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核心网 系统架构 系统介绍
EPC系统详细介绍

EPC系统详细介绍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系统是一种集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项目的高效运作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EPC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EPC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工程设计管理: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工程设计进行整合、协调和优化。
通过建立设计标准、审查设计文档和协调各个设计队伍,可以减少设计变更和错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2.采购管理: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和采购协调。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采购策略、管理供应商和供应商评估,并提供采购合同和框架协议的管理,减少采购风险和成本。
3.施工管理: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监控。
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工程计划和进度管理、资源分配和监控,提供施工现场的数据收集和报告,帮助企业实现工程施工的高效运作和质量控制。
4.成本控制: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
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预算编制,实时跟踪和分析项目成本,提供成本控制的决策支持,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5.质量管理: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跟踪和评估项目质量,并提供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方法,确保项目达到质量要求。
6.安全管理:EPC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项目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跟踪和评估项目安全状况,并提供安全培训和监督控制的工具和方法,保护员工和现场安全。
总的来说,EPC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协调和优化项目的各个环节,实现项目的高效运作和风险控制。
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采购效率、施工速度、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EPC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EPC网络原理概述

EPC网络原理概述EPC(Evolved Packet Core)是LTE网络的核心组网结构,也是5G网络的一部分。
EPC网络是一个IP网络,其原理是将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网络(RAN)连接到核心网,并提供用户数据传输服务和管理功能。
EPC网络包含多个节点,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CRF (Policy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等。
这些节点相互协作,以提供无线接入网络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MME是EPC网络中的核心节点,负责处理用户接入和移动性管理。
它是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点,负责用户的认证、鉴权和注册等操作。
MME还负责跟踪用户设备的位置,并处理手机与网络之间的切换。
SGW是Serving Gateway的缩写,它负责处理用户数据的传输。
当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有数据传输时,SGW将数据从无线接入网络传输到核心网。
同时,当数据需要从核心网传输到用户设备时,SGW也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无线接入网络。
SGW还负责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即当用户设备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时,SGW会负责处理相关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PGW是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的缩写,它是用户设备与外部网络(如互联网)之间的接口。
PGW负责IP分组的转发和路由,将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目标网络。
PGW还负责用户设备的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即根据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需求,为数据流提供恰当的优先级和带宽。
PCRF是Policy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的缩写,它是EPC网络中的策略管理节点。
PCRF负责定义和控制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策略规则,以确保用户设备获得适当的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
EPC架构核心网组网方式分析

EPC 架构核心网组网方式分析吕红卫 冯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摘 要 为适应无线网络引入LTE技术,核心网分组域将向EPC架构演进,EPC核心网采用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架构,其组网模式与现有分组域相比将发生变化。
本文针对分组域核心网引入EPC技术后的网络特点,分析EPC核心网内、及其与其它网络间的组网方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EPC 核心网 组网方式吕红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交换所所长,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规划与咨询等工作。
冯 征: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设计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规划与咨询等工作。
1 EPC 标准引入背景与无线技术演进相适应,2004年12月,3GPP 在希腊雅典会议启动了面向全IP 的分组域核心网的演进项目SAE(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并在WI 阶段更新为EPC(Envoled Packet Core)。
3GPP 基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向全IP 网络演进、接入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UTRAN、GERAN、WiFi、WiMAX 等),确定EPC 标准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高数据吞吐、低延迟、数据分组化、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架构,以更好地支持实时(包括话音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并保证端到端QoS。
3GPP 于2009年3月完成R8 Stage3标准制定工作,于2009年12月完成R9 Stage3标准制定工作,与R8版本相比,R9版本主要针对SGSN Gn/Gp 支持双栈等功能方面进行改进,目前各厂家即将具备商用条件的产品大多基于R8版本。
随着LTE 技术在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引入,2G/3G 分组域将向EPC 架构演进,并推动移动网络向全IP网络演进。
2 EPC 标准架构EPC 核心网主要由移动性管理设备(MME)、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关(P-GW)及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HSS 和策略控制单元(PCRF)等组成,其中S-GW 和P-GW 逻辑上分设,物理上可以合设,也可以分设,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物联网解决方案-EPC系统详细介绍

物联网解决方案- EPC系统详细介绍摘要:EPC系统组成 EPC编码体系 EPC射频识别系统 EPC信息网络系统 EPC系统的工作流程 EPC的特点EPC系统的构成EPC系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
它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见下表。
EPC系统的构成系统构成名称注释EPC编码体系EPC代码用来标识目标的特定代码射频识别系统EPC 标签贴在物品之上或者内嵌在物品之中读写器识读EPC标签EPC编码体系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EPC代码是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具体结构如表2-2所示,具有以下特性:•科学性:结构明确,易于使用、维护。
•兼容性:EPC编码标准与目前广泛应用的EAN.UCC 编码标准是兼容的,GTIN是EPC编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使用的GTIN、SSCC、GLN等都可以顺利转换到EPC中去。
•全面性:可在生产、流通、存储、结算、跟踪、召回等供应链的各环节全面应用。
•合理性:由EPCglobal、各国EPC管理机构(中国的管理机构称为EPCglobal China)、被标识物品的管理者分段管理、共同维护、统一应用,具有合理性。
•国际性:不以具体国家、企业为核心,编码标准全球协商一致,具有国际性。
•无歧视性:编码采用全数字形式,不受地方色彩、语言、经济水平、政治观点的限制,是无歧视性的编码。
EPC-96 编码结构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EPC-96 8 28 24 36EPC-256 编码结构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EPC-256 8 32 56 160EPC-256 8 64 56 128EPC-256 8 128 56 64当前,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参与EPC测试所使用的编码标准采用的是64位数据结构,未来将采用96位的编码结构。
LTEEPC解决方案

LTEEPC解决方案概述LTEEPC(Long Term Evolution Evolved Packet Core)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核心网部分,它负责处理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LTEEPC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运营商对高速、高容量和高可靠性网络的需求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LTEEPC解决方案的架构、功能和优势。
一、架构LTEEPC解决方案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和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LTEEPC的核心网络。
1. MME:MME是LTEEPC的主要控制节点,负责用户的鉴权、位置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它与UE(User Equipment)建立和维护控制信道,为UE提供无缝的移动性支持。
2. SGW:SGW是用户数据的转发节点,负责将用户数据从MME传输到PGW。
它还负责用户数据的分组、分流和路由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低延迟。
3. PGW:PGW是用户数据的出口节点,负责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并提供数据的转发、路由和策略控制等功能。
它还负责用户数据的计费和质量控制,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和高效性。
4. HSS:HSS是用户信息的存储节点,负责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服务信息等。
它与MME和SGW进行交互,为LTEEPC提供用户认证和授权等功能。
5. PCRF:PCRF是策略和计费控制节点,负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策略和计费策略。
它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的状态,动态调整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运营商收益。
二、功能LTEEPC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功能,能够满足移动通信运营商对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要求。
EPC核心网系统架构系统介绍

EPC网络的安全优化
Security layer
1
Xu UE
Xu
Security layer
1
Security layer
2
eNB X2 eNB
S 1-C S 1 -U
S 1-C S 1 -U
MME
SAE GW
Evolved Packet Core ( EPC )
UE是否签约Dual Stack ,否则拒绝,否则返回 给UE “subscription limitation”
UE是否可能切换到不支 持IPv4v6网络,是则返 回给UE “single
PDN-GW
PGW检查如下条件,判断是 否接受Dual Stack请求
若不允许该APN使用两 个IP地址,则只分配一 个IP地址,并返回给UE “network preference”
(Mobile Country Code), MNC (Mobile Network Code) and
Idea of TA List
TAC (Tracking Area Code).
✓All the tracking areas in a Tracking Area List to which a UE is registered are served by the same serving MME.
Stage3(协议实现阶 段) 定义各接口上的具体 协议。2009年3月完成 当前定义的协议有: 3GPP TR 24.801: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WG1 aspects" 3GPP TR 29.803: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WG4 aspects" 3GPP TR 29.804: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WG3 aspects"
数据网-LTE 核心网(EPC)

数据网—LTE 核心网(EPC)目录第1章EPS网络概述 (3)1.1 EPS网络概述 (3)1.1.1 EPS网络关键概念 (3)1.1.2 EPS网络关键技术 (3)1.2 当前主流技术向LTE的演进 (3)第2章EPC网络架构 (5)2.1 LTE-EPC目标网络架构 (5)2.2 EPC重要网元 (5)2.2.1 GW (5)2.2.2 MME (6)2.2.3 HSS (6)2.2.4 PCRF (7)2.3 EPC重要接口 (7)第3章EPC基本流程 (9)3.1 Attach (9)3.2 TAU (9)3.3 Service Request (10)3.4 S1- Release (11)3.5 Detach (12)3.6 承载创建/修改/删除 (13)3.7 切换 (14)3.8 PDN连接或者去连接 (17)第1章EPS网络概述1.1EPS网络概述1.1.1EPS网络关键概念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3GPP制定的高数据率、低延时、面向分组域优化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标准项目。
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其职能:3GPP主要是制订以GSM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E-UTRA:LTE空中接口E-UTRAN:LTE接入网=UE+eNBEPC:Evolved Packet Core 4G核心网,3GPP的演进分组核心网,由MME+SGW+PGW组成EPS:Evolved Packet System ,3GPP的演进分组系统,由E-UTRAN+EPC组成SAE:系统架构演进项目1.1.2EPS网络关键技术EPS网络关键技术:➢EPS提供永远在线的用户体验,降低了用户接入业务的延时➢EPS的核心网允许多种无线技术的接入,目前支持的接入技术包括3GPP已经定义的UTRAN/GERAN,LTE,3GPP2定义的,以及IWLAN接入➢EPS在核心网将用户面和控制面进行分离,实现了网络的进一步扁平化➢EPS引入了TAI list和ISR等概念,降低了空口信令负荷,节约了网络资源➢EPS引入了PCC,对QoS控制、策略和计费控制集中处理1.2当前主流技术向LTE的演进关于2G/3G/4G 的争论已经结束, 所有移动技术都朝着满足未来业务需求的方向发展,并且逐渐趋于一致。
LTEEPC解决方案

LTEEPC解决方案1. 简介LTEEPC(Long Term Evolution Evolved Packet Core)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LTE (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核心网络架构。
LTEEPC解决方案提供了LTE网络所需的关键功能和服务,包括用户认证、移动性管理、数据传输和安全性等。
2. 功能和特点2.1 用户认证LTEEPC解决方案通过鉴权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对用户进行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LTE网络。
鉴权中心使用SIM卡中的密钥和算法来生成认证令牌,从而保证用户身份的安全性。
2.2 移动性管理LTEEPC解决方案支持移动性管理,包括位置注册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的功能。
位置注册用于跟踪用户的位置信息,而MME则负责处理用户的移动性管理请求,包括位置更新、寻呼和切换等。
2.3 数据传输LTEEPC解决方案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功能,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和数据传输实体(Data Transfer Entity,DTE)的支持。
PDN 连接用于建立用户设备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连接,而DTE则负责处理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2.4 安全性LTEEPC解决方案提供了多种安全性措施,包括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通过加密技术,LTEEPC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用户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
同时,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
3. 架构和组件LTEEPC解决方案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以下主要组件:3.1 鉴权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用于用户认证,通过生成认证令牌来确保用户的身份安全。
3.2 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MME负责处理用户的移动性管理请求,包括位置更新、寻呼和切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 33.402 3GPP SAE Security aspects of non-3GPP accesses
EPC Architecture (3GPP Standard)
EPC
BSC
Control plane traffic User plane traffic
S6d
HSS
S4
S6a
SGSN
议
? RAN3 - 结构与S1/X2接 口
? RAN4 - RF与RRM性能 要求
? RAN5 - 终端测试
EPC主要协议介绍
TS 23.401 GPRS enhancements for E-UTRAN access
TS 23.402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Diameter
S10
GTPv2
协议号
36.413 29.060 29.274 29.274 29.274 29.272 29.274
相关实体
eNodeB - MME eNodeB – S-GW
MME – S-GW MME – SGSN S-GW – SGSN
MME - HSS MME - MME
接口功能
3GPP CS Core
eNodeB
BTS
NodeB
?HSS, MME, SAE-GW realize LTE access and interworking with Non 3GPP network. ?Based on GTP mobility, S4 SGSN support legacy UTRAN&GERAN access. ?Based on MIP mobility, ePDG/AAA/PCRF increase network QoS and security.
3GPP TS 23.401: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access“ 3GPP TS 23.402: 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潮??偐愠捣獥敳屳
EPC介绍
? EPC关键技术介绍 ? EPC业务流程介绍
EPC的标准化进展
1
?可行性研究阶段 ?2004 年12 月正式立项至 2006 年 6月完成。主要是网 络结构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输出的基准协议是 3GPP
TR 23.882: 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
采用GTP协议,在MME设备间建立隧道, 传送信令
S12 S2a S5/S8
GTPv1 PMIPv6/MIPv4
GTPv2
29.060 RFC5213
29.274
S-GW – UTRAN P-GW – Trusted Non-
4
?Stage3 (协议实现阶段) ?定义各接口上的具体协议 。 2009 年 3月完成 ?当前定义的协议有: 3GPP
TR 24.801: 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獡数瑣屳 3GPP TR 29.803: 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獡数瑣屳 3GPP TR 29.804: 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獡数瑣屳
2
?Stage1 (需求阶段) ?定义 SAE的需求, 2006年 12月完成 ?输出的基准协议是 3GPP TS 22.278: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牡档瑩捥畴敲尺
3
?Stage2 (技术实现阶段) ?定义 SAE的网络结构、功 能实体及其相互接口。 2008 年6 月完成 ?输出的基准协议包括: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TS 23.216 TS 23.272 TS 33.401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CS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Stage 2 3GPP SAE Security architecture
3GPP标准组织与制定阶段
? 阶段1:需求
? SA1/NGMN
? 阶段2:结构
? EPS by SA2 ? LTE by RAN3
? 阶段3:详细实现
? EPC ? CT1/3/4 ? SA3/5/5
? LTE ? RAN1/2/3/4/5 ? SA3/5
? RAN1 - 物理层 ? RAN2 - L2与L3无线协
用于传送会话管理(SM)和移动性管理 (MM)信息
在GW与eNodeB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数 据包
采用GTP协议,在MME和GW设备间建立 隧道,传送信令
采用GTP协议,在MME和SGSN设备间建 立隧道,传送信令
采用GTP协议,在S-GW和SGSN设备间 建立隧道,传送数据和信令
完成用户位置信息的交换和用户签约信息 的管理
Flat Architecture, Access Agnostic, Separation of control plane from user plane, and all IP
6
EPC主要接口介绍
接口
协议
S1-MME
S1AP
S1-U
GTPv1
S11
GTPv2
S3
GTPv2
S4
GTPv2
S6a
S3
MME
S10
RNC
Operator's Services
Rx
PCRF
Gx
SGi
PGW
S2a/c
S2b
ePDG
SGW
S11
S5 (GTP)
SAE-GW: SGW+PGW
Non 3GPP Access Network
S10x
S10x
Mobilitdover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