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性质及鉴别总结完整版

合集下载

有机物鉴别方法总结

有机物鉴别方法总结

有机物鉴别方法总结一、有机物鉴别的重要方法1、比重测定法比重测定法是比较有机化合物在液体中的比重或其他重量的比值。

它是一种简单的,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可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析。

常见的比重仪包括布朗比重仪,蒸馏比重仪,油浸比重仪等。

2、熔点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是指测定有机物的熔点,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有机物从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常见的熔点仪有Hoffman熔点仪、油浴熔点仪和蒸馏熔点仪等。

3、溶解度测定法溶解度测定法是指测定有机物的溶解度,即在一定的温度和溶剂中,有机物的溶解和分解特性。

这种方法是一种直接的,准确的,重要的有机物分析方法。

4、比热容测定法比热容测定法是指测定有机物的比热容,通常是指物质的恒定压强下的比热容,可以用来区分同类有机物。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分析有机物的热物性,弥补其他技术的不足。

5、化学反应性测定法化学反应性测定法是指测定有机物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可以通过检测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从而快速,准确地鉴定物质的种类。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可以灵活地分析物质的反应性及同位素组成,是有机物鉴定方法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6、比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是指比较有机物产生的色谱和吸光度,以辨别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

它是一种经济,快速,准确的有机物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的有机物组合物。

7、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指测定有机物在加热或热分解过程中改变的物质量,可以用来鉴别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有机物的成分和结构,并对有机物有一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有机物鉴别的常用技术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有机物分析技术之一,它利用某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分布分离不同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复杂的有机合成物,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

2、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吸收紫外线、可见光的不同原理,从而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的一种技术。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性质总结一、脂肪烃1、烷烃(1)物理性质:①状态: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常温下,含有5~8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8~16个碳原子的烷烃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

②密度:烷烃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

且均小于水的密度。

③熔点、沸点:同类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熔点和沸点越高;碳原子个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点和沸点就越低。

④溶解性:可溶于非极性溶剂如四氯化碳、烃类化合物中,不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

(2)化学性质:(以甲烷为例)①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燃烧)②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2、烯烃(1)物理性质: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和密度升高。

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和烯烃,烯烃沸点比烷烃高(2)化学性质:(以乙烯为例)①氧化反应:1、CH2═CH2+3O2→2CO2+2H2O(燃烧)2、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2O—催化剂、170℃→CH3CH2OH(制酒精)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 (制聚乙烯)3、炔烃(1)物理性质:炔烃的熔沸点低、密度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也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发生递变。

(2)化学性质:(以乙炔为例)①氧化反应:1、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条件:点燃)2、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中,某些性质是分析、鉴别有机物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由于现代仪器用于分离和分析,使有机化学的分析方法起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化学分析仍然是每个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少的样品作出鉴定,以保证实验很快顺利进行。

化学分析鉴定就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来得到一定的信息。

有机物主要以官能团分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定性实验,其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非常有利。

官能团的定性鉴定是利用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即能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或沉淀等现象,反应具有专一性,结果明显。

选取化学分析还是仪器分析取决于实验中哪一方法更为迅速、更为简便。

实验七十烷、烯、炔的性质【试剂及药品】环己烷、环己烯、乙炔、四氯化碳、氯化亚铜、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高锰酸钾溶液、10%NaOH溶液、氨水、2%硝酸银溶液、硝酸【实验步骤】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验取两只干燥试管,分别在两个试管中放入1mL四氯化碳。

在其中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另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分别滴加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并不时振荡,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再取一试管,加入1mL四氯化碳并滴入3~5滴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并作记录。

2、高锰酸钾溶液实验取2~3滴环己烷与环己烯分别放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水,再分别逐滴加2%高锰酸钾溶液,并不断振荡。

当加入1mL以上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另取一试管,加入1mL2%高锰酸钾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3、鉴定炔类化合物实验(1)与硝酸银氨溶液的反应取一只干燥试管,加入2mL 2%硝酸银溶液,加1滴10%NaOH溶液,再逐滴加入1mol/L 氨水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

将乙炔通入此溶液,观察反应现象,所得产物应用1:1硝酸处理。

有机物鉴别总结

有机物鉴别总结

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但是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

除了碳元素外有机物还可能含有其他几种元素。

如H、N、S等。

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就那么几种(碳最重要),但到现在人类却已经发现了超过3000万种有机物。

而它们的特性更是千变万化。

因此,有机化学是化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范畴。

甲烷甲烷分子式CH4。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413kJ/mol、109°28′,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空间构型,上面的结构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连接情况,并不能真实表示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烯烃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

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

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

链单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5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

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可由卤代烷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RCH2CH2X + NaOH —— RHC=CH2 + NaX + H2O (X为氯、溴、碘)也可由醇失水或由邻二卤代烷与锌反应制得。

(完整版)有机物性质总结

(完整版)有机物性质总结
加热
C8H18+C8H16
C8H18
加热
C4H10+C4H8
C4H10
加热
C2H6+C2H4
或C4H10
加热
CH4+C3H6
2.
(n+1)H2O
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热裂化:直接加热裂化
催化裂化:催化剂裂化(质量高)
裂解:用石油和石油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的分子 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复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 ⑴ 与溴水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
(工业上酒精的制备方法)
【总结】乙烯的加成反应说明了乙烯的双键的不饱和性
3.氧化反应:
(1)常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占燃
(2)乙烯的燃烧:C2H4+ 302八"八、2CO2+2H2O
燃烧通式:CnH2n+3n02
2
3.加聚反应:
催化剂
n CH2==CH—CH3催化^t- [CH2—CH]n
咼温咼压
I
CH3
聚丙烯
三•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CH2==CH—CH==CH2+2Br2>CH2—CH—CH—CH2
II II
BrBr BrBr
1,2,3,4—四溴丁烷
CH2==CH—CH==CH2+Br2>CH2—CH==CH—CH2(1,4加成)——为主
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产生降蓝色生成物 多羟基 能使指示剂变色 羧基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一、有机代表物质的物理性质 1. 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香味:乙醇、低级酯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华性:萘、蒽7. 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与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二、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1.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2.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3.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4.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5.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6.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如n=7,有以下五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7.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三、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有机物的四种主要类别是烷烃、烯烃、芳烃和醇。

烷烃是由仅含有碳和氢的直链或支链化合物组成的类别,比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烯烃是具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比如乙烯(C2H4)、丙烯(C3H6)等。

芳烃是由苯环结构组成的化合物,比如苯(C6H6)、苯乙烯(C8H8)等。

醇是由羟基(-OH)官能团组成的化合物,比如甲醇(CH3OH)、乙醇(C2H5OH)等。

有机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燃烧性、溶解性、挥发性、稳定性等。

燃烧性是指有机物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溶解性是指有机物可以在特定溶剂中溶解,比如乙醇可以在水中溶解。

挥发性是指有机物可以在室温下挥发,比如酒精。

稳定性是指有机物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比如烷烃比烯烃和芳烃更加稳定。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烷烃的蒸馏、烯烃的裂解、芳烃的加氢和醇的酯化等。

烷烃的蒸馏是通过在高温下将石油馏分分离出不同碳链长度的烷烃。

烯烃的裂解是通过在高温下将烷烃分子打破成烯烃分子。

芳烃的加氢是通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芳烃中的双键饱和成烷烃。

醇的酯化是通过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将醇与酸反应生成酯。

有机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作为燃料、溶剂、化学原料、药物、塑料等。

燃料是有机物的主要应用之一,比如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的燃料来源。

溶剂是有机物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比如乙醇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清洁和消毒。

化学原料是有机物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比如乙烯可以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

药物是有机物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比如阿司匹林和吗啉是常见的药物成分。

塑料是有机物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比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是常见的塑料原料。

总的来说,有机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过特定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来,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和应用。

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自然界获取
麦芽糖
C12H22O11
多官能团
基本同上
麦芽糖

△砖红色J
△银镜
淀粉(酶)水解
淀粉
(C6HioO5)n
多官能团
水解
淀粉


遇碘溶液呈深蓝

从自然界获取
纤维素
(C6HioO5)n
多官能团
水解、酯化
纤维素


氨基酸
多官能团
两性
缩聚
氨基酸

NaOH, HCl均能
反应
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多官能团
类别
通式
官能团
主要化学性质
常见有机代表物的鉴别与制取方法
代表物
水中
溶解性
KMnO4溶液
的作用
溴水
Cu(OH)2
银氨溶液
有关特性
制取

CnH2n+2
取代
甲烷

不褪色
不褪色
火焰不太亮
无水醋酸钠与氢氧
化钠共热

GH2n
C=C
加成、氧化聚合
乙烯

褪色
褪色
火焰较亮
乙醇170C脱水
石油裂解

CnH2n-2
C^C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1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盐析、变性
水解、显色
蛋白质
浓硝酸,△,有
黄色J
从自然界获取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乙醛CH3CHO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乙二醛:OHC-CHO+4Ag(NH)2OH4AgJ+(NH4)2QO4+6NH3+2H2O
甲酸:HCOOH+ 2Ag(NH)2OH2 Ag J+(NH4)2CO3+2NH3+H2O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无味
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汽油的气味
无味
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G〜C11的一兀醇
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Cl2以上的一兀醇
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乙醇
刺激气味
乙烯+水/卤代烃水


CiH2n-6。
-OH
取代、氧化
显色弱酸性
苯酚
可溶
褪色
褪色有白
色J

遇FeC3溶液显
紫色
从煤焦油提取 以苯为原料合成

R-CHO
-CHO
氧化、还原
加成、聚合
甲醛
乙醛
互溶
褪色
褪色
△砖红色
J/△银镜
乙醇、乙烯氧化/乙
炔水化

R-CO-R'
-CO-
加成
丙酮
互溶
2-丙醇氧化
羧酸
硝基苯还原
酰胺
R-CO-NH
-CO-NH-
水解
乙酰胺
易溶
碱条件下,水解
不可逆
葡萄糖
C6H12Q
多官能团
氧化、还原
酯化、银镜
葡萄糖

褪色
褪色
△砖红色J
△银镜
加新制的
Cu(OH)不△,成
深蓝色
淀粉水解
果糖
C6H12Q
多官能团
基本同上
果糖

不褪色
同上
从自然界获取
蔗糖
C12H22O11
多官能团
水解、酯化
蔗糖
特殊香味

乙二醇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丙二醇(甘油)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乙醛
刺激性气味

乙酸
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低级酯
芳香气味
-——二
、重要的反应
1.
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乂、—gc—的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一CHO(醛基)的有机物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j+NH4NO3
AgOH+2NHjH2O==Ag(NH3)2OH+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2Ag(NH)2OH2 Ag J+RCOONH4+3NH3+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4Ag(NH$)2OH4AgJ+(NH4)2COj+6NH3+2H2O
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 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Q;
含有一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s反应的有机物:含有 一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
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一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加成、氧化聚合
乙炔

褪色
褪色
火焰亮有黑烟
电石与水
苯及同系物
CnH2n-6
取代、加成氧化
苯/甲苯

不褪色/褪色
萃取
侧链氧化
石油催化重整/煤
焦油分离
代烃
R-X
-X
取代、消去
一氯乙烷

不褪色
萃取

NaOH共煮加
AgNO白色J
乙烯+HX
乙烷+人

R-OH
-OH
取代、消去
酯化、氧化
乙醇
互溶
褪色
不褪色

烧红铜丝放入有
(2)银氨溶液[Ag(NHs)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OH-+3H+==Ag++2NH4++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R-COOH
-COOH
酸的通性
酯化乙酸Biblioteka 易溶不褪色不褪色
浅蓝溶液/甲
酸有银镜
加N82CQ放出
CO2,或酸碱指示

醛氧化

R-COOR'
-COO-
水解
乙酸乙酯


碱条件下,水解
不可逆
乙酸+乙醇酯化
硝基化合物
R-NC2
-NO2
还原
硝基苯

不褪色
不褪色
苯硝化

R-NH2
-NH2
弱碱性/氧化
苯胺

褪色
同苯酚
氧化产生苯胺黑
(1)有机物:含有cC> —C^C——CHO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扌、SQ、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一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1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2+6OH-==5BF+BrOs-+3H2O或Br2+20H==Br+BrO-+H2O
2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Q、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