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中药材储藏保管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1 前言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危。

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终端使用单位更应严格准入药品,对库存药品应该做好保管与养护,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对库存药品加强管理。

目前很多医院对中药实行小包装贮藏,也就是根据临床需要按一定的剂量单独包装,不仅提高了调剂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取药时间,还提高了分剂量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对于临床用量不大的药品由供货商改为真空包装,并随时关注,定期或不定期地查看其是否有虫蛀或霉变等现象,从而合理掌握库存量,以提高饮片的养护质量。

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耗损量。

2 加强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的方法规范药名许多中药都有别名,即一药多名。

处方时,由于医师有不同的药名使用习惯,处方中经常出现一味中药多个药名现象。

对于一药多名本文由收集整理问题,由于患者对药物别名不甚了解,会误认为调剂人员配错了药。

对此,药库根据现行药典维护计算机药品字典,均使用药品的正名正字,并在每一正名正字药品项下维护本院常用药品别名,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记忆,如大黄,别名维护项下添加:将军、川军、锦纹。

故医师开具处方时,即便使用了别名,处方也会显示其正名正字。

同时药库在初始进货前,要求供应单位在包装标签上必须使用药品的正名正字,以药典及各地省炮制规范为准,这样患者在核对药物时可一一对应,减少了门诊窗口的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加强入库前检查对于进入医院药库的中药材,必须进行开包检查,药材应清洁、干燥、无杂质及非药用部位,要进一步检查、分选、除杂质,对受潮、霉变、虫蛀药材不准入库。

药材入库前应详细检查有无虫蛀、生霉等情况,凡有问题的药材都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只有合格的药材才能入库贮藏。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药材应拒绝入库,入库前处理不合格,加上仓贮条件差、无防潮、防热及干燥设施易引起变质。

主要是药材在采收中受到污染,而干燥时未能将虫卵消灭,带入贮藏的地方:或者是贮藏的地方和容器本身不清洁,内有害虫附存:或在贮藏过程中,害虫由外界进入繁殖。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作者:富强孔亮金淑颖赵伟新来源:《吉林蔬菜》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种类的中药的贮藏方法,并指出中药材需按不同种类、性质、特性进行恰到好处的贮藏保管,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材贮藏方法中药材的贮藏保管是中药材整个流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贮藏保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

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条件下,许多动、植物类药材很容易受潮、发霉、生虫,这就使中药材保管工作更显得重要。

现将不同种类中药材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根与根茎类药材这类药材加工炮制成饮片后通常可采用石灰埋藏法和谷壳埋藏法。

将这类药材先用纸包好,标注好名称,然后置于装有石灰的坛、缸、罐等密闭容器中[1],所用的填埋物恰好埋没所贮存药材为宜,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此法更多用于含糖类药材的贮藏,如黄精、麦冬、牛膝、天冬、党参、玄参、玉竹等,此类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黏,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利用这种方法可使药材与空气隔绝,防潮、防蛀。

但因久贮易泛油、变色,故贮备量不宜过大。

对于含糖量高、不易干燥的药材也可采用酒精贮存法[1]。

具体方法是:在存放药材的容器中放一装有酒精的瓶子,可将瓶口完全敞开或半敞开,最好将药材置于瓶口上部,最后将盛装容器密封即可。

2叶类与花类药材叶类药材质薄而脆,容易破碎,在贮藏中不宜重压,如紫苏叶等。

此类药材可经干燥加工后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在通风冷凉处。

部分花类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不宜曝晒,以免影响花色,影响品质,常常采用石灰干燥的方法。

如红花本身易吸潮霉变、变色,为了防止变质,可将干燥的红花放在缸内保存,缸底先放一些生石灰,上铺一层白纸,把红花摊在纸上,因生石灰能吸收水分,故能耐长期的存放,保持色泽不变[2]。

3果实、种子类药材一些果实、种子类药材因气含用挥发油、脂肪油、糖等成分而气味芳香,忌烈日曝晒,晒后易泛油(走油)、气味淡薄,有损品质,在贮藏时应注意防潮、置阴凉干燥处,如大枣、桃仁、杏仁、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八角茴香、莲子肉等。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生长季节有限以及运输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一、理解中药材贮藏与保鲜的重要性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对于保持其药效和品质至关重要。

中药材一旦失去药效,不仅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甚至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高品质的中药材也是中药制剂成品的基础,因此,合理的贮藏与保鲜技术对于中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中药材贮藏技术1. 室温贮藏:一些中药材如黄芪、熟地黄等适合在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室温贮藏。

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以免导致霉变或品质下降。

2. 低温贮藏:一些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等适合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低温可以有效延缓中药材的衰老和退化过程,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保持中药材的新鲜度。

3. 干燥贮藏:很多中药材都容易吸湿,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干燥的环境。

可以选择将中药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或者使用防潮剂进行处理。

三、中药材保鲜技术1.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保鲜技术。

将中药材放入真空袋中,抽掉袋内的空气,可以有效减缓中药材的氧化速度,延长保鲜期。

2. 冷冻保鲜:对于一些贮藏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可以选择冷冻的方式进行保鲜。

冷冻可以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减缓中药材的衰老过程。

在冷冻保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包装方式,以避免冻伤或品质下降。

3. 加工保鲜:一些中药材可以通过加工处理来延长其保鲜期。

如将中药材制成粉末、浓缩液、膏状等形式,可以减少其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降低氧化速度,同时也方便携带和使用。

四、控制贮藏与保鲜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除了选择合适的贮藏与保鲜技术外,中药行业还需要重视环境因素的控制。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环境因素:1. 温度:合理控制贮藏与保鲜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中药材造成损害。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中药学毕业论文。

祖国医药是伟大的医学瑰宝,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物质基础。

几千年来,中药对广大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中药材(饮片)的储存与管理对中药保质、发挥效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对常用中药材采用了中药药物与特殊药物密封,冷藏,石灰收湿,对抗存储一系列方法,杜绝了无故流失,减少了经济损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将方法分述如下,供同道进一步探讨[1]。

1 易泛油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易泛油的中药材分易泛油与较易泛油两类。

1.1 易泛油的中药材。

如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郁李仁、杏仁、桃仁、胡桃仁、使君子仁等。

1.2 较易泛油的中药材。

如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金樱子、肉苁蓉、防风、胡黄连等。

1.3 必须按件少量或大件密封。

可用缸、罐、桶、盛装,严格密封,使其与外界的光线和有害气体隔绝,保持药材(饮片)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的质量,不致于发生虫蛀、霉变等损害。

在管理上主要存放密封,操作上应在二到三月份进行(该节气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

2 带粉性,易生虫的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易生虫的中药材或饮片很多,所含成分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如党参、陈皮、柏子仁等。

此类药材可将石灰放入木箱及其他容器内,石灰约占容器的五分之一。

用薄木板进行间隔,把药材放在隔板上,将容器口封严。

在管理上注意容器的密封严紧,查有无破损,漏气。

取用药材后即要严封。

3 易融化,怕热的中药材存储与管理易融化,怕热中药材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如乳香、冰片、白降香、青盐、秋石、肉桂、厚朴等。

所以,防潮湿,保持干燥、阴凉最重要。

一般都适合冷藏于冰箱。

冷藏温度保持在 5 摄氏度左右。

对冷藏的中药材(饮片)必须利用防潮场所加固后再冷藏为佳。

浅谈储存中药材的几种方法

浅谈储存中药材的几种方法
l 干燥 法 起, 泽 泻 不 易生 虫 , 牡 丹皮 不 会 变 色 ; 三七 、 蜈蚣 、 瓜 蒌放 酒 也 不 易
中药 材 在加 工 过 程 中 , 往 往 被 切 制成 片 、 段、 节、 丝, 改变 了原 生 虫 ; 藏 红 花 与 冬 虫 夏 草 同贮 于低 温 干 燥 的地 方 , 可使 冬 虫 夏 草
药 的形 状 , 增 大 了表 面 积 , 极 易 受潮 。若 含水 量在 1 1 %以上 , 温 度 久 贮 不坏 。
在1 6 ' E ~ 3 5 ℃之 间 , 药 材 中未除 尽 的虫 卵 会 化 为幼 虫 。 故 药 材必 须 上 述 四种 方法 是 我们 保管 养护 中药材 的 常用 方法 ,虽 然 可 以 充分 干燥 , 以 杀灭 虫 卵 , 此 为 储 存 的基 本 要 求 。荆 芥 、 川芎 、 木香 、 有 效 地减 少 虫蛀 、 发霉 , 但 日常 的 基 本养 护 还 是必 不 可 少 的 , 如通 羌活 等 芳 香性 药物 不 宜 暴 晒 高 温干 燥 ,宜 于 3 0  ̄ C 3 5 ℃低 温 干燥 风 、 晾晒、 翻包 等 。一 旦发 生虫 蛀 、 霉 变等 现象 , 要 及时处 理 , 以免 造
后入库。 花类含芳香油及花蜜成分, 极易被虫蛀 , 应在梅雨季节之 成 大 的损失 。发 生虫蛀 后要 及 时挑拣 虫 体 , 并 把药材 放 到烈 日下暴
前分 包 压 紧 , 烤至八成干 , 趁花热软时贮于石灰缸内 , 忌晒 , 以免 晒 , 勤 翻动 , 以杀死 害 虫虫 体及 虫 卵 。暴 晒后 , 余 热 散尽 才 能包 装 、 散瓣 褪 色 。 随着 微 波 炉 的普 及 , 其 具 有穿 透 力 强 的特 点 , 适 用 于 中 封 藏 。发 生霉 变现 象 , 应 将药 材加 水 洗去 霉后捞 出晒 干 。不适 于水 药材 梅 雨 季节 储 存 的前 期 处 理 , 如易 发 霉 的 蜜制 药 材 以及 易虫 蛀 洗 的 药材 , 应 用 醋 洗 或酒 洗 , 但 只 能 起 到 除霉 的作 用 , 并 不 能 挽 回 的泛 糖 、 泛油类药材百部 、 黄芪 、 甘草 、 紫菀 、 杏仁 、 枸杞 、 枣仁 、 郁 质 量上 的损 失 , 因此 必须 加强 防霉 工作 。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保存可以分普通中药的存放、贵重药材保存、代煎中药的保存,总体则是需要阴凉、干燥、密封的存放环境,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1、普通中草药的存放。

中草药含有水分,如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容易蒸发水分,影响药效。

建议中草药不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中草药红花等太阳直晒可能变色,影响药效,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贵重药材保存。

冬虫夏草含有水分,容易发霉,可用纸封包,冷藏保存。

西红花易变色、易受潮,可存放在不透明玻璃瓶。

人参易虫蛀、易发霉等,可存放在密封的盒子中。

3、代煎中草药的保存。

代煎中药药液真空密封包装,建议冰箱冷藏保存,也可以放在阴凉处保存,时间是7至14天。

中药保存分种类的保存,大部分中药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中药材采收加工后,必须及时进行科学的包装、贮藏,才能保证其药效、质量和价值,否则,若包装贮藏不当,将使其出现虫蛀、霉烂、变质、走油、变味等腐败现象。

不仅失去药效,而且服用后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1、含挥发油类药材的贮藏: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月季花、木香、牛膝等都含挥发油,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的影响,将造成变色、走油、变味。

为此,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

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并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2、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贮藏:如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杏仁、芡实、巴豆、木鳖子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份。

若遇高温则其油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变质、酸败和走味。

为此,此类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不宜用火烘烤,应放在陶瓷缸、玻璃缸、瓶内或金属桶等容器内贮藏于凉、干燥、避光处。

有的则宜先用文火加热炒或用沸水烫氽等消毒灭菌后再装入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3、含淀粉类药材的贮藏:如明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淮山)、葛根、泽泻、贝母等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

为此,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干燥锯木屑、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变质、霉烂。

4、含糖类药材的贮藏:如白艿、知母、枸杞子、玉竹、黄炳、何首乌、天冬、地黄、党参、玄参等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因此,类药材首先应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的塑膜袋内包好扎紧,放在干燥的陶瓷缸、坛内,再放些生石灰或明矾、新鲜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复盖防潮,然后密封贮藏。

含挥发性物质类药材的贮藏如细辛、川芎、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代代花等药材多含挥发油,气味芳香浓郁,且色泽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质脆易碎。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中药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中药资源、提高疗效和延长保存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是保证中药药材品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材贮藏与保鲜的技术研究。

一、中药药材的贮藏技术1.常规贮藏方法常规贮藏方法指的是将中药药材存放在普通环境下的方法,主要包括通风、晾晒、避光等。

其中,通风是最基本的贮藏要求之一,通过敞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方式,使中药药材处于良好的通风环境中,以保证中药药材不发生霉变。

晾晒则是将中药药材晾晒于室外,使其充分暴晒,并注意防止中药药材受潮。

避光是指避免中药药材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避免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中药药材产生负面影响。

2.高温烘干技术高温烘干技术是目前较常用的中药药材贮藏方法之一。

通过将中药药材放入烘干室中,利用高温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以达到延长保存期限的目的。

高温烘干技术可以避免中药药材因高湿度而滋生霉菌,同时还能够保持中药药材的色泽和香气。

3.冷冻保鲜技术冷冻保鲜技术是将中药药材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的一种方法。

通过低温的冷冻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中药药材内部的细菌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中药药材的保存期。

冷冻保鲜技术一般适用于一些具有水分较高的中药药材,如白芍、麦冬等。

二、中药药材的保鲜技术研究1.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将中药药材放入密封袋中,然后抽取袋内的空气,形成真空状态。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药药材的氧气含量,减缓氧化过程,从而延长中药药材的保存期。

同时,真空包装技术还可以防止湿气进入包装袋内,避免中药药材受潮。

2.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药材保鲜技术。

通过将某些特定基因转入中药药材中,可以增加药材的抗菌能力,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

重组DNA技术具有改良中药药材性状的优势,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3.低温灭菌技术低温灭菌技术是将中药药材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灭菌的技术。

通过低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中药药材内的各种菌种,保证中药药材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储藏保管方法【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23-01
中药的储藏保管工作,是保持药品质量和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在不少医院,尤其是二甲以上医院都增添了冰箱、冰柜和冷库,使中药储藏保管工作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条件较差的医院和卫生室,中药的储藏和保管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若储藏保管不当会严重影响中药临床疗效。

现将我院储藏保管中药材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在实践中参考运用。

1. 党参(东党参和潞党参):本品在夏季极易虫蛀,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储藏。

整个党参:在收储前先置阳光下晒1-2日,晒干后将党参平铺在箱内,一层一层的铺满,然后将干燥细砂灌入党参箱内,把空隙灌满,将党参全部埋好,置干燥处储藏,需要时随时取出,将砂土洗净切片即可。

党参片:入夏以后要经常晾晒(每周晾晒1-2次)。

阴雨天可以放在干燥室或火炕上进行干燥。

存有大量者可用硫磺熏之。

2.糖瓜蒌:本品在夏季极易虫蛀、发霉和腐烂,储藏时应严加提防。

在收储前先将质量好的(表面棕红色、皮显皱、外干而瓤有糖性)完整糖瓜蒌,先放在阴凉干燥处凉5-7日,装在缸内或坛内储
藏。

但在装缸时,先将60-70%的酒精(或用好烧酒)1-2斤装在广口瓶中,用一层纱布将瓶口札上,放在缸底部,次将已晾好的瓜蒌一层一层的摆装于缸中,最好装一层瓜蒌,再喷一些烧酒,将瓜蒌一层一层的装满缸后,用牛皮纸4-6层,将缸口封固严密,置阴凉处储藏。

最好立秋后开封,使其色泽鲜艳,质量良好,不至发生虫蛀或霉烂现象。

3.枸杞子(杞果):本品过夏极易变色、虫蛀、发霉,最好是冷藏(置冰箱或冷库中),如果没有这种条件时,其储藏方法略同糖瓜蒌,但枸杞子粒小,质地湿润,色泽鲜红,装缸时不必喷酒,在缸底部放上一瓶酒就可以了,次将杞果装入缸内,用牛皮纸4-6层将缸口封固严密,置阴凉干燥处储藏,立秋后开封,能保持其本质本色。

4.鹿茸(如鹿片)、鹿边、鹿尾、海龙、海马登,多系珍药品,最怕虫蛀。

应严加提防。

最好装入樟木箱中储藏,如条件不具备时,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比较适宜。

整架鹿茸(茸角)和整鹿边、整鹿尾及海龙、海马等,均可装入木箱,用花椒或川椒灌入其中的空隙间,,将其埋住,加盖要严,置干燥处储藏即可。

用碎细辛与以上药材同储亦可。

鹿茸片、鹿茸尾、鹿茸边,可取少量的“樟脑”用纱布包成几个小包,分别装在储茸片等的容器中即可。

海龙、海马:最好先用硫磺熏,然后再与花椒等物同储即可。

用上述几种方法储藏这些药品,均可达到防止虫蛀,并能保持茸毛光泽。

5.白花蛇、乌梢蛇、蛤蚧、全蝎、蜈蚣等虫类药:这些药品虽然属于虫类药,但储藏时不注意就会被虫蛀,其储藏方法最好是干燥密闭储藏。

在收储前先放在干燥室(或火坑)进行干燥,然后装入缸(坛)内,撒上少量的樟脑,用3-5层牛皮纸封固严密,或用带棉垫的盖盖严,置干燥处储藏。

在雨季里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略有虫蛀或潮湿,应立即进行干燥,重新加以处理。

6.胶质及树脂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虎骨胶、龟板胶、鳖甲胶、血竭、乳香、没药、松香、等均需防止受热和潮湿。

可置阴凉处储藏,不宜暴晒,更不宜受潮,主要是防止其形态改变,或粘连在一起。

凡是有色素或芳香性的药物,均不宜在阳光下暴晒,更不要用硫磺熏,如大黄、黄连、黄柏、红花、菊花、白芷、薄荷、紫苏、细辛、藁本、川芎等,均需阴凉干燥处避光储藏,防止褪色或香气走散而降低质量,影响疗效。

上述这类药材的储藏方法,是我院2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证明,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单位:天门市中医医院431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