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爱国思想评述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
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和作用,他的生平事迹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注意,清朝就有人著书、编年谱,详细记载他的活动和思想,并汇集林则徐的诗文、信札、奏稿,编辑文集。
民国后,关于林则徐的传记、资料也出版了不少。
但真正对林则徐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规模地编辑出版林则徐文集应当说是建国后开始的。
建国后,除大量出版与林则徐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鸦片战争史料外,还出版了《林则徐集》的奏稿、公牍、日记、书简等,为林则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史学界一致认为,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高度的爱国精神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分歧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
杨国桢认为,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属于地主阶级范畴。
丁名楠等则认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已从本阶级的思想中游离出来,升华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属于人民的范围。
至于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则有下列的阐述: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张斌荣,俞祖华等人认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是:“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首先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拮据,国库空虚。
其次,鸦片贸易使整个地主阶级更加腐朽不堪。
再次大量鸦片的涌入导致吸食者的明显增加,必将危害清王朝的统治,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
”戴逸、张代春、徐飞等人主要认为林则徐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首先林则徐所在地位具有特殊性。
其次,这也是林则徐民本思想发展的结果,在政治实践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民心可恃。
再次,林则徐还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了我国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坚持的‘抵御外侮’的传统思想。
”当然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与林则徐的家教良好,父亲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包括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其从小就树立了爱国的思想分不开。
成弓认为: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鸦片不可能做到另行禁止。
对林则徐的评价

对林则徐的评价【内容摘要】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在广东,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此外,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还有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关键词】为民开眼看世界爱国思想转变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为民办实事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二、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开眼看世界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四、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变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林则徐与魏源思想述评.doc

林则徐与魏源思想述评如何评价林则徐、魏源提出的“睁大眼睛看世界”和“向外国人学习控制外国人的技巧”的新观念,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严重打击。
中国官僚和知识分子中的爱国人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地理历史,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寻找救国图存的方法和抵抗外国侵略的方法。
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外国报纸、书籍、地图,在战争期间审问英国囚犯,以及直接询问外国商人和传教士,获得了当时的世界知识。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
他被道光派往广东虎门镇压鸦片和打击鸦片走私。
他组织人员翻译西方出版物。
1841年,他把它们编成《四洲志》,并把手稿交给了他的好朋友魏源。
1843年1月,魏源将其编为《海国图志》,其中包括世界各国的地理。
历史也总结了鸦片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论述了海防的战略和战术。
《《筹海篇》》一书提出了“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以丰富强兵,抵抗外国侵略,在近代中国创造先进的外国军事科学技术”的思想。
魏源及其《魏源简介》生于1794年,卒于1857年。
这个词沉默而深沉,来自湖南邵阳。
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开创了世界历史。
1803年的一天,9岁的魏源对着大考官脱口说出对联“杯里太极”,并回答说:“我怀了一个儿子”。
听了这话,县长反复表扬他,从小就想得很快。
魏源出生在邵阳县一个小官员的家里。
因为他的父母已经是家中的一员,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他从不放下书本,熬夜看书。
他的母亲害怕他会在过去搞垮自己的身体,所以她强迫他每天关灯按时睡觉。
然而,当他的父母在睡觉时,她经常偷偷起床熬夜看书。
17岁时,他成为当地的名人。
年初,XXXX 编纂了01030150卷,增加到60卷和100卷,近百万字。
当时,《海国图志》不仅是一本完整的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的书,而且是一个为反侵略斗争提供各种战略和信息的海防总集。
主要内容包括《海国图志》和每部电影的总序、后评价和文章中的注释。
它还包括汇编信息,收集所有国家的外国历史数据,可以找到。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特点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特点作者:崔静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2期摘要:在我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今天,人们依然忘不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得伟大壮举,他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更是我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反侵略、体察民情、富国强民等特点中,他虽位卑却不敢忘国,在流放遣戍的期间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更揭开了我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近代史虎门销烟睁眼看世界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用血和泪、刀与火所浸透渲染的悲壮史诗便就此翻开帷幕。
百余年来,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字在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师夷长技以制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更是为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面对本国分裂者的挑衅还是外敌的入侵,他所表现出的舍生忘死,大义凛然,都是其高尚爱国情怀的最佳体现。
为了我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尊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不仅是有意义的、丰富的,更是伟大的、具体的。
一、体察民情、经世致用的爱国主义思想1811年林则徐考中进士,曾担任按察使、布政使、盐运使、翰林院编修、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等职。
在他担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时,办事认真严肃、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救灾代赈、清理冤狱,做了很多为国为民的事,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他主张“知民情向背而顺导”,以“名为邦本”的思想为基础,亲力亲为、为民请命。
为了暂纾民力,林则徐主张缓征、减征受灾地区的钱粮漕米,他爱惜民力、体察民情,对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特别重视。
1823年时,江苏地区水灾不断,当权者腐败不堪,受灾人民“汹汹将变”。
此时,有人提出使用武力镇压,担任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不愿损害人民的利益,拒绝了这样提议。
林则徐主张将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相结合,在“轸灾黎而保富民”的思想下,不仅解决了受灾人民的温饱,还避免了一场农民起义的爆发。
林则徐读后感

林则徐读后感
《林则徐》是一部以清代官员林则徐为主角的历史传记,通过对其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林则徐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民族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
他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国家危机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这部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爱国情怀的伟大力量。
林则徐的一生告诉我们,爱国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要有实际行动,要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付出实际的努力和奉献。
他的精神和品质,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示意义。
通过阅读《林则徐》,我对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我愿意向林则徐学习,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振兴,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范本)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简介:林则徐,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和发扬。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一、注重保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林则徐,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和发扬。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一、注重保护民族权利当英国及其它国家商人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直接损害人民利益时。
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书:“鸦片泛滥将使中国数十年后出现兵弱银涸的严重局面。
反对白银流向国外。
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决不可“漏向外洋”。
这种初步的民族意识,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突出的特色,也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鸦片泛滥以后,他曾亲自向江苏苏州、湖北汉口一带“禾闾聚集之地”的“行商铺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民族经济遭到破坏和商人破产的现实之后,他指出:“行商铺户…佥谓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反二三十年以后,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数,问其一半货何售,则一言以蔽之曰,鸦片烟而已。
”这种认识,初步了解并且触及到了中国的近代问题,即利权问题,这是后来一切爱国主义者所要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
“挽回利权”的爱国主义口号即是根据这个事实提出的。
所以林则徐一到广州就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决,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这说明,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触及保护民族权利的同时,他反对鸦片泛滥较多地着眼于大多数百姓遭受毒害的后果,这些都是他在当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一篇: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
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和作用,他的生平事迹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注意,清朝就有人著书、编年谱,详细记载他的活动和思想,并汇集林则徐的诗文、信札、奏稿,编辑文集。
民国后,关于林则徐的传记、资料也出版了不少。
但真正对林则徐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规模地编辑出版林则徐文集应当说是建国后开始的。
建国后,除大量出版与林则徐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鸦片战争史料外,还出版了《林则徐集》的奏稿、公牍、日记、书简等,为林则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史学界一致认为,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高度的爱国精神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分歧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
杨国桢认为,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属于地主阶级范畴。
丁名楠等则认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已从本阶级的思想中游离出来,升华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属于人民的范围。
至于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则有下列的阐述: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张斌荣,俞祖华等人认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是:“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首先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拮据,国库空虚。
其次,鸦片贸易使整个地主阶级更加腐朽不堪。
再次大量鸦片的涌入导致吸食者的明显增加,必将危害清王朝的统治,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
”戴逸、张代春、徐飞等人主要认为林则徐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首先林则徐所在地位具有特殊性。
其次,这也是林则徐民本思想发展的结果,在政治实践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民心可恃。
再次,林则徐还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了我国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坚持的‘抵御外侮’的传统思想。
”当然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与林则徐的家教良好,父亲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包括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其从小就树立了爱国的思想分不开。
林则徐的品质和故事

林则徐的品质和故事林则徐,我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以坚定的爱国信念、高尚的品质和勇敢的行为,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详细介绍林则徐的品质和与之相关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
一、林则徐的品质1.爱国主义精神林则徐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生,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放在首位。
面对鸦片流毒、国家财政困难等问题,他坚决主张禁烟,为国家民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勇敢坚定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毫不退缩,勇敢地与鸦片贩子作斗争,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3.严于律己林则徐为官清廉,严于律己,注重品德修养。
他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以身作则,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4.求真务实林则徐在治理国家和解决民生问题时,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调查研究,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改革。
5.仁爱宽厚林则徐关心百姓疾苦,仁爱宽厚,善于化解民间矛盾。
他主张以德服人,以礼服人,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二、林则徐的故事1.禁烟运动林则徐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针对鸦片流毒严重的问题,坚决主张禁烟。
他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整顿海防,使鸦片贸易受到沉重打击。
他还亲自编写了《禁烟条例》,为禁烟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2.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在虎门海滩,他指挥官兵销毁鸦片,历时23天,共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这一壮举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坚强意志。
3.治理黄河林则徐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亲自主持治理黄河。
他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治河方案。
在他的努力下,黄河泛滥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保障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4.兴办教育林则徐十分重视教育,他主张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兴办学校,推广新式教育,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做出了贡献。
总结:林则徐以高尚的品质、勇敢的行为和崇高的精神,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评述
冯伟
摘要:爱国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
它包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民族自豪感就是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而光荣和自豪的精神最基本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
奋起抵抗外敌的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反对分裂和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勇敢勤劳,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富强。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
分析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对促进现代国人增强爱国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林则徐;爱国;思想
引言
爱国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有行为上的表现,有思想上的表现。
但这两种表现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研究一个典型的爱国人物可以指导我们当代青年明确爱国的含义,不盲目的去爱国,甚至用错误的方式方法去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
国家的未来是当代的青年,只有让他们有了一个正确的爱国意识,爱国价值观,才能在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在众多爱国仁人志士中,林则徐的爱国思想不仅具有其普遍意义,而且又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民族英雄,同时也被人们称为只能过眼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一、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的体现
(一)林则徐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当时,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份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
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
3.过去禁烟弊端;
4.禁绝之法。
”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在林则徐的努力下,惩治了贪官,同时收缴了大量的鸦片。
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
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
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
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
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
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从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当中,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二)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从此,有志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地主阶级提出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没有涉及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方面,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可以说是后来洋务运动的启蒙思想。
二、林则徐爱国思想的评价
首先,总体上讲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正是由于林则徐成功地的虎门销烟,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输入者,同时也显示出了我们中华名族坚决禁烟的决心,让当时的国人有了抵抗外来侵略者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而林则徐的放眼望世界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当时国人的天朝上国梦,让一些人看到了世界的形势,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的一定的思想基础。
虽然他主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是都是为一个宗旨,爱国,为了国家的存亡发展。
三、主要结论
爱国精神,爱国思想,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
爱国的方式有许多种,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给了我们启示:最基本的是要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要以实际行动带动他人,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有了各种主权完
整的情况下才能去谋求发展,争取自强。
针对当代世界大环境和平的现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有谋求发展、自强的爱国思想。
作者简介:
姓名:冯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1年7月8日
籍贯:四川省、邻水县
所在班级:2010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