 一、光的特征与视觉效应 光就像人们已知的电磁能一样,是一种能的特殊形式 ,它 规定的度量单位是纳米。 二、照度、光色、亮度 1、照度:以光通量作为基准单位来衡量。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光源的发光效率的单位为流明/瓦特。 2、光色:光色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
13
14
第六章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
色彩是室内形式的另一基本要素,它不仅是创造视觉形式的主要媒 介,而且兼有实际的机能作用。换句话说,室内色彩具有美学的和适用的 双重目标,一方面可以表现美感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环境效用。
色彩的来源: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彩度 色彩的混合: 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减色混合: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加色混合:光色混合为白色
26
补色
• 补色是指在色谱中一原色和与其相对应的 间色间所形成的互为补色关系。 • 原色有三种,即红、黄、蓝,它们是不能 再分解的色彩单位。三原色中每两组相配 而产生的色彩称之为间色,如红加黄为橙 色,黄加蓝为绿色,蓝加红为紫色,橙、 绿、紫称为间色。
•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就是互为补色的 关系。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故在色 彩绘画的表现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 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 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 衡效果。
5
四、回廊与挑台 是室内空间中独具一格的空间形态。回廊常采用于门厅与休息厅,以增 强入囗宏伟、壮观的第一印象和丰富垂直方向的空间层次。结合回廊, 有时还常利用扩大楼梯休息平台和不同标高的挑平台,布置一定数量桌 椅作休息交谈的独立空间,并造成高低错落、生动别致的室内空间环境。 由于挑台居高临下,提供了丰富的俯视视角环境,现代旅馆建筑中的中 庭,许多是多层回廊挑台的集合体,并表现出多种多样处理手段 五、交错、穿插空间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早已不满足于习惯的封闭六面体和静止的空间形态, 常把室外的城市立交模式引进室内。对于大量群众的集合场所如展览馆、 俱乐部等建筑中使用。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上下活动交错川流,俯仰 相望,静中有动,不但丰富了室内景观,也给室内环境增添了生气和活 跃气氛。交错、穿插空间形成的水平、垂直方向空间流通,具有扩大空 间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5340)
答卷注意事项:
1、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按试题顺序注明大、小题号(大题号只写一次),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必须在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在每小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暖色可以使人紧张、热烈、兴奋。


P48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一节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色彩与质感的处理
2.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尺之间的关系问题。


P41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比例与尺度
3.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为1:1.615。

×
P40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比例与尺度
4.黑色使人感到安定、优雅、宁静。


P48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一节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色彩与质感的处理
5.各生产车间的布局应考虑到如何使之尽量地符合于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如果是排出烟雾或其它有害气体的车间,应考虑它对环境的污染,一般应将这样的车问布置在上风位。

×
P15中功能对空间质的规定性
6.高直的尖拱和飞扶壁结构体系,有助于造成高耸、空灵和令人神往的神秘气氛。

√P21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
7.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埃及建筑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P21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一节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
8.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隔空间的帘幕式的大墙明确地分开。

×
P23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二节>框架结构体系
9.某些单层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而采光要求又高,及时沿两侧开窗也满足不了要求,于是除开侧窗外还必须开天窗。


P15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10.古今中外,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个共
同准则——多样统一。


P32 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露明半框架结构是指B
A.硬山架檩结构 B.半木结构
C.榫卯结构 D.筒形结构
P23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二节框架结构体系
12.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结构形式属于B
A.框架结构 B.框架--剪力墙结构
C.恻架结构 D.井筒结构
p30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五节其他结构体系
13.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是A
A.形状色彩质感 B.形状色彩属性
C.形状色彩体量 D.形状色彩体积
P65 第六章外部体形的处理>第三节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
14.当人们从外界进入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时,为了不致产生过分突然的感觉,也有必要在内、外空间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这个空间是C
A.玄关 B.楼梯
C.门廊 D.过厅
P51 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二节多空间组合的处理
15.提出“造型研究的训练在于观察,在于精确地表现或再现自然,在于创作各自的构图”的建筑师是A
A.格罗庇乌斯 B.莱特
C.文丘里 D.密斯·凡德罗
P34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16.
A.框架结构 B.悬挑结构
C.网架结构 D.穹窿结构
p26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三节大跨度结构体系
17.一般情况下确定室内空间的体量大小的因素为
A.功能使用要求 B.精神感受
C.建筑结构 D.审美要求
P43 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一节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
18.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为使两个空间被此渗透,多采用
A.移景 B.透景
C.借景 D.造景
P52 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二节多空间组合的处理
19.在古代,人们崇拜重力,并从与重力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地形成一整套与重力有联系的审美观念,这就是说
A.主从与重点 B.均衡与稳定
C.比例与尺度 D.韵律与节奏
P36 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第三节均衡与稳定
20.高直教堂正是利用空间的几何形状特征,而给人以满怀热望和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使人摆脱尘世的羁绊,尽力想上去追求另外一种境界,这种空问形状的特征是A.又窄又高 B.高大
C.又低又矮 D.深远
P44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一节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建筑p31
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22.形的规定性:即具有合适的形状以适应盛放物品的要求
P13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
23.群体组合
P72 第七章群体组合的处理>第三节各类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4.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
P15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25.框架结构的特点
P24第三章空间与结构>第二节框架结构体系
26.室内空间的绝对高度
p44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第一节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
27.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P70 第七章群体组合的处理>第一节建筑与环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8.形式美有关联的若干基本范畴有哪些?
P31-42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29.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对我国建筑发展带来哪些启迪?
P83 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