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计算方法
最新个税计算、倒推Excel公式(起征点5000)

最新个税计算、倒推Excel公式(起征点5000)一、工资个税变更政策1、工资个税起征点由3500上调至50002、个税的税率未变,而级距发生了变化:注:速算扣除数是兰色推算出来的,根据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3、增加多项支出抵扣个税。
因为具体细节还需要国务院确定,所以今天计税依据为扣除过支出后的金额。
二、个税计算最新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在Excel中批量计算个税,有以下多种方法:1、IF判断法公式太长,实在是没耐心写2、Vlookup函数法(C13单元格)=IFERROR((B13-5000)*VLOOKUP((B13-5000),C$3:E$9,2)-VLOOKUP((B13-5000),C$3:E$9,3),0) 3、Lookup函数法(D13单元格)=IFERROR((B13-5000)*LOOKUP(B13-5000,C$3:D$9)-LOOKUP(B13-5000,C$3:C$9,E$3:E$9),0) 4、Max函数法(E13单元格)推荐=5*MAX(0,B13*{0.6;2;4;5;6;7;9}%-{30;142;482;782;1182;1782;3482})5、Max数组公式法(F13单元格)=MAX(0,(B13-5000)*D$3:D$9-E$3:E$9)注:公式输入后按Ctrl+shift+enter三键输入,两边自动添加大括号后算成功{=MAX(0,(B13-5000)*D$3:D$9-E$3:E$9)}新个税可以省多少税?对比表来了,好象最开心的是霸道总....三、个税反推个税反推应纳税额,公式:F22单元格公式:=MIN((D22+{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03;0.1;0.2;0.25;0.3;0.35;0.45})+5000。
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

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新个税计算公式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税款的,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税款=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税前收入是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五险一金是指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金额。
起征点是指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收入标准。
新个税法规定的税率分为七个级别,分别是3%、10%、20%、25%、30%、35%、45%。
速算扣除数是减轻计税人税负的措施,用来减少纳税人计算时的复杂度。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假设人的税前收入为8000元,五险一金为1000元,起征点为3500元。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来计算税款:税款=3500×3%-0=105元因为应纳税所得额在最低级别所以速算扣除数为0。
所以,该人的税款为105元。
在Excel中,可以使用IF函数和VLOOKUP函数来实现这个计算公式。
假设A1单元格是税前收入,B1单元格是五险一金,C1单元格是起征点,D1单元格是应纳税所得额,E1单元格是税率,F1单元格是速算扣除数,G1单元格是税款。
公式如下:D1=A1-B1-C1E1=VLOOKUP(D1,税率表,2,TRUE)F1=VLOOKUP(D1,速算扣除数表,2,TRUE)G1=D1*E1-F1其中,D1单元格使用减法计算,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表可以事先准备好并使用VLOOKUP函数进行查找。
这样就可以在Excel中方便地计算个人所得税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化版,实际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定和调整,例如特殊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最新法规进行调整和计算。
总结起来,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来计算税款。
使用IF函数和VLOOKUP函数可以方便地在Excel中实现这个计算。
2024年最新个税公式大全含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从其取得的各种居民收入中支付的税费。
2024年起,中国个人所得税有了一系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
根据新的个税政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大病医疗费-专项附加扣除-5000元(起征点)
税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元3% 0
3.根据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我们可以得到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4.税额=5000×10%-210=290元
所以,该工薪阶层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90元。
根据以上公式和税率表,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应纳税所得额的个人所得税额,进而掌握自己的税负情况,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和开支。
最新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企业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0元的50
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750
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
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9750
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
注:
1、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只对80%的部分征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20%0
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30 00
3、超过50000元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40p00。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确定纳税所得额。
纳税所得额等于总收入减去各项扣除项。
2. 根据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范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通常,个人所得税采用分段计税方法,即将纳税所得额按照一定范围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适用不同的税率。
3. 每个级别的纳税额等于纳税所得额在该级别范围内的部分乘以对应的税率,并累加起来。
4. 最后,将累计纳税额减去已扣税项和税务减免额,得到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举例说明计算方法:假设某人的年收入为10万元。
个人所得税分为七个级别,每个级别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元-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元-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元-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元-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元根据上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步骤如下: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为0元;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为10万元 - 36,000元 = 64,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所得税额为(64,000元 × 10% - 2,520元) = 3,960元;其他级别的纳税额类似计算,最后将累计纳税额减去已扣税项和税务减免额,得到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请注意,具体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可能因国家或地区的税法规定而略有不同。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具体应按照当地税法规定进行计算。
新个税详细计算方法

新个税详细计算方法
新个税是指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其中包括了详细的计算方法。
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采用了递进式
超额累进税率,并设置了Quick Deduction扣除数。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即个人月收入减去个人月减除
费用,个人月减除费用=3500元。
然后,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采用递进式超额累进税率进行计算。
超过无税额的部分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
最后,减去Quick Deduction扣除数,得出实际要缴纳的个人所
得税金额。
Quick Deduction扣除数是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所处税率对应的Quick Deduction扣除表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新个税计算方法中还包括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
点等政策措施,有效减轻纳税人税负压力。
总体来看,新个税详细计算方法更加公平、简化税制,可为广大
纳税人带来更为合理的纳税方式和更清晰的纳税意识。
2023年最新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2023年最新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和公式个税中,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包括合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以及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单独计税。
1、合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奖金收入额+累计工资薪金收入-累计专项扣除及专项附加扣除等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单独计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单独计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
在此日期之前,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计税方式。
具体纳税人可以登录手机个税APP,分别选择按合并计税或单独计税方法,视系统自动算出的结果决定。
年终奖纳税举例说明A公司小王,今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后,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年终奖3万元。
按单独计税的方式,小王共需缴纳900元个税,年终奖到手29100元;按合并计税的方式,相当于年终奖扣税6000元,到手24000元。
对小王来说,两种计税方式下,到手的年终奖差了5100元。
B公司小李,今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年终奖27万元。
如果单独计税,小李年终奖共需缴税52590元,工资缴税900元,合计53490元。
如果合并计税,则共需缴纳个税43080元。
对小李来说,两种计税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总而言之,今年年内取得的年终奖,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分别是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
工资总额大于年终奖的将多交税,工资总额小于年终奖的将少交税。
明年开始,取得的年终奖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了。
员工提前离职有年终奖吗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
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
个税扣除标准2023最新

个税扣除标准2023最新个税扣除标准2023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__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二、新个税税率表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新个税计算是根据职工的收入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的,一般收入比较高的时候那么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就比较多了。
为什么个人所得税可以退税个人所得税退税并非所有人都有,通常情况下,出现退税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
比如,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或者是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主要的几种常见的具体情形。
【1】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如果说我们当年收入波动很大,比如其中某一月份,收入是1万元,所以在当月扣缴了税,但全年收入加起来不足六万元,那么前面交的税就可以申请退回来。
【2】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条件,但预缴税款时没有及时或没有申报扣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本月应纳税额=本人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个税起征点(3500元)
步骤二:201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 <1500元 3 0
2 1500元-4500元10 105
3 4500元-9000元20 555
4 9000元-35000元2
5 1055
5 35000元-55000元30 2775
6 55000元-80000元35 5505
7 >80000元45 13505
步骤三:本月个税=应纳税额×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
某公司职员在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为10260元,则应纳税额为(1026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6760元,位于上表中的第3档。
对应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
个税=6760×20%-555元=797元。
年终奖计税方法共有2种,分别为:
1。
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2。
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举例说明: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61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发放年终奖为20000元,那么先将20000元除以12得出1667元,适用税率为10%,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20000×10%-105=1895元。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258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年终奖为5000元,那么首先从年终奖中减去920元补足当月工资,然后将(5000-920)元除以12得出340元,对应的税率为3%,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5000-920)×3%-0=122.4元。
补发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步骤一:计算当月应纳税额本月个税=【本人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个
税起征点(3500元)】X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步骤二:201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
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 <1500元 3 0
2 1500元-4500元
3 4500元-9000元
4 9000元-35000元
5 35000元-55000元30 2775
6 55000元-80000元35 5505
7 >80000元
步骤三:计算补发工资需交税额补交个税=(当月工资+补发工资-个税起征点3500)×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本月个税计算方法举例:某公司职员在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当月月收入为10260元,位于上表中的第3档。
对应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则应纳税额为(1026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6760元
本月个税=6760×20%-555=797元。
补交个税=(10260+1500-3500)*20%-555-7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