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真题
小学数学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A. 0B. 1C. 2D. 3答案:A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8B. 14C. 40D. 20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质数?A. 4B. 9C. 11D. 12答案:C4. 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23,这个数是多少?A. 6B. 5C. 7D. 8答案:A5.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如果每排坐5名学生,那么需要多少排?A. 9B. 8C. 7D. 6答案:A6. 一个数的一半加上4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A. 10B. 8C. 6D. 4答案:A7. 一个数加上它的2倍等于30,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5C. 20D. 5答案:A8. 一个数的4倍减去6等于18,这个数是多少?A. 6B. 8C. 7D. 5答案:B9. 一个数的3倍减去7等于26,这个数是多少?A. 11B. 9C. 10D. 12答案:A10. 一个数的5倍加上8等于43,这个数是多少?A. 7B. 8C. 9D. 1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数的6倍是4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2. 一个数的7倍是63,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3. 一个数的8倍是64,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4. 一个数的9倍是81,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5. 一个数的10倍是10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06. 一个数的11倍是121,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12倍是144,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28. 一个数的13倍是169,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39. 一个数的14倍是18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310. 一个数的15倍是19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3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30分)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45 + 28)× 6答案:4142.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75 - 36)÷ 9答案:43.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81 ÷ 9)× 12答案:1084.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54 + 45)÷ 9答案:155.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72 - 27)× 3答案:1356.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64 ÷ 8)+ 16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9厘米,求它的面积。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A. 0B. 1C. 2D. 3答案:A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4B. 12C. 16D. 20答案:A3. 一个数的3倍是45,这个数是多少?A. 15B. 20C. 30D. 45答案:A4. 一个数加上8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A. 12B. 16C. 8D. 10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质数?A. 2B. 3C. 4D. 5答案:C6. 一个数除以5余3,这个数可能是多少?A. 8B. 13C. 18D. 23答案:B7. 一个数的一半减去2等于3,这个数是多少?A. 10B. 8C. 6D. 4答案:A8. 一个数的四倍是32,这个数是多少?A. 8B. 7C. 6D. 5答案:A9. 一个数乘以它自己等于36,这个数可能是多少?A. 6B. 9C. 3D. 4答案:A10. 一个数除以4余2,这个数可能是多少?A. 6B. 10C. 14D. 18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81,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或-92.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3. 一个数的4倍加上6等于2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4. 一个数的5倍减去10等于2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5. 一个数除以7余2,这个数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数)。
答案:96. 一个数的一半加上3等于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07. 一个数的三倍减去4等于1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8. 一个数的六倍等于3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9. 一个数乘以它自己等于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或-510. 一个数除以8余3,这个数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数)。
答案:11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9厘米,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3倍加上8等于这个数的4倍,这个数是多少?A. 8B. 4C. 2D. 162.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A. 10B. 8C. 12D. 9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50厘米B. 40厘米B. 30厘米D. 25厘米4. 下列哪个分数不能化简?A. 2/4B. 3/6C. 4/8D. 5/105. 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A. 6B. 5C. 10D. 86. 一个圆的直径是14厘米,它的半径是多少?A. 7厘米B. 14厘米C. 28厘米D. 21厘米7. 一个数的3/4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A. 16B. 18C. 20D. 218. 一个班级有24名学生,如果每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A. 4B. 3C. 5D. 69. 一个数的5倍减去它的3倍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A. 6B. 4C. 3D. 210.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A. 60平方厘米B. 30平方厘米C. 20平方厘米D. 40平方厘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
12. 一个数的倒数是1/4,这个数是_________。
13. 一个数的40%等于20,这个数是_________。
14. 一个数的2/3加上它的1/4等于1,这个数是_________。
15. 一个数的3倍减去2等于10,这个数是_________。
16. 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_____。
17. 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如果每8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_________个小组。
18. 一个数的5/6等于15,这个数是_________。
小学数学老师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老师选调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质数?A. 2B. 3C. 4D. 92.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3. 计算下列哪个选项的结果不是偶数?A. 2+4B. 3+5C. 6+8D. 7+9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cm、4cm、3cm,其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72B. 48C. 24D. 365. 一个数除以2余1,除以3余2,除以4余3,这个数最小是?A. 11B. 17C. 23D. 29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36,这个数是_________。
7.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4,分母是9,这个分数化简后是_________。
8. 一个圆的直径是14cm,它的半径是_________。
9. 一个数的1/4加上这个数的1/2等于1,这个数是_________。
10.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5是女生,女生的人数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5cm、3cm,求它的表面积。
12. 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2倍等于40,求这个数。
13.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2/3是男生,求男生的人数。
14. 一个数的平方减去这个数的2倍等于10,求这个数。
15.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长是10cm,宽是3cm,求高。
四、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一个数的5倍加上这个数的3倍等于80,求这个数。
1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6cm、4cm,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A5. B二、填空题6. ±67. 4/98. 7cm9. 4/310. 8三、解答题11. 表面积= 2(8×5 + 8×3 + 5×3) = 2(40 + 24 + 15) = 2 × 79 = 158平方厘米12. 设这个数为x,3x + 2x = 40,解得x = 813. 男生人数= 50 × 2/3 = 100/3 ≈ 33.33,但人数不能为小数,所以男生人数为33人14. 设这个数为x,x² - 2x = 10,解得x = 5 或 -215. 高 = 体积 / (长× 宽) = 120 / (10 × 3) = 4cm四、附加题16. 设这个数为x,5x + 3x = 80,解得x = 1017. 体积 = 长× 宽× 高= 10 × 6 × 4 = 240立方厘米表面积= 2(10×6 + 10×4 + 6×4) = 2(60 + 40 + 24) = 2 × 124 = 248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选调进城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选调进城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索法D. 练习法答案:C2. 以下哪种说法符合新课程理念?A.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B.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C.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D. 教学评价是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答案:C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A. 数的概念、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B. 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逻辑思维C. 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应用题D. 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科学探究答案:A4.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A. 个体教学B. 小组合作学习C. 班级教学D. 家庭教学答案:B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符合过程性评价?A. 期末考试B. 平时作业C. 课堂提问D. 学习报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7.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反思8.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激励性原则9.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景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10.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巩固练习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复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36,这个数是:A. 6B. ±6C. 正6D. 负63.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有多少人?A. 16B. 24C. 32D. 20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30厘米B. 50厘米C. 40厘米D. 60厘米5. 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A. 5B. 10C. 25D. 506. 下列哪个数是最大的两位数?A. 99B. 98C. 100D. 907. 一个数的70%是49,这个数是多少?A. 70B. 50C. 70/0.7D. 49/0.78. 一个数的2/3与另一个数的3/4相等,如果这个数是18,另一个数是多少?A. 24B. 16C. 12D. 209. 一个数除以6余数是2,这个数最小是多少?A. 8B. 10C. 12D. 1410.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2/5的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的学生有多少人?A. 20B. 25C. 30D. 4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____。
12.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________。
13.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6的学生是班长,班长有________人。
14. 一个数的40%是20,这个数是________。
15. 一个数的1/5与另一个数的1/4相等,如果这个数是5,另一个数是________。
16. 一个数的8倍是64,这个数是________。
17. 一个数除以4余数是3,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
18. 一个数的平方是81,这个数是________。
19.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3/5的学生喜欢体育,喜欢体育的学生有________人。
20. 一个数的3/4是21,这个数是________。
选调教师考试小学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3. 教学活动是(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 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让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 学习统计,需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和学会(统计方法),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6. 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8.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哪个不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A. 动手实践B. 自主探索C. 机械模仿D. 合作交流2. 《数学课程标准》中,下列哪个学习领域不属于数学课程的基本领域?()A. 数与代数B. 图形与几何C. 统计与概率D. 科学探究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A. 教师教B. 学生学C. 课堂纪律D. 教学评价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传统讲授法B. 探究式学习C. 案例分析法D. 练习法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A.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B. 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合理C. 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D. 学生数学素养是否提高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课堂管理的内容?()A. 教学秩序维护B.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C. 教学资源分配D. 教学评价实施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策略的特点?()A. 目标导向B. 方法多样C. 创新性强D. 可操作性差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A. 检验教学效果B. 反馈教学信息C. 激励学生学习D. 提高教师素质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评价的方法?()A. 课堂观察B. 学生作业分析C. 考试成绩分析D. 教学反思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A. 确定教学目标B. 选择教学方法C. 设计教学活动D. 教学评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小学数学)

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数学)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总分题号一二三小计一二小计得分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
2.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_______ 观念,了解_______ 。
3. 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1999年第二次提速25%,2000年第三次提速20%。
经过这三次提速后,从甲城到乙城乘火车只需_______小时。
4. 课程结构体现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5. 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_______统计图、_______统计图、_______统计图。
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_______统计图。
6.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_______场。
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_______场。
7.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_________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______________解方程。
8.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如246、1347等等,这类数中最大的自然数_______。
9.已知最大的负整数是y,4的相反数是x,最小的正整数是z,则代数式3x―[―2y―1+(4x-y+z)]的值为______________。
10.数学学习的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A、组织者B、引导者C、传授者D、合作者3.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二、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耐心B、个性D、个体差异
、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
、知识是技能的表现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D
三、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
、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V )
、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 )
四、简答题
、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
、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基本步骤)
、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解答题
、计算
(459+459/460)
、李大妈卖出168元两件衣服,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请你分析一下李大妈这次生意是亏还是赚。
、有ABCDEF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进行比赛一场,每天每人只能打一场球,已知第一天C和E打,第二天D和B打,第三天A和C打,第四天E和D打,问第五天F和()打?
、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起点,说明理由。
、在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形,求此圆的面积,你能用几种解题思路。
六、案例分析
、“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
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
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
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这样教,行吗?——“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
你知道“周三径一”的意思吗?
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
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
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
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3倍。
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
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3)。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
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
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
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
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
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
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
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
”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