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检验测试的各种方法介绍
软件测试的静态与动态

软件测试的静态与动态软件测试是一项关键的质量保证活动,旨在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和功能。
为了有效地进行软件测试,测试人员需要掌握测试方法和技术。
其中,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是软件测试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一、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是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检查软件系统的质量。
它主要通过对软件源代码、设计文档和其他相关文档进行检查,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缺陷和问题。
静态测试方法包括代码审查、软件质量度量、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评审等。
1.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检查源代码来发现潜在错误和缺陷的方法。
它可以提前发现并纠正一些常见的编程错误,如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和性能问题。
代码审查可以通过手动检查、代码阅读、静态分析工具等方式进行。
2. 软件质量度量软件质量度量是一种通过定量分析软件各方面性能和特性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等。
常见的软件质量度量指标包括代码覆盖率、错误密度、复杂性度量等。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需求文档的分析和评审,可以发现需求规范中的不一致、模糊或缺失等问题。
合理的需求分析可以减少软件开发中的返工和修复成本。
4. 软件设计评审软件设计评审是对软件系统设计文档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在设计评审中,测试人员通常会检查设计是否满足软件需求,是否遵循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设计缺陷。
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在运行程序的情况下检查软件系统的质量。
它通过输入一组测试数据并观察系统的输出行为,以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
动态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
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规格说明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而是关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和预期输出来判断系统的正确性。
常见的黑盒测试技术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和决策表等。
2.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方法,旨在检验和验证软件系统内部的逻辑结构、设计和代码的正确性。
与黑盒测试不同,白盒测试可以深入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机制和工作原理,因此可以更加细致和全面地测试软件系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白盒测试方法。
一、静态代码分析静态代码分析是一种通过直接检查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的方法,发现软件系统中隐藏的潜在缺陷或错误。
它不需要运行测试用例,只需要分析代码本身。
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找到编程错误、潜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其他不符合编码规范的问题。
常见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包括Lint、PMD和FindBugs等。
二、控制流测试控制流测试是一种基于程序的控制流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不同的路径和决策点。
通过控制流测试,我们可以检查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结构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死循环、无限递归等问题。
常用的控制流测试方法包括基本路径测试和路径覆盖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旨在从所有可能的路径中选择出一组最小路径,并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路径。
路径覆盖测试则试图覆盖尽可能多的路径组合,包括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条件覆盖等。
三、数据流测试数据流测试是一种基于程序的数据流分析,通过追踪和分析程序中数据的定义、引用和使用等信息,设计测试用例来发现和验证数据流问题。
数据流测试主要关注程序内部的数据处理和传递,包括探测未初始化变量、数据依赖关系和数据定义-引用不一致等问题。
在数据流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有数据定义-使用测试和数据逻辑测试。
数据定义-使用测试旨在查找未使用的变量、未定义的变量和重复定义的变量等问题。
数据逻辑测试则试图发现数据处理的逻辑错误,比如数据传递错误、数据转换错误等。
四、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测试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测试是白盒测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语句覆盖测试要求测试用例覆盖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每一行代码都被执行到。
分支覆盖测试则要求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包括if语句、switch语句等。
软件检验测试的各种方法介绍

研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的方法汇总一、动向测试的几个环节:动向测试,英文是 Moment Testing。
动向测试是指经过运转软件来查验软件的动向行为和运转结果的正确性。
依据动向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作用,动向测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冒烟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查收测试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英文是Unit Testing。
单元测试是最细小规模的测试 ;以测试某个功能或代码块。
典型地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做,因为它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
这个工作不简单做好,除非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系统构造;还可能需要开发测试驱动器模块或测试套具。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英文是Integration Testing。
集成测试是指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零件的联合测试,以决定他们可否在一同共同工作并无矛盾。
零件能够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网络上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程序。
这种种类的测试特别与客户服务器和散布式系统有关。
一般集成测试从前,单元测试需要达成。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
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
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
在现实方案中,很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多数。
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后扩展进度,将您的模块与其余组的模块一同测试。
最后,将构成进度的所有模块一同测试。
别的,假如程序由多个进度构成,应当成对测试它们,而不是同时测试所有进度。
集成测试辨别组合单元时出现的问题。
经过使用要求在组合单元前测试每个单元,并保证每个单元的生计能力的测试计划,能够知道在组合单元时所发现的任何错误很可能与单元之间的接口有关。
这种方法将可能发生的状况数目减少到更简单的剖析级别3.冒烟测试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能够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
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基本功能检查。
简述系统测试的各种方法

简述系统测试的各种方法一、概述系统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
系统测试可以检测和识别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从而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进行系统测试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测试的各种方法。
二、黑盒测试1. 定义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测试方法,也称为功能测试或规格驱动测试。
它不考虑内部结构或代码实现细节,只关注软件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2. 测试对象黑盒测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件应用程序,包括桌面应用程序、Web 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等。
3. 测试方法在进行黑盒测试时,首先需要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然后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列出的所有功能要求。
4. 优点- 可以检验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 可以发现未被设计者考虑到的错误。
-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5. 缺点- 无法发现代码中的逻辑错误。
- 无法评估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 测试用例的编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三、白盒测试1. 定义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内部结构或代码实现细节的测试方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它关注软件内部逻辑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测试对象白盒测试通常应用于开发人员对自己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以确保代码满足设计要求。
3. 测试方法在进行白盒测试时,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优点- 可以发现代码中的逻辑错误。
- 可以评估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 可以提高开发人员对自己编写的代码的信心。
5. 缺点- 无法检验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 需要了解软件实现细节,对于非开发人员来说比较困难。
- 测试用例的编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四、灰盒测试1. 定义灰盒测试是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的关键统计技术介绍

软件测试的关键统计技术介绍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开发团队可以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统计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几种关键的统计技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假设检验1. 概述假设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技术,用于测试关于总体的陈述是否成立。
在软件测试中,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2. 例子与应用举例来说,在软件测试中,假设我们对某个模块进行了黑盒测试,并得到了一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来判断这些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从而评估所测试模块的质量。
二、方差分析1. 概述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总体均值差异的统计技术。
在软件测试中,方差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测试用例集合之间的性能差异或效果差异。
2. 例子与应用以性能测试为例,我们可能会设计多组测试用例,通过对软件系统施加不同的负载来评估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我们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测试用例集合的性能表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三、回归分析1. 概述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技术。
在软件测试中,回归分析可以用于分析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和自变量(如代码规模、复杂度、工作量等)之间的关系。
2. 例子与应用回归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常见的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软件在修改后是否仍然能够保持之前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探索测试用例执行结果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供开发团队有关软件质量改进的建议。
四、贝叶斯统计1. 概述贝叶斯统计是一种用于更新先验知识的统计技术。
在软件测试中,贝叶斯统计可以用于根据已有测试结果来调整测试策略和优先级。
2. 例子与应用举例说明,在软件测试中,我们可能会根据先验知识设计一组测试用例,并对其进行执行和分析。
通过贝叶斯统计,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测试结果来调整测试用例的权重和优先级,提高测试效果和覆盖率。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方法与策略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方法与策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软件测试是一种为了检验软件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的过程,也是一种发现软件产品缺陷和错误的过程。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测试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测试方法与策略是软件测试的关键,下面将从测试方法、测试策略与团队组成等方面探讨测试的实践方法。
一、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一般是指在测试时只关注软件的输出结果,而不考虑输入和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常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以识别缺陷和错误。
黑盒测试可以增加软件质量,提高软件稳定性,但不能测试软件的性能瓶颈。
2.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包括执行结构测试、路径测试和定义测试等技术。
白盒测试一般通过软件的内部运行状态来验证程序逻辑、代码覆盖率、模块间接口等。
白盒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的各类问题,能够测试较复杂的系统性质和行为,更加全面地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3.回归测试回归测试是在开发人员更改或修改代码后重新测试现有软件来保证新更改不会破坏现有软件质量的一种测试方式。
回归测试可以确保经过修改后的版本仍然符合原有要求和质量标准,保护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是一种测试方法论,通过开发测试计划来保证在项目期间的软件测试质量。
测试策略包括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文档、测试资源、测试计划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与测试效果。
1.测试目标测试目标是指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测试目标通常与软件质量和软件可靠性功能有关。
为了保障软件的质量,测试目标必须清晰地识别和描述。
测试目标常见的种类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2.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指测试设施、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网络配置等,测试环境的设置对测试结果判定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测试策略时,需要考虑测试环境的适当性、正确性与稳定性。
3.测试文档测试文档是对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等的文档记录。
在设计测试策略时,需要注意妥善的记录测试文档,以保障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3.条件覆盖
在设计程序中,一个判定语句是由多个 条件组合而成的复合判定。
条件覆盖的含义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 使得每一判定语句中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 值至少满足一次。
4.条件判定组合覆盖
条件判定组合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 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 能(真/假)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 本身的判定结果(真/假)也至少出现一次。
5.多条件覆盖
多条件覆盖也称为条件组合覆盖,它的 含义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 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 次。显然满足多条件覆盖的测试用例是一 定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条件判定组 合覆盖的。
6.修正条件判定覆盖
它要求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每一个程
序模块的入口和出口点都要考虑至少被调 用一次,每个程序的判定到所有可能的结 果值要至少转换一次;其次,程序的判定 被分解为通过逻辑操作符(and、or)连接 的bool条件,每个条件对于判定的结果值 是独立的。
x=1; return x; }
1.语句覆盖
为了暴露程序中的错误,程序中的每条 语句至少应该执行一次。所以,语句覆盖 的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被 测程序中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
比语句覆盖稍强的覆盖标准是判定覆盖。 按判定覆盖准则进行测试是指,设计若干 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 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 次,即判断的真假值均曾被满足。判定覆 盖又称为分支覆盖。
入口
图
-
3
C (1)= C (1)+ 1
3
Q =X
插
桩
R=Y
后
求
C (2)= C (2)+ 1
最
软件测试中的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软件测试主要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别介绍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概念、目的和常用的技术。
一、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是一种通过检查和分析软件的源代码、设计文档、需求规格等文档来进行的测试方法。
其目的是发现设计和实现中潜在的缺陷和问题,并以此提高软件的质量。
静态测试的主要技术有静态代码分析、代码审查和文档检查等。
1. 静态代码分析静态代码分析是一种对源代码进行自动化检查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潜在的编程错误、风格违规和性能问题等。
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扫描代码中的语法错误、空指针引用、资源泄漏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警告。
2.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一种通过人工检查源代码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现代码中的逻辑错误、不一致性和潜在的安全问题等。
代码审查可以由开发团队内部成员进行,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通过代码审查,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减少错误的出现。
3. 文档检查文档检查是一种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文档进行检查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现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和用户手册等文档中的问题和错误。
文档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文档的准确性、清晰度和一致性,以提供给开发人员和用户正确的参考和理解。
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一种通过运行软件并输入一组测试用例来检查软件的正确性和性能的方法。
其目的是找出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并衡量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动态测试的主要技术有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在不了解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测试人员只需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在不考虑内部工作原理的情况下,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和检查输出结果来评估软件的正确性和功能性。
黑盒测试可以覆盖不同的场景和边界情况,检验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
2.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在了解软件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英文是Integration Testing。
集成测试是指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联合测试,以决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并没有冲突。
部件可以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网络上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程序。
这种类型的测试尤其与客户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有关。
一般集成测试以前,单元测试需要完成。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
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
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
在现实方案中,许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
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终扩展进程,将您的模块与其他组的模块一起测试。
最后,将构成进程的所有模块一起测试。
此外,如果程序由多个进程组成,应该成对测试它们,而不是同时测试所有进程。
集成测试识别组合单元时出现的问题。
通过使用要求在组合单元前测试每个单元,并确保每个单元的生存能力的测试计划,可以知道在组合单元时所发现的任何错误很可能与单元之间的接口有关。
这种方法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数量减少到更简单的分析级别3.冒烟测试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
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基本功能检查。
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新编译的每一个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
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4.系统测试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ing。
系统测试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
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
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包括需要测试的产品系统的软件,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
因此,必须将系统中的软件与各种依赖的资源结合起来,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下来进行测试。
5.回归测试回归测试,英文是Regression testing。
回归测试是指在发生修改之后重新测试先前的测试以保证修改的正确性。
理论上,软件产生新版本,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以前发现和修复的错误是否在新软件版本上再次出现。
根据修复好了的缺陷再重新进行测试。
回归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以前出现过但已经修复好的缺陷不再重新出现。
一般指对某已知修正的缺陷再次围绕它原来出现时的步骤重新测试。
通常确定所需的再测试的范围时是比较困难的,特别当临近产品发布日期时。
因为为了修正某缺陷时必需更改源代码,因而就有可能影响这部分源代码所控制的功能。
所以在验证修好的缺陷时不仅要服从缺陷原来出现时的步骤重新测试,而且还要测试有可能受影响的所有功能。
因此应当鼓励对所有回归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白盒测试常用工具有:Jtest、VcSmith、Jcontract、C++ Test、CodeWizard、logiscope。
黑盒测试常用工具有:AutoRunner、winrunner、loadrunner。
三、从思维的方向分:1.正向测试:2.逆向测试:逆向测试/反向测试/负面测试的英文是Negative Testing,测试瞄准于使系统不能工作。
负面测试与正面测试的比较:负面测试(Negative testing)是相对于正面测试(Positive testing)而言的。
它们也是测试设计时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划分。
简单点说,正面测试就是测试系统是否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工作;而负面测试就是测试系统是否不执行它不应该完成的操作。
形象一点,正面测试就象一个毕恭毕敬的小学生,老师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负面测试就象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你叫我这样做,我偏不这样做,而且和你对着干。
开发人员也是最讨厌修改此类bug的。
四、从测试的内容分:1.接口测试接口测试的英文是interface testing,接口测试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测试。
接口测试的好处:由于接口测试代码本身就是用junit(当然接口的类型不同,不一定是Junit来实现)来实现的,是属于自动化测试的范畴,因此必定也包含自动化测试所固有的优势。
1)提高测试质量软件开发的过程是一个持续集成和改进的过程,而每一次的改进都可能引进新bug,因此当软件的一部,或者全部修改时,都需要对软件产品重新进行测试。
其目的是要验证修改后的产品是符合需求的,而当没有自动化测试代码时,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回归不充分,导致bug遗漏。
2)提高测试效率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点越来越多,开发人员的自测或者测试人员的人工测试非常耗时和繁琐,势必导致测试效率的低下,而自动化测试正好解决这些耗时繁琐的任务,在对外接口功能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一次编写,永久使用的效果。
3)提高测试覆盖通过手工测试很难测试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异常和安全的问题,通过一些辅助的一些测试工具,能分析出代码的覆盖率,通过覆盖率的提高来提高测试的深度。
4)更好地重现软件缺陷由于每次执行都是相同的代码,一旦代码出错,必定回归出错5)更好定位错误由于接口测试是一种自下向上的测试,因此一量出错,非常容易定位出错,不向系统测试那样了,一旦有Bug,需要几层验证之后才能确定出错位置6)降低修改bug的成本接口测试基本和开发人员的编码平行工作,因此发现问题会比系统测试早很多,因此减少了修改bug的成本。
7)增进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测试工程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需要对开发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有了与开发工程师更多的交流。
8)降低了项目不能按时发布的风险由于接口测试很早就介入,在提交给系统测试前对项目代码的核心模块已经做了详尽的测试,必定加速系统测试的时间,由此来保证项目的按时发布。
9)提升测试人员的技能。
做接口测试必须了解开发人员的开发流程和一些开发技能,也需要了解测试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和一些测试思想,提升了测试人员的技术附加值,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10)促使项目开发过程的规范化3.安全测试:安全测试,英文是Security Testing。
安全测试是测试系统在防止非授权的内部或外部用户的访问或故意破坏等情况时怎么样。
这可能需要复杂的测试技术。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
安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种办法试图突破防线。
例如:①想方设法截取或破译口令;②专门定做软件破坏系统的保护机制;③故意导致系统失败,企图趁恢复之机非法进入;④试图通过浏览非保密数据,推导所需信息,等等。
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没有不可进入的系统。
因此系统安全设计的准则是,使非法侵入的代价超过被保护信息的价值。
此时非法侵入者已无利可图。
五、从性能上分:1.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英文是Performance Testing。
性能测试是在交替进行负荷和强迫测试时常用的术语。
理想的“性能测试”(和其他类型的测试)应在需求文档或质量保证、测试计划中定义。
性能测试一般包括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
通常验证软件的性能在正常环境和系统条件下重复使用是否还能满足性能指标。
或者执行同样任务时新版本不比旧版本慢。
一般还检查系统记忆容量在运行程序时会不会流失(memory leak)。
比如,验证程序保存一个巨大的文件新版本不比旧版本慢。
2.压力测试压力测试,英文是Stress Testing。
和负载测试差不多。
压力测试是一种基本的质量保证行为,它是每个重要软件测试工作的一部分。
压力测试的基本思路很简单:不是在常规条件下运行手动或自动测试,而是在计算机数量较少或系统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运行测试。
通常要进行压力测试的资源包括内部内存、CPU 可用性、磁盘空间和网络带宽等。
一般用并发来做压力测试。
3.负载测试负载测试,英文是Load testing。
负载测试是测试一个应用在重负荷下的表现。
例如测试一个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以发现设计上的错误或验证系统的负载能力。
在这种测试中,将使测试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测和评估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负载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并确保系统在超出最大预期工作量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此外,负载测试还要评估性能特征,例如,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方面。
4.衰竭测试衰竭测试,英文是Failure Testing。
衰竭测试是指软件或环境的修复或更正后的“再测试”。
可能很难确定需要多少遍再次测试。
尤其在接近开发周期结束时。
自动测试工具对这类测试尤其有用。
5.健全测试健全测试,英文是Sanity testing。
健全测试是指一个初始化的测试工作,以决定一个新的软件版本测试是否足以执行下一步大的测试能力。
例如,如果一个新版软件每5分钟与系统冲突,使系统陷于泥潭,说明该软件不够“健全”,目前不具备进一步测试的条件。
六、按区域划分:1.本地化测试本地化测试,英文是Localization testing。
2.国际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