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形图的绘制.

合集下载

地形图绘制

地形图绘制

地形图测绘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8.1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8.1.1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1.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

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

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

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

1: 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长度相当于实地2m。

而每一基本单位所代表的实地长度为2cm×1000=20m。

二、比例尺的精度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另外,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比例尺。

8.1.2地物符号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地物符号有下列几种。

一、比例符号有些地物的轮廓较大,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三、按设计坡度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四、在地形图上作已知方向的剖面图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五、在地形图上求面积
第五节 工业场地平面图

工业场地平面图是井田区域地形图的一部分,是一种专用矿 图,其比例为1:1000或1:500。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一、地形等高线的概念 地形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 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也 就是水平面和地面相截所形成的 闭合曲线。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 距。 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三、基本地貌的等高线表示 山地: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 高大的称为山峰,矮小的称为山 丘。 盆地:低于四周的盆形洼地。 山丘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封 闭曲线。山丘的高程从这组封闭 曲线的里面向外递减,而盆地的 高程则递增。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表示斜坡下降的方向。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第三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第五节 工业场地平面图
第一节 概述


井田区域地形图是指某一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图。它反映井田 范围内地面的地貌和地物情况。 地物指地面上的房屋、河流、农田、森林、道路、桥梁以及 各种公用和民用设施等。 地貌指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形态,如高山、盆地、山谷、山 脊等。 一般比例为1:2000或1:5000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在山坡或谷地由人工修筑的阶梯状台地称为梯田。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四、等高线的特性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地形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地形特点和地貌的图表,对于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从数据获取、图形处理到图例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数据获取与处理进行地形图的绘制首先需要获得高质量的地形数据。

目前,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测绘、摄影测量和遥感。

其中,遥感技术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的遥感图像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地形信息,而且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数据获取。

在获取到地形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

地形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拟合等过程。

数据编辑可以筛选出关键信息,去除冗余数据,使地形图更加简洁明了。

而数据拟合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对地形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使得图像过渡自然,不出现突变或断裂现象。

二、绘制与制作绘制地形图需要借助绘图软件或地图制作软件,如AutoCAD、ArcGIS、QGIS 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绘制基本图形、添加文字标注和图例等功能,能够满足地形图绘制的需求。

在绘制地形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根据研究或表达的需求,在绘制地形图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2. 使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地形图的表达形式主要通过颜色和图案来体现,应根据地势高低和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颜色渐变和图案填充,以凸显地形特点。

3. 添加标注和图例:地形图中的标注和图例是帮助读者理解图像内容的重要部分,需要清晰、简洁地标注地名、海拔高度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图例解释。

4. 注重细节表达:地形图的绘制不仅仅是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填充,还需要注意细节表达,如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起伏等,这些细节可以通过阴影效果、立体渲染等技术手段来表现。

三、地形图的应用与价值地形图在地理学、地质学、资源环境评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和地势变化。

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地形,为地质勘探、建筑设计、区域规划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地形图和等高线绘制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地理图,能够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地面高度和特征。

绘制地形图的第一步是收集地形数据。

可以从航空遥感、卫星影像、地面测量等多种途径获取地形数据。

其中,航空遥感和卫星影像是常用的获取大范围地形数据的方法,而地面测量则适合小范围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获取。

在收集地形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以保证绘制出的地形图具有科学可信的基础。

收集到地形数据后,下一步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地形数据的编辑和筛选,去除异常和错误数据,保留有效和可靠的地形数据。

然后,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产生可用于绘制地形图的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等高线提取、地形参数计算、地势分级等。

等高线提取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和阈值将地形数据中的等高线特征提取出来,形成等高线数据。

地形参数计算是指通过对地形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地形特征的定量指标,如平均高程、坡度、坡向等。

地势分级是将地形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区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地形特征。

有了经过处理和分析的地形数据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了。

绘制地形图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绘制和着色绘制。

等高线绘制是地形图的核心,通过连接等高线点,形成密集或稀疏的等高线线条,反映出地面高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在等高线绘制中,要注意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以及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

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决定了等高线的稀疏程度和分布密度,一般情况下,地形陡峭的区域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可以适当缩小,以便更好地显示地形变化。

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主要是为了方便地理解和测量地形,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特点和要求,划分适当的等高线等级和标注形式。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地形图是一种以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来表示地表地貌特征的地理信息图。

绘制一张准确的地形图是研究地形和地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

一、准备工作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收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包括地理图表、地形测量数据、卫星图像等。

这些数据将为绘制地形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适合的绘图工具,如绘图仪器、绘图纸和涂色工具等。

二、确定图幅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确定图幅的大小和范围。

图幅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适中的大小,以方便后续的绘制和观察。

图幅的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区域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包含所研究区域全部或者部分的范围。

三、绘制地块轮廓首先,在绘图纸上绘制出图幅的边界,并确定地块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利用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将地块的轮廓绘制出来。

这需要根据实际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绘制,以保证地块轮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绘制地块轮廓时,可以采用分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轮廓,再逐步绘制次要轮廓,以增加图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绘制等高线绘制等高线是绘制地形图的核心步骤之一。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起伏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地表的高度和等高差。

在绘制等高线之前,需要根据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等高线的间距和线性。

一般来说,等高线的间距可以根据地形起伏的大小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等高线的间距越小,地形的细节描述越丰富,但同时也增加了绘制的难度和工作量。

在绘制等高线时,可以采用逐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等高线,再逐步绘制次要等高线,以增加地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添加地貌特征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添加一些地貌特征的符号和标记。

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平原等,它们反映了地表的形态和特点。

在添加地貌特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符号和颜色,以突出地貌的特征和差异。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等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 An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C11

An-2 ~ An-1
C21
C22


… ……
A1 ~ A2
Cn-1,1
… Cn-1,2
Cn-1,n-1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 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59 25 (24)
1:25万 → 1:50万 X=3 25 11(9)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 聚类或分群的过程
1. 层次归类 2. 数量分级 3. 等级合并 4. 降维转换 5. 分区选取
行化简 形状、数量、质量 概括的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
抽象出其基本规律,使用地图图形传递 信息,并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 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 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地形图是以地形地貌为主题的制图方式,通过一系列地理数据和测量技术,将地球的地形情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它不仅在地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在军事、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过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一、地形数据获取地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获取地形数据。

现代技术提供了多种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包括卫星影像、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测量等。

卫星影像是最常用的数据来源之一,它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地形图。

遥感技术通过在飞机或无人机上搭载相机等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可以获取更加精细的地形图。

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精确测量地表高程的方法,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地形数据。

二、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地形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预处理、筛选、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则是根据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分类、分层、统计等操作,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可以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对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编辑。

三、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绘制是将处理和分析后的地形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绘制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色彩选择:色彩在地形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传达地形特征和地貌信息。

选择自然、逼真的色彩可以提高地形图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通常,选择大地色或地形等相关颜色可以更好地反映地形特征。

2. 符号标注:地形图中的符号标注是为了突出地貌特征而设计的。

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要根据地形特征和比例尺进行设计,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识别。

3. 线条绘制:地形图中的线条主要用于表示地面的轮廓、河流、道路等要素。

线条的粗细、颜色和虚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突出主要特征。

4. 图例制作:图例是地形图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提供了对地形图符号和颜色的解释。

图例应清晰明了,简洁易懂,方便读者理解地形图中的符号和代表的含义。

地形图绘制技巧与标注规范

地形图绘制技巧与标注规范

地形图绘制技巧与标注规范地形图是一种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等表示地球表面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图件,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而地形图的绘制技巧与标注规范对于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形图绘制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标注规范。

一、地形图绘制技巧1.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图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地形图绘制中,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可以保证地图的细节和整体呈现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较大比例尺适合用于小范围地图,较小比例尺适合用于大范围地图。

2. 精确测量地形数据:地形图的准确性依赖于对地形数据的准确测量。

测量地形数据包括高度、坡度、地貌特征等。

通过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技术,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遥感,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形数据。

3. 使用适当的符号和图例:地形图使用一系列图形符号表示地理现象和特征。

为了确保地图的可读性,应选择简明、准确的图形符号。

图例是地形图上的说明性说明,其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地图符号的意义。

图例应该简洁明了,包含关键信息。

4. 选择合适的颜色和阴影效果:地形图使用颜色和阴影效果来表示地势高低和地貌特征。

选择适当的颜色搭配可以使地图更具吸引力和易读性。

阴影效果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但应注意不要产生视觉混淆。

二、地形图标注规范1. 文字标注的位置与方向:在地形图上标注地名、河流名、山峰名等地理要素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向。

地名标注应与相应的地理要素位置相对应,并避免与其他标注发生重叠。

标注文字的方向应与地理要素的方向保持一致。

2. 标注的字体大小和字体类型:地形图上标注文字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字体大小要适中,以保证在不影响地图视觉效果的同时,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文字。

字体类型应选择简洁明了的字体,避免过于花俏或艰难辨认的字体。

3. 标注的颜色和线宽:标注文字的颜色和线宽应与地图的背景相互衬托,并具备足够的对比度以方便读者区分。

一般来说,可选择黑色或深色的文字,较粗的线宽,以增强可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1993)中,根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将地形信息 分类: 1)测量控制点 2)居民地和垣栅 3)工矿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4)交通及附属设施 5)管线及附属设施 6)水系及附属设施 7)境界 8)地貌和土质 9)植被 10)独立地物 11)注记
正方形分幅面积一览表
比例尺 1:5000 1:2000
图幅尺寸 40cmX40cm 50cmX50cm
实地面积 4km2 1km2
图幅数量 ¼幅 1幅
1:1000
1:500
50cmX50cm
50cmX50cm
0.25km2
0.0625km2
4幅
16幅

3.1.2 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是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形状和社会现象经概括后,通过数学方法, 按照一定比例尺用特定符号缩绘在图纸一面。 地形图要素: 1)数学要素: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坐标网、投影关系等。 2)自然地理要素:地球自然形态所包含的要素,例如水系、地貌、 土壤等。 3)社会经济要素:地面上人类活动成果所包含的要素,例如居民地、 道路网、经济文化等。 4)注记和整饰要素:图上各种注记及资料说明等,例如图名、图号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
第3章 地形图的绘制
3.1地形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3.1.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一段直线的水平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分 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取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形式: d/D=1/(D/d)=1/M 地形图有固定的图幅大小 确定的比例尺。工程建设用的地形图一般 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即1:5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乃至更大比 例尺地形图。
4 2 5 2 3 3 7 1 1 1 2 2
16
17 18
面积注记
界址点 图框
MJZJ
JZD TK
AREA
BOUNDARYMARK MAPFRAME
4
1 4

3.2.4 设置文字样式 设置文字样式的步骤: 命令:ddstyle或style 菜单栏:“格式” “文字样式”
3.3 数据准备
3.3.1 数据传输 将全站仪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当中,将该数据保存为.dat格式文件, 称为EPS(PC,PA,X,Y,Z)数据格式,可用记事本打开。 3.3.2 数据格式转换 使用Excel对导入的数据进行转换。


2 地形图的分幅 分幅就是把地形图分成一定规格的小块,每一小块称为图幅。 目前地形图正规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和按纵 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正方形分幅。 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按纵横坐标线分幅,使图廓呈矩 形,也称正方形分幅。分幅形式是:一幅1:5000分为四幅1:2000 地形图;一幅1:2000分为四幅1:1000地形图;一幅1:1000分为 四幅1:500地形图。
序号 1 2
汉语图层名称 测量控制点 居民地和垣栅 工矿建(筑)物 及其它设 施 交通及附属设施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水系及附属设施 境界 地貌和土质 植被 注记 高程点 展点号 三角网 等高线 等深线
拼音图层名称 KZD JMD
英文图层名称 CONTROLPOINT RESIDENCE
索引颜色号 1 6
3
DLDW
BUILDING
11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LSS GXYZ SXSS JJ DMTZ ZBTZ ZJ GCD ZDH SJW DGX DSX
ROAD PIPELINE WATER BORDER RELIEF VEGETATION ANNOTATION HEIGHTPOINT POINTNUMBER TIN CONTOUR ISOBATH


文件类型选择“分隔符号”, 点击“下一步”,选择“逗 号”,其他用默认设定,即 可得到Excel格式的数据。

测量与数学绘图当中的(x,y)坐标是相反的。因此,对Excel 表中数据进行编辑时,一定要保证坐标的顺序是(y,x)。将 y,x调整到Excel的一列当中,并且用逗号分隔开。 编辑方法如下:删除多余的第二列,选中E2栏,输入公式为 =C2&“,”&B2,按回车键。最后,编辑完毕,保存为.xls格式 文件,备用。
3.2 环境设置

3.2.1 设置图形单位 用单位units命令可确定绘图时的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其精度和角度 方向。 图形单位的设置步骤如下: 命令行:units 菜单栏:“格式” “单位”

3.2.2 设置图形界限 设置一幅50cmX50cm正方形图幅界限步骤如下: 命令:limits 指定左下角点或[开(ON)/关(OFF)]<0.0000,0.0000>:X左下,Y左下↙ (输入本幅图左下角坐标) 指定右上角点<410.0000,297.0000>: X左下+500,Y左下+500↙(输入本幅 图右上角的坐标)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将地类共分十大类,分别是:测 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 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 注记。如果考虑到实际绘图的需要,也可增加其它图层,如等高线层、 高程点层、展点号层、图框层等。图9-8 创建测量控制点(KZD)图 层 图层的创建可用LAYER命令,在图层管理对话框中进行,十分方便。 下面演示如何创建测量控制点层。

3.2.3 设置图层 使用图层来管理和控制复杂的图形,是AutoCAD最突出的特 点。在AutoCAD绘图中,可以将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图形分别置 于不同的图层中,从而实现对相同类图形的统一管理。这种以 图层为管理单元的思想与测量上我们对地类的分类管理是一致 的,自然我们就想到将不同的地类置于不同的图层中,并利用 图层的特性,如不同的颜色、线型和线宽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这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绘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命令行输入layer回车后,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后,在中 间的空白区中按鼠标右键,点击屏幕菜单“新建图层”,在名称 输入框中键入字符“KZD”作为图层名称,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 “白色”,在颜色对话框中点击“红色”方框,按确定返回图层 管理对话框。

这里要说明的是,图层 的命名可用汉字,也可 用英文或汉语拼音标示, 但通常都是简写,方便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