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霞4月份法律讲堂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参考教案1

国家为了保护我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力,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未成年人:
最容易被侵犯的权力:
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法律为我们护航》参考教案1
课题
法律为我们护航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养成法律意识。
能力目标
了解并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知识目标
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重点
未成年人的定义
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请点评一下赵某的行为?
活动三: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你们是希望
人类的共识: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诉讼途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
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
法律援助-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于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这个共识来得并不容易、、、、儿童时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课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理解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法律抱有敬畏之心,有的学生则对法律缺乏基本的尊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理解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资料。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包括法律标志、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
案例可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等,涉及法律知识点的讲解。
3.操练(20分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活动可以分组进行,每组学生根据情景设定,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角色扮演。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法律伴我们成长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中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法律的保护作用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上的体现。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框通过展示未成年人身边发生的各种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通过视频案例、分析探究、小组活动、构建知识体系等方法帮助学生在了解法律后建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未成年人的定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分享感悟,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引导青少年在依法治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以后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学会依法办事。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辨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情境展示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和关爱的一组图片,引出今天的课题“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预习检查根据教材,完成以下知识点:1.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3.我国哪些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方位防线包括哪些内容?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障作用,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较为模糊,法律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便于学生参与实践。
4.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律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法律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如: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障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目,如“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进行讨论。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第七“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法律护我成长”和“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本单元设计依据文明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道德状况需要公正法律和有效的执法。
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状况,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法制的公平和管理体制的透明程度。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这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代表民族未来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其二,这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
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三,这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通过本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其四,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成本程教育目标的需要。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等几个有机结合的部分。
当代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法律知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本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未成年人受到的法律保护。
3.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未成年人受到的法律保护,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4.讲座:邀请法官或律师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场地。
4.邀请法官或律师进行讲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案例内容可以涉及未成年人受到法律保护的实例,如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
提问:“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2 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5.拓展(5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模拟参与,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讲堂教案
时间:2015年4月13日第五节、第六节
地点:104
主题:《劳动合同法》
过程:
1、导入案例:公司是否应当向王某支付双倍的工资?
2、事实劳动合同的建立及认定?
3、企业破产后的财产清偿顺序?
4、故意损害第三人利益时的处理?
时间:2015年4月20日第五节、第六节
地点:104
主题:《劳动合同法》
过程:
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
2、以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规范合同文本讲解具体的合同条款;
3、关于试用期
4、工资、试用期工资
5、试用期中的解除。
6、工作时间的约定及法定
7、工作地点
时间:2015年4月27日第五节、第六节
地点:104
主题:《劳动合同法》
1、违反劳动合同的处理(单位及个人)
2、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
3、经济赔偿金的条件;
4、工伤的认定条件及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