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实验专题
实验三路由器与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与路由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以及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
2.查看路由器的工作状态、接口状态与配置。
3.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与测试。
4.了解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RIP)的工作原理。
5.掌握RIP的配置与测试。
二、实验理论路由就是指导IP数据包发送的路径信息,通过路由表进行选路。
路由器提供了异构网络互联的机制,实现将一个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关键是路由表,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数据包到某子网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然后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
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例如:目的地址为8.0.0.0,掩码为255.0.0.0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为8.0.0.0。
掩码由若干个连续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
输出接口(Interface):说明l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下一跳l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在路由表中有一个Protocol字段:指明了路由的来源,即路由是如何生成的。
路由的来源主要有3种:1、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Direct)开销小,配置简单,无需人工维护,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段拓扑的路由。
2、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Static)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
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可建立一个互通的网络,但这种配置问题在于:当一个网络故障发生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修正,必须有管理员的介入。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路由器和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与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⒈路由器设备:X⒉计算机设备:X⒊网线:X实验内容:⒈路由器基本配置⑴网络拓扑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网路拓扑结构如下: X⑵连接设备将计算机设备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⑶路由器初始化将路由器设备连接电源并启动,进入路由器的初始配置界面。
(1) 验证设备信息:确认设备序列号、硬件版本等信息是否正确。
(2) 设定管理口IP地质: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口IP地质,并将其与计算机设备在同一网段。
(3) 配置登录认证信息:设置用户名、密码等登录认证信息,确保管理安全性。
(4) 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⒉路由协议配置⑴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手动指定特定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使路由器根据静态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1) 查看路由表:通过命令查看当前路由表的信息。
(2) 添加静态路由:使用命令添加静态路由,指定目的地网络及下一跳信息。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验证添加的静态路由是否生效。
⑵动态路由配置配置动态路由可以使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实现更灵活的数据转发。
(1) 选取路由协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2) 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路由协议的参数,如网络地质、路由器ID等。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查看路由表,确认动态路由是否生效。
⑶路由器之间的互联当存在多台路由器时,需要进行路由器之间的互联,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1) 确定互联方式:选择合适的互联方式,如直连、虚拟链路等。
(2) 配置互联接口:通过命令配置互联接口的IP地质及相关参数。
(3) 验证互联通信:通过命令测试路由器之间的互联状态和通信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的配置步骤,我们成功完成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
通过查看路由表和网络连通性测试,我们可以确认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路由协议实验(RIP,OSPF)

实验二、路由协议实验(RIP,OSPF)
一.实验目的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RIP,OSPF等,静态路由一般用于较小的网络环境,RIP一般用于不超过15台路由器的环境,OSPF常用于大型的网络环境,是目前主流的网络路由协议之一。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如何配置路由器,并掌握基本的命令
2.学习常见的网络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AR28路由器、AR18路由器,一台PC机。
四.实验结果截图
组别为13组,我们作为分组1
(1)RIP实验
1.AR28-1路由表
3.可以PING 通
(2)OSPF实验
1.AR28-1路由表
2.可以PING 通
五、RIP,OSPF的工作原理
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通过交换明确的路由来达到全网互通,即是说他所获得的路由都是通过邻居发送过来的。
类似于问路的时候沿路打听。
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他不发送路由信息。
而是通过发送链路状态LSA来独自计算路由条目。
类似GPS发送给对方方位后具体怎么走是本地系统计算出来的。
六、思考题
1、答:可以同时配置。
OSPF的优先级较高,所以OSPF协议生效。
实验六 路由协议RIP的简单配置

实验六路由协议RIP 的简单配置【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的 RIP 路由协议配置。
【背景描述】假设校园网在地理上被分为 2 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有一台路由器连接了 2 个子网,需要将两台路由器通过以太网链路连接在一起并进行适当的配置,以实现这 4 个子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本实验采用 RIP 路由协议实现子网之间的互通。
【实验原理】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适用于小型网络。
RIP 的度量值为经过路由器的数量,每经过一台路由器,RIP 的度量值增加 1,也称为跳数增加 1。
RIP 在选择最优路径时,会优先选择一条到达目标网络跳数相对较少的路径。
RIP 支持的最大跳数是 15 跳,超过此跳数则被认为是不可达。
RIP 在构造路由表时会使用到 3 种计时器:更新计时器、无效计时器、刷新计时器。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每个邻居发送完整的路由表,路由表包括每个网络或子网的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度量值。
【实现功能】两台路由器通过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一起,每个路由器上连接 2 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代表一个子网。
在路由器上运行 RIP 路由协议,实现所有子网间的互通。
【实验设备】2 台思科 2811 路由器。
【实验拓扑】路由协议 RIP 的简单配置拓扑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路由协议RIP 的配置拓扑图【实验内容】【步骤 1】配置路由器接口 IP 地址RouterA: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路由器命名RouterA(config)#inter fa 0/0 //进入接口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A(config-if)#ip add 12.1.1.1 255.255.255.0 // 配置IP 地址RouterA(config)#inter eth 1/0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ip add 10.1.1.1 255.255.255.0 // 网关IP 地址RouterA(config)#inter eth 1/1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ip add 10.1.2.1 255.255.255.0 // 网关IP 地址RouterB: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路由器命名RouterB(config)#inter fa 0/0 //进入接口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B(config-if)#ip add 12.1.1.2 255.255.255.0 // 配置IP 地址RouterB(config-if)#inter eth 1/0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RouterB(config)#inter eth 1/1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ip add 172.16.2.1 255.255.255.0【步骤 2】配置 RIP 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 rip //配置路由协议 RIPRouterA(config-router)#version 2 //选择RIP 的版本2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0.1.1.0 //端口参与RIP 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0.1.2.0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2.1.1.0注意:RIP 协议分为两个版本,分别是RIPv1 和RIPv2:RIPv1 是有类路由协议,即所有的更新包中不含子网掩码,不支持VLSM,要求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RIPv2 是一个无类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发送的路由选择更新信息包含子网掩码。
计网实验报告4-路由器协议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器协议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原理;2、理解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概念;3、学习路由配置方法。
一、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路由器2台,交换机3台,PC机8台,RJ45双绞线。
Console控制电缆。
本次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仿真。
二、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静态路由配置:1、根据实际需要规划网络ID和ip地址;2、根据网络拓扑图连接硬件设备,打开电源;3、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4、配置路由器ip地址和路由表;5、测试网络连接。
动态RIP协议配置: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的一种。
它选用跳数作为唯一的路由选择度量标准;允许最大跳数值为15;缺省情况下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更新数据。
1、根据实际需要规划网络ID和ip地址;2、根据网络拓扑图连接硬件设备,打开电源;3、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4、配置路由器ip地址和RIP协议;5、测试网络连接。
三、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实验一实验二后面五个路由器show ip route依次为第一个实验路由器0第一个实验路由器1第二个实验路由器8第二个实验路由器6第二个实验路由器7四、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实验一可以两个不同网段通过静态路由可以ping通实验二两个不同网段可以通过RIP协议ping通五、心得体会对于路由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网课程中所学习的路由协议。
试验四 路由信息协议RIP

试验四路由信息协议RIP练习一:静态路由与路由表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路由表,并回答以下问题:●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答: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络地址、接口、跃点数。
2. 从主机A依次ping 主机B(192.168.0.2)、主机C、主机E(192.168.0.1)、主机E (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用于向其他 IP 网络转发 IP 数据报的 IP 地址。
3. 主机B和主机E启动静态路由。
(1)主机B与主机E在命令行下使用“staticroute_config”命令来启动静态路由。
(2)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add命令手工添加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1.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1 metric 2”)。
(3)在主机E上,也添加一条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2 metric 2”)。
(4)从主机A依次ping主机B(192.168.0.2)、主机E(192.168.0.1)、主机F(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5)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表17-2 实验结果4.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1.0”);在主机E上,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0.0”)删除手工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实训项目六 路由协议配置-学生0419

实训项目六 路由器协议配置【实验目的】● 掌握在H3C 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 掌握Rip 协议配置。
【实验仪器和设备】● 交换机1台、路由器2台、标准网线2条、计算机2台;● 每3名同学为一组。
路由器各接口IP 地址设置如6-1所示:为了不受路由器原来的配置影响,在完成各实验任务之前请先将所有路由器的配置数据擦除后重新启动。
交换机在此只用作连接主机和路由器用,不需做配置。
RTARTBPCAPCB 图5.2 实验环境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路由表中路由项。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如何使用命令来查看路由表,以及了解路由项中要素的含义。
能够对路由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和RIPv1协议配置实验。
【实验步骤】任务一、直连路由与路由表查看步骤一:建立连接并运行超级终端。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首先,在路由器上在视图下通过执行命令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执行该命令,从输出信息可知,目前路由器只有目的地址是的路由。
按表6-1在路由器接口上分别配置IP地址。
如要配置RTA的S5/0接口IP地址为192.168.1.1/24,命令为:[RTA]interface serial5/0[RTA-Serial5/0]ip address 192.168.1.1 24或[RTA-Serial5/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其它接口IP地址设置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详述。
配置完成后,再次通过查看RTA路由表,从该命令的输出信息可以看出,路由表中的路由类型为,这种类型的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链路层协议UP后,路由器会将其加入路由表中。
如果我们关闭链路层协议,则。
在RTA上通过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关闭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存在/消失)。
继续在RTA上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开启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存在/消失)。
路由协议分析实验三、IP协议分析

问题 1:配置完后在路由器 R1 中查看路由表,查看结果是什么? 问题 2:在路由器 R1 中 ping 192.168.5.1,能否 ping 通? 问题 3:在路由器 R1 中查看接口 f0/0 的 MTU 是多少?(提示 show interface f0/0) 3、按下表修改接口的 MTU 值。
Lo0:192.168.5.1
R1
R2
R3
R4
三、实验步骤
图 3-1 IP 协议分析实验拓扑
1、利用 GNS3 搭建实验拓扑,给接口配置 IP 地址(IP 地址的第 2 字节修改为自己的学号)。
参考命令:
R1(config)#int s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参考命令:
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2
R1(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1.2
Target IP address: 192.168.5.1 Repeat count [5]: 1 Datagram size [100]: 2000
Timeout in seconds [2]:
Extended commands [n]: y 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192.168.4.1 Type of service [0]:
Loose, Strict, Record, Timestamp, Verbose[S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 排:4学时 1个实验
□ 工 具:Packet tracer
□ 环 境:单 机 □ 提 交:现场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 熟悉并掌握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 利用Packet tracer绘制实验拓扑图并进行路由配置 • 测试连通性并验证协议
• 方法(二选一): 1、静态路由配置 2、RIP协议路由配置
方法一 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 router>en /*转换成管理员*/ router#configin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face /*进入配置接口状态*/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Ethernet 0 /*进入到E0接口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启动接口,缺省是shutdown状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目标网络 掩码 下一跳
实验内容
H1 192.168.1.100 E1:192.168.1.1 192.168.3.100 E1:192.168.3.1 E0:192.168.2.2 H2
Router1
E0:192.168.2.1
Router2
• 利用Packet tracer绘制实验拓扑图并进行路 由配置 • 测试 要求 H1能ping通H2
方法二 RIP协议配置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router rip /*启动RIP协议,并进入到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router)#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第一个网络段*/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第二个网络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