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镁和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镁和铝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镁和铝1

镁和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的通性。

了解金属在物理性质方面的某些特性。

(2)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铝跟氢氧化钠溶液、酸反应的性质。

(4)了解镁和铝及金属合金的重要用途。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掌握金属分类的一般方法。

提高根据不同角度对金属进行分类的能力。

(2)通过镁和铝的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提高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金属单质性质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金属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加深化学研究和人类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铝热反应实验、铝在纯氧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等实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正确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氢氧化铝的两性。

铝跟酸、碱溶液反应的原理[教学过程][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铝?在饮食文化中为何铝已经无影无踪?一、镁铝的存在[板书]镁铝元素自然界中存在:化合态。

[板书]含量: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思考:1.镁和铝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几周期,第几族?2.画出镁和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a.常温下,镁和铝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而失去金属光泽.具有抗腐蚀性.b.点燃时,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除了可以和氧气起反应外,在加热的时候还能和其它非金属如硫、卤素等起反应。

2.与酸反应a.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镁更剧烈一些.实质为:金属与酸里面的氢离子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b.常温下,铝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坚固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因此,可以用铝制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3.与碱反应a.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b.铝可以碱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由于酸碱盐等可以直接腐蚀铝制品,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具有酸性或碱性或咸味的食物。

《镁和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镁和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镁和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镁铝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主要是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教材把镁和铝编排在同一节,就是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相关的化学实验,用对比镁和铝的异同点的方法,学习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特点。

②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的相似点、差异点以及用途。

③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相似点、差异点以及铝跟碱的反应。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推断加实证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3.内容结构(略)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①铝跟碱反应的本质。

②镁和铝跟盐的反应。

5.活动特点(略)二、教学思路设计1.设计策略①淡化课堂内外的界线,抓好课前预习,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培养其“先行组织者策略”,使其能充分复习相关的旧知和预习新知,利于在课堂上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②以学习目标为主线,以旧知检索、探究结果、结果原因探究和目标检测为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2.过程与方法3.学习延伸了解镁和铝及其合金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还有哪些用途。

三、课堂教学实录(一)激活思维,切入主题(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图片:人造地球卫星图、火箭发射图、波音767客机图。

)师:铝合金、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等领域中已广泛应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镁和铝的多彩世界,去了解和探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学目标。

)(二)师生互动,主题探究探究一:镁和铝的用途和原子结构特点1.镁和铝的用途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思考镁和铝有哪些主要用途。

镁和铝一等奖说课稿

镁和铝一等奖说课稿

镁和铝一等奖说课稿《镁和铝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镁和铝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镁和铝这一节在整个章节中最为基础,也是考试中的重点。

金属镁和铝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所以学好这一节,对中学化学的学习,酸,碱知识点的巩固,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依据考试大纲,教材大纲,我设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镁,铝的物理性质及原子结构比较(2)掌握金属镁,铝的化学性质,掌握化学性质与它们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系(3)掌握铝的几类重要化合物及其制备,用途(4)复盐。

明矾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5)与铝及其化合物两性有关的计算和图像分析(6)合金及其特点(定义、熔点等)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3,思维目标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辨证统一的思想4、根据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学,在这个年龄,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形成,还须借助实验现象来学习新的内容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镁,铝的化学性质——镁和铝的最外层电子数目较少,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同时由于镁的原子半径略大于铝的原子半径,所以镁的还原性略强于铝。

(2)铝的特性——铝单质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强碱进行反应。

(3)三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既可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2.难点铝的特性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3.疑点(1)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其本质是铝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可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从而促使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反应的氧化剂为水而不是氢氧化钠(2)对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四,说程序,说教法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程序:1.联系实验问题,引入新课先将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在将铝和盐酸反应,让同学们观察实验,再联系初中所学的,金属只能和酸反应,但未提到金属和碱进行反应,从而引出两性金属铝。

人教新课标化学高二年级《镁和铝》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新课标化学高二年级《镁和铝》教学设计之一

4-1-1 镁和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的通性。

了解金属在物理性质方面的某些特性。

(2)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铝跟氢氧化钠溶液、酸反应的性质。

(4)了解镁和铝及金属合金的重要用途。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掌握金属分类的一般方法。

提高根据不同角度对金属进行分类的能力。

(2)通过镁和铝的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提高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金属单质性质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金属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加深化学研究和人类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铝热反应实验、铝在纯氧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等实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正确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本节的重点是铝的特性。

[教学过程]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中所描述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C)单质具有金属光泽的元素(D)第三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2.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有对角线关系,它们性质相似,如它们的单质在氧气中反应都不生成氧化物。

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硫酸锂难溶于水(B)氢氧化锂加热不分解(C)锂遇浓硫酸不发生钝化(D)碳酸锂加热分解成氧化锂和二氧化碳3.定向爆破建筑物时,应同时定向切断钢筋和炸碎水泥,除要用适宜的炸药外,还需用()。

(A)氧炔焰(B)铝热剂(C)液氧(D)电弧4.1999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各大中城市都举行了焰火表演。

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

下列可作为冷却剂的是()。

①空气;②O2;③Ar;④H2;⑤N2;⑥H2O。

(A)①②(B)③④(C)③⑥(D)③⑤5.将5.1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的这种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镁和铝的性质教案

镁和铝的性质教案

镁和铝的性质教案学科:化学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镁和铝的一般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镁和铝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镁和铝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镁和铝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展示板。

2.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温故知新(5分钟)通过提问复习上一课时学习的金属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Step 2:引入新知(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介绍镁和铝的一般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包括外观、密度、熔点、化学符号等信息。

Step 3:物理性质的讨论(10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物理性质的问题,让他们互相讨论并提出答案。

例如:1.镁和铝的密度和熔点分别是多少?2.镁和铝的颜色是什么?3.镁和铝在常温下是固体还是液体?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Step 4:实验演示(1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展示镁和铝的一些性质。

例如:1.用火烧镁带来感受镁的高燃点和亮度。

2.用酸和碱与镁反应,演示镁与酸碱的反应性质。

3.用火烧铝,并与氧化铁反应,演示铝的燃烧性质和氧化性质。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镁和铝的一些化学性质。

Step 5:化学性质的讨论(10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化学性质的问题,让他们互相讨论并提出答案。

例如:1.镁和铝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什么?2.镁和铝可以与氧反应生成什么?3.镁和铝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什么?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学生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Step 6:应用领域的介绍(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介绍镁和铝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例如:1.镁合金用于制造轻便的汽车零部件。

2.铝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和建筑材料。

3.镁可用于制造荧光粉和火柴头。

通过介绍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理解镁和铝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Step 7:小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重点复习重要知识点。

镁和铝教案

镁和铝教案

镁和铝21、镁、铝的化学性质(与非氧化性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铝的钝化,铝与碱反应),2、铝热反应的有关知识,铝的两性重点:镁、铝的化学性质铝的特性难点:铝的特性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对比教学法第一课时【课题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铝制品,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铝制品具有抗蚀性,而铁制品则较差。

为什么铝制品具有抗蚀性呢?这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

这节课我们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第一节镁和铝二、化学性质【导忆】我们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总是从分析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入手,来推测元素重要的化学性质,本节课我们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投影】(1)画出Mg、Al的原子结构简图。

(2)找出Mg、Al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在周期表中位置的相同点,化学性质的相似点。

(3)用同样的方法找出Mg、Al原子结构的不同点,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不同点、化学性质的不同点。

讨论、归纳如下:温故引新。

以结构、位置图。

带性质,加深对位、构、性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导思】正是因为Mg、Al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这样的位置,具有相似的结构,这是内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1.共性【导思】Mg、Al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时,按照无机物的分类方法和顺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考虑。

【板书】(1)跟非金属反应【提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演示实验】点燃铝箔【讲述】从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描述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铝跟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Al+3O2=2Al2O3,Al具有还原性。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讲述】因为Mg、Al的价电子数较少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不仅能跟单质O2反应,而且还能与其它金属单质反应(如卤素、硫等),甚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强化“还原性”【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设问并组织讨论】(1)回忆复述Mg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020-2021年高二化学镁和铝化学性质教案

2020-2021年高二化学镁和铝化学性质教案

2019-2020年高二化学镁和铝化学性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应用,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推测镁和铝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镁、铝的共性和特性。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热情,形成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铝的特性;学生发散思维和实验研究[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启发引导[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实验展示、多媒体课件[仪器与药品]:镁带、铝条、铝箔、氧气、坩埚钳、火柴、酒精灯、CO2气体、烧碱溶液、KClO3固体、Fe2O3粉末、磁铁、铝粉、滤纸、砂皮、沙子、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引言、展示实物]:(胃舒平、明矾、牙膏皮、易拉罐、香烟盒内的铝箔)看到这些物质,同学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铝元素[引述]:与铝相邻的金属是镁,今天这节课我就来探讨一下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镁和铝二、分组探究[展示实物、讲述]:探究问题: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区分两根金属条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活动方式:学生以前后4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

[学生活动]:根据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填好实验报告。

[投影点评学生的实验报告]:镁铝性质探究实验报告表(甲)镁铝性质探究实验报告表(乙)[教师提问]: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镁铝的那些性质?[学生总结][板书]:1.与酸反应相同点:镁铝与稀酸反应生成H2,与硝酸不生成H2不同点:Al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过渡]:除了上述两种方案以外,还有同学设计了第三种方案。

[投影点评学生的实验报告]:镁铝性质探究实验报告表(丙)[过渡]镁条能够在空气中燃烧,那么铝就一定不能燃烧吗?[教师演示]取一小片铝片在砂纸打磨后包在一根火柴棒上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立即放入集满O2的试剂瓶中,观察现象,分析。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教案一:镁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镁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镁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镁的性质和应用,如镁的轻便性、燃烧性、导电性和腐蚀性等。

2. 镁与氧的反应:- 展示镁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镁与硫的反应:- 展示镁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S → MgS。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4. 镁与氯的反应:- 展示镁与氯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Cl2 → MgCl2。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5. 镁的常见化合物:- 介绍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如氯化镁、硫酸镁和碳酸镁等。

- 分析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或观察,加深对这些化合物的理解。

6. 总结:总结镁的性质和与氧、硫、氯反应的特点,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案二:铝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铝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铝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铝的性质和应用,如铝的轻便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等。

2. 铝与氧的反应:- 展示铝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铝与硫的反应:- 展示铝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Al + 3S → Al2S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4. 铝与氯的反应:- 展示铝与氯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和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镁、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记住镁、铝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它们的主要用途
3.掌握镁、铝的化学性质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位、构、性的关系和镁、铝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分析对比和归纳能力;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方法及规律的认识;培养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2、学会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将微观与宏观、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进行相互转化。

3、通过学生自己验证镁和铝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4、采用对比教学法,将学过的金属钠同镁和铝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对镁、铝的位、构、性关系的分析,加深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

2、通过演示实验和设问,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积极进取追求科学的思想品质。

3、通过对镁和铝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归纳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4、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史料,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镁、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镁铝与氧化物的反应。

疑点: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人类的发展史中、金属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金属仍然在当今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引导〗所以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好金属的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些金属?
〖讨论回答〗碱金属元素、铁
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镁和铝
〖板书〗第一节镁和铝
一、镁和铝原子结构
〖引导思考〗1、镁和铝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几周期?第几族?
2、画出镁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在化学反应中其核外电子容易发生什么变化?表现出什么性质?
3、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镁铝金属性、还原性的强弱。

〖板书〗金属性:Mg > Al
还原性:Mg > Al
Mg-2e-→Mg2+ Al-3e-→Al3+
〖讲解〗镁、铝在原子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决定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板书〗二、镁、铝的物理性质:
〖展示〗镁、铝实物样品,学生认真观察。

〖自学完成〗观察样品,看书了解镁、铝的物理性质.
〖讨论回答〗镁和铝都是银白色的轻金属,硬度较小,熔点较低,密度较小,镁和铝都具有较强的韧性、延展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板书〗三、镁、铝的化学性质:
〖引导设问〗镁和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都与空气中O
2
反应。

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铝条在空气中燃烧不明显,但在氧气中反应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实验4—1。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回答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练习〗写出镁、铝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
2= Al+O
2
=
〖讲述〗镁和铝除能与O
2
反应外,在加热时还能与其它非金属反应,完成下列反应式。

〖练习〗
Mg+Cl
2= Mg+S= Mg+N
2
=
Al+Cl
2
= Al+S=
〖思考〗(1)2.4克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物为什么少于4克?
(2)在常温下,镁和铝都与空气中O
2
反应,为什么镁和铝保存时,不必隔
绝空气?
提示:在常温下,镁和铝能与空气里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使镁和铝失去光泽.由于这层氧化物薄膜能阻止金属的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具有抗腐蚀的性能.
〖板书〗2、与酸反应:
〖讲述〗镁和铝是较活泼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进行反应,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H
2SO
4

Al+H
2SO
4

〖设问〗如果将铝放入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中铝是否可以溶解
〖说明〗铝的钝化:在常温下,在浓硫酸或浓硝酸里铝的表面被钝化,生成坚固的氧化膜,可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因此,人们可以用铝制的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引导思考〗金属可以与酸反应,那么是否可以和碱溶液反应呢?
〖演示实验〗实验4—2
镁、铝分别与NaOH溶液的反应,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将Mg、Al条放入NaOH水溶液中,Mg表面无变化,Al条表面有许多气泡产生。

〖板书〗3、铝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
+3H
2

〖讲解〗铝与碱反应的实质:
铝与碱反应不是一步反应,而是多步反应的结果:
2Al+6H
2O=2Al(OH)
3
+3H
2

Al(OH)
3+NaOH=NaAlO
2
+2H
2
o
总反应式:
因为Al与水很难反应,且生成的Al(OH)
3
附在Al的表面,阻止了Al继
续反应,但强碱NaOH能溶解Al(OH)
3
,故可促使Al与强碱溶液反应,而弱碱如
氨水,不溶解Al(OH)
3
,故Al在弱碱溶液中不反应。

〖练习〗取两份铝粉,一份投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一份投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等量氢气。

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 1: 2
B 1: 3
C 3 : 2
D 1 : 1
〖导思〗 初中化学课中同学们学习过CO 2的有关性质,知道CO 2不支持燃烧。


是一瓶CO 2,瓶壁无色透明,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瓶中,观察镁条是否熄灭?有什
么现象?
〖演示实验〗实验4—3,镁与CO 2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记录、思考
①现象:Mg 条在CO 2中剧烈燃烧,放出白光和大量热,有大量白烟生成,瓶壁上
有黑色固体生成。

②结论: 2Mg+CO 2=== 2MgO+C
〖板书〗4、镁与二氧化碳反应
2Mg+CO 2=== 2MgO+C
〖讲述〗CO 2不支持燃烧是具有相对性的;Mg 不仅能与游离态的O 2反应,而且能
与氧化物中的氧反应,而且能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表现出强还原性。

〖演示实验〗实验4—4,铝热反应
〖归纳讲述〗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还可以看到,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这个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发生铝热反应的铝粉与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被叫做铝热剂。

〖板书〗5、铝热反应
铝热剂:铝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2Al+Fe 2O 3 === 2Fe+Al 2O 3
〖应用〗铝热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

〖练习〗
MnO 2+Al= V 2O 5+Al= Fe 3O 4+ Al =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分析Mg 、Al 的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讨论了它们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的反应情况,请同学们归纳一下Mg 、Al 性质的相同点、不同点。

〖练习〗
1.镁粉中混进少量铝粉,将Al 粉除去,可选取用的试剂是( )
(A )盐酸 (B )CuSO 4溶液 (C )NaOH 溶液 (D )H 2O 点燃 点燃
高温
2.把等质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足量的①氧气中②氮气中③CO2气体中④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依次是m1、m2、m3、m4,其中质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m3 > m1>m4>m2(B)m2 > m1>m3>m4
(C)m4 > m3>m1>m2(D)m4 > m1>m3>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