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式液压升降台设计说明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2t剪叉式升降平台设计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职042班姓名:程菲菲学号:2004075371指导教师:王晓伟完成日期:2008年6月22日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 I II 1 前言................................................... - 1 -1.1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概述 (1)1.1.1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发展状况..................................... - 1 -1.1.2 升降平台分类及各自优缺点....................................... - 1 -1.1.3 升降平台的选用................................................. - 3 -1.2课题任务.. (4)1.2.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4 -1.2.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4 -1.2.3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 4 -2 设计方案的确定.......................................... - 5 -2.1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功能特点分析求解 (5)2.2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6)2.3设计方案的确定 (6)2.3.1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6 -2.3.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8 -2.3.3各机构和各部件的结构方案设计................................... - 9 -2.3.4 主要控制方案设计.............................................. - 10 -3 上平台及各剪叉的设计计算 .............................. - 12 -3.1升降平台的参数 (12)3.2重物集中作用于升降平台中央位置时的受力分析 (12)3.2.1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12 -3.2.2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17)3.3重物偏载于升降平台铰接处(即D端)时的受力分析 (22)3.3.1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22 -3.3.2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27 -3.4重物偏载于升降平台滚轮处(即C端)时的受力分析.. (32)3.4.1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32 -3.4.2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37 -3.5剪叉的校核.. (42)3.5.1剪叉BD的强度校核............................................. - 42 -3.5.2剪叉AC的强度校核............................................. - 43 -总结.................................................... - 43 -谢辞.................................................... - 44 -参考文献................................................. - 45 -摘要剪叉式升降平台作为一种平面升降机械,主要用于抬升重物,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用作货场装卸货物的升降台、各种工程中操作人员的工作平台等等。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

1.前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升降机是一种升降性能好,适用围广的货物举升机构,可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设备之间的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共件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库上料,下料,仓储装卸等场所,与叉车等车辆配套使用,以及货物的快速装卸等。
它采用全液压系统控制,采用液压系统有以下特点:(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其他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在同等的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
(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3)液压装置可在大围实现无级调速,(调速围可达到2000),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调速。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他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解或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6)液压元件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压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当然液压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液压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易泄露,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
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出现故障不易找到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减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1.2国研究状况及发展前景我国的液压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自从1952年试制出我国第一个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仿制外国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和引进消化提高等几个阶段。
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产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研制和生产出了一些.具先进水平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液压技术已经能够为冶金、工程机械、机床、化工机械、纺织机械等部门提供品种比较齐全的产品。
但是,我国的液压技术在产品品种、数量及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水品以及主机行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液压元件。
【机械毕业设计】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和WORD说明书】

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举升机均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在举升前汽车必须驶上举升机。在 移动式举升机方面也有几项成功设计,如剪式举升机、菱架式举升机等。但这类举升机仍存 在两个主要问题,接近汽车下部较难;在车间移动举升机时难逾越地面上的障碍物。当然, 可移动性是这类举升机的突出优点。现在固定安装的单柱、双柱、四柱举升机已在维修现场 广泛采用,而移动式举升机却相对要少得多。
双柱举升机(包括液压式或机械式),均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检修汽车下部具有很高的 可接近性(几乎达到 100%);其次,采用车轮自由型的方式支撑汽车,因而拆卸车轮时不需
3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816.1629, please register!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816.1629, please register! 毕业设计说明书
3.3.6 油箱容量的确定················································ 31 3.4 液压缸主要零件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31
1.1 举升机的发展简史
汽车举升机在世界上已经有了 70 年历史。1925 年在美国生产的第一台汽车举升机,它 是一种由气动控制的单柱举升机,由于当时采用的气压较低,因而缸体较大;同时采用皮革 进行密封,因而压缩空气驱动时的弹跳严重且又不稳定。直到 10 年以后,即 1935 年这种单 柱举升机才在美国以外的其它地方开始采用。
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步骤解读

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步骤解读1.确定需求和要求在进行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工作台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
例如,需要确定工作台的承载能力、升降高度、升降速度、工作台的形状和尺寸等。
2.选取材料和结构设计在确定需求和要求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工作台的结构。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因素。
对于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支撑和联动装置的设计,确保工作台能够稳定地升降。
3.设计液压系统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升降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应包括液压缸、泵站、液压管路和控制装置等组件。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应合理选择液压缸的尺寸和泵站的功率,以满足工作台的升降要求。
4.进行结构强度计算为确保工作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结构强度计算。
结构强度计算可以分析工作台在承载工件时所受到的力的分布情况,进而确定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等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计算。
5.制作图纸和模型完成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后,需要制作工作台的详细图纸和模型。
图纸应包括工作台的总体装配图、各个零部件的图纸和尺寸标注等信息。
根据图纸和模型,可以进行工作台的加工和制造。
6.生产和测试样品根据图纸和模型进行工作台的生产,并制作样品。
样品可以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工作台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对设计进行改进。
7.安装和使用完成生产后,需要将工作台安装到使用场所。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装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台的升降高度和速度等参数,然后开始使用工作台进行工作。
综上所述,剪刀式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需求和要求、选取材料和结构设计、设计液压系统、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制作图纸和模型、生产和测试样品,最后进行安装和使用。
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剪叉式液压升降台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目录剪叉式液压升降台1 绪论1.1升降平台的简介升降平台是一种将人或货物升降到某个高度的机械设备,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起重设备机械,它拥有举升力大、升降面积大、升降平稳、噪音低、操作方便、维修简便、并能够停在升降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上。
被广泛的应用在仓库、码头、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行业,可以作为一种比较好使用在人员登高工作和货物垂直运输起重机械。
升降平台随着人类对垂直运送设备的需求而出现,与人类的发展文明一样长久,最初的升降平台采用最基本的动力方式如人力、畜力等提升重量。
在工业革命时代之前,这些动力方式常常被升降装置广泛采用。
现在升降台多采用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方式,其中液压式因为升降平稳,占体积小,提供动力大等优势被广泛使用,使用该设备多采用剪叉式升降臂,设备占体积小,移动方便,工作环境限制小,如今的升降台更加添加了许多辅助设备,如安全防护装置目前世界升降台的最高成就应该是非瑞士格劳宾登州正在建设的“圣哥达隧道”上的一部大型升降平台莫属了。
“圣哥达隧道”是一条从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通往欧洲其他国家的地下较长的铁路隧道,总长57公里。
位于距离地面大约在八百米的“阿尔卑斯”高速列车站,打算要建设一部直接到达地面上的升降台。
建成完工后,将会成为现今世界上升降总距离最长的一台升降平台设备了。
游客登上升降平台后利用升降台到达地面,时间更短,更加方便,就可以登上阿尔卑斯冰河观光快速列车,在经过两个时辰后就能够到达山顶的度假村了,就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了。
1.2 升降平台分类按照移动的方方式分为:、拖拉式、自行式、车载式、可驾驶式。
固定式:这种方式是盛机械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的产品,他主要用在车间生产线的高度差之间货物,运输货物,材料,装配线,工件使用装配时候调节工件与设备高度等。
车载式:是为提高升降平台的机动移动性,将升降平台固定车上,由汽车引擎提供动力,无需外接额外动力设备,实现车载式升降平台的升降功能。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2t 剪叉式起落平台设计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职 042 班姓名:程菲菲学号:71指导教师:王晓伟达成日期:2008 年 6 月 22 日目录摘要 ........................................错误 ! 不决义书签。
ABSTRACT......................................错误 ! 不决义书签。
1 前言 .......................................错误 ! 不决义书签。
剪叉式液压起落平台概括 ....................................错误! 不决义书签。
剪叉式液压起落平台发展状况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起落平台分类及各自优弊端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起落平台的采用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课题任务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课题重点问题及难点: .....................................错误! 不决义书签。
2 设计方案确实定 ..............................错误 ! 不决义书签。
剪叉式液压起落平台功能特色剖析求解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液压升降平台设计参数要求和其简单的物理原理

液压升降平台设计参数要求和其简单的物理原理液压升降机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明确设计要求,制定液压升降机传的那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基本方案:设计之前先确定设计产品的基本情况,再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
以下列出了本设计——剪式液压升降台的一些基本要求:主机的概况:主要用途用于家用小型重型设备的起升,便于维修,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室外,总体布局简洁;主要完成起升与下降重物的动作,速度较缓,液压冲击小;最大载荷量定为2吨,采用单液压缸控制联接组合叉杆机构进行升降动作。
最大起升高度略大于一人高度;运动平稳性好;人工控制操作,按钮启动控制升降;工作环境要求:不宜在多沙石地面、木板砖板地面等非牢固地面进行操作,不宜在有坡度或有坑洼的地面进行操作,不宜在过度寒冷的室外进行操作;性能可靠,成本低廉,便于移动,无其他附属功能及特殊功能;液压升降机中液压系统的原理:液压升降机整机的液压系统图油各自拟订好的控制回路及液压源组合而成。
各回路相互组合时去掉重复多余的元件,力求系统结构简单。
注意各元件间的联锁关系,避免误动作发生。
要尽量减少能量损失环节,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监测,在系统中的主要路段要装设有必要的监测元件,如压力表,温度计等。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在关键部位,附设备用件,以便意外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更换,保证主机连续工作。
各液压元件采用国产标准件,在图中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液压元件职能符号的常态位置绘制。
对于自行设计的非标准元件可用结构原理图绘制。
在系统图中注明了各液压执行元件的名称和动作、各液压元件的序号以及各电磁铁的代号,并附有相关说明。
首先考虑,在液压升降台回落时,可以有两种驱动方式,一是采用液压缸加压回落,这种方式一般是在液压缸平放,而且活塞杆一端在回落时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采用;另一种是由活塞杆的自重和一端施加的外力使液压缸回油,活塞杆回落。
在这里我们采用第二种方式,可以省去很多功率,略去很多的机械设备,符合我们的设计原则。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设计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设计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由上下平台、升降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上下平台由钢板焊接而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厚度。
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泵、液压管路等组件。
控制系统由电控箱、电控元件和控制按钮组成,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动作。
在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升降平台的尺寸和承载能力。
根据实际需求,考虑货物的尺寸和重量,确定平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时确定平台的承载能力,以满足运输货物的需求。
其次,需要确定液压升降装置的类型和数量。
液压升降装置一般采用液压缸作为主要执行元件,液压泵提供液压能源,液压管路将液压能源传输到液压缸。
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升降高度,确定液压升降装置的类型和数量,以确保平台的升降效果和稳定性。
第三,需要设计升降平台的安全保护装置。
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一般包括安全护栏、门锁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安全护栏用于防止人员从平台上坠落,门锁装置用于保证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不发生意外打开,过载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超载操作。
最后,需要设计升降平台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电控方式,通过电控箱、电控元件和控制按钮实现对升降平台的控制。
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升降、停止、急停等功能,以满足操作人员对平台的控制需求。
在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条件、噪音控制、维护保养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总之,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平台尺寸、承载能力、升降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场所的升降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级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1班
设计任务:剪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指导教师: ****
课程设计参数:额定载荷G =1300kg ;
垂直行程; 平台尺寸b ×a=1680×700。
剪式液压升降台工作台面的长度为,铰架片的长度为,油缸的有效长度为,油缸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柱塞拐臂的长度为r ,柱塞拐臂与内铰架片的夹角为,缸尾铰接点F 到铰架片支座铰接点B 的水平距离为,高度为,OF 的长度为R ,OF 与外铰架片的夹角为,内外铰架片的夹角为,柱塞铰接点E 到上铰支座D 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y ,上、下铰支座的距离为h 。
(1)根据工作台长度确定铰架的长度。
为了使工作台面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滚轮不至于脱离滑道,铰架片的长度2L 应该比工作台面的长度b 小一些,一般可取
L=(0.45~0.48)b 取756mm (2)根据受力分析,计算出。
由图2可知,
则 其中,αmin =8°~12°,取 αmin =8°
由此计算得:αmax =53.18°
(3)根据,求取值。
按经验,取。
1000mm h =∆b L 2S ∆βθ1x 2x ϕα2b 2
1
L m ax ααsin 2L h =max max L h αsin 2=min min h αsin L 2=1000m m )sin -(sin 2=-==min max min max L h h Δh ααθr 002021==︒=x x ,,θ
油缸柱塞直径计算液压系统所需流量。
v =△S τ=381
15
=17.02mm/s Q =
π4
d 2
v =10.27L/min
(10)根据d 流量Q 和油缸工作压力计算设计油缸。
柱塞式油缸材料选用35号钢,。
柱塞式油缸尺寸参数:
① 柱塞直径d=80mm ,油缸内径D 1=82mm ,D 2=95mm
② 密封装置:D =100mm ,D 5=150mm , ③ 压环:d 2=80.6±0.28mm ,S 2=9.4±0.15mm ,ℎ2=10±
0.20mm
④V 型密封圈: d 1=79.2±0.28mm ,S 1=10.8±0.15mm ,ℎ2=10±0.20mm
⑥支撑环:d 2=80.6±0.28mm ,S 2=9.4±0.15mm ,
v=17.02mm/s
Q=10.27L/min
柱塞缸材料:35钢
d=80mm
D 1=82mm D 2=95mm D =100mm D 5=150mm
L 3=25mm d 2
=80.6±0.28mm S 2
=9.4±0.15mm ℎ2
=10±0.20mm d 1
=79.2±0.28mm S 1
=10.8±0.15mm d 2
=80.6±0.28mm
d Q 320s =σmm h L 0.25
325+==mm h 0.203=4±320s =σmm h 0.203=4±
⑦导向套:D 2=95mm ,D 3=100mm ,, ⑧端盖:H =24mm , ⑨双头螺栓:, ⑩油口:,
(11)根据流量和工作压力,确定油泵额定流量和额定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P =(1.1~1.2)P 缸,取 P =16MPa 。
选择CB -F10型齿轮泵, Q 额=16L/min ,P 额=16MPa 。
验证壁厚:
P 额<0.35σs (D 2−D )D 2=0.3×320(952−822)
952
=24MPa
(12)根据额定流量和工作压力,计算油泵所需功率,
选择电动机型号。
N =Q 额.P =16×10−3
60
×16×106
W =4.2kW 油泵转速2900r/min ,选Y132S1-2电动机,额定功率5.5kw 。
(13)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参考《木工机械》液压系统设计。
①明确设计要求(动作过程、速度、是否需要保压、卸荷); 快速上升,平稳下降,停电时保持原位。
②拟定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图。
D 2=95mm
D 3=100mm
H =24mm
P =16MPa Q 额=16L/min P 额=16MPa
电动机 选Y132S1-2电动机,额定功率5.5kw 油泵转速
2900r/min mm l 10=1mm L 100=1mm D 175=5mm L 20=4mm L 24=52M27=EC ⨯mm 16=EE Q P 额Q 额P 额Q P N mm l 10=1mm L 100=1mm D 175=5mm L 20=4mm L 24=52M27=EC ⨯mm 16=EE kW N 3=2100-L Y
(14)根据额定流量和工作压力,选择液压元件型号。
1)油管及管接头的选择。
①吸油管:钢管外径,公称通径,管子壁厚
,管接头。
②压油管:采用20钢精密无缝钢管,在退火状态下使用,用卡套
管接头。
钢管外径,公称通径,管子壁厚,
管接头。
③回油管:同压油管。
④三通:接在油泵出口液压系统和安全阀三者之间,采用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管接头 。
其尺寸: ⑤吸油管与油泵间管接头采用焊接式管接头: 管接头 。
⑥油泵与压油管之间管接头采用卡套式管接头: 管接头 。
⑦液压系统中拐角处卡套式管接头: 管接头 。
⑧液控单向阀与油缸间用软管链接,用2型无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公称内径,长度,外径。
软管连接处选用B 型接头与卡套式管接头连接使用。
软管内径,公称通径,工作压力。
软管接头 。
其尺寸:
吸油管
压油管
14/M18×1.5JB 、T966-1977 J10 GB/T 3737.1-1983 J10 GB/T 3738.1-1983
10/12ll-100GB/T 9065.2-1988 额Q P mm d=14mm =D N 8mm .δ61=5114.M ⨯mm d=01mm =D N 6mm δ1=101⨯M 1992-.310JB /T63832
221211025166040610mm =,S mm =S mm,
=mm,L =mm,L =mm,d =D 1977-966 JB /T 1.514/M18⨯1983-3737.1 GB /T J101983-3738.1 GB /T J10mm d 10=mm L 1000=mm .D 516=mm 10mm 10MPa 281988-9065.2 GB /T 1000-10/12Ⅱmm d=14mm =D N 8mm .δ61=5114.M ⨯mm d=01mm =D N 6mm δ1=1992-.310JB /T6383
⑨压油管与阀间用法兰连接,20钢,直通法兰 2)阀的选择。
①溢流阀:D 型直动溢流阀:, 用于防止系统压力过载和保持系统压力不稳定。
②流量控制阀:P 型流量控制阀:, 控制油缸出口流量。
③DSG01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
④液控单向阀:CP 型液控单向阀;。
(15)油箱设计并进行发热、散热量平衡计算. 1)油箱设计要求: ①设置油箱主要油口、油箱的排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远些,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之下,以免发生吸油和回油中冲溅产生气泡。
管口制成的斜角,以增大吸油及出油的截面,使油液流动时速度变化不致过大。
油口应面向箱壁。
吸油管距离箱底距离,取。
距箱边距离,取。
回油管距离箱底距离,取。
②设置隔板将吸、回油管隔开,使液流循环,油液中的气泡与杂质分离和沉淀,隔板结构采用溢流式标准型。
③放油孔要设置在油箱底部最低的位置,使换油时油液和污物能顺利地从放有孔流出。
在设计油箱时,从结构上应考虑清洗换油的方便,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沉淀物的定期清理。
④按中规定:油箱的底部应离地面以上,以便于搬移放油和散热。
⑤油箱中的油液温度一般为30△~50△,工作温度为40~55△。
2)油箱选择计算:
① 塞油缸所需最大油量:
V m ax =14πD 1
2ΔS =1
4
×π×822×256mm 3=10.27L
② 箱所需油量:
Q =16L/min
mm,mm,l==mm,L .=mm,D mm,D .d 302772212571100=≈1997-4486 JB/ZQ 1021-H -02-DT N -30-02-FG 50-A100-3C60-01-DSG -S 50-04-03-T CP ︒45mm mm=D=H 281422⨯≥mm H 30=mm mm=D=L 421433⨯≥mm L 45=mm mm=D=h 421433⨯≥mm h 45=1983-3766 GB /T mm 1501997
-4486 JB/ZQ
1021-H -02-DT N -30-02-FG 50
-A100-3C60-01-DSG -S 50-04-03-T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