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现代诗,作者是郭沫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以鲜明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欣赏。

2.教学难点:(1)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2)诗歌情感的理解与传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天上的街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简要介绍诗歌的作者郭沫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巩固记忆。

3.理解诗歌内容(1)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思;(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4.欣赏诗歌意境(1)展示天上的街市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5.学习诗歌表现手法(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6.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7.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8.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想象作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观摩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观摩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观摩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郭沫若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1.2理解并背诵《天上的街市》。

1.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创作。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

2.2学会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3.2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1.2学习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2.1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2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郭沫若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1.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激发学生对“天上的街市”的好奇心。

2.诗歌朗读与感知2.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段朗读,注意停顿、重音等。

3.诗歌内容解析3.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天上的街市”、“流星”等。

3.3教师解释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天上的街市”象征理想世界。

4.诗歌意境欣赏4.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4.2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意境。

5.诗歌创作实践5.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一首诗歌。

5.2各组分享创作的诗歌,教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背诵《天上的街市》。

2.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郭沫若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创作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寓言、神话、传说”。

《天上的街市》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天上的街市的寓言故事,传达了正义、勇敢、善良等美德。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寓意深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寓言、神话和传说的故事,对这类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课的课文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表达方式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能够默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寓言故事,进行创意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善良、正义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默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运用课文中的寓言故事,进行创意写作。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课文中的寓意,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PPT、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词,了解课文大意;准备笔记本,记录课堂要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天空中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说课设计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说课设计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说课设计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说课设计27.〔天上的街市〕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闻。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宜朗读。

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调动学生想像思维。

2、教学目的: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②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③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难点是: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形成能力。

二、〔说教法〕:1、结构、层次:从教师教学角度主要设计为六个环节〔引导入境—明确目标—指导朗读—提问探究—小结稳固—练习提高〕。

2、思路、理念:引导入境尽量简洁明快自然得体。

明确目标为的是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并有利于学习活动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不在理论解说。

同时这是重点之一,而且是下一环节的根底,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学生朗读训练形式要多样。

提问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 教学难点举例:在分析“牛郎织女”的拟人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一传统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通过赋予神话人物以人的情感,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解释为何这种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பைடு நூலகம்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天上的街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在夜晚仰望星空,想象过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奇幻世界。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天上的街市》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无限魅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诗意。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2. 诗歌朗读与感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的影响。
- 诗歌结构的把握:对于诗歌的结构层次,学生可能感到抽象,需要通过图表、分析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结构美。
- 情感体验与传达:学生可能难以将自己放入诗歌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并传达情感。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它把积极的情感寄寓在新奇的联想和想象中。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前准备: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致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

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1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 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1、第一幅画:朗读方式:对读。

关键词:明、无数、点、亮、现。

知识点:联想的特点。

2、第二幅画:朗读方式:齐读。

关键词:缥缈、美丽、没有、珍奇。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3、第三幅画:朗读方式:想象读。

(语气:亲切;情感: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浅浅、不甚、来往。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4、第四幅画:朗读方式:再创造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手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的理解。

2.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创设学习情境。

3. 采用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夜空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意义。

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和修辞手法。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5. 课堂练习:设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进行升华。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字词理解、修辞手法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以及文学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诗歌。

2.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天上的街市
学习目标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冥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教师出示图片)……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
缥缈(piāo miǎo)闲游(xián)隔(gé)甚(shèn)
(2)释义:
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

明确:远远的/街灯
..。

../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
..。

../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
..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

..,定然是/世上/没有
..的/珍奇
2.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诗里的画面,仔细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二:体会联想与想象
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
明确: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节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

明确: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明确: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4.改写神话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5.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象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明确:不能;由街灯联想到明星,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拓展延伸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好处?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

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

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

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朵”可不可以换成“颗”?
明确:用“朵”来做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儿一样。

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中的“浅浅”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浅浅”说明牛郎织女相隔很近。

生活得自由、幸福。

“浅浅”,运用叠词,不但更好地表现天河的浅,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目标导学四:仿写句子,拓展提升
发挥想象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示例:甜蜜的梦,好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却已经跑了。

照在地上的月光,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的牵牛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笼子里的小鹦鹉,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照在地上的月光,好像柔柔的海水静静淌着,泛着清冷的光,带来阵阵凉意。

开放的牵牛花,好像一只小酒杯,露水盛在里面,像甜甜的酒。

笼子里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活泼的小孩,蹦来跳去,一刻也不停歇。

三、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天上的街市
联想街灯(明)→(闪)明星光明
明星(现)→(点)街灯自由
想象街市(美丽)→物品(珍奇)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美好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合作探究答案
1.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节到第四节是写想象的。

写实为想象作铺垫。

2.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街灯→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4.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5.合适,“朵”常用于花,流星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像花一样,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

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这样天上的街市越发显得神奇美妙,令人向往。

可取之处
在授课时,给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把自己所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讲给小组成员听,也让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