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峨眉山清音阁解说词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峨眉山清音阁解说词清音阁,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710米,又称卧云寺,属于中区寺院。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一】清音阁、九老洞景区,从清音阁至九岭岗,海拔775-1900米之间,是峨眉山的中山区,地处幽谷之中,两岸高山兀立,雨量充沛,植被丰茂,谷底流水潺潺,清幽凉爽,风景秀美。
洪椿坪、仙峰寺一带,可以观赏猴群,给游人无穷的乐趣。
1.龙门洞这里便是峨眉山的入口处“龙门洞”。
这一带的岩体是极为宝贵的地质标本。
路边这块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64年7月命令峨眉县人民政府把这一带划为“地质剖面保护点”而立的。
这里谷底潭深水碧,古代传有龙居,两峰对峙俨如山门,岸边古洞遗存幽幽深深,故名龙门洞。
以前这里飞瀑流泉,林深谷幽,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然王国的领地日渐缩小,原始生态的身影向深山退却,所以龙门瀑布的壮观已成为历史的记载。
游客们,现在峨眉山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为了我们能再次目睹龙门昔日的仙姿,也为了把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峨眉山这座绿岛完整地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我们自觉地加入环境保护者的行列。
2.普贤船这里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块巨大的奇石,长约35米,宽2.5米,其形状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贤船”。
我们当地人把它唤作“石船子”。
别看它其貌不扬,可是大有来历。
传说当年普贤菩萨撑着这条满载佛经的船来到此地时,这里还是汪洋一片,普贤菩萨搬书上岸后,为不让海浪把船卷走,于是施展佛法,将船点化成此巨石,从此它便停泊在这仙山脚下了。
明朝时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于壑”四个大字,便是说的这件事情。
3.良宽诗碑亭这座极为普通的跨溪铁索桥,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动人的故事。
传说1825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宽在日本的宫川海滨见随海潮漂来一物,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段桥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汉字:“峨眉山下桥’。
峨眉山清音阁双飞亭介绍

峨眉山清音阁双飞亭介绍
峨眉山清音阁双飞亭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
它得名于左右各有一座桥,形如鸟翼飞凌,因此被称为“双飞亭”。
双飞亭是峨眉山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游客们休息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在双飞亭内,游客可以俯瞰到峨眉山的壮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同时,双飞亭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峨眉山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此外,双飞亭还与“双桥清音”这一景点紧密相连。
在双飞亭下方,有一座巨石横亘在黑白二水之间,水流湍急,拍击巨石,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美妙的音乐一般。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使得双飞亭成为了峨眉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峨眉山清音阁双飞亭是一座集自然美景、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于一体的建筑,是游客们探访峨眉山的重要景点之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留下难忘的回忆。
1。
四川峨眉山的导游词

四川峨眉山的导游词四川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保护区。
作为峨眉山的导游,我将为您介绍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
文化古迹峨眉山上的文化古迹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伏虎寺。
伏虎寺建于公元九世纪,坐落于峨眉山峡谷的岩壁上,是峨眉山的代表性建筑。
伏虎寺内的露天广场上有一座九龙壁,壁上有九条神龙,栩栩如生。
此外,在伏虎寺内还可以看到的有一座千手观音,是一尊立体的观音像,被认为是中国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一。
另一个著名的文化古迹是清音阁,它距离伏虎寺只有几步之远。
清音阁是最早的女性密宗寺院之一,建于唐朝。
清音阁中具有特殊藏经之所,可以使人听到心灵的声音。
自然奇观峨眉山名列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因为它优美而陡峭的山峰所特色。
在这片山林中,主峰有九个峰峦,海拔最高的玉屏峰有3099米。
此外,峨眉山还有87个峰峦、78个溪流和64个涧潭,构成了著名的四川峨眉山景区。
在峨眉山上,还有一个叫做“悬索桥”的天险。
这座桥跨越着峡谷,全长231.5米,高度超过百米,直接连接了两座山峰的顶部。
它建于2004年,是峨眉山顶级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佛教圣地对于信仰佛教的朋友来说,峨眉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因为从唐朝开始,这里就是佛教的传播中心之一。
曾经在峨眉山修行的高僧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的慧能祖师,他是禅宗高僧,也是《坛经》的创始人。
现在,峨眉山上还保留着许多唐代的佛教寺庙,如伏虎寺、清音阁、白象寺等等,让信仰佛教的朋友来此朝拜祈福。
总之,四川峨眉山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景点。
这里集中了山水、文化、和宗教性的特点,让游客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神秘,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旅游体验。
我相信,当你来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让人身心愉悦。
峨眉山导游词_1

峨眉山导游词峨眉山导游词1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一线天,旧时步行需来回涉水踏石过溪,并在乱石中淌水行走,故而这一带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脚不干”。
新中国成立后,景区管理部门已建起数座小桥,整修成一条平坦的水泥游山道。
沿途两岸瀑布轰鸣,山鸟吟唱,野花点染,怪石峥嵘,山道曲曲弯弯,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黑龙江栈道穿过峡谷,长130米,回廊宛转,路面整洁,平坦安稳。
峭壁上还残留着无数洞眼,为昔日憎人架设栈道所遗。
据1976年出版的《峨眉山》介绍说:“过去,栈道险窄简陋,游人时有坠落。
”80年代初,当代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游览清音阁、洪椿坪后,在《峨眉道上》一文中感叹道:“人们依然称此为‘栈道’,这也很好,让人们走在坚固桥梁上,莫忘古代攀越栈道之艰险。
”进入峡谷、踏上栈道,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高200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开,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一线,约宽3米,最宽5米,故此景名“一线天”。
游者到此,仰瞻大自然画出的这一道永恒的风景线,欣赏它诗意极浓的含蓄美,无不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峨眉山导游词2万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踞观心岭下,门迎大坪、牛心等寺和石笋、钵孟诸峰,海拔1020米。
万年寺创建于东晋,时名普贤寺,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重建,更名白水寺;宋代易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御题“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为峨眉山最早的六大古寺之一。
晋隆安3年(公元399年),道安门人慧远之弟慧持,以“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辞远入蜀,不久上峨眉山创建普贤寺。
唐僖宗时(公元887—888年),慧通禅师来山驻锡,以山形象火,寺院屡建屡毁,改“三云二水”压抑火星,将普贤寺改为白水寺,牛心寺改名卧云寺,中峰寺为集云寺,华严寺为归云阁,华藏寺为黑水寺。
(黑水寺建在今黄湾乡黑水村的二逗岩上,已废,与金顶的华藏寺是两个寺院宋太平兴国五年,寺僧茂真和尚奉诏入朝,太宗赐诗嘉奖。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导游词一(针对老年人群体)各位叔叔阿姨们,咱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峨眉山的清音阁啦!您瞧,这周围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就像大自然在为咱们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说起这清音阁啊,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仙女路过这里,被这的美景迷住了,不小心把自己的琴掉在了这儿,从此这就有了美妙的琴音。
您看这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夏天的时候,水凉凉的,好多小孩子都喜欢在这儿玩水呢。
咱们沿着这小路慢慢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不是觉得心情特别舒畅?这一路上您要是累了,就随时跟我说,咱们停下来歇歇脚。
咱们接着往前走,前面还有更美的景色等着咱们呢!导游词二(针对儿童群体)小朋友们,快跟我来,咱们到清音阁啦!这里可好玩啦!听,哗哗哗,那是溪水在唱歌呢!就像咱们在学校唱歌一样好听。
你们知道吗?这里曾经有一只小猴子,它特别调皮,总是在树上跳来跳去。
有一次,它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把自己弄得湿漉漉的,样子可滑稽啦!看看这水多清呀,像不像一面大镜子?说不定里面住着水精灵呢!咱们一起沿着这条小路去探险吧,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宝藏哦!不过大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可别乱跑哟!走,出发!导游词三(针对年轻人群体)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峨眉山清音阁!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想象一下,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能来到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地方,是不是感觉特别棒?清音阁的美,是那种能让你瞬间忘记烦恼的美。
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一样,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我听说啊,有一对情侣在这里许下了永恒的誓言,后来他们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说不定来到这里,也能给咱们带来好运呢!大家可以在这儿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让朋友们都羡慕羡慕咱们!导游词四(针对家庭群体)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咱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峨眉山的清音阁啦!一家人出来玩,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孩子们可以在溪边玩耍,大人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在这里抓到了一只小螃蟹,高兴得又蹦又跳。
峨眉山清音阁景点介绍

峨眉山清音阁景点介绍
清音阁,为峨眉山最大的楼阁,始建于清代。
因其阁内建有一座由铁刹和铁树组成的楼阁,故又称铁刹清音阁。
清音阁与白水桥、万年寺、金顶相映生辉,形成了峨眉山著名的四大风景名胜。
清音阁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原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木结构建筑,明嘉靖年间改建为砖结构,清乾隆年间又加以翻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和光绪六年(1880),有两位法国传教士先后两次对清音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使清音阁焕然一新。
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现存建筑是1984年按原貌修复的。
清音阁内共有三层楼、七重檐,高30米。
正中供奉的是一尊高约8米、重约20吨的铁佛,俗称铁刹。
据介绍,这座铁佛像是为纪念峨眉山开山祖、中国佛教第一个女传弟子明英宗朱祁镇而建的。
佛内刻有“大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字样。
塔内供奉着一尊高约3米、重约5吨的金佛,相传为明代四川督粮杨应琚所铸。
—— 1 —1 —。
关于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关于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我们既将到达位于四川的峨嵋山。
现在请先让我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
我们现在位于四川的峨嵋山,我们上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捽倒。
还有,不要乱丢果皮,食品塑料袋等垃圾。
我们现在到了峨嵋山的生态猴区。
这些猴子虽然也爱吃蕉和桃子,但是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缩在角落吃,所以你是看不到它那吃东西的样子的。
峨嵋山脚下的中心有一个大大的金色们佛像的下面有几只动物,还有上百个动物雕像围成一个大圈,所有的动物雕像头都朝着佛像。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个怪物,它无恶不作,有一天那个怪物到峨眉山做恶,有一个神仙刚好路过,他跟那个怪物大战了三个回合,决定把那个怪物给封印了。
然后,他叫上所有动物让大家齐心合力的把他封印。
结果就把它封印在地底下。
就快到火车站了,我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常言说:“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
”在这里,我真心祝福大家一路平安﹑合家安康,希望你们下次去旅游,我还当你们的导游!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2旅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程导,接下来,我就带你们游览远近闻名的峨眉山吧。
讲到峨眉山,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些古诗呢?对了,李白就写过关于峨眉山的诗,名字叫《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群不见下渝州。
讲着讲着,就来到猴山了,这里有很多猴子,大约300余只。
注意,在喂猴子时,千万不要当面从口袋或背包拿出,这样的话猴子吃完了就会把你的背包翻个底朝天。
接着我们坐缆车来到峨眉山最有名的金顶了。
这里海拔3079米,山高云低,景色壮丽,你们可以在这欣赏日出、云海、佛光。
现在我来介绍金顶上的普贤金像吧,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金佛系铜镏金工艺佛像,高达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
其中,台座高六米,长宽各二十七米。
喜欢的人可以和他合影。
峨眉山清音阁讲解词

峨眉山清音阁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峨眉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很荣幸能陪伴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峨眉山清音阁的美景。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蜀山之王,与黄山、泰山、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山。
这里风光秀丽,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
清音阁,是峨眉山的一大景点,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闻名。
当我们走进清音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负氧离子。
漫步在栈道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沿途,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稀的植物,如冷杉、银杏等,它们见证了峨眉山的悠久历史。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双桥清音。
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站在双桥上,可以欣赏到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在此,您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让心灵得到宁静,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万年寺,这是峨眉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万年寺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对宗教的虔诚敬仰。
除了清音阁、双桥清音和万年寺,峨眉山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例如白龙洞和一线天。
白龙洞是一个幽深神秘的石灰岩溶洞,一线天则是一处峡谷,以其狭窄的峡谷和清澈的溪流而闻名。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峨眉山的神奇魅力。
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文明旅游。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享受这次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总结起来,峨眉山清音阁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美丽景点。
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领略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次旅行,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珍爱自然,珍视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更加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事物。
最后感谢大家陪我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希望峨眉山清音阁的美景能够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清音阁导游词【篇一:四川峨眉山完整导游词】四川峨眉山完整导游词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
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
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其主要特色为:一、绚丽的自然风光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
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
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
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
峰回路转,云断桥连。
涧深谷幽,天光一线。
万壑飞流,水声潺潺。
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
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
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二、悠久的佛教文化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
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
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
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
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终年常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
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物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有人说峨眉山植物种类的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
在峨眉山生长的植物中,有被称之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桢楠、洪椿;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杜鹃花等,还有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
这些植物为峨眉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
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
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眉山猴群,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四、神奇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
峨眉山的地层从前寒武纪以来,除缺失中、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
其中保留了典型的沉积相标志的大量的生物化石,为研究沉积相、复原古环境、进行全球生物地层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史资料,麦地坪剖面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研究,碳酸盐台地沉积相的研究,中、下三叠统龙门洞剖面对潮坪沉积相的研究,晚二叠世基性岩浆喷溢的峨眉山玄武岩对大陆裂谷作用,上地幔深部过程,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已成为中外学者进行地学科研的基础。
峨眉山独特的地质特性,为多种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的地貌自然景观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峨眉山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多万游人前去旅游。
近年来年均游客都在150万人次左右。
峨眉山已成为四川省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景区设施齐备,全山有饭店300余家,床位10000多张,其中星级宾馆、涉外定点饭店10余家,旅行社5家,旅游车辆200多辆。
全山亭、台、楼、阁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旅游环境非常优美。
峨眉山距四川省会成都市150公里,与乐山大佛毗邻,成昆铁路从山脚经过,地理位置优越,景区内外交通畅达,食、宿、行、游、购、娱成龙配套,峨眉山已成为具有现代旅游新格局,能供人们前去游览、朝拜和从事植物、动物、地质、地貌、气象、考古、宗教等多学科考察研究,有着综合功能和效益的成熟的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正敞开胸怀,以崭新的姿容欢迎您--五湖四海的佳宾。
报国寺景区报国寺景区为峨眉山低山区,海拔550-1000米,气候温和,林木葱茏,寺庙相对集中,人文景观丰富。
有著名的报国寺、伏虎寺等古代建筑;有珍贵的华严铜塔、圣积铜钟等佛教文物;有“萝峰晴云”、“大峨山潮”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有枯叶蝶、风蝶等珍稀动物和桫椤、桢楠等珍稀植物。
景区内有星级宾馆红珠山宾馆、峨眉山大酒店、雄秀宾馆、金叶宾馆以及休养所、林业招待所,还有整洁、卫生、幽静、舒适的私营旅舍。
邮电通讯设施先进,交通畅达,车辆方便,是旅游观光、休闲疗养、各种会议、商贸洽淡的最好去处。
1.“天下名山”牌坊我身后这座“天下名山”牌坊,于1993年4月重建。
正额“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
牌坊高17.8米,宽22.2米,四列三跨,采用铜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
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
牌坊两侧,古榕相衬,雄伟壮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葱郁,宛如仪仗队恭迎佳宾。
从这里向纵深望去,萝峰岭、虎头山,层层叠翠,祥云缭绕。
朋友,神秘的仙山近在咫尺。
2.报国寺报国寺,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
这里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
此寺座西向东,朝迎旭日,晚送落霞。
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恰似一只美丽、吉祥,朝阳欲飞的金凤凰。
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就象左右门卫,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
山门上:“报国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
此庙最初名“会宗堂”,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取儒、释、道“三教”会宗的意思。
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同时代,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
会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时期儒、释、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
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闻达重修。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据佛经中“报国主恩”的意思,御赐“报国寺”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暮春僧广惠扩建。
解放后多次维修,1986年又重建了山门。
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
”就是对报国寺这只“金凤凰”围景物的生动描写。
横匾“普照禅林”和“普放光明”,同是一个意思:佛教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昼有神奇的佛光出现,夜有万盏圣灯来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
右边“鹤驻云归”,意为鹤停下了,云归山岫,喻指清凉静地,含有道家韵味。
大门上的联语:“独思喻道,敷坐说经。
”前者是说靠自己的思维明白佛经的道理,就是佛学讲的“独觉”境界。
后句是说高僧大德铺设好法座向弟子讲经说法。
第一殿为弥勒殿,供奉弥勒塑像。
“弥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
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
释迦牟尼佛说,他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才会重降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所以称他为“未来佛”。
门上这副对联:“看他皤腹欢颜,却原是菩萨化相;愿你清心涤虑,好去睹金顶祥光。
”上联描写弥勒的形象,说他还只是菩萨;下联是说祝愿所有游山者放一下切顾虑,一心一意登上金顶去看佛光。
来峨眉山不上金顶睹佛光是一大遗憾,等于没有到峨眉山。
这里祝愿大家都登上金顶,佛光正等待着你们。
再请看这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
”这是对弥勒菩萨的画像,体现了他的性格,更突出了他宽容大度的高尚品德。
联语有很深的哲理,启迪人们对人处世要心胸开阔,要有容人之量。
弥勒后殿供的是韦驮站像,背朝山门,面对大雄宝殿。
韦驮是佛教的护法神,身穿胄甲,右手托山,左手按金刚降魔杵,修眉凤眼,双唇紧闭,威武刚强,正气凛然。
第二殿大雄宝殿,“大雄”是佛经中说的“唯大唯雄”的意思,殿里供奉佛主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像。
释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纪后期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境内)释迦部落净饭王的儿子,俗称乔达摩,名悉达多。
由于那时社会的动荡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和烦恼,引起了悉达多的深思,因而出家修行,寻求解脱。
经过六年苦行,尝尽千辛万苦,最后又经过七天七夜的禅思静虑,终于彻悟大觉,成了佛。
看门柱上这副对联:“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法传千古,普度众生证菩提。
”“三乘”是佛教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途径。
一般称“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乘”。
“声闻”是闻佛之声教,断见思之惑而人涅磐,为佛道中的最下根。
“缘觉”是观因缘无师自悟。
“菩萨”即“菩提萨垂”,就是以佛道救众生。
这里可以将“三乘”概括为:他觉--自觉--觉他三种境界。
整个意思是说:通过佛教的三种途径,引导教化众生走上觉悟之路,达到解脱的目的。
再请看这副联语:“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风狮子吼;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上联是说峨眉山秋月朗朗,午夜山风如佛在说法时果决无畏的声音,这声音就象狮子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