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电镍生产工艺的分析与改进研究

合集下载

镍腐蚀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探讨

镍腐蚀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探讨

镍腐蚀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探讨孟昭光【摘要】镍腐蚀是指发生在化学镍金的化镍、沉金过程中发生的金对镍的攻击过度造成局部位置或整体位置镍腐蚀的现象,严重者则导致“黑盘”的出现,严重影响PCB的可靠性。

报告通过评估分析镍腐蚀影响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改善流程的稳定性。

%Nickel corrosion is occurring in the chemical nickel gold ofen in the process of nickel, heavy gold to nickel against excessive partial or whole location nickel corrosion phenomenon. In serious conditions, it will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black PAD", the serious infi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CB. This report asse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ickel corrosion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 and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cess.【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镍腐蚀;化镍;浸金;磷含量;NO3-离子;CI-离子;Cu2+离子【作者】孟昭光【作者单位】东莞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2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1沉金表面处理原理是镍溶解与金沉积同时发生化学置换反应,如果镍层结晶太快,镍层晶格大,晶格间的空隙就多而大,在金缸中进行金沉积时,对其攻击就严重;另外,当Ni层界面被金层密封而无镍可溶时,则金层的沉积亦将停止,但由于金层疏孔极多,在并不密实的结构下镍层仍可缓慢进行反应,金水继续攻击镍层,造成局部镍层表面及镍层结晶沟壑中过度氧化,沉上金层后,金层与镍层之间产生的一些氧化物,继续恶化之后形成黑垫;焊接时,镍层表面黑垫无法与焊料形成良好的IMC(界面合金共化物),从而使焊点强度低,造成虚焊或上锡不良。

实验10镍电沉积及镀层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实验10镍电沉积及镀层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2005-11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s
11
• 3. 在2的溶液中依次加入糖精、苯亚磺酸钠、 镍光亮剂XN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使其浓 度分别为1.0 g/L、0.1g/L、3 mL/L和0.1 g/L分别进行同2的实验和记录。
2005-11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s
12
• 4. 在含所有添加剂的光亮镍镀液中,比较 镀液搅拌与不搅拌、常温和实验温度下镍 的沉积层质量,并进行记录。
2005-11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s
13
五、注意事项
• 电沉积实验前必须仔细检查电路是否接触良好或 短路; • 阴极片要认真水洗; • 除油和酸洗要彻底; • 加入添加剂时要按计算量加入,不能多加; • 新配镀液要预电解; • 电镀时要带电入槽; • 电镀过程中镀液挥发应及时用去离子水补充并调 整pH值。
2005-11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s
17
• 极化:金属的阴极反应过程中,在某一极 化电流下,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 • 极化度:电位ψ和电流i的Δψ/Δi比值 • 过电位: 在某一极化电流下,相应的电极电 位偏离平衡电位的值。 • 通过极化曲线中极化、极化度和过电位的 变化来分析镀液组分和添加剂的作用。 • 通过 Tafel曲线的制作,求得电极过程动力 学参数。
20
镀层的厚度L和沉积速度υ的计算:
• Sc为阴极面积,ρNi为金属Ni的密度(= 8.9 g/cm3),t为电镀时间
υ=L/t
远 阴 极 — 阳 极 + 近 阴 极 —

镍电积工艺的技术进展分析

镍电积工艺的技术进展分析

镍电积工艺的技术进展分析朱北平【摘要】对镍电积工艺近年来的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对镍电积工艺的现状和先进技术、理念进行了概括总结.现代的镍电积厂房设计着眼于改善电积厂房操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国外镍电积生产厂家在镍电积生产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技术改进,值得我国的镍电积工艺相关设计、生产人员借鉴.【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32)003【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镍电积;阴极袋;阳极袋;阳极裙罩;酸雾抑制【作者】朱北平【作者单位】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马关6637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03.2+7目前,电镍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化镍阳极电解工艺、硫酸体系或氯盐体系镍电积工艺。

由于硫化镍电解工艺存在工艺流程复杂、金属直收率低、中间物料返料量大、三废处理流程复杂等缺点,该工艺已经被弃用或逐渐改造替代。

从全球范围内电镍的产量(2009年)上来看,电解工艺生产的阴极镍约17.5万t/a,电积工艺生产的阴极镍约23万t/a。

近年来新建的电镍项目在精炼阶段均选择了电积工艺,镍电积工艺已逐渐成为电镍的主流生产工艺。

本文对镍电积工艺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梳理,从工艺路线、电积工艺技术如工艺设备、生产操作、电积厂房设计等方面,对其现状和先进技术、理念进行了概括总结。

1.1 硫酸盐体系电积硫酸盐体系的电积工艺,主要应用于以高镍锍或硫化镍钴为原料的硫酸加压浸出-电积工艺、加压氨浸-萃取-电积工艺,以及以氢氧化镍钴为原料的硫酸浸出-萃取-电积工艺中。

采用此工艺的生产厂家较为广泛,国内有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广西银亿矿冶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外有芬兰哈贾瓦塔厂(Harjavalta,Finland)、英美铂业南非勒斯滕堡厂(Anglo American Platinum,Rustenburg, South Africa)等。

镍钴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镍钴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镍钴行业基本情况分析(一)镍钴行业概况1.钴镍金属简介(1)钴镍金属具有优异的储能、防腐、耐磨、耐高温和高强度等特殊性能,是不锈钢、充电电池、电镀、汽车配件、关键工具、军工器件等行业的关键原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2)镍和钴的主要化学性质。

常温下镍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氧化过程进一步进行。

镍能耐氟、碱、盐水和许多有机物的腐蚀,在稀盐酸中溶解也很缓慢,浓硝酸可使镍表面钝化而使镍具有抗蚀性。

镍能吸收大量的氧,粒度越小吸收量越大。

致密的金属钴常温下在湿空气和水中均稳定,也不与碱和有机物作用。

温度高于300 钴在空气中开始氧化。

赤热的钴能分解水放出氢。

氢还原法制备的细粒金属钴粉在空气中会自燃生成氧化钴。

钴能被硫酸、盐酸、碱液溶解生成二价钴盐。

无水氯化钴是蓝色的,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变为淡红色,利用此特性可做干燥剂的指示剂。

2.钴镍资源状况(1)国内外钴资源基本情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06年世界钴储量为700万吨,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赞比亚、俄罗斯和新喀里多尼亚,它们合计储量约占世界钴总储量的93.6%。

中国基本没有单一的钴矿,钴资源主要伴生在镍矿中。

按照中国国土资源部2005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中国钴储量基础为7.33万吨,但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储量仅为4.09万吨,占世界可开采量的1.03%。

中国是钴资源贫乏的国家。

(2)国内外镍资源基本情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06年世界镍储量为6,400万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古巴、加拿大、巴西、新喀里多尼亚、南非、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它们约占世界镍总储量的90.6%。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镍储量为23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56%,位居世界第九位。

按中国2007年21万吨左右镍产量计算,国内镍储量仅够开采10年左右,未来镍资源将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钴镍的应用领域(1)镍的用途。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是指对有色金属原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加工的产业,包括冶炼、加热、轧制、拉伸、挤压、切割、焊接、锻造、浇铸等一系列工艺。

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和钢以外的金属材料,如铜、铝、锌、镍、锡、铅、镁等。

有色金属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对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对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为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有色金属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例如,铜材料经过冶炼和加热处理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包括管材、线材、板材等不同规格的产品。

同时,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也不断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再次,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工业结构的升级,对高性能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也推动了对环保型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研制更加环保、高性能的金属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由于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环保压力逐渐增大。

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面对这些挑战,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性能的产品,提高竞争力。

其次,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协作,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

镍电沉积实验

镍电沉积实验

镍电沉积实验(一)电沉积工艺条件—Hull 槽试验1.熟悉Hull槽试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2.试验并了解添加剂糖精、苯亚磺酸钠、镍光亮剂XN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电沉积光亮镍的影响。

电沉积是用电解的方法在导电基底的表面上沉积一层具有所需形态和性能的金属沉积层的过程。

传统上电沉积金属的目的,一般是改变基底表面的特性,改善基底材料的外观、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现在,电沉积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正日益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制备半导体、磁膜材料、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性材料和微机电加工领域中。

电沉积过程中,由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通过镀液中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形成闭合的回路。

当电解液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阴极上发生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同时在阳极上发生金属的氧化(可溶性阳极)或溶液中某些化学物种(如水)的氧化(不溶性阳极)。

其反应可一般地表示为:阴极反应:M n++n e=M(1)副反应:2H++2e=H2(酸性镀液)(2)2H2O+2e=H2+2OH-(碱性镀液)(3)当镀液中有添加剂时,添加剂也可能在阴极上反应。

阳极反应:M–n e=M n+(可溶性阳极)(4)或2 H2O –4 e = O2+ 4 H+ (不溶性阳极,酸性) (5)镀液组成(金属离子、导电盐、配合剂及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和电沉积的电流密度、镀液pH值和温度甚至镀液的搅拌形式等因素对沉积层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确定镀液组成和沉积条件,使我们能够电镀出具有所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沉积层,是电沉积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镍电沉积层在防护装饰性和功能性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大量的金属或合金镀层如Cr、Au及其合金、Sn及其合金、枪黑色Sn-Ni合金、CdSe合金等都是在光亮的镍镀层上电沉积进行的。

在低碳钢、锌铸件上沉积镍,可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并可通过抛光或直接电沉积光亮镍达到装饰的目的。

在被磨损的、腐蚀的或加工过度的零件上进行局部电镀镍,可对零件进行修复。

红土镍矿干燥窑性能分析及改造方案

红土镍矿干燥窑性能分析及改造方案
◎ 61 万~ 200 万
中国科技信息 2019 年第 7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r.2019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9.07.034
可实现度
可替代度
行业曲线
link
appraisement
式中 G ------干燥窑产量; V ------干燥窑容积; W1 -----物料初水分; W2 -----物料终水分; A ------干燥窑蒸发强度;
从上面理论计算中看出,干燥前红土矿原料水分增加 7%,干燥窑产量下降约 40%,因此在印尼等多雨地区,对 于红土矿的初始水分要有充分的考虑,并在设计阶段对干燥 窑的选型留有足够的富余量,避免当红土矿原料在雨季时期, 因红土矿含水量的提升而造成的干燥窑大幅减产,导致整条 回转窑-矿热炉镍铁生产线的产能受到大幅影响。
(上接第 91 页)
Link,调试软件如果显示找不到要调试的设备和不能下载 程序或者不能与 Cortex - M3 连接,这其中的原因是调试 器需要在 RAM 内执行程序就必须要对 Flash 实行擦写操 作,所以必须停止这些程序,不然它们会干扰程序在 RAM 中的运行,使得下载程序不成功,达不到测试要求。我们 使用的 DW1000 模块采用 MODBUS - RTU 通讯协议。 CRC16 校验多项式为:16+x15+x2+1,CRC 校验中要 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首先要预先确定一个发送端和接收端 都用来作为除数的二进制比特串可以随机选择,或者使用国 际标准,但必须要保证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 1;二是可以 把原始帧与上面计算出的 除数进行模 2 除法运算,计算出 CRC 码。

半导体电镀镍孔隙率和附着力 解释说明

半导体电镀镍孔隙率和附着力 解释说明

半导体电镀镍孔隙率和附着力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半导体工业中,电镀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阻隔层和封装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电镀镍薄膜的孔隙率和附着力是评估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孔隙率反映了薄膜内部存在的微小空洞或孔隙的百分比,而附着力则衡量了薄膜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强度。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半导体电镀镍工艺及其概述。

然后,我们将探讨影响孔隙率形成及变化的因素,并介绍主要用于测量孔隙率的方法和技术。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附着力在半导体电镀镍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附着力强度的因素。

最后,通过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来验证我们所述理论,并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半导体电镀镍工艺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孔隙率和附着力。

通过研究影响这些参数形成与变化的因素以及可以提高其性能的方法和技术,我们希望为半导体电镀镍工艺的优化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理论支持。

此外,通过实验与结果分析,我们将验证已有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半导体电镀镍孔隙率2.1 电镀工艺概述半导体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在电镀处理过程中,通过在半导体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镍可以增强其性能。

然而,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小的气泡或空洞,这些空洞被称为孔隙。

孔隙率是衡量电镀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影响孔隙率的因素孔隙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电解液的组成和浓度,不同的配方和浓度会对产生的气泡数量和大小产生影响。

其次是电镀工艺参数,例如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等,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到气泡生成和扩散的速率。

此外,半导体表面的准备工作也对孔隙率有影响,表面清洁度和平整度都会对气泡形成产生影响。

2.3 测量方法和技术目前常用来测量半导体电镀镍孔隙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视觉检测和金属液体渗透法。

视觉检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使用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电镀表面进行观察,并对孔隙数量和大小进行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3.06.001对我国电镍生产工艺的分析与改进研究黄振华,林江顺,王忠,何德礼,苏立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摘要:对我国电镍生产主要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工艺改进方案。

在现有不溶阳极电积精炼工艺基础上,采用常压浸出渣添加焙砂加压选择性浸出固定硫、浸铜后渣电炉还原熔炼、产出的铜镍锍用返液及镍和铜电积的阳极液分段浸出等措施解决现有工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提高对原料成分波动的适应性,分阶段集中和提高各有价金属的回收率。

关键词:高冰镍;加压浸出;选择性浸出;铜镍锍;精炼中图分类号:TF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3)06-0000-00Analysis of Nicke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rovement StudyHUANG Zhen-hua, LIN Jiang-shun, WANG Zhong, HE De-li, SU Li-feng(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Beijing 100160, China)Abstract:Analysis of nickel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according improvements. Based on nickel refining technology of insoluble anode electrodeposition, sulfur was selectively precipitated with pressure leaching from atmospheric pressure leaching slag by adding calcining. The copper leaching residue was reduction smelted in electric furnace. The copper-nickel matte was paragraphing leached with recurrent liquid and anode solution from nickel electrowinning and copper electrowinning. In this way,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 and defect in the existing process were eliminated. The new process adapts more to composition fluctuation of raw materials. The valuable metals are concentrated by stage and the recovery rates are improved.Key words: high grade nickel matte; pressure leaching; selective leaching; copper-nickel matte; refining目前我国电镍的生产工艺主要有高锍磨浮—可溶阳极电解精炼和高冰镍选择性浸出—不溶阳极电积精炼两种。

生产原料为高冰镍、镍红土矿提取产出的中间产品以及其他杂料。

其中高冰镍的成分波动较大,其组成大致含Ni 23%~71%,Cu 3%~50%,Co 0.5%~1.2%,Fe 1%~5%,S 17%~22%及伴生贵金属。

随着镍红土矿的开发增多,中间产品的比例将增加。

因此,改进我国电镍的生产工艺、增大对原料的兼容性、降低试剂及能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工艺的排放物、可持续地发展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1 对我国高冰镍精炼工艺的分析1.1 高锍磨浮—可溶阳极电解精炼工艺[1-3]该工艺借鉴加拿大汤普逊精炼厂的高冰镍直接电解精炼工艺[4]及前苏联对铜、镍高冰镍缓冷磨浮的研究。

高锍磨浮工序使各有价金属初步分离并产出镍精矿、铜精矿及合金,然后分别提纯。

由于各选矿产品中有价金属的互含,镍精矿铸成阳极电解时镍、铜、铁全部溶出,部分硫氧化为酸。

因此,阳极液净化环节多会带入新酸,负荷大,净化渣再处理负担重。

此外,由于镍在阴阳极电流效率的差值,工艺中需单独造镍液,为了保持酸、水、钠的平衡需消耗大量的纯碱并且需要制取碳酸镍,与此同时排出大量含化学试剂的废水。

镍直收率低,总实收率96%~97%,与国际一般99%的回收率差距明显。

在铜精矿吹炼成粗铜时,为了脱除粗铜中的镍,需增设脱镍工序,使其互含的镍又重新返回熔炼做冷料,操作较为复杂。

合金中的贵金属仅占~70%,银绝大部分在铜系统,分散非常显著。

所以从工艺结构整体来看,由高锍磨浮开头的精炼工艺内在矛盾众多,各环节间缺乏有机协调,缺陷明显。

该工艺从工艺矿物学角度看,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相组成的化学特性科学地加以引导[5-6],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序改造。

1.2 高冰镍选择性浸出—不溶阳极电积工艺[7-11]该工艺最初应用于铜镍比大于1.5的金属化高冰镍精炼,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浸出工序废液为零排放,系统中溶液反复循环,试剂消耗很少。

但随着原料的多样化,铜镍比小于1,使加压浸出时部分原料中的硫被氧化成酸。

此后在生产中对浸铜后渣采用加浓酸焙解回收铜、镍的余量并富集贵金属,引起全系统酸不平衡。

需增设纯碱中和余酸并制取碳酸镍的工序,导致整个系统溶液含钠升高和大量排出含化学试剂的废水。

要解决上述矛盾必须改善加压浸出工艺,使硫固定于渣中以及取消浸铜后渣添加硫酸焙解工序,才能重新使阳极液全部闭路循环。

此外,在原料上可逐步采用普通转炉高冰镍取代金属化高冰镍,降低对吹炼的要求。

收稿日期:2013-03-12作者简介:黄振华(1938-),男,福建厦门人,博士,研究员.2 改进我国电镍生产工艺的研究方案针对我国电镍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设想在现有的高冰镍选择性浸出—不溶阳极电积工艺基础上,使原料中的硫不被氧化,都固定到加压浸出终渣里,使各有价金属分阶段地集中和选择性分离提取。

研究的工艺示于图1。

图1 高冰镍硫酸体系湿法精炼工艺改造方案Fig.1 Transformation program of hydrometallurgy refining progress of high grade nickel matte in sulfuric acidsystem图1中双框的环节为本文研究的内容,1)加压选择性浸出:将常压浸出渣(浓密机底流)与焙砂、阳极液混合浆化后入釜浸出,在浸出中生成更稳定的硫化铜及硫化亚铜沉淀,将硫固定于渣中。

2)浸铜后渣电炉还原熔炼,获得贵金属含量较高的铜镍锍,取消焙解工序。

3)铜镍锍用返液、镍(铜)阳极液浸出。

产出液分别返镍系统和铜系统,贵金属自动地富集在数量很少的浸出终渣里,便于集中提取。

3 各环节的研究试样、试验方法与结果3.1 加压选择性固定硫的浸出3.1.1 试样成分与处理试样由新疆鑫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提供,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试样主要成分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ample试样种类Ni/% Co/% Cu/% Fe/% S/% 铜硫比现场常压浸出渣25.84 0.20 26.25 1.46 17.15 1.52洗后常压浸出渣27.41 0.18 36.85 2.29 17.48 2.11焙砂9.32 0.15 59.3 1.90 3.15 -将现场常压浸出渣用水洗去夹带的浸出液,虽然渣中所含的基性铜镍矾(铜镍的碱式盐)不能洗去,但可获得相对真实的铜硫比值。

3.1.2 试验方法试验在2 L钛釜中进行,添加的焙砂量按入釜固体物料中的铜硫比为2.7∶1计算。

洗后常压浸出渣72.1 g,焙砂15.5 g,混合成分为(%):Ni 24.2、Co 0.175、Cu 40.82、Fe 2.2、S 14.92,加入672 mL不含游离酸的硫酸镍溶液。

待釜升温至130~140 ℃时加入20 mL试剂硫酸(合硫酸36.26 g,阳极液含酸约53 g/L),计时并连续充入空气及连续排出废气。

废气经密闭鼓泡后用湿式流量计累积计量。

试验完毕后冷却出釜。

3.1.3 试验条件与结果试验条件:浸出温度140~150 ℃,釜压0.7~1.0 MPa,搅拌转速900 r/min,充气时间40~50 min,随后停气5 min。

典型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加压选择性浸出试验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selective pressure leaching experiment序号充气时间/min溶液成分/(g·L-1) 浸出渣/% 渣计浸出率/% 耗酸*/g Ni Cu Co Fe pH 渣率Ni Cu S Ni Cu S1 45 83.5 5.91 0.29 0.88 1.43 60.85 6.4 60.7 22.3 80.6 9.4 9.21 36.472 40 90.9 4.06 0.29 0.88 1.63 62.21 5.36 62.9 22.4 83.3 4.05 6.60 35.263 40 91.9 5.90 0.29 0.51 1.90 60.38 5.74 60.8 22.1 82.6 9.98 10.64 37.41注:*耗酸量是按渣计镍铜浸出率及溶液含Fe、Co及pH下的含酸量计算的。

对表2结果的说明:1)试验所得的耗酸量与加入的硫酸量基本相等。

说明常压浸出渣中所含的硫化物中的硫未被氧化成酸。

渣计的硫浸出率为正值是由于常压浸出渣中基性铜镍矾及焙砂含少量的硫酸铜溶出所致。

2)渣计铜浸出率为正值是因为常压浸出渣中的氧化铜、基性铜镍矾所组成的循环铜以及焙砂中的硫酸铜溶出的结果。

在生产中返液一般为8~14 g/L,这部分铜起着浸出剂的作用,称为循环铜。

本试验结果实际上铜的浸出率为负值,将部分循环铜沉入渣中。

浸出渣含镍偏高是由于焙砂中的镍绝大部分以氧化镍形式存在以及高冰镍中含少量的氧化镍所致。

试验表明,采用添加一定量的焙砂,可以有效地将常压浸出渣中硫化物的硫都固定到渣中。

3.2 浸铜后渣还原熔炼3.2.1 试样成分浸铜后渣试样由阜康冶炼厂提供,含Pt 28.88 g/t、Pd 26.12 g/t及Au 22.98 g/t,其他主要元素含量为(%):Ni 32.56、Co 0.30、Cu 11.87、Fe 10.88、S 5.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