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做框架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器材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茎越长越高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研究茎的作用实验器材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及结论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温度和温度计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比较水的冷热实验器材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学习并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如石子、果实、书本等)3.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水平。
2.用零位调节按钮将天平调整到零位。
3.选择一个物体(如石子),将其放在天平的盘中。
4.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5.按顺序重复步骤3和4,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表:序号物体质量 (g)1 石子 52 果实103 书本5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石子的质量为5g,果实的质量为10g,书本的质量为50g。
实验结论:1.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大小。
2.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单位为克(g)。
3.通过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天平平稳并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中时,应当小心轻放,避免物体掉落或破坏天平。
3.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整理,并将实验器材归位。
参考资料:无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学习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也了解了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天平的技巧,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拓展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知。
【六下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

【六下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1. 引言1.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不同物质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特征;2.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测量,如测量物质的长、宽、高等;3.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分;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发现物质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思维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开展,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指实验进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XX现象的产生机制。
根据XX定律,XX的变化会导致XX的变化,从而观察到实验中的现象。
实验原理的核心是XX理论,通过对XX的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理解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实验原理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验原理的解释,探究XX现象的产生机制,从而深入理解XX对XX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实验的意义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3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进行实验所必须准备的工具和设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包括:1.实验仪器:包括实验室常用的各类仪器,如称量仪、温度计、计时器等。
这些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实验材料:包括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试剂和溶液等。
这些材料的纯度和质量对实验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3.实验容器:包括各种实验所需的容器,如试管、烧杯、烧瓶等。
这些容器的清洁和透明度对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都有影响。
准备好适当的实验器材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可靠的关键之一。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要对实验器材进行仔细检查和准备,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版.doc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小纪汗乡中心小学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9.6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过程: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小纪汗乡中心小学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9.10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实验器材:带盖长纸盒2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6只猜测: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可以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吸水纸;2、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3、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4、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运动的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第一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黑暗的一端;第二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湿土的一端。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小纪汗乡中心小学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9.17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器材:塑料桶、沙子、小石子、小铲、漏网、水草、标签、记录纸、小鱼猜测: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实验过程: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在六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最让我
印象深刻的是水的密度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玻璃珠、塑料球、硬币、
铁钉等。
然后,我们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并在水中加入了一些盐,搅拌均匀使盐完全溶解。
接下来,我们将不同的物品一个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各不相同。
玻璃珠和塑料球浮
在水面上,而硬币和铁钉则沉到了水底。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所致。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密度大的物体沉在水中,密度小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而盐水的密度比普通水大,所以一些原本沉在水底的物体在盐水中能够浮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密度这个概念,还深刻理解了密度与物体在水
中的浮沉关系。
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和重要性。
除了水的密度实验,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有趣的科学实验,比如光的折射实验、电路实验等。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
设计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能力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六年级下学期的科学实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探索、实践,为将来的科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做简单的框架

我认为三角形框架很稳定,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长方形框架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年级
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简单框架的稳定性
实验器材
筷子40支、橡皮筋30根、剪子(81207中枝剪)1把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2、扎框架。用筷子和橡皮筋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3、试一试框架的稳定性。(1)用食指压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一角,看看哪一个容易变形。(2)拉一拉,压一压三角形、长方形框架的一角与对边或对角,看看哪一个框架容易变形。(3)三角形稳定,长方形易变形。为什么呢?三角形三边之间相互推拉,保持了它的稳定性。4、加固长方形框架。(1)思考如何加固长方形框架?在什么地方加固?(2)在四边形框架里面一个对角加一根斜杠。(3)再试一试稳定性。看看是否加固了。(4)增加的斜杠起什么作用呢?斜杠和长方形的边构成三角形,三角形三边之间相互推拉,所以框架变得坚固。5、观察到的现象:三角形框架稳定,长方形框架容易变形;加斜杠构成的三角形框架能加固长方形框架。6、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实验过程:1.将秤盘挂绳挂在提手处,然后将一个钩码挂在秤盘挂绳的一端。
2.记录下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
3.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增加一个钩码,直到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变化明显。
4.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数据。
观察到的现象:随着钩码数量的增加,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结论: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当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大于钩码数量的倍数时,秤盘就会向下倾斜,这是因为杠杆的原理。
小杆秤可以用来称量轻物品,而且精度高。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挂钩码的数量测力计读数我们的发现21约2.5N41约5N61约7.5N1012.5N观察到的现象用定滑轮时,测力计读数比挂钩码的力大小要大,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或实验的结果: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是我们实验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在动滑轮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动滑轮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在滑轮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两个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动滑轮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在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小木板、四个不同高度的物品、盒钩码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斜面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斜面确实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坡度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类型:实验年级:六年级实验名称: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猜测:改变纸的形状会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步骤:1.将同样大小的纸折成不同形状,如“V”、“U”、“T”、“L”、“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