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其化合物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3.6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AgNO3 _C_u_+__2_A__g_N_O__3=_=_=_C__u_(N__O_3_)_2+__2_A__g_ 溶液
盐 FeCl3 _C_u_+__2_F_e_C__l3_=_=_=_C_u__C_l2_+__2_F_e_C_l_2_ 溶液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十四讲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内容索引
要点一 铜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 要点二 金属铜的性质 要点三 铜的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2020高考真题赏析】
【2020 新课标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 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要点一 铜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
【性质表征】从两个维度分析下列转化原理,至少各写出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 Cu → CuCl2 • Cu → Cu2S • Cu → CuSO4 • Cu → Cu(NO3)2 • CuO → Cu • Cu(OH)2 → Cu2O • CuCl2 → Cu
3. Cu2+ 的性质
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 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 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
3. Cu2+ 的性质
(1)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Cu2(OH)2CO3,是铜绿的成分,是铜在潮 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u_2_(_O_H_)_2_C_O_3_=_=△_=_=_=_2_C_u_O_+__C_O__2↑__+__H_2_O__________。
精品课件-铜合金

将铜矿(或焙砂、烧结块等)和熔剂一起在 高温下熔化,或直接炼成粗铜,或先炼 成冰铜(铜、铁、硫为主的熔体),然后 再炼成粗铜。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能 耗低,生产率和金属回收率较高。
基本流程包括:造锍熔炼、锍的吹炼、 粗铜火法精炼或阳极铜电解精炼。
12
98%
99.95~99.98%
13
(2) 湿法炼铜(约占15%) 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使铜从矿石中浸 出,经除杂后将铜从浸出液中沉淀出来。 对氧化铜矿和自然铜矿,可用溶剂直接浸出; 硫化铜矿则先经焙烧变成氧化铜后再溶浸。 流程:焙烧、浸出和净化、电沉积
• 玫瑰红色;延展性好;导电导热性仅次于 银,居金属的第二位。密度8.96g/cm3,熔 点1083.4℃, 沸点2567 ℃。
• 液态铜能溶解多种气体,铸锭前需脱气处 理。
• (2)化学性质
• 在干燥空气或水中不起变化,但在含CO2 的潮湿空气中会氧化成碱式碳酸铜(铜绿)
• 不溶于稀硫酸和盐酸,溶于硝酸、王水 和热的浓硫酸
17
炉料中过量硫的作用机理 造锍熔炼条件下,Cu2O的生成不可避免,它会
与SiO2反应进入炉渣,造成铜损失。 炉料中的过量硫存在,将发生反应:
使Cu2O重新硫化成Cu2S,从而减少渣含铜损失
18
炉渣中SiO2饱和的作用机理 熔炼体系没有SiO2时,铜锍和炉渣结合成共价
键的Cu-Fe-S-O相,铜锍与炉渣高度混溶。 有SiO2时,它与FeO反应形成离子型炉渣相:
铜锍不与SiO2作用而保留为共价键Cu-Fe-S相,物理化学变 化
(1) 各类高价化合物及碳酸盐的离解(1200℃ 以上)
FeS2 = FeS + 0.5S2 2CuFeS2 = Cu2S +2FeS + 0.5S2 2CuS = Cu2S + 0.5S2 3NiS = Ni3S2 + 0.5S2 CaCO3 = CaO + CO2 MgCO3 = MgO + CO2 在氧化性气氛中,S2会被氧化成SO2
基本流程包括:造锍熔炼、锍的吹炼、 粗铜火法精炼或阳极铜电解精炼。
12
98%
99.95~99.98%
13
(2) 湿法炼铜(约占15%) 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使铜从矿石中浸 出,经除杂后将铜从浸出液中沉淀出来。 对氧化铜矿和自然铜矿,可用溶剂直接浸出; 硫化铜矿则先经焙烧变成氧化铜后再溶浸。 流程:焙烧、浸出和净化、电沉积
• 玫瑰红色;延展性好;导电导热性仅次于 银,居金属的第二位。密度8.96g/cm3,熔 点1083.4℃, 沸点2567 ℃。
• 液态铜能溶解多种气体,铸锭前需脱气处 理。
• (2)化学性质
• 在干燥空气或水中不起变化,但在含CO2 的潮湿空气中会氧化成碱式碳酸铜(铜绿)
• 不溶于稀硫酸和盐酸,溶于硝酸、王水 和热的浓硫酸
17
炉料中过量硫的作用机理 造锍熔炼条件下,Cu2O的生成不可避免,它会
与SiO2反应进入炉渣,造成铜损失。 炉料中的过量硫存在,将发生反应:
使Cu2O重新硫化成Cu2S,从而减少渣含铜损失
18
炉渣中SiO2饱和的作用机理 熔炼体系没有SiO2时,铜锍和炉渣结合成共价
键的Cu-Fe-S-O相,铜锍与炉渣高度混溶。 有SiO2时,它与FeO反应形成离子型炉渣相:
铜锍不与SiO2作用而保留为共价键Cu-Fe-S相,物理化学变 化
(1) 各类高价化合物及碳酸盐的离解(1200℃ 以上)
FeS2 = FeS + 0.5S2 2CuFeS2 = Cu2S +2FeS + 0.5S2 2CuS = Cu2S + 0.5S2 3NiS = Ni3S2 + 0.5S2 CaCO3 = CaO + CO2 MgCO3 = MgO + CO2 在氧化性气氛中,S2会被氧化成SO2
铜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①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uO+H2SO4=CuSO4+H2O ②氧化性,加热时能被H2、CO、C、Al、NH3等还原:
3CuO+2NH3
N2 ↑ +3Cu+3H2O
③较稳定,高温(>1000℃)时,可分解生成Cu2O:
4CuO 高温 2Cu2O+O2↑
(2)Cu2O:是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可溶于酸,并发生歧化反应:Cu2O + 2H+ = Cu + Cu2+ + H2O 也可被强氧化性酸(例如:浓H2SO4)氧化成Cu2+。
AgNO3 _C__u_+_2_A__g_N_O_3_=_=_=_C__u_(N__O_3_)2_+__2_A_g_____
溶液 盐
FeCl3 _C__u_+_2_F_e_C__l3_=_=_=_C_u_C_l_2_+_2_F_e_C__l2_____
溶液
【练获得】
演练1、足量的铜和50mL 98%(密度为1.8g/cm3)的浓
【拓展提升】
1、实验室以含有少量铁的粗铜粉和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料制 备CuSO4·5H2O(胆矾)晶体。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 问题:
(1)根据反应原理,操作①所需的混酸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理论配比
(物质的量之比)为_2_∶___3___。操作②中需要把NO与___O_2____气体混合通
CuSO4 CuSO4·5H2O Cu2(OH)2CO3
Cu(OH)2
颜色
白色 蓝色 绿色 蓝色
【演练获得】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7·海南卷)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 ) (2)无水CuSO4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发生物理变化。( × ) (3)CuSO4·5H2O加热失去结晶水发生物理变化。( × ) (4)清除铜制品表面的铜绿用稀HNO3。( ×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金属及其化合物-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_9_0_._1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理论上生成碱式碳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52×0.5mol,质量为
0.05×0.5×222 2
g,则本实验的产率为0.05×20..55×g222
×100%≈90.1%。
2
g
返回
<
>
金属冶炼及金属材料
必备知识
1.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__1_0_0__m_L__容__量__瓶__、___ __胶__头__滴__管__。 (2) 制 备 碱 式 碳 酸 铜 时 , Cu(NO3)2 、 NaOH 和 Na2CO3 溶 液 的 最 佳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_2_∶__2_∶__1__,最佳反应温度为__7_5_℃___,本实验的加热方式为__水__浴__加__热___。
Fe2O3+2Al
高温 =====
2_F__e+__A__l2_O__3 __
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_A_l_+__3_O_2_↑____
MgCl2(熔融)
电解 =====
_M__g_+__C_l_2↑__
2NaCl(熔融)
电解 =====
_2_N__a_+__C_l_2↑__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真题演练
1234
4.(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 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 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 含 有 少 量 的 油 污 、 CuO 、 CuCO3 、 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右。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除__去__原__料__表__面__的__油__污__。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理论上生成碱式碳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52×0.5mol,质量为
0.05×0.5×222 2
g,则本实验的产率为0.05×20..55×g222
×100%≈90.1%。
2
g
返回
<
>
金属冶炼及金属材料
必备知识
1.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__1_0_0__m_L__容__量__瓶__、___ __胶__头__滴__管__。 (2) 制 备 碱 式 碳 酸 铜 时 , Cu(NO3)2 、 NaOH 和 Na2CO3 溶 液 的 最 佳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_2_∶__2_∶__1__,最佳反应温度为__7_5_℃___,本实验的加热方式为__水__浴__加__热___。
Fe2O3+2Al
高温 =====
2_F__e+__A__l2_O__3 __
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_A_l_+__3_O_2_↑____
MgCl2(熔融)
电解 =====
_M__g_+__C_l_2↑__
2NaCl(熔融)
电解 =====
_2_N__a_+__C_l_2↑__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真题演练
1234
4.(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 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 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 含 有 少 量 的 油 污 、 CuO 、 CuCO3 、 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右。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除__去__原__料__表__面__的__油__污__。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 第四节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精讲课件

2Fe3++H2S===2Fe2++2H++S↓;
Cu2++H2S===2H++CuS↓; Fe3+可氧化Cu生成Cu2+:2Fe3++Cu===2Fe2++Cu2+。
【例1】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
同的化学反应精制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含杂质的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取灼烧的方法除
(4)有同学指出,由CuSO4溶液到生成CuO少了一个环节,即
应先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加热分解Cu(OH)2得CuO。
以下说法不可能成为减少该环节的理由的是________。 A.CuO比Cu(OH)2颗粒更粗大,更易于从溶液中过滤分离 B.Cu(OH)2分解温度较低,加热其浊液即可使其分解 C .干态下分解 Cu(OH)2 ,温度难以控制,可能因温度过高
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
字母编号填空,下同),取坩埚应使用________,灼烧后的坩埚 应放在 ________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如下:
a.蒸发皿 b.石棉网 e.坩埚钳 f.试管夹 c.泥三角 d.表面皿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
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排在前边的较活泼的金属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 液中置换出来,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3.判断金属与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1)极活泼金属(K、Ca、Na)可与冷水发生置换氢的反应。 (2)活泼金属(Mg、Al)可与热水发生置换氢的反应。 (3)较活泼金属(Zn、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置换 水中的氢生成氢气,但生成氢氧化物受热分解,最后得到金
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铜及其化合物 PPT课件 苏教版

学习重点:构建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转化关系
的流程图,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选择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 学法指导: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教学流程
(三)、教学流程
导学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并回答
创设问题情境
已学过的含铜元素的物质有哪些?
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 (氯化铜,硝酸铜,碱式碳酸铜)
(三)、教学流程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学生围绕“做了哪些实验, 看到什么现象”展开了讨论。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看到蓝色沉淀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到 蓝色沉淀
1、尽可能用最少种类的药品,最简单的步骤, 完成实验任务 2、注意实验安全 3、组长负责,安排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4、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和相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填写在学案上
导学
设计实验
交流实验设计
组织设计实验
(三)、教学流程
导学
分组实验
组织分组实验
导学
分组实验
组织分组实验
导学
分组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构建铜及其化合物间主要性质的知识 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交流意识 (2)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3)通过当堂反馈练习,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的流程图,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选择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 学法指导: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教学流程
(三)、教学流程
导学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并回答
创设问题情境
已学过的含铜元素的物质有哪些?
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 (氯化铜,硝酸铜,碱式碳酸铜)
(三)、教学流程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学生围绕“做了哪些实验, 看到什么现象”展开了讨论。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看到蓝色沉淀
导学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到 蓝色沉淀
1、尽可能用最少种类的药品,最简单的步骤, 完成实验任务 2、注意实验安全 3、组长负责,安排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4、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和相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填写在学案上
导学
设计实验
交流实验设计
组织设计实验
(三)、教学流程
导学
分组实验
组织分组实验
导学
分组实验
组织分组实验
导学
分组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构建铜及其化合物间主要性质的知识 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交流意识 (2)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3)通过当堂反馈练习,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第40讲-铜锌及其化合物(课件)

Zn +Cu2+=Zn2+ + Cu 4. 重要含锌配离子:
如:Zn(NH3)42+ ZnCl42- Zn(OH)42-
2023
知识重构 重温经典 模型建构 名师导学
考查方式一:直接考查铜、锌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例1】(2022年广东卷)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
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例2】(2022年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
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
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被氧化
【解析】A.Zn比Fe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促进物质转化网络的构建。从金属元素的一般特性出发,从 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构建价类二维转化关系网,形成物质转 化的一般思路。
(3)注重模块间知识的打通融合。铜、锌及其化合物在无机、有 机、结构、原理等模块中均有涉猎,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实现素材融通。
1s²2s²2p⁶3s²3p⁶3d¹⁰4s ¹ (1)Cu可失去1个e-,形成Cu+
d区元素
(2)Cu2+易得到1个e-,形成较为稳定的3d10结构, 表现氧化性。
(3) Cu+ 、Cu2+的核外均有空轨道,可形成系列配合物。
1s²2s²2p⁶3s²3p⁶3d¹⁰4s2 d区元素
(1)Zn可失去2个e-,形成Zn2+; (2)Zn类似Al,具有两性,与H+、OH-均可反应; (3) Zn2+的核外均有空轨道,可形成系列配合物。
如:Zn(NH3)42+ ZnCl42- Zn(OH)42-
2023
知识重构 重温经典 模型建构 名师导学
考查方式一:直接考查铜、锌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例1】(2022年广东卷)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
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例2】(2022年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
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
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被氧化
【解析】A.Zn比Fe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促进物质转化网络的构建。从金属元素的一般特性出发,从 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构建价类二维转化关系网,形成物质转 化的一般思路。
(3)注重模块间知识的打通融合。铜、锌及其化合物在无机、有 机、结构、原理等模块中均有涉猎,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实现素材融通。
1s²2s²2p⁶3s²3p⁶3d¹⁰4s ¹ (1)Cu可失去1个e-,形成Cu+
d区元素
(2)Cu2+易得到1个e-,形成较为稳定的3d10结构, 表现氧化性。
(3) Cu+ 、Cu2+的核外均有空轨道,可形成系列配合物。
1s²2s²2p⁶3s²3p⁶3d¹⁰4s2 d区元素
(1)Zn可失去2个e-,形成Zn2+; (2)Zn类似Al,具有两性,与H+、OH-均可反应; (3) Zn2+的核外均有空轨道,可形成系列配合物。
2015届高考总复习 第4章 课时3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课件 鲁科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 2 制取 Al2(SO4)3· 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 案: H2SO4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甲: 滤渣2 ――→ 酸浸液 ――――――――――――→ Al2(SO4)3· 18H2O H2SO4 适量Al粉 乙: 滤渣2 ――→ 酸浸液 ―――――→ 滤液 过滤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Al2(SO4)3· 18H2O NaOH溶液 H2SO4 丙: 滤渣2 ―――――→ 滤液 ――→ 溶液 过滤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Al2(SO4)3· 18H2O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方案更合理。
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 ②步加 H2O2 的作用是 ________ ,使 用 H2O2 的优点是 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________生成沉淀。 (3) 用 第 ③ 步 所 得 CuSO4·5H2O 制 备 无 水 CuSO4 的 方 法 是
2Cu+O2+CO2+H2O===Cu2(OH)2CO3 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u+S=====Cu2S 。 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2酸)氢,氧受化热铜分[解Cu的(O化H)学2]是方_程_蓝_式_色_为_____不__溶__于__△水__的__固__体__,__可__溶___
;
Cu(OH)2=====CuO+H2O
醛基
具有弱氧化性,可用于检验__________:
白 (3)无水硫酸铜(CuSO4)蓝是________色粉末,常用于检验水 的蓝存矾在或,胆吸矾水后变为________色的晶体(CuSO4·5H2O),俗 称___________。
(棕黄色烟,加水振荡得蓝色溶液)
与S:2Cu+S==△===C+1u2S (黑色固体)
铜及其化合物
3
⑵与酸反应:(非氧化性酸不反应)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 ↑ +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⑶与某些盐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铜及其化合物
4
2.铜的化合物
(1)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名称 颜色
与酸反应(H+)
氧化铜 CuO +2 价 黑色
CuO+2H+===Cu2++H2O
氧化亚铜 Cu2O +1 价 砖红色
Cu2O+2H+===Cu2++Cu+H2O (反应中的酸为非强氧化性酸)
与 H2、乙醇等 还原剂反应
转化关系
H2+CuO ___C__u_+___H__2_O______ CH3CH2OH+CuO C_H__3_C__H__O__+__H__2_O__+_ Cu
H2+Cu2O
4CuO 2Cu2O+O2↑
2Cu+H2O
铜及其化合物
5
*黑色氧化铜在高温下分解为红色的Cu2O,化学方程
红色
黑色
蓝色
蓝色
砖红色
2.Cu2+ 的检验: 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Cu(OH)2沉淀 Cu2+ + 2OH- = Cu(OH)2↓ 然后加入浓氨水,再滴加NaOH溶液→ 四氨合铜离子(深蓝色)的特征颜色,这个实验可以用
来检验铜离子的存在.
Cu(OH)2+4NH3=[Cu(NH3)4]2++2OH-
铜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1
1 知识梳理
1.单质铜 (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 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
⑴与非金属单质
铜绿、孔雀石
与O2:
△ 2Cu+O2=====2CuO
潮湿空气中:2Cu+O2+CO2+H2O===Cu2(OH)2CO3
点燃 + 与Cl2:Cu+Cl2=====C2 uCl2
高温
式为_4_C_u_O__=_=_=_=__2_C_u_2O__+_O_2_↑。 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u2++H2O
*红色的Cu2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同时生成红 色的单质铜,离子方程式为_C_u_2_O_+_2_H_+_=_=_=_=_C_u_+_C_u_2_++ H__2O_。
铜及其化合物
9
铜的冶炼“三方法”:
(1)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2)高温炼铜:工业上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粗铜):
2CuFeS2+4O2 2Cu2S+3O2 2Cu2O+Cu2S
Cu2S+3SO2+2FeO(炉渣) 2Cu2O+2SO2
6Cu+SO2↑
粗铜中铜的含量为99.5%~99.7%,主要含有Ag、Zn、 Fe、Au等杂质,粗铜通过电解精炼可得到纯度达 99.95%~99.98%的铜。
铜硫盐酸能铜杀死某些细菌,并能抑制藻类生长,游泳馆常用 ____________作池水消毒剂;
石灰乳 CuSO4和____________的混合液即为无机农药波尔多液
,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
硫酸铜可与氢硫酸反应:铜及C其化u合S物O4+H2S==CuS↓+H2SO7 4
(4)Cu2(OH)2CO3的名称为_碱__式__碳_酸__铜___,是铜绿、孔雀 石的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可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 方程式:C_u_2_(O__H_)2_C_O__3 =_=_△=_=__2_C_u_O__+_C_O_2_↑_+_H_2_O_,可溶于稀
硫酸,离子方程式:__C_u_2_(O__H_)_2C__O_3+_4_H__+=_=_=_=_2_C_u_2_++_C__O_2_↑+ 3_H__2O_,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 色变成蓝色
小结:
1、几种重要的铜化合物及其转化
△
H+
OH-
-CHO
Cu → CuO → Cu2+ → Cu(OH)2 → Cu2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铜及其化合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