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语文二模卷现代记叙文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Ⅱ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南通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通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语文1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而来的。

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

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3.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北京市12区2016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资料

北京市12区2016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资料

2016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1【2016 东城二模】(一)阅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一文,完成第13-16题。

(共13分)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冯骥才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

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

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

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

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

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①,混混头儿。

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②一个。

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

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

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

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③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

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瓮声瓮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

小杨月楼心想,李金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

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山东潍坊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山东潍坊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山东潍坊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2016.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__________________。

”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

(徜徉/徘徊)于微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莘(xīn)莘学子B.隽(juàn)永搏古通今C.璀(cuǐ)璨人世沧桑D.氤氲曲(qǔ)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庄严幽远徘徊B.庄严悠远徜徉C.庄重幽远徜徉D.庄重悠远徘徊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幼小的生命教书墨之香慢慢滋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B.莱万多夫斯基在本赛季状态极佳,他有着九分钟进五球的惊人发挥,多家豪门俱乐部有意和他签订城下之盟。

C.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说法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24分)1.(1) 拔剑四顾心茫然 (2) 相随饷田去 (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 年少万兜鍪天下英雄谁敌手 (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本题共5小题,其中第(1)、(2)两小题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第(3)、(4)、(5)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

扣完小题分为止。

本题共5小题10组空格,每组空格1分,错、漏、多1字,该组空格即不能得分。

)2. (1) 弥散 (2) 发窘 (3) 无暇顾及 (4) 鹤立鸡群3. D (意为“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用于此处语境不对)4. B (在“30多个”后加“的”或在“市委”前加“的”)5. 示例:时常向往南天门外孙悟空的不羁神通(2分)总是惊叹景阳冈上武二郎的打虎场面 (2分)(每个句子2分)二、(46分)(一)(10分)6. 每个1分。

(1) 被任用(2) 通“增”,增加(3) 在国外7. (1) (2分)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关注点:“降”“斯”“苦”,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2) (2分)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关注点:“征”“色”“发”“喻”,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8. C (本文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二) (9分)9. C (希望) (A.居住/处在;B.可以/值得;D.回/女子出嫁)10. 虽时移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之本/心亦不宁息(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2016年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16年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 6题(17分)种子与土壤刘学谦①种子和土壤,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植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种子和土壤等条件,如果土壤和种子等条件都非常适宜,植物就能茁壮成长。

只是土壤适宜,但种子不好;或者土壤不佳,光有优良的种子,植物的正常生长终究还是困难的。

另外,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最终生长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

②我们知道,人的身体是由无数个细跑组成,这些细胞就像一粒粒种子,通常情况下,这些种子因为有合适的土壤环境得以正常成长,形成身体所需要的细胞,顺利完成人体的新阵代谢,新的细胞不断取代衰老的细跑,以保持生命的延续。

这些正常的细跑构成了生命的基本单位。

另外还有一种细胞是癌细胞,癌细胞是怎么回事呢?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③事实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它们是同源而生的不同结果。

人体任何癌症也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肿瘤体积的长大就是由于细胞不断分裂,数目增多而形成的。

1个细胞分裂为2个细胞,2个分裂为4个,4个分裂为8个……由此可见,身体内癌细胞需要不断地生长,达到一定数目后,才能够被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所发现,1厘米大小的肿瘤大约含有109个癌细胞。

而癌细胞在身体内要想不断地生长,就需要有适合它的体内环境和条件,比如营养物质、激素、调解信号传递、基因调控等,这些条件如果不理想或不合适,癌细胞生长也是会受到限制的。

④癌细胞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现代研究发现,人体内从一个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到形成109个癌细胞大小的肿瘤,需要漫长的时间,—般大约15—20年的时间。

这说明癌症患者之所以出现癌细胞的生长,首先在于体内环境即土壤条件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⑤通过以上介绍,应该知道防治癌症的关键是什么了,也就是要改变原来已经适合癌细胞生长的体内环境,即土壤条件。

2016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2、,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5、稍出近之,,。

(《黔之驴》)(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

(2分)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8、甲文选自《》一书,乙文作者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分)9、(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此观之B.王之蔽甚矣C.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D.四境之内不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汇编崇明县(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有本事,你也撕①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姓王。

②他上课常常讲不到十分钟时间,就会有细小的白沫子挂在他嘴角两边,像刷完牙忘记了擦嘴一样,很扎眼。

有捣蛋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白沫‛。

那时候,他住在学校,经常自己做饭吃。

晚自习辅导的时候,给我们讲题,常见他的手背上残留着面渍。

每每这个时候,女生就偷偷地笑,然后问他:‚老师,你才做过饭吧?‛他似乎意识到什么,赶紧把那双刚刚和过面的手藏起来。

③印象中,开始他还显得很窘迫,后来再遇到类似情况时,笑一笑就过去了。

④王老师的数学课上得不错,许多题都会给我们讲好几种解法。

他说,他有一个同学,数学很厉害,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一章,他撕一章的书,老师讲完了,他的书也撕完了。

而且,他的这个同学数学精通到据说选择题不用算,只看选项,就知道哪一个是答案。

总之,他说得神乎其神。

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都神采飞扬,嘴角的白沫也愈发多,仿佛那个人不是他的同学,就是他自己。

⑤我们有一个数学顶好的同学,很狂妄。

王老师有些看不惯他,就说:‚你要是哪一天也能一边学一边撕书,我就服你。

‛后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有本事,你也撕!‛有事没事的,他都用这句话来鞭策我们。

⑥我那时候数学很差,上他的课总不敢看黑板,尤其是他提问的时候,更是把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他问到自己。

即便这样,有一次,他还是问到了我。

他喊我名字的那一刻,我吓得仿佛在黑黢黢的夜里被魔鬼一把抓住。

我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站起来。

王老师见我这样,很严厉地批评我说:‚怕什么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不会答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答。

我的同学为什么敢撕书,那是一种胆量和勇气。

我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像他一样,在学习上有这么一股子闯劲和霸气。

‛⑦那节课,他在台上唾沫星子飞溅,我们在下边大气也不敢出。

下课后,同学们都埋怨我,说因为我而挨了批。

⑧我有一个同学叫李军,在一次考试结束之后,去了老师的办公室。

他见办公室无人,就从王老师的办公桌上找到自己的数学试卷,把61分改成了87分。

然而,改完之后,从办公室跑出来没多久,他傻眼了,因为那次考试,满分才85分。

⑨李军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⑩第二天发卷子的时候,李军假装肚子疼,没敢去上课,他怕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揭发他的‚罪恶‛行径。

卷子发下来,王老师什么也没说。

李军的卷子上,在被他改过的‚87‛分上面,轻轻地画了两道斜杠,然后,在旁边重新写上了61分。

难道老师没有发现?可是,没有发现他怎么会重新改过来呢?如果发现了,他怎么没有任何反应呢?⑪这件事很蹊跷,李军也觉得不可思议。

李军偷偷地对我们说:‚管他呢,这事就算稀里糊涂过去了,逃过这一劫,以后打死我也不敢了。

‛⑫毕业的那一年,我们班的数学考得很好。

成绩下来的那一天,王老师高兴得喝了不少酒,他说:‚你们考得不错,虽然没撕书,但都算是有本事的学生。

‛然后,他又在李军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你本来也是最棒的嘛!‛⑬李军的脸‚腾‛一下子红了,他尴尬地等在那里,以为老师还要说什么,结果,王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有满脸灿烂的笑。

⑭那笑,被酒燃烧过,红红的,让人一辈子难忘。

20、第⑥段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怕什么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21、文中三处画线句透露的信息是:(1);(2)。

(4分)22、本文多角度选择材料,全方位塑造了王老师形象。

根据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8分)2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题目的作用。

(6分)(1)(2)(二)(20 分)20. ,!(每格1分,共2分)21. (1)王老师生活上不拘小节(2)上课讲话时极为投人(每格2分,共4分)22. 用“有本事,你也撕”来鞭策学生用“敢撕书”的例子鼓励我因材施教(每格3 共9分)23. (1)以王老师的口头禅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 以此为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3) 突出王老师教育方法:用这句话激励学生在学习上要有自信,要有一股子闯劲和霸气。

((1)(2)两点写出一点即3分,第(3)点必写。

共6分)奉贤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bian______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

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

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

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

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

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

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⑪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

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原文)。

⑫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⑬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19、根据拼音写汉字:也不biàn_______解(2分)2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1)中年壮汉在小区池塘边为孩子费力的捉蝌蚪;(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1、把第⑦段中的画线内容改成‚一只手掌把握跟同学从蚊帐里摇醒,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后,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请选择一个角度说说理由。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上下文,在第⑪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本文题目“柔软的父亲”的妙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揭示了本文所写父爱的特点。

B.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C.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理解。

D.“柔软”和“父亲”搭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19 分)19.辩(2分)20. (2)拳师父亲半夜里为孩子们捉来萤火虫(3分)(3)父亲在后门用粗糙的手给“我”洗澡(3分)21. (4分)参考(1):原句的描写中把拳师父亲“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和叫醒我们时动作的轻柔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外表粗粝而内心温柔、细腻的特点。

参考(2):原句中“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写出了父亲抓来的萤火虫闪亮美丽,表现了父亲内心的浪漫,充满了童趣,突出了父亲虽然外表粗粝,内心对孩子却充满了慈爱。

22. 原句参考: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一一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3分)23. C(4 分)虹口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22分)引路①亿万富豪丹尼尔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大老板,也被人亲切地称为“大善人”。

有一年德州遭遇龙卷风袭击,造成几万灾民失去了家园和生活保障。

丹尼尔二话没说,拿出了超市的所有盈利,买了大量的食品、衣被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带着部分员工一起救助了上千难民。

这件事经过电视媒体报道之后,他成了整个德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②三月的一天,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

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

”④丹尼尔听了忍jùn不禁,问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⑤小男孩认真地回答说:“这只蚂蚁好像和同伴走散了,我要帮它找到同伴,这样它才能活下去。

”⑥丹尼尔这才仔细地去看,原来小男孩正在用草茎引一只走散的蚂蚁。

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只蚂蚁被慢慢的引回蚁群中。

见到同伴,那只蚂蚁立刻欢快地和大家碰着触角,打着招呼,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互相握手致意。

⑦丹尼尔对小男孩这种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赏,他说道:“谢谢你,为那只走散了的蚂蚁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⑧小男孩抬起头来望着丹尼尔,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