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

合集下载

幼儿学习心理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学习心理的发展PPT课件
社会交往
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 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
3
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 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 依赖父母。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友好阶段(0-2岁)
幼儿对大部分人都很友好,但尚未形成真正的同伴关系。
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幼儿语言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
婴儿在出生后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哭声、 笑声等,这是他们开始学习语言的信号。
学步期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 词汇,如“妈妈”、“爸爸”等。
幼儿期
幼儿开始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表达更完整的 思想和情感,词汇量也逐渐增加。
06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05 幼儿语言的发展
CHAPTER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01
语言是由一系列声音、符号和意义组成的系统,用于表达思想、
情感和信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02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达
信息、表达情感和意愿。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03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可以思考、推理、理
以感觉为主导,通过触 觉、听觉、视觉等感官
来认识世界。
1-2岁
开始出现知觉,能够初 步理解事物的整体属性
和关系。
2-3岁
知觉发展迅速,能够逐 渐理解事物的空间关系
和时间特征。
3-4岁
感知觉逐渐完善,能够 更加全面地认识客观事
物。
03 幼儿记忆的发展
CHAPTER
记忆的定义
记忆
记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个体 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第三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教案

第三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教案

第三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泰和职中李胜福教学目的1、了解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及学习的基本理论2、掌握幼儿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的基本理论难点: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比较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2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新课内容第一节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由复习引出新课题复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先天)环境(后天)—学习环境∕社会环境Eg:印度:狼孩的故事结果不会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

Eg:环境决定论者(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在自己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可以把他们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小偷。

我不管他们的天姿、爱好、才能、种族。

导入语:△那么,后天的环境影响着幼儿心理发展起着很大作用;那么,作为学习是后天环境中的一分子,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略)△学习是教育心理学最中心、最重要的问题。

一、学习的定义(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Eg:幼儿毫不犹豫地触摸发热的熨斗,“烫手”之后,就不会去摸发热的熨斗了(掌握了这个经验)——内部心理结构(二)狭义的学习——学校的学科学习其实学习的范畴很广eg;①你语文学的怎样?(学科学习)②来到职校,你要自己学会洗衣服(适应环境的学习)③你要学会与他人沟通(适应团体生活的学习)(三)学习的特点1、学习是个体通过不断的实践而主动适应环境的活动。

2、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体现出来。

3、学习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二、学习的种类(一)从学习的内容来分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认知操作)3、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二)从学习的方式来分:1、发现学习2、接受学习(三)加涅根据儿童学习结果来分:(外部资料)美Gagne ·R·M “心理学家”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三、学习的作用(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回答)教师的总结——为了有效地生存,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 两个加速期:婴儿期及幼 儿早期是第一加速期,
随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 展;青春期为第二加速期, 随后是第二个平稳发展 阶段。老年期则开始了 各方面的下降趋势。
(四)发展的差异性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 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 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 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 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 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 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 同。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1.5-3岁:自主感对羞愧怀疑
3-6岁:主动对内疚
6-12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25-65岁:繁衍对停滞
例如: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儿
童若无法独立,可能会使学前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观点: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 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2)形象记忆为主
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再现比较
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义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3)机械记忆为主
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 幼儿学习心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 幼儿学习心理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对学习的界说因理论流派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点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认知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自我概念的转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目前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学习是学习者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行为的改变,源于在这一情境中反复的练习与实践经验。

这种改变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因成熟或某种因素所导致的个体状态暂时的改变”第一,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第二,学习需要过程第三,幼儿的行为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第四,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但以上定义也存在不足,即幼儿学习不仅是外显的还存在内隐学习,也不必须经历练习,可以通过观察也能习得新的行为学习——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变化。

第一节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学习的生理机制,特别是脑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方面有许多发展一、脑科学研究与幼儿的学习1.脑科学研究证明了幼儿学习确实存在关键期关键期内婴幼儿比较容易学习某些知识经验或形成某些行为,错过这一时期,弥补非常困难个体发展的关键期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关脑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较大,丰富多彩、适宜的环境刺激时促进个体脑细胞迅速生长的重要条件2.幼儿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如具备良好的积极的教育环境,幼儿的脑具有较好的修复性脑损伤后,经过适宜的学习与反复训练,另一侧半球可以产生替代性功能3.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1岁能学会辨认物体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二、幼儿的学习与大脑功能单侧化脑功能单侧优势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如有的善于表达,词汇丰富;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喜欢拼搭;有的条理清晰;有的思维跳跃幼儿的学习差异有其发生发展的基础•人脑分为两个半球,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中枢;右半球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中枢•上下脑分工也不同,上脑信息加工以意识为中介的控制加工;下脑的信息加工主要是无疑是加工•但左右、上下脑的分工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补偿,只是根据任务及信息特点,作用大小不同•幼儿对不同认知加工方式的选择和偏好一定程度上受左脑或右脑幼师的生理特点决定•幼儿期表现出的学习困难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有关三、幼儿的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制幼儿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并非由于意志薄弱、学习态度差,而是与脑的生理机制有关1.多动症与学习1845年美国学者霍夫曼•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乏,活动过多,冲动性强,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学心理行为问题总称;与脑功能轻微失调有关,被称为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多动症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与人的心理素质如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在不同年龄阶段,多动症有不同的表现•幼儿多动症表现主要有: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障碍、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多动症产生的原因:遗传、大脑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2.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主要表现:学习不佳、特别时阅读困难;严重的——感知觉障碍、精细运动障碍、言语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社会适应不良、情绪障碍•幼儿学习困难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关,也与脑的生理机制有关;即儿童难以将各种感官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感觉统合是在幼儿期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发展完善的;缺乏感觉统合的原因可能是——城市空间有限,剥夺了与空间的充分接触,限制了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生长过程中缺乏抬头、滚地、翻身、爬行等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等导致儿童平衡、协调、自控能力差,从而出现多动四、影响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1.孕妇吸烟烟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由胎盘传给胎儿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养分供应量降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降低含氧量,使得胎儿出于缺氧状态,轻度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严重导致胎死腹中或产后死亡被动吸烟的的危害同自己吸烟后果同样严重2.孕妇饮酒可能导致患酒精综合征——头小、智力低下、眼距近鼻梁低、动作迟缓酒精危害与饮酒的时间和酒量有关越是妊娠早期,饮酒量越多,对胎儿损害越严重2.孕妇饮食与营养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是时期是妊娠最后三个月到出生后6个月孕妇的营养直接影响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及其他结构的发育产前营养不良影响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胎儿脑组织脱氧核糖核酸减少,主要在前脑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和发育的营养要靠母亲的血液供给,而血液中的营养主要来自于饮食营养过剩尤其是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导致饮食性糖尿病,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或导致胎儿过大难产。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

影响因素
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 的影响。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交 流、阅读故事书和教授基本词汇
来促进其语言发展。
03
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规律
情绪发展
情绪表达与识别
幼儿开始能够表达基本的情绪, 如快乐、悲伤、愤怒,并逐渐能 够理解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 调节自己的情绪,以适应不同的 环境和情境。
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 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 完全依赖父母。
社交技能
幼儿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孩 子和成人建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 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同伴关系发展
友谊发展
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情感依恋,有特定的朋友,并在游戏中 表现出合作和竞争的行为。
教育建议
教育者应关注幼儿的性格特征,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性格品质,如勇敢面对困难、开朗乐 观的心态等。同时,也要注意纠正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懦弱、自私等。
能力发展
基本能力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语言、认知、运动等。教育者应提供丰富的环境和 刺激,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影响因素
能力发展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具有差异性。每个幼儿在能力发展上都有自己的优势 和不足。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幼儿的智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 有一定影响。
环境因素
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的健 康发展。
教育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 展有重要影响。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安全感、自 尊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02
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第三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第三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第三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一、填空题1、学习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________的学习,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_等的过程。

2、个体要生存,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是通过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来自于先天的遗传或生理成熟等本能行为。

3、学习是个体通过___________主动适应环境的活动。

4、对学习种类的划分可以从不是的角度进行,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常见的两种划分角度。

5、幼儿的学习发生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

6、按照学习内容分,学习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照学习方式分,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代世界信息量迅速增加,仅让幼儿获得___________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认知技能所具有的作用。

9、技能的学习包括___________的学习和___________的学习10、运动技能的学习也称___________的学习,___________的学习,是指掌握有组织的,协调一致的___________的活动。

11、___________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为了有效地生存,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___________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12、___________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快乐活动过程,是幼儿的各种活动的最自然的融合形式,是各类活动赖以进行的最好载体。

13、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 PPT课件

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 PPT课件

.
11
第二部分 儿童生理发育与保育
.
12
• 一、婴幼儿身体和动作发展特点
• 1.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 2.存在一些先天无条件反射。如食物、防御、定向、行走、 游泳反射等。
• 3.动作发展规律遵循从整体到分化、从上到下、从大到下、 从无意到有意。
.
13
• 三、神经机能发展特点 • 1.神经生理发育的关键期。脑重和头围到幼儿末期接近成
到多形式句、对话语言到独白语言、情景语言到连贯语言 等。
.
25
• 三、语言教育建议 • 1.鼓励儿童多说话,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 • 2.让儿童听故事并进行简单复述和故事再造是很好的培养。 • 3. 通过鼓励儿童看图画书等方式培养早期阅读兴趣。
.
26
第五部分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27
• 一、基本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 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 (1)角色扮演(2)行为强化,自我概念训(3)、榜样 7
• 五、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 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
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 1.满足儿童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 • 2.为儿童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 • 3.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标准。 • 4.起到情感支持的作用。
• 2.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儿童能力有限只能通 过游戏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 3.通过游戏,儿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能力。
• 4.培养健全人格,如自信、坚持性,懂得遵守规则、助人 和协作,具有责任感等。
• 5.发展动作能力,增强体质。
.
34
• 二、婴幼儿的游戏——游戏的种类 :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经验的学习方式又称普雷马克原理即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感知
应用理解记忆发现学习:幼儿期发现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接受学习: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经验的学习方式
又称普雷马克原理,即用 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 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 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 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 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 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 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 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 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 原有效力。
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 的依随关系,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没有把强化与良好的 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强化对他的学习并不起作用。
比如,有的学生为了看电视,草草 地做完作业,就要看电视,如果家 长允许看,则是对他做作业草率、 不认真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因此, 家长必须使儿童意识到,允许他看 电视是对他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一 种奖励,而不是随便怎样他想看就 可以看的。
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 高深、复杂;都可以 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 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 时期。
——皮亚杰让·皮亚杰
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 前后关系不容颠倒。
比如,小明从小就喜欢看电视,上学后依然如此。 但家长有一项规定,必须做完功课,才可以看, 若功课没有做完或做得不够认真,则禁止开电视。 有几次小明没有做完功课就想打开电视看六点钟 的动画片,都被妈妈严格禁止了。结果,直到小 学毕业,小明均能遵守这项规定,总是保质保量 地按时完成作业,而他喜欢的电视节目也都观赏 了。小明的妈妈做得很好。有的家长常常误用, 允许孩子先看电视,然后做作业,完全是本末倒 置。
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