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摘要中国教育部于2014年11月出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旨在综合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为加强学生体质教育和体育活动,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依据。
该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高级标准,以下综合回顾其中的一般标准、考核项目、自我评价和健身活动内容,以期为全社会更好更完善地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和健身活动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一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有明确规定: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以身心发展协调,兼顾“健康”与需要,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健康、科学、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
文中提出“综合发展”的理念,要求学生的四项基本体能(肺活量、灵敏度、肌力与耐力)、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达到一定要求,特别是智力、精神、动作等方面发展协调。
二、考核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共设置身体素质、形态指标19项,考核项目有9项,分别有肺活量、50米、活动时间、立定跳远、长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数、俯卧撑数。
同时,还设置体能分级标准,如男女50米分级标准为18.8、17.6,立定跳远分级标准为3.3米、2.9米,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数分别要求男女各20次以上,其他项目上各有不同要求。
三、自我评价在考核各项得分及格线以上,可以在自我评价中达到良好发展。
详细来说,自我评价主要可分为两部分:现有状态评估和未来规划。
现有状态评估主要以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等为主;未来规划主要以身心发展要求,营造适宜的体育活动环境,加强有关体育知识的学习,以达到良好的体质健康标准。
四、健身活动内容此外,为了实现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也给出了相应的健身活动内容,如常规活动性体育项目、体育科技、竞技项目、能力素养活动、社团活动等,以期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及活动实践,提高全面发展度,实现良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 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 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 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 19 -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 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最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2、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 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 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 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 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 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 性指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 2、长跑的呼吸方法
❖
有人说,应该用鼻呼吸,不能用口呼吸;有人
说,光用鼻呼吸不够,还得用口呼吸,做到口鼻
并用才行。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要 看在长跑的哪个阶段应用,还要看跑的速度快 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5、《标准》对学生因病或残疾的情况 也做出明确规定,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 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 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 予执行《标准》,被免予执行《标准》 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 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1、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 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 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 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 参加评优与评奖。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 2、冬季跑步注意保暖。不要只穿件绒衣就出来, 衣服穿得太少,易受寒感冒。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如羽绒服。不要穿过紧的衣裤,如牛仔裤等。
❖ 3、长跑时要保护好足部。不要穿过硬的鞋,如皮 鞋等,以免造成踝关节损伤。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pdf

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相关规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指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测成绩达到或超过良好,才有资格参与评优与评奖。
以往,学生得体测按学段分组,每组除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必测外,还有一些可选项目。
新《标准》取消选测。
在分组上,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在各组中,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都就是必测项目。
在大学生与中学生中,男生必须测1000米跑与引体向上,女生必须测800米跑与1分钟仰卧起坐。
《标准》还指出,体测得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与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与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对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
各组学生按总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至89、9分为良好,60分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时得成绩与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得50%与其她学年总分平均得分得50%之与进行评定。
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对于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得学生,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得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新增规定
2014年新出台得《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中学生与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须测引体向上。
《标准》规定,学生毕业时,体育成绩与等级,按照毕业当年学年总分得50%加上其她学年总分平均得分得50%之与进行评定。
成绩达不到50分,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也就就是说,拿不到毕业证。
《标准》要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得必测项目全部一致: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另外,各个测试项目都设置了具体得标准,比如,50米短跑,大一、大二得学生,男生超过9、1秒就为不及格,女生超过10、3秒为不及格;大三、大四得学生,男生超过9、0秒则不及格,女生超过10、2秒为不及格。
如果想评优,体育测试成绩评定必须要达到80分以上。
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得申请。
具体内容
附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一、说明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就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得基础性指导文件与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就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与衡量各地教育发展得重要依据,就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得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得学生。
2、本标准得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得通知》(国办发〔2012〕53号)与《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得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得信度、效度与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与引导锻炼得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与绩效评价得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得体质健康水平,就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得教育手段,就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体质健康得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得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得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得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得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得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与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与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得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得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与大学得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与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与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
特殊学制得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与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
学生毕业时得成绩与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得50%与其她学年总分平均得分得50%之与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得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0、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得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7),存入学生档案。
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得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1、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得《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测试与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12、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二、单项指标与权重
三、评分表
(一)单项指标评分表
表11 男生体重指数(BMI)单项评分表(单位:千克/米)
表114 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单项评分表(单位:次)
表116 女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注:小学五年级~六年级:50米×8往返跑;初中、高中、大学:800米跑。
(二)加分指标评分表
表21 男生一分钟跳绳评分表(单位:次)
表22 女生一分钟跳绳评分表(单位:次)
表23 男生引体向上评分表(单位:次)
表25 男生1000米跑评分表(单位: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