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区灾害与急救
社区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社区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社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响应本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资产安全,故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社区内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条定义1.应急救援:社区内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通过组织协调、调动资源、处理事故等措施,快速进行救援和处理的工作。
2.突发事件:指社区内蓦地发生的具有重点危害、造成严重损失或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3.紧急情况:指社区内显现的需要快速处理或解决的一般性事务。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和职责第四条社区应急救援组织架构社区应急救援工作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设置如下职责: 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调度和决策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包含医疗救援队、灭火救援队、物资保障队等,负责现场救援和处理相关事宜。
3. 应急救援专家组:由相关专家构成,供应技术支持和咨询看法。
4. 社区居民参加组织:鼓舞社区居民乐观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互助互救,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第五条社区应急救援职责划分1.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调度救援队伍,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2.应急救援队伍:依据指挥中心指令,快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理,保障人员和资产安全。
3.应急救援专家组:供应技术支持和专业引导,参加救援方案的订立和现场引导。
第三章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第六条应急预案编制社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编制应急预案,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 突发事件种类和级别的划分标准; 2. 应急响应等级和相应的预案措施;3. 应急资源储备和调度方案;4. 应急通讯、联络和指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规定; 5.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培训; 6. 应急演练计划和评估方法。
第七条应急演练社区应急指挥中心依据应急预案,订立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
应急演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 模拟突发事件的发生,测试应急响应和处理本领; 2. 联合参演各部门、单位,提高应对协同和协作本领; 3. 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完善应急预案。
社区灾害与急救PPT课件

2019/8/20
42
l 概念:是指因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
线等引起组织损害,包括皮下和黏膜,严重 者可伤及肌肉。关节和内脏。
l 烧伤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年龄分布上以
青年和小孩居多。
2019/8/20
43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一度烧伤:伤及表皮,无水疱、灼痛感 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水泡大,壁薄,局部红肿, 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创面呈浅红或红 白相间。 三度烧伤: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等, 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
2019/8/20
22
l (二)出血的社区救护
l 1.指压止血法
l 仅限于身体较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适
用于头、面部、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主要用 于临时急救,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必须做好进 一步止血的准备
2019/8/20
23
l 1)头顶部出血 l 2)颜面部出血 l 3)头面部出血 l 4)肩部出血 l 5)前臂与上臂出
2019/8/20
25
l 3.止血带止血法
l 适用于 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l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l 先提高患肢,尽量使静脉血液回流,减少
伤肢的淤血肿胀,
2019/8/20
26
l 2)布带止血带止血
法
l 用布带、三角巾、衣袖
等平整的缠绕在加有布 垫的肢体上,
2019/8/20
27
l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血
l 6)手掌、手部出
血
l 7)下肢出血 l 8)足部出血
2019/8/20
24
l 2.加压包扎止血法
l 适用症:毛细血管出血和静脉出血
社区灾害与急救护理共47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社区灾害与急救护理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Thank youFra bibliotek
社区护理学自考社区灾害与急救课件

险。
快速响应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 时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
综合协调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 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 合力,共同应对灾害。
人道主义关怀
关注受灾居民的生命安 全和基本需求,提供必 要的救助和安置措施。
02
社区急救基础知识
急救基本技能
心肺复苏术(CPR)
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用于抢救 心脏骤停患者。
创伤急救技术
包括伤口清洁、止血、包扎、固定等,以减 少并发症和感染风险。
止血技术
掌握常用的止血方法,如加压包扎、止血带 等,用于控制严重出血。
搬运技术
在急救现场,正确搬运患者对于避免二次伤 害至关重要。
急救药品与器械
常用急救药品
如抗过敏药、止痛药、抗菌药等,了解其适应症和使用注意 事项。
资源整合
社区护士需积极整合社区 内外的资源,包括人力、 物资和设备等,以提高救 援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社区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如地 震、洪水、台风等)和人为灾害 (如火灾、交通事故、恐怖袭击 等)。
社区灾害的特点与危害
特点
社区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 影响范围广、后果严重等特点。
危害
社区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环境破坏,影响社区的正常运行 和社会稳定。
社区灾害的应对原则
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和镇定,迅 速采取防护措施,如用双手护住头部 和颈部,避免盲目逃生。
06
详细描述
在地震后,应协助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如搬运 受伤人员时要保持平稳,避免加重伤情。
水灾的急救措施
社区灾害性事件的预防与救护

19:46
一、社区灾害性事件的预防
㈠认真调查社区及周边环境 ㈡熟悉社区居民情况 ㈢有针对性防病宣传
1.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卫生防病宣传 2.针对不同季节进行预防宣传 3.其他预防宣传 4.通过经常性的家访发现问题
㈣掌握社区救护知识
1.现场评估 2.维持自主呼吸 3.心脏复苏 4.止血及 输血 5.休息、体位 6.做好转诊工作
• 2.抗休克,输液扩容,尽早建立静脉通路。病人经急救 处理后,应迅速转运至附近医院进一步接受系统治疗。
• 3.判断伤情,然后针对性地运用开放气道、止血、包扎、 固定和搬运五项急救技术。
• 4.要让病人脱离危险环境,转诊时应注意: • (1)保暖并维持呼吸道通畅,如及时清理口腔、取出义
齿等。
• (2)抬送伤者时应将其头部置于担架前方以减少颠簸, 同时使伤者的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
• 4.过度反应 表现为讲恐吓性故事,说不适当的 幽默,到处乱窜等反应,需要尽快与现场隔离。
• 5.转换反应 表现为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癔病 性昏迷、麻痹等躯体症状,需要立即治疗。
19:46
四、社区常见创伤和中毒的现场救 助
社区常见的创伤有颅脑损伤、胸部创伤、腹 部创伤、骨关节损伤等;常见的中毒有一 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镇静安眠药中毒、 灭鼠药中毒等。还有电击、烧伤或烫伤等。 社区紧急救护可为危重病人维持生命、改 善愈后争取时间,是院前急救的前沿阵地。
19:46
(二)中毒现场救护原则
• 1.对发生呼吸和心跳骤停者应先实施心肺复苏术。 • 2.简要问诊和体检后,迅速确定诊断,评估中毒
程度。 • 3.立即让病人停止接触毒物。 • 4.尽快帮助病人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阻止毒物
进一步吸收。 • 5.对已吸收的毒物,尽快使用有效的解毒制剂并
社区护理学自考社区灾害与急救

4检查精神状态: ①不能听从简单的指令或无应答者;给予红 色标识 ②能执行简单的指令者,给予黄色标识。
需要注意:伤员在转运的途中病情可能会 发生变化,因此在转运途中有必要再次进 行评估
预检分诊的判断依据:
主要观察三个指标RPM R:呼吸 p: 灌注血量 M:精神状态
一般要求在2—3分钟内完成
判断依据图标先判断伤员能否行走;不能迅速 检测呼吸
(3)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4)做好创伤出血的现场处理。 (5)保持合理的体位
封闭空间与健康管理
一般健康问题
1 骨折及多处外伤 2、闭合性头部损伤 3、脱水 4、挤压综合症 5、呼吸道损伤
封闭健康中的健康管理 1 稳定生命体征;供氧 2、骨折部位的固定 3、疼痛管理 4、急救医疗体系的灵活应用
灾害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沟通能力
医德高尚
风险意识
基本要求
业务娴熟
团队精神
身心健康
社区灾害的预防与管理 1 构建灾害应对组织体系 2、教育 3、预警训练 4、风险图 5、医院灾害对策 6、心理护理
第二节 社区灾害的应对护理与管理
一 现场医疗护理服务管理 二、预检分诊救护
现场医疗护理服务管理
1 现场预检分诊:现场预检分诊意义:提高急救效率 现场预检分诊要求:
应对阶段:群体支持
心理问题解决
恢复 阶段
心理支持过程
复习测试题
选择题A3/A4型 患儿;女,11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失去了 亲人 虽获救了,但却成为一名孤儿。她首先被 安置在当地附近的一个灾民安置点进行救护, 后来被亲友带离此地。
1 在地震灾害现场,患儿被诊断为张力性气胸。请问救灾 护士应对其伤情给予的标识是 A.红色 B.黑色 C.黄色 D.绿色 E.白色
社区地震应急救助预案

社区地震应急救助预案
一、地震预警
1.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立即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通知,提醒他们采取避难措施。
2. 同时通知社区内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二、避难措施
1. 居民应迅速冷静地躲到桌子底下、门框边或者其他坚固结构下避险,并保持头部的保护。
2. 逃生时避免乘坐电梯,优先选择楼梯逃生。
3. 禁止在地震中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
三、紧急救援
1. 社区内设立紧急救援小组,负责对受伤居民进行紧急救助和疏散。
2. 尽快组织力量进行搜索和救援被困者,协调医疗资源展开伤员救护。
3. 协助疏散受灾居民,提供临时安置和生活物资支援。
四、通讯保障
1. 确保社区内各类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转,随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2. 向社区居民传达应急救援信息,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五、灾后恢复
1. 地震发生后,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灾后清理和重建工作。
2. 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医疗援助,帮助受灾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3. 向居民宣传地震安全知识,提升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社区灾害与急救通用课件

了解台风的路径、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提高居民的台风防范意识。
预防措施
加固门窗、清理排水管道、准备应急 物资等。
台风路径
台风一般会沿着一定的路径移动,影 响一定区域。
应对方法
台风来临前,应尽量留在室内,避免 外出。如需出行,应远离易受影响的 区域,如广告牌、大树等。
水灾的预防与应对
01
02
03
常见社区灾害及应对措施
火灾的预防与应对
总结词
了解火灾的起因、预防措施及应对方 法,提高居民的火灾防范意识。
火灾起因
常见火灾起因包括电器故障、燃气泄 漏、烟蒂等。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电器、燃气设备,不乱丢烟 蒂,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应对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并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迅速逃离火场。
在进行中毒急救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进一步中毒,并及时寻求 专业医疗救治。
04
社区灾害应急预案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明确预案的目标和原则,确 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灾害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包括应急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储备、救援流程 等。
ABCD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技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步骤, 用于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恢复心跳和呼吸。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要求及时、准确,并且需要 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止血技能
总结词
止血技能是应对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
总结词
止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防止失血过多至 关重要。
详细描述
止血技能包括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带 等不同方法,用于控制严重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于烧伤创面污染严重的患者,无需强行清除创 面上的衣物碎片和污物,简单包扎处理即可。
5.强酸强碱化学性烧伤,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特别是眼部的冲洗要彻底,需10-15分钟。
三、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比空气 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一)病因和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
血,凝血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满足机体需要。
l 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严格遵守工作流程
和操作规则,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l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用指甲挖鼻孔、不
嗜酒烟、高血压患者避免情绪激动
四、休克
l 概念: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 的受损的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 的一种综合征。
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一氧化碳进入人体 后,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其不易解离,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组织 缺氧。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 患者可能发生头痛、头晕、无力、眼花、 恶心、呕吐、心悸,甚至短暂性晕厥等。血COHb 浓度10%-30%。轻度中毒的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吸 入新鲜空气后,症状逐渐消失。
减灾知识的宣传 减灾技能的培训 防灾演练
第二节 社区常见急性病症的预防与护理
1.高热 2.出血 3.昏迷 4.休克
二、出血
概念: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至组 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的现象
l (一)出血的病因及机制
l 1.血管壁破坏 l 2.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 l 3.凝血因子缺乏
l 1.直接暴力 l 2.间接暴力 l 3.积累性劳损 l 4.肌肉牵拉 l 5.其他
l (二)骨折的分类
l 1.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l 2.根据骨折的损伤的程度分类 l 3.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l 4.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三)骨折的临床表现
1.全身性表现 (1)休克:骨折部位大量出血,软组织严重损 伤,剧烈疼痛以及合并内脏损伤均可引起休克, (2)发热:一般骨折体温在正常范围内,血肿 患者可有低热,伴有感染时,可出现高热。
l 灾害的主要特征
l
l
突发性
l 连锁性
l
社会性
区域性
灾害的类型及受灾特点:
自然灾害 1、受灾类型:
人为灾害
2、受灾特点:灾害的性质不 同,特点也不同。
地震、海啸 、9.11恐怖事件 、SARS事件 禽流感 、矿难 、火灾 、车祸
灾害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沟通能力
医德高尚
风险意识
基本要求
业务娴熟
团队精神
(1)精神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定向力差、神情呆滞、 行为怪异、精神错乱 (2)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震颤麻痹 (3)锥体系神经损害:偏瘫 (4)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失语、失明、癫痫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社区救护
1.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松开衣领、裤腰带、注意保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2.根据情况给予吸氧,换血治疗等,以纠正缺氧 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若有脑水肿,根据脑水肿的程度 选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快速滴注 4.对于高热昏迷患者的救治 5.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密切观察病情
伤员转运方法
1.转运工具 ➢ 担架 ➢ 汽车 ➢ 轮船、汽艇 ➢ 飞机
徒手搬运:包括单人搀扶、背驮、双人
搭椅、拉车式及三人搬运; 担架搬运:铲式担架—适用于脊柱损伤、
骨盆骨折的病人;
板式担架: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骨折病人 四轮担架:固定于救护车、救生艇、飞
机上
其他:帆布担架、可折叠式搬运椅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伤肢的淤血肿胀,
l 2)布带止血带止血
法
l 用布带、三角巾、衣袖
等平整的缠绕在加有布 垫的肢体上,
l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l 1.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适应证,当四肢大动脉出
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血带
l 2.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上肢为上臂上1/3,下
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
l 3.使用止血带时,应首先垫上纱布,毛巾、衣服
(三)休克的社区救护 患者体位: 建立静脉通路 尽快消除休克病因 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尿量的观察
第三节
社区常见急性意外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一、骨折
概念:骨折是指由骨和骨小粱的完整性或连 续性中断所引起得到以疼痛、肿胀、功能障 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l (一)骨折的原因
2.局部表现
(1)一般表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骨折的特殊体征 1)畸形 2)反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四)骨折的社区救护
1.紧急处理 2.临时固定 3.避免再次污染 4.安全搬运
l (五)骨折的预防
l 注意日常生活和运动安全,预防跌倒的发生 l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l 多食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等含钙高的食物 l 在家庭环境设施上注意安全
等,增加接触面积,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l 4.止血带的松紧应适度,要以出血停止,远端
不能摸到脉搏为度
l 5.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通常
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能超过3小时。
l 6.止血带要有明显标志,包括使用止血带的开
始时间和部位。
l (三)出血的防护
l 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增强体质,使机体的造
身心健康
二、社区灾害的救治及管理
(一)社区灾害的救治原则
➢脱离危险环境 ➢先救命后治病 ➢边抢救边分类
➢就地取材 ➢先救后送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预检分诊的分类
分为四个等级、使用统一标识:
死 亡(黑色标识) 重 伤(红色标识)应在一小时内接受治疗。 中度伤(黄色标识)应在4—6小时内接受治疗 轻 伤(绿/蓝色标识)
l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l 1.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危害以及预防
措施的知识普及,提高自救与呼救能力。
l 2.工业生产中,进入一氧化碳高浓度环境
中,戴防护面具或正压空气呼吸器
l 3.在日常生活中,定期检测煤气管道是否
老化,破裂,注意开窗通风
四、毒虫咬伤
(一)发病机制 毒虫毒液中含有多肽类、酶类和氨类物质,可产 生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等,可引起叮 咬部位的局部剧痛,水肿、甚至坏死,严重可出 现全身过敏性反应、休克、溶血、甚至出现多系 统器官衰竭。
血
l 7)下肢出血 l 8)足部出血
l 2.加压包扎止血法
l 适用症:毛细血管出血和静脉出血
l 条件:无菌敷料,干净毛巾
l 注意事项:包扎的压力要均匀,范围应够大
l
松紧以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液流动为度
l 禁用者:骨折、可疑的骨折、关节脱位或伤口内有碎
骨片时
l 3.止血带止血法
l 适用于 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l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l 先提高患肢,尽量使静脉血液回流,减少
分类
1)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 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2)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低动力型休克(冷休克)、 高动力型休克(热休克)
(二)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痉挛期。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兴奋,烦躁 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 减少 2.休克期:微循环扩张期,精神由兴奋转为抑制,神志淡漠或昏 迷,感觉迟钝,皮肤发绀或出现花斑,四肢湿冷,血压进行性的 下降,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并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代谢性酸中 毒。 3.休克晚期:患者神志不清或昏迷,全身皮肤或黏膜发绀,出现 紫斑,四肢湿冷,冷汗淋漓,脉细弱,血压低或测不到,眼底视 网膜出血或水肿,全身有出血倾向。
l (二)出血的社区救护
l 1.指压止血法
l 仅限于身体较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适
用于头、面部、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主要用于 临时急救,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必须做好进一步 止血的准备
l 1)头顶部出血 l 2)颜面部出血 l 3)头面部出血 l 4)肩部出血 l 5)前臂与上臂出
血
l 6)手掌、手部出
颅脑损伤—平卧位、头侧一边或侧卧位; 颈椎损伤—平卧位、固定头部左右两侧; 脊髓、脊柱、骨盆损伤—垫硬板、仰卧位; 胸部外伤—开放性气胸包扎后取半坐位或坐位,呼吸
困难同; 腹部损伤—仰卧位,下肢屈曲;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昏迷病人—卧位、头侧一边或侧卧位; 休克病人—去枕平卧位; 四肢骨折、关节损伤—固定上、下两个关节
(三)毒虫蛰伤的社区救护 1.仔细检查蛰伤部位有无毒刺,并予以拔出或刮除,用针 尖挑开伤口,并用负压方法吸出毒液。 2.口服抗组胺药物 3.肌肉抽搐或强直者,可在镇静同时静注10%葡萄糖酸 钙10-20ml 4.根据毒虫毒液的酸碱性选择适宜的冲洗液 5.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伤病员的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挽救生 命,再根据不同类型的灾害特 点进行救护,但不管任何类型 的的灾害,在现场救护时首先 要注意的是保持气道通畅和防 止窒息。
定义: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专家组指出:
“灾害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 生态环境的破坏。”
WHO则认为:
任何能给导致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 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 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援助时, 即可称之为灾害。
第十章 社区灾害与急救
本讲内容提示
一、社区灾害与护理管理 二、社区常见急性病症的预防与
护理 三、社区常见急性意外损伤的预
防与护理
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
第一节 社区灾害护理与管理
1.灾害概述 2.社区灾害的救治与管理
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