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关于“梦”的分析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梦文学的巅峰之作,作品中众多的梦营构了一个朦胧迷离的梦系统。在整个梦的系统中,低一层次梦的要素相互作用且作用于较高层次梦的要素,预兆梦以一种神秘的形式出现,预兆梦对心理梦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这两大层次的梦既对立又统一,在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而呈现出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此外,《红楼梦》中“梦”不仅使中国文学作品中悲剧意识的柔性得以呈现,同时实现作品和中国梦文化传统的对话。

关键词:《红楼梦》梦幻结构梦系统动态特点功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以梦开始、以梦终结的文学巅峰之作,整部作品中有三大主梦和众多诸如噩梦、惊梦及惧梦等次梦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梦网”,这个梦网使整个作品达到迷离朦胧的审美之效。很多研究者都喜欢关注《红楼梦》中现实描写部分,主张现实描写部分是《红楼梦》的主体,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梦的描写制约着现实的描写。目前,虽然很多研究者从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很分散,不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基于此,本文将全面探讨《红楼梦》中“梦系统、梦幻结构”的生成及梦的功能,具有很强的新颖性与理论性价值。

一“梦”的要素及梦幻的结构

1 “梦”的要素与“梦系统”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关于“梦”的巅峰之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梦,三大主梦和为数众多的小梦所营构的错综复杂的情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魅力所在。比如,第一回中的“甄士隐识通灵宝玉”之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梦、第十三回中“秦氏给凤姐托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得诗”之梦,及第一一七回中“道破梦妙玉被杀”之梦,这些梦看似彼此孤立,毫无联系,而实际上是相互交涉相互联系的。大梦与小梦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鲜活的梦系统,譬如,“林黛玉和尤二姐的噩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的悲剧,“元春与秦可卿托梦”则突出了封建家族没落之悲哀。从另一角度来说,所有的梦所构成的体系又和现实环境联系甚密,两者相互影响,梦系统依赖于现实,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一般来说,对于《红楼梦》中多少梦的要素组成梦系统,由于目前统计的标准不一,而导致说法不一。比如,杜景华认为有三十三个梦,而周冠生认为有二十一个梦。基于此,本文严格区分梦的标准,认为总共有三十二个梦的要素,包括睡眠之梦与指出是梦但没有说明具体内容的梦。三十二个梦是以时间先后出现,比如,“万儿母亲之梦”是在第十九回,“小红相思之梦”是在第二十四回,“袭人梦宝玉”则是在第一二○回。

2 《红楼梦》的梦幻结构

《红楼梦》中的梦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梦系统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三大主梦与众多小梦的关系及众多小梦之间关系不是并列的,主梦与众多小梦以及众多小梦之间在全书中的地位各不

相同,表现出鲜明的等级性与层次性。譬如,“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游太虚幻境”及“王熙凤秦之家计长策”所构成的主梦是全书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作品中,起一个统领作用。就众多小梦而言,这种层次性也较为明显,各个梦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层层递进,整个梦系统中包括预兆之梦与心理梦两大层次,其中预兆之梦包括太虚幻境梦与逝人警梦,这两个层次的梦相互作用,预兆梦张开了命运不可违的罗网,逝人警梦则使人物浸染着悲剧色彩。“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梦、“甄宝玉入幻境”之梦组成太虚幻境梦,这些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秦氏给凤姐托梦”及“贾母梦元妃托梦”组成逝人警梦,预示着祸福,昭示着贾府由盛而衰。心理梦主要是挖掘人物的深层次心理与性格,它主要包括繁梦及简梦。繁梦主要表现出贾宝玉叛逆、多情的人物形象,繁梦包括宝玉情梦、相思之梦、辞世之梦、诗梦及琐梦,“宝玉挨打后梦蒋玉菡”、“贾宝玉梦中叫袭人”组成宝玉情梦,“宝玉从梦中惊醒”、宝玉梦中喊心疼及“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组成宝玉相思之梦,“柳湘莲梦三姐入幻境”及“晴雯死前向宝玉辞行”之梦组成诗梦,“小红相思之梦”、“尤二姐梦三姐劝斩王熙凤”及“李妈从梦中惊醒”组成琐梦。总的来说,在整个梦的系统中,低一层次梦的要素相互作用且作用于较高层次梦的要素,预兆梦以一种神秘的形式出现,昭示着红尘世界中的悲剧,预兆梦对心理梦有一定的支配作用,使心理梦中噩梦多,好梦少,然而心理梦也积极主动地渲染着预兆之梦,这两大层次的梦既对立又统一,组成一个新质系统。

二“梦”的生成及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1 《红楼梦》中“梦”的生成

《红楼梦》中众多梦所构成的梦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梦系统和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梦系统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不断调整梦系统内部结构的同时,力求和现实环境协调一致,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特点。

(1)“梦系统”的产生

一般来说,白天心理活动专注强烈,在晚上就会有梦想活动。对《红楼梦》中梦要素的产生而言,主要是艺术构思及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等要素导致的,如果客观地分析作品,梦要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作品中的人物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是内心深层次需要的一个反映,作品中的人将内心的愿望诉诸于梦,各种梦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组成梦系统。《红楼梦》中大部分是关于贾宝玉的梦,主要是因为贾宝玉是一个叛逆的,敢于反对封建成规陋习,讨厌功名利禄之人,他不为嘈杂的尘世所染,以真诚来对待每一个人,然而,他叛逆的精神与高洁的人格与整个污秽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他只能将这种愿望以梦的形式展示出来。此外,迎、探、惜春三姐妹及宝钗由于驯服所导致的无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2)“梦系统”的发展

《红楼梦》中梦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梦系统内部矛盾与梦系统和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预兆之梦和心理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梦系统内部矛盾的表现,预兆之梦处于最高的层次,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预兆之梦预兆着贾氏家族的悲剧。心理梦层次也不是消极地处于被支配地位,对预兆梦有一定的反作用,在这种反作用下,预兆梦层次以太虚幻境等展示人生的虚无。现实社会环境是梦系统作用的外部动因,《红楼梦》中梦系统受到现实社会的作用,所以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红楼梦》从五十三回现实环境开始转折,贾府从五十三回中开始从盛走向衰,从此江河日下,而依赖于现实环境的梦系统也以五十三回为转折点,分成前后两个明显不同的系统,前五十三回共有十一个梦,而后六十七回中有二十一个梦,前五十三回中每隔五回出现一个梦,而后六十七回中每隔三回就出现一个梦,出现梦的节奏加快,从这个层面来说,后六十七回中由于社会环境恶化,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在梦中得以发泄。总之,《红楼梦》中梦系统正是在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而呈现出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3)“梦系统”的变化趋势

由于梦系统在内部动因与现实环境的双重影响,所以《红楼梦》中梦系统在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然后平衡,最后再到不平衡的一个变化发展趋势。梦系统中开始主要是以几个预兆梦的形式出现,由于梦中所传递的神秘信息为常人所不能理解,发展到一定阶段,预兆梦退后,紧接着心理梦开始登场,心理梦展示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使预兆之梦神秘色彩黯然失色,进而出现心理梦与预兆之梦的不平衡。随后,预兆梦又开始加强攻势,显示出巨大的预示度,在预兆梦的影响下,心理梦也开始受到影响,噩梦及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