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适应前大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

目录

1前言 (4)

2汽车AFS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3自适应前大灯研究的意义 (7)

4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总体设计 (8)

4.1 汽车AFS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功能 (8)

4.2 汽车AFS系统的基本原理 (10)

4.3汽车AFS系统建模 (10)

4.3.1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11)

4.3.2前大灯光轴水平方向模型 (11)

4.3.3步进电机模型 (13)

4.3.4前大灯光轴垂直方向调节模型 (13)

4.4PID控制 (14)

4.5云模型控制 (16)

5 汽车AFS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8)

5.1 STC12C5A60AD单片机 (18)

5.2车速信号调理电路 (18)

5.3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 (18)

5.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19)

5.5电源及断电保护电路 (20)

6汽车AFS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1)

6.1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21)

6.2系统软件设计 (21)

7结论 (23)

摘要:本设计主要完成以传感器作为检测器并通过软件的设计实现适时地对前

大灯灯光调节,从而实现对汽车灯光的自适应控制。这次设计是传感器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并且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车速和方向盘转角,车身高度的变化,把信号输入单片机中通过程控步进电机执行组件的动作。步进电机的实际转动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回馈给MCU,MCU根据不仅电机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发出调节修正指令,完成调光过程。此设计能免去驾驶员对灯光的反复操作。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由于驾驶员对灯光操作及灯光的阴影区多带来的交通事故,也大大挺高了汽车前大灯运行的可靠度。

关键词:汽车、自适应、控制;

1前言

有统计表明,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危险来源于复杂的交通状况,包括不合理信息、过度紧张等一系列的原因。灯光是夜间和雨雾天气驾驶员仅有的信息载体,它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交通状况,判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有统计表明,在欧洲由于照明引起的交通事故(如果在白天或者照明好的条件下交通事故会减少30%以上)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 System,AFS)是使会车用前照灯(即近光灯)的光照射线随车辆行进方向作水平方向偏转,并根据车辆的俯仰作垂直方向的调整,为驾驶员在路口、弯道及颠簸不平的路面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在国外,AFS系统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进口的AFS系统大多是生产厂商为本国道路考虑,而且国内道路状况与国外差别较大。另外,进口的AFS系统价格也非常高,因此进口AFS 系统在国内的普及应用存在的阻力较大。目前,国内对AFS系统的研究还较少,基本上还停留在在仿真实验阶段,在为数不多的涉及AFS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信号单线通讯,线束数量较大,不仅给整车线束集成和分类带来困扰,而且由于需要依赖较多的硬件辅助,导致信号传输存在迟滞现象。所以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设计,归纳如下几点:

(1)根据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前大灯光轴水平方向调节,前大灯光轴垂直方向调节及步进电机模型。

(2)以AFS系统数学模型为基础,分别对PID控制和云模型控制进行分析,发现云模型控制适应性强,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使用STC12C5A60AD芯片作为运算核心部件,对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的软硬件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车速信号调理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电源断电保护电路等。整个系统的软件开发是在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整体流程,实现了自适应前大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汽车AFS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的雅尼局比较早,在80年代,在实验室就完成了静态自适应前大灯系统的开发和实验。自1992年起静态自适应前大灯系统就被列为欧共体尤尼卡(EURE2KA)的1403号项目,在欧猪的各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日本的部分公司都参与了此项目。90年代末期,静态自适应前大灯系统进入生产阶段,并成为豪华轿车的一个新卖点。2003年,意大利玛涅马瑞利车灯公司在汽车上安装了动态AFS系统奠定了基础。目前,汽车(电装)DENSO 公司的AFS、德国HELLA、法国(法雷奥)V ALEO和上海的小么等。

DENSO公司的AFS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从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分别取得转向轮旋转角度、车速和车身倾斜的精确信息。其中角度和速度信息通过中央控制电路,精确计算以后产生输出信号控制旋转步进机对前灯光轴进行水平旋转,倾斜度信息控制调高步进电机对前大灯光轴进行垂直旋转调节。

HELLA公司的AFS是由一个传感器组、传输通路、处理器和执行机构组成的系统。AFS的执行机构是由一系列的马达和光学机构组成的。一一般有投射式前照灯,对前灯垂直角度进行调整的高马大,对前灯水平角度进行调整的旋转马达。由于要对多重车辆行驶状态做出综合判断,客观上决定了AFS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图2是德国HELLA公司AFS系统。

V ALEO的AFS主要由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处理器、步进马达组成。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的速度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获取角

度控制水平方向步进马达旋转。弯道外侧的大灯照亮范围角度7度,内侧的大灯照亮范围角度为15度,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倾斜度信息)控制垂直方向步进马达。

上海小么公司生产的AFS系统,是上汽与日本小么联合开发的AFS系统。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

(1)两台步进马达,分别控制前照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

(2)传感器部件以及步进马达的驱动部件;

(3)微控制单元(MCU);

(4)前照灯的机械结构部件;

(5)传递控制信号以及采集传感器数据的LIN总线,还有将传感器数据传递给其它控制装置。

国外的AFS系统已经日趋成熟。目前,在中高档汽车中,如奔驰E级、奥迪A8、凯美瑞等,已经加装了部分功能的AFS系统。在国外AFS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加之引进的AFS系统大多为生产商国道路状况也与欧洲的差别较大,有自己的道路特点,因此AFS系统并不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对AFS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带来了阻力。虽然国内在AFS控制系统方面的自主研发起步晚,但是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沈阳北方汽车大灯有限公司和天津欧华汽车研发中心等一些机构在进行自主研发,实际试验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没有批量生产,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AFS系统将会出现。

3自适应前大灯研究的意义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要求更为严格。大到动力性能,小到舒适性能,都要求可以做到最好。汽车照明,对交通安全有重要作用。由于交通密度增加,车速越来越快,加之行驶环境错综复杂,使得前照灯和其它车灯的设计者,面临日益严峻的多种挑战。有统计表明,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危险来源于复杂的交通状况,包括不合理信息、过度紧张等一系列的原因。灯光是夜间和雨雾天气驾驶员仅有的信息载体,它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交通状况,判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自适应大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解决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问题,其优点在于保证汽车能在静态或动态行驶中,控制器一旦检测到加速或制动信号时,或者外界光的强度发生变化等不同工况时,都能自动改变照射光的位置,实现自我调节,减少交通事故率。

目前,AFS系统已经在中高档轿车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并且大多采用开环控制,具有控制精度不高、累积误差大、反应时间滞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设计建立了二度自由汽车模型、前大灯水平偏转模型和垂直调节模型、步进电机模型,并得出前大灯转角与车速、方向盘转角、车身高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对本体系采用死循环控制,并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分析找出了一种相对优越的控制策略。在此及出生,设计了硬件电路,达到了预期的形容目的。

4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总体设计

4.1 汽车AFS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功能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的整体框架包括传感器、MUC、步进电机、前大灯,如图5所示:

目前,汽车AFS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种道路照明系统的功能:调整公路照明模式、城市道路照明模式、乡村道路照明模式、恶劣天气照明模式等。

(1)高速公路照明模式:调整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并且为重大交通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改善高速公路上汽车照明条件下对行车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速很高,车辆密集度相对较低,侧向干扰较少,所以要求自适应前大灯必须比普通前大灯照的更远、更窄,要求车速越高,光型越长。同时,光型的长度和汽车的速度成正比,车速越低,光型越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发现前方障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给对方驾驶员造成炫目,拉长视野,给高速行驶的汽车提供安全保障,AFS系统高速公路模式如图3所示,图3为进入高速公路模式,图4为未进入高速公路模式。

(2)城市道路照明模式:对于城市公路来说,一班都有路灯照明,但是道路复杂交错,人流车流大,前照灯的法规法定在会车时对对面驾驶员的光照强度不超1000CD。是否进入城市道路照明模式由光敏传感器和汽车车速传感器或者传感器GPS来判断。当光强度达到设定值,车速不超过规定值时,城市道路照明模式自动开启。

(3)乡村道路照明模式:乡村道路一般道路狭窄,弯道多,部分道路还凹凸不平、起伏不定。有较多的人和牲畜。同时,由于乡村道路照明条件较差,因此改善汽车前大灯在乡村道路照明条件,对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有重要意义。是否进入乡村道路照明模式由光敏传感器和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或者GPS来判断。以右行国家为例,当汽车进入乡村时,左右近光灯的驱动功率均增大,从而增加亮度以补充照明,右灯的灯光要偏转一定的角度,以照射到边缘路面,效果如图6所示。

(4)恶劣天气照明模式:在恶劣天气,如雨、雾雪等天气状况下,由于驾驶员的能见度较低,视野不清,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差,因此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为了降低恶劣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率,除了要减缓车速外,改善汽车前大灯条件要很重要。在恶劣天气状况,大雾或者大雨环境下,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需要输出较强和较远的光型,以拉长驾驶员的可视距离,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4.2 汽车AFS系统的基本原理

当车辆进入弯道或者其它道路状况时,MCU通过采集车速和方向转角、车身高度的变化,判断是否对前大灯光轴进行调光,并进一步计算出两灯在左右、上下方向的调节角度,然后转换成各步进电机运动状态控制参数,控制相应步进电机动作,步进电机的实际转动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回馈给MCU,MCU根据步进电机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发出调节修正指令,完成调光过程。图7为对比图。通过两图对比可以看出有AFS系统的汽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更开阔,并弯道内侧的盲区也被照亮了。

4.3汽车AFS系统建模

系统建模是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根据汽车动力学原理建立AFS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利用PID控制、云模型控制对汽车AFS系统进行控制算法的研

究,再通过MATLAB仿真曲线对三种控制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较优的控制算法。

4.3.1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等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主要是通过转向盘角输入或力输出的响应来研究,作为刚体它有6个自由度,但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为了便于理解,需要简化模型,把多自由度简化为只有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二自由模型。对汽车模型做了如下假设:第一、汽车只做平行于地面的平面运动,无垂直方向运动,也无俯仰和侧倾运动,第二、忽略悬架作用及转向系影响直接以前轮角作为输入。第三、忽略左右轮胎由于载荷的辩护而引起轮胎特性的变化以及轮胎回正力矩的作用。第四、汽车沿X轴方向做等速运动,不考虑地面切向力和空气阻力作用。这样实际汽车就简化为二轮摩托车型。上述情况下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精度足够,模型如图8所示。

4.3.2前大灯光轴水平方向模型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在安全视野应该在AFS的调节下自适应弯道,为了保证弯道行车安全,SAE法规规定非对称光型分布的前大灯系统光束的明暗截止线课调整为大灯光的100倍,即S=100*H,式中,H为汽车前大灯中心距地

面高度。

图9中R为汽车转变半径,¥为车灯光轴转角,O为圆心,线段AB为车灯照射距离,其中AB=S。根据图9的几何关系得:

R

S 2sin 1

-=θ 汽车由于向心力的作用而转弯,而向心力是由路面和车轮的静摩擦力提供,单纯的求静摩擦力是非常困难的。在汽车行驶中。前后侧偏角是很小的。在前后轮侧偏角忽略不计的情况下通过求解向心加速度来求向心变得比较容易了。由于向心加速度公式不难得到瞬间转弯半径:

y

a U R 2

= 由R

S 2sin 1-=θ和图8关系得出()r y w u a +=β可知: ()??

? ??+=-u w S 2sin 1βθ 4.3.3步进电机模型

步进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的执行器,可以直接实现数字控制。它的机械角位移与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个脉冲信号可以使步进电机前进一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执行组件。在AFS 系统中,MCU 将采集的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和车身高度信号、位置传感器信号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将计算出的角度通过A|B 转换,转换成脉冲信号,然后通过总线传送到步进电机驱动执行单元,通过驱动执行单元将左右两个弯道照明步进电机转动至相应位置,以适应弯道照明。

4.3.4前大灯光轴垂直方向调节模型

前大灯光轴垂直调节模型即前大灯光轴照射角度上下调节模型,之所以要对车灯光轴做垂直调整,主要是为了扩大本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和避免对向车辆驾驶员眩晕,提高行车安全性,引起车灯光轴垂直调整的因素有很多,总起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车速的改变和车身的改变。

车速的改变会对驾驶员的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车速越低,视野范围越开阔,车速越高,视野范围越狭窄,因此车速会对驾驶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汽车前大灯的照射距离应当与汽车行驶速度成一定的对应关系,车速提高照射距离拉长,视野范围宽,事故率降低,根据

GB4599-94推导出的垂直调整角度与车速间的对应关系。垂直调整角度在上下0.6之间。初始位置为水平向下0.6度。向上调节角度记为θ则θ在0度到0.6度之间,θ和v 的函数关系为:

h km v v v /6.737476

.20803.0012.067.0arctan 6.02>++-=θ 当v 小于或者等于73.6km|h 时,汽车前大灯上下调整角度¥固定为0度,当v 大于73.6千米每小时时,就转化为载重路面等因素了,如下图所示:

汽车前倾后仰时,前大灯的垂直调整角度。通过采用安装在车体前后桥中的两个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前轴和后轴的高度变化量,并依据轴距计算车身纵倾角度。车身纵倾角度的变化量就是前大灯光轴垂直角度的变化量,通过步进电机的动作,反向调整此角度变化,就可以使前大灯光轴回复到原先的状态,保持水平。

4.4PID 控制

PI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7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 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PID 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 )、积分单元(I )和微分单元(D )组成。其输入e (t )与输出u (t )的关系为

()()()()[]

dt t de TD dt t e TI t e kp t u //1*++=? 式中积分的上下限分别是0和t ,因此它的传递函数为:

()()()()[]s TD s TI kp s E s U s G *+*+==/11/

其中kp 为比例系数;

TI 为积分时间常数;

TD 为微分时间常数;

对汽车自适应前大灯光轴的控制,实际上是对步进电机的控制,由于PID 控制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控制要求,所以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采用PID 算法,常规PID 系统原理框如图11所示:

PID 控制器主要适用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它根据给定值r (t )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

()()()t c t r t E -=

控制量由偏差的比例(P )、积分(I )和微分(D )通过线性组合构成,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称PID 控制器。控制霍尔规律为:

()()()()?????

?++=?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d i p 1

或写成传递函数形式:

()()()???

? ??++==s T s T K s E s U s G d i p 11 式中Kp 为比例常数

T1为积分时间常数

Td 为微分时间常数

在工业过程中经常碰到大滞后、时变、非线性的复杂状况,而常规PID 调节器不能很好的满足控制要求,从而影响其控制效果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状况采用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自整定模糊PID 控制。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器的以偏差变化率EC 对PID 参数自整定的要求,从而达到较好的动静态。如图所示:

4.5云模型控制

云模型是指随着不确定性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不确定性是这个世界的魅力所在,只有不确定性本身才是确定的。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随

机性和模糊性是最基本的。针对概率论和模糊数学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1995年我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教授在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云的概念,并研究了模糊性和随机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自李德毅院士等人提出云模型至今短短的十多年,其已成功的应用到数据挖掘、决策分析、智能控制、图像处理等众多领域。前大灯自适应系统云模型控制器所实现的是输入和输出控制的关系,本质是一和映射关系。从前大灯光轴理论转角输入到前大灯光轴实际转角吟出映像。系统运用了一维云模型进行控制,前大灯光轴转角一维云模型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系统运用了3个一维云模型发生器分别在控制前大灯光轴转角偏差的比例e微分ec和积分ei类似于传统PID控制,信号u=Ku(z+y+w),其中Ku 为控制量放大倍数,¥为前大灯光轴理论转角,&为前大灯光轴实际转角。

5 汽车AFS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1 STC12C5A60AD单片机

STC12C5A60AD是STC12系列单片机,采用RISC型CPU内核,兼容8051指令集,片内含有60KB Flash 程序内存,1028B RAM 数据存储器,具有EPROM功能,同时还有看门狗(WDT);片内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8信道10位ADC以及2通道PWM;具有在线系统编程(ISP)和在线应用编程(IAP),特别适合电机控制和干扰较强的场所,并且片内资源丰富、集成度高、使用方便。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包括传感器的信号输入、步进电机的脉冲输出信号,电源、复位和震荡电路。单片机的XTAL1与XTAL2引脚上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构成震荡器。C1,C2起稳定震荡频率、快速起振的作用。如图附录1所示。

5.2车速信号调理电路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需要实时检测车速值,车速值的检测是通过霍尔效应传感器开始产生一连串脉冲信号,脉冲的个数将随车速增加而增加,但位置的占空比在任何速度下保持恒定不变。本系统采用的是触发轮齿的霍尔式传感器,型号为AH3503,这类传感器的机构简单、工作可靠、精度较高。为了改善波形,在输入捕捉定时器管脚外添加调理电路,对脉冲信号进行调理,这里我们通过稳压、施密特整型以及输入隔离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图14所示。

5.3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

根据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当方向盘转角发生变化时光编码便会发出A、

B两路相位差为90度的数字脉冲信号。正转时A超前B为90度,反转时B超前A为90度。脉冲的个数与角度成比例的关系,所以通过对脉冲的计数就可以得到方向盘转角的大小。因此本系统对方向盘转角的测量选用EPC-755A光电编码器作为传感器,其输出电路选用集电极开路,这种编码器体积小,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角度测量时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的输出脉冲信号。考虑到汽车方向盘转动是双向的,同时最大旋转角度为两圈半,选用分辨率为360个脉冲/圈的编码器,其最大输出脉冲为900个,需要对编码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鉴相后才能计数。光电编码实际使用的鉴相与双向计数电路,鉴相电路用1个D触发器和2个与非门组成,计数电路用3片74LS193组成。

在系统上电初始化时,先对其进行复位,再将其初始值设为800H,如此,当方向盘顺时针旋转时,计数电路的输出范围为2048到2948间,当方向盘逆时针旋转时,计数电路的输出范围是2048到1148之间;计数电路的数据输出D0至D11送至数据处理电路,如图附录2所示。

5.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本系统使用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为 1.8度,工作频率为200-1000Hz。它作为一种电脉冲到角位移的转换组件,有价格低廉,易于控制,无积累误差、输出力小、响应速度快、可以调节、噪声低等优点。

为了使步进电机能够输出足够的功率,单片机的驱动电路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形脉冲分配器,它决定步进电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本设计采用的日本SANYO公司生产的L6506与L298N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如图15所示。

5.5电源及断电保护电路

汽车蓄电池提供12V左右的电源,而该控制系统需要两路电源:+5V和+12V 电源。5V电源用于给STC12C5A60AD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和车速、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等供电。12V电源给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等供电。选用LM78H05芯片作为电源转换芯片。为了在掉电的时候可以及时的保存数据,在电源地输入端加一个1000F的电解电容,当电源断开的时候,大电容可以维持单片机电源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单片机可以完成外部中断的服务程序。如图16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名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组别:第五组 组长:XX 组员:X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电力、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室内灯光控制系统及其原理,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控制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当今较成熟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利用多参数来实现对学校教室室内照明的控制。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工作时,光信号取样电路采集光照强弱、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室内是否有人、是否为工作时间等信息并将信号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电路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实现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点................................................. 2 设计部分................................................................... 2.1设计要求............................................................... 2.2系统设计............................................................... 2.3逻辑控制............................................................... 2.4硬件设计............................................................... 2.4.1 系统硬件总述....................................................... 2.4.2 AT89C51单片机介绍................................................. 2.4.3 光照检测电路....................................................... 2.4.4 人体信号采集电路................................................... 2.4.5 比较电路........................................................... 2.4.6 延迟时间选择电路................................................... 2.4.7 输出控制电路....................................................... 3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4 结论...................................................................... 5 评价……………………………………………………………………………………………….. 6 组员分工…………………………………………………………………………………………..

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Adaptive Front-Loght System) 一、功能 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路状以及天气来适时的调节前 照灯的照射角度、形状、光亮度以及照射时间,从而达到 相应状况下的最优照明表现。 二、工作原理及系统图 AFS系统分为两大部分:1、前照灯光束高度自动控制系 统2、智能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1、前照灯光束高度自动控制系统 前照灯点亮时,前照灯光束高度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操作前照灯光束高度调节电动机。AFS ECU根据高度控制传感器和各ECU的信号计算车辆状态的变化,然后ECU根据该信息控制前照灯光束高度调节电动机,以改变前照灯反射器角度。

2.智能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智能AFS通过移动近光,在转向过程中保持大范围的近光照明及良好的视野。智能AFS 采用中高速控制和低速控制。在中高速控制过程中,系统根据转向角和转速计算目标光照角,并分别改变各近光前照灯的放置角。在低速控制过程中,系统根据转向角计算目标光照角,并改变入弯侧近光前照灯的旋转角。

低速控制 满足下死所有条件,AFS ECU执行低速控制 ·发动机正在运转 ·车辆正以10Km/H或更高的速度向前行驶 ·转向角为6o或更大

·近光灯点亮 ·AFS OFF开关关闭 旋转范围 中速控制 ·发动机正运转 ·车辆正以30Km/h或更高时速前进 ·转向角为o或更大 ·近光灯点亮 ·AFS OFF开关关闭 初始化设定控制

发动机起动时,AFS ECU驱动前照灯旋转执行器,将前照灯投射光束向车辆中间方向移至操作极限位置,然后使其返回到正常位置。从而,AFS ECU估算进行基准控制的前照灯位置。

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系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二〇一七年五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汽车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汽车作为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不少的交通安全问题。汽车照明系统作为现代汽车的必备安全系统之一,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大部分的汽车的照明系统目前还是以传统手动操作为主,因此,实现汽车照明的智能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给出了设计任务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包括主控部分、电源设计部分、数据采集部分和模拟车灯控制部分。本设计是通过STM32单片机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对模拟车灯进行控制,控制的具体步骤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本文还对实物模型的制作流程作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实物图。最后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了结论,最终结论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汽车车灯;STM32F103C8T6;传感器

汽车车灯控制系统讲解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吴权权 学号: 2009082190 专业年级:计科09-1班 指导教师:裘祖旗 时间: 2012-1-12

目录 1.题目及要求 (1) 1.1 题目 (1) 1.2 要求 (1) 2.功能设计 (1) 2.1 汽车图形 (1) 2.2 汽车左转 (1) 2.3 汽车右转 (1) 2.4 汽车前进 (1) 2.5 汽车倒退 (1) 2.6 汽车停止 (1) 2.7 响铃模块 (1) 3.主流程图 (2) 4.详细设计 (3) 4.1 汽车图形显示 (3) 3.2 汽车停止、转向、倒车的指示 (3) 5.结果显示 (4) 5.总结 (7) 6、程序代码 (8)

1.题目及要求 1.1 题目 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1.2 要求 1)实现停止时的指示灯; 2)实现汽车转向时指示 3)实现倒车指示 4)扩展功能:实现倒车的声音提示 2.功能设计 2.1 汽车图形 功能:用汇编语言在dos下实现一个汽车的图形,和四盏灯。 2.2 汽车左转 功能:按’A’键,实现汽车的左转,左前、左后指示灯亮,右前、右后指示灯灭。 2.3 汽车右转 功能:按’D’键,实现汽车的右转,左前、左后指示灯灭,右前、右后指示灯亮。 2.4 汽车前进 功能:按’W’键,实现汽车的向前行驶,并且四盏指示灯全灭。 2.5 汽车倒退 功能:按’S’键,实现汽车的倒退行驶,并且后面2盏指示灯全亮,前面2盏指示灯全灭。 2.6 汽车停止 功能:按’B’键,实现汽车的停止,并且四盏指示灯全亮和倒车提示音。 2.7 响铃模块 功能:汽车停止时,提供倒车提示音。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 1、概述 办公环境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作照明,更应营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减少光污染。现代办公楼的照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办公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照明设计,加强照明控制设计,已成为现代智能办公大楼的一个重要内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办公照明用电量占整幢大楼能耗的约1/3,办公照明的设备费用(包括照明器件和配布线工程费)约占电气工程费用的10%以上,因此选择合理的照明方案,配置先进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大大简化穿管布线的工作量,而且能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用户运行费用,提高大楼管理水准,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智能化大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技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各种建筑结构布局,不同灯具的选配,实现多样化的控制模式。由于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采用标准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它系统诸如BA、安保、消防等相互连接完成系统集成功能;同时利用系统配备的监控软件,大楼管理工作人员借助“友好”的用户界面,能极其方便地遥控、监控大楼所有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 2、智能照明系统 长期以来智能照明在国内一直受到忽视,绝大多数建筑物仍然沿用传统照明控制方式。部分智能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很难实现调光、场景控制等负责多变的功能,澳洲奇胜的C-BUS正是为了满足这些更高的照明需求而开发出来的新一代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就照明管理系统而言,它不仅要控制照明光源的发光时间、亮度来配合不同应用场合做出相应的灯光处理,而且还要考虑到管理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等要求。一个优秀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照明环境的品质,确保在建筑物里工作和生活群体的舒适和健康。

汽车前照灯-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研究前照灯照明存在的夜间行车安全问题及自适应前照灯。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分析汽车夜间行车时前照灯照明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前照灯随动转向解决汽车转弯照明盲区;分析研究前照灯照明度自动控制方法;分析研究前照灯其他自适应控制方案及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 二自适应前照灯研究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前照灯系统是由:近光灯、远光灯、行驶灯和前雾灯组合而成。在城市道路行驶并且限速的情况下,主要采用近光;在乡间道路或者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主要采用远光;雾天行驶的时候,应打开雾灯。但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的前照灯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前照灯是以固定的光型提供近光、远光与雾灯等前方照明功能,无法随着路面转弯、岔路、上下坡等各种路面情况转动适当的照明角度,导致道路照明不足,致使车祸的发生率升高。 夜间汽车前照灯照明时,灯光应能使驾驶员看清前方80米以内的交通障碍物,照明光束应对准汽车的前进方向,主光轴方向应偏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不足或照射方向不合适,都会造成汽车前方情况不明,或给迎面驶来的汽车驾驶员造成眩目,妨碍视野,这些都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 调查研究显示,82%的车祸意外事故都是在夜间照明效果不良或天气恶劣的情形下发生的,相关资料指出50岁的驾驶者比起20岁的驾驶者需要高达3倍的汽车照明亮度;夜间行驶占总行驶距离约20%,但事故死亡率却占50%以上。在弯道上的事故多于直道上事故,原因除超车不当之外,最大因素是前照灯光型投射的范围不在前方弯道上,导致能见度不足,进而发生车祸。 基于上述问题,从需要设计一套灵活的前照灯系统,此系统能根据行车的方向及速度、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及天气状况的变化自动适应,车辆感应装置会监控这些变化并启动灯光自动控制,将前照灯的灯光调整成远光、近光或是适合转弯时的灯光。这就是自适应前照灯照明系统,即AFS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s) AFS即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作为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CAN的基础之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驾驶者在夜晚弯路上行车的疲劳程度,使驾驶者能够看清转弯处或上下坡的实际路况,进而有充分的时间来应付紧急情况,从而提升夜晚道路上的行车安全。 三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1.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组成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是由传感器组件(车速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ECU(大灯照程调节控制单元),执行器(灯光调节电机),三部分组成。 3.2.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基本原理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 AFS系统全名适路性前方照明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他的功能的伸缩性很大,根据我们在车辆照明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而采取的技术革新,就目前能够实现的功能(也就是目前最好的AFS的功能)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例如高速巡航时、紧急刹车时、启动时等),路况(例如高速公路、城市公路、乡村公路等)以及天气(例如下雨、下雪等)来适时自动的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形状、光亮度以及照射时间,从而达到相应状况下的最优光照表现。而我们所采用的AFS的设计比较简单,仅根据车辆行驶方向的改变来控制固定照射角度的转向辅助照明灯。 其使用方法为:在大灯开启状态下,方向盘向左转,大于开启角度的时候,左侧转向辅助照明灯就会自动开启,当方向盘转回来,小于开启角度的时候,转向辅助照明灯会自动关闭;向右转弯同样道理。我们的这个照明系统属于AFS,但是因为它仅根据转向有关,所以我们在跟客户介绍的时候最好用这样的名称介绍----------AFS转向辅助照明系统、AFS转向辅助照明灯。 注意:此照明灯的开启与关闭与转向灯不发生关系,它是根据方向盘转动角度实现的,而转向灯在行驶时还要正常使用,不要因此而违反交通规则。交车时一定要向客户解释清楚! 以上内容是为我店销售顾问做的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加以完善,非常感谢! 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一篇关于AFS的介绍 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和愉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便是一例。它使得夜晚驾驶变得不再令人恐慌,甚至心旷神怡,没准会有更多的驾驶者爱上夜晚出行去享受黑夜的浪漫。 AFS的全称是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汽车照明系统,它能够有效地降低驾驶者在夜晚弯路上行车的疲劳程度,使驾驶者能够看清转弯处的实际路况,进而有充分的时间来应付紧急情况,从而明显提升夜晚弯路上行车的安全性。 虽然夜晚事故发生率只占所有交通事故的28%,但是其死亡事故的几率却高达白天死亡事故的两倍以上。这再次证明被誉为"汽车眼睛"的车灯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AFS系统能够减缓驾驶者在夜晚弯路上行车的恐慌情绪,使驾驶者能够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转向操纵和应付紧急情况。自动转向照明具有降低驾驶者夜晚行车劳动强度的重大意义。此系统能够增加弯道的照射面积达20度左右,按照40KM/h的车速测算,能够为驾驶者将反应余量增加3秒以上。这一点对于时常进行夜晚运输的专业驾驶员而言至关重要。 就小糸集团内部的定义来说,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所谓AFS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FS,现在的AFS 只是在自动动态调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弯照明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AFS系统应该包括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例如高速巡航时、紧急刹车时、启动时等),路况(例如高速公路、城市公路、乡村公路等)以及天气(例如下雨、下雪等)来适时自动的调节前照灯的光形,从而达到相应状况下的最优光照表现。 小糸的AFS系统分为前向通道和后向通道两个部分,分别包括车身传感器、BUS节点、控制模块(ECU)以及执行机构等。系统能够根据车身的动态变化、转向机构的动作特性、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等综合因素进行计算和判断,从而判定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并对前照灯近光进行相应的调整。带弯道转向照明的AFS系统的执行机构由步进马达来担当,步进马达具有行程准确、动作平稳、工作寿命长等特点。且考虑到系统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汽 车 自 适 应 前 大 灯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

目录 1前言 (4) 2汽车AFS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3自适应前大灯研究的意义 (7) 4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总体设计 (8) 4.1 汽车AFS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功能 (8) 4.2 汽车AFS系统的基本原理 (10) 4.3汽车AFS系统建模 (10) 4.3.1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11) 4.3.2前大灯光轴水平方向模型 (11) 4.3.3步进电机模型 (13) 4.3.4前大灯光轴垂直方向调节模型 (13) 4.4PID控制 (14) 4.5云模型控制 (16) 5 汽车AFS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8) 5.1 STC12C5A60AD单片机 (18) 5.2车速信号调理电路 (18) 5.3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 (18) 5.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19) 5.5电源及断电保护电路 (20) 6汽车AFS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1) 6.1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21) 6.2系统软件设计 (21) 7结论 (23) 摘要:本设计主要完成以传感器作为检测器并通过软件的设计实现适时地对前

大灯灯光调节,从而实现对汽车灯光的自适应控制。这次设计是传感器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并且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车速和方向盘转角,车身高度的变化,把信号输入单片机中通过程控步进电机执行组件的动作。步进电机的实际转动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回馈给MCU,MCU根据不仅电机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发出调节修正指令,完成调光过程。此设计能免去驾驶员对灯光的反复操作。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由于驾驶员对灯光操作及灯光的阴影区多带来的交通事故,也大大挺高了汽车前大灯运行的可靠度。 关键词:汽车、自适应、控制;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雷树培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雷树培 发表时间:2017-12-18T09:51:34.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作者:雷树培[导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观看舞台表演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看需求,这也对舞台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州市东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5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观看舞台表演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看需求,这也对舞台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舞台表演中,舞台的灯光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以烘托和渲染舞台效果。近些年来,舞台的灯光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被应用到舞台上。随 着人们对灯光效果的追求越来越多,舞台的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也逐渐复杂。本文针对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舞台效果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娱生活也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观看舞台表演,为了更好的进行观赏,观众对舞台效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舞台灯光在提升舞台效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质的舞台灯光可以完美的烘托舞台氛围,而且,舞台灯光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增强舞台艺术的渲染力,为舞台效果提供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场景效果,可以说为对舞台表演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本文对舞台灯光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设计和研究的原理。 1.舞台灯光的光源介绍 在舞台灯光中,光源可以满足舞台上对灯光的多种需求,还可以给舞台表演提供丰富的色彩。目前,在舞台上应用了很多光源,种类比较复杂,而且因为光源的发光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将光源分成了发光光源、辐射光源和放电光源等。而且又因为光源的灯内压强不同,放电光源又被分为了超高压、高压和低压三种放电光源。一般在舞台设计中,最常用的就是超高压放电光源灯。而且舞台设计中应用比较频繁最高的是热辐射光源,常见的有白炽灯和卤钨灯两种,这两种灯有着不同的光辐射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拥有较小的色温和光通的衰减幅度。 2.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从很早以前我们就开始使用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目前,我国的舞台灯光经历了从国外进口,到仿制外国先进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可以独立设计和制造舞台灯光,我国的舞台灯光控制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完成了重大转变。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舞台电脑控制系统的处理器已经是以8位和16位为主了【1】。为了对舞台灯光信号进行更好的传输,采用无线的方式来控制舞台电脑灯光系统的数据传输,并且这种信号传输的方式有着更高的可靠性。 3.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 3.1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时,要先明确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有关性能要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要求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必须要能够支持标准的数字接口DMX512通信协议,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多数的DMX512灯光数据都可以通过电脑灯控来进行运行;其次,需要通过无限传输的形式来传输相关的数据,实现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来连接灯光控制台和电脑灯;接下来,要求DMX512的控制通道中要拥有光圈通道、聚集通道、色温控制通道等;第四点,就是要求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切换效果功能,且要有比较稳定的场景;最后一点就是要求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要包含18路步进电机的驱动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中要有图案变化机、光闸电机和CMY颜色混合电机等。 另外,在设计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时,连接灯光控制系统和光源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纽带应该是无线通信。在选择无线通信系统时,可以选择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905以及其他外围元件,当数据处理器发出DMX512信号时,NRF905模块就会将收到的信号传输到步进机的译码处理器中,然后处理器就会就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在处理信号的过程中,根据以往实际应用得出来的结果显示,将STM32F103VET6当做是舞台电脑灯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的主控器。为了使所有的步进电机都受到舞台电脑等控制系统的控制,我们可以让所有的PWM端口都连接在速度相同的步进电机上。 3.2舞台电脑灯的内部系统 舞台电脑灯的内部系统包括机械控制系统和光学控制系统两种。其中,机械控制系统包括CMY颜色混合电机、18步进电机以及X轴和Y 轴等。通过分析电脑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特点,我们将舞台电脑灯的控制系统又进行了划分,分为以下九种:关闸、调焦控制、频闪、旋转、特效自传和CMY颜色混合等【2】。 在光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光源的光通量的利用率。光学系统在舞台电脑灯中应该考虑的性能指标有很多种,包括光斑的大小、饱和度以及均匀性等等。一般有两种因素可以影响到这些性能指标,其一就是在光路设计中的镜面反射系统,表面存在着一些纹路,并且有刻度的抛物面反光镜,这些反光镜可以产生比较均匀的混合光束;其二就是有关光源的使用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整体系统结构。目前,业内使用最好的就是1200W短弧双端金属气体放电灯管,这种灯管有很多特点,比如有稳定的显色性、很高的亮度、较高的色温等等。当周围的灯光变暗的时候,短弧放电灯管仍然可以保持比较好的色温。但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这种灯管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这种灯管是通过内部填充剂通过电弧来成像的,所以有的时候它会出现电弧光失效或者色带失效的现象。 3.3舞台电脑灯控制系统的步进电机选型 步进电机是一种通过脉冲来控制信号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将信号转换成角度信号,在舞台电脑灯控制系统中应用十分普遍。步进电机的种类也十分的多,像是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以及混合式步进电机等,在设置舞台电脑灯控制系统时,可以根据周围条件因素的限制或者是灯光需求选用不同种类的步进电机。 3.4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组成舞台的灯光控制系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所以我们应该对所需要的硬件提前进行设计。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计基本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步进电机驱动控制部分、数据处理部分、温度采集高温保护模块、无线通信部分以及电源部分。这五个部分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这些硬件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高温保护、定位和控制X轴电机以及定位Y轴电机等等。 3.5设计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软件

实验七-对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实验七 对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对一个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际设计与仿真,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分析和仿真处理过程,熟悉用Matlab 和Simulink 进行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学时:4 个人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对一个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际设计与仿真,其方法是先对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建摸,然后对其进行PID 控制器的设计,建立了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后,可采用Matlab 和Simulink 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设计。 注意:设计系统的控制器之前要观察该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采用阶跃响应函数step( )来实现,如果系统不能满足所要求达到的设计性能指标,需要加上合适的控制器。然后再按照仿真结果进行PID 控制器参数的调整,使控制器能够满足系统设计所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 1. 问题的描述 如下图所示的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该系统中汽车车轮的转动惯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假定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与汽车的运动速度成正比,摩擦阻力的方向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样,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可简化为一个简单的质量阻尼系统。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质量阻尼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 ??==+v y u bv v m & 系统的参数设定为:汽车质量m =1000kg , 比例系数b =50 N ·s/m , 汽车的驱动力u =500 N 。 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当汽车的驱动力为500N 时,汽车将在5秒内达到10m/s 的最大速度。由于该系统为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因此将系统设计成10%的最大超调量和2%的稳态误差。这样,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设定为: 上升时间:t r <5s ; 最大超调量:σ%<10%; 稳态误差:e ssp <2%。 2、系统的模型表示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灯光控制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系统原理概述 系统所有的单元器件(除电源外)均内置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由一对信号线(UTP5)连接成网络。每个单元均设置唯一的单元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通过输出单元控制各回路负载。输入单元通过群组地址和输出组件建立对应联系。当有输入时,输入单元将其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系统总线上广播,所有的输出单元接收并做出判断,控制相应回路输出。 系统通过两根总线连接成网络。总线上不仅为每个组件提供24伏直流电源,还加载了控制信号。通过系统编程使控制开关与输出回路建立逻辑对应关系。 系统元件采用 模块化结构、并已 经有系统化产品、 系统扩展方便。同 时,通过专用接口 元件及软件,可能 直截接入电脑进行实时监控,或接入以太网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因此在设计时更加简单、灵活。 系统为分布式控制,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任何控制模块均内置CPU,每个输入模块(场景开关、多键开关、红外传感器等)都可直接与输出模块(调光器、输出继电器)通讯(发送指令→接受指令→执行指令),避免了集中式结构中央CPU一旦出现故障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弱点。 与BA系统的集成

诺雅照明控制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专用接口软件,可方便地与其他系统连接,如楼宇自控系统、门禁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系统结构图

二、系统功能和优点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学校应用的功能和优点: 1、实现照明控制智能化 可用手动控制面板,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精心地进行灯光的场景预设置,使用时只需调用预先设置好的最佳灯光场景,使人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 2、美化环境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灯光设计,能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环境,增添其艺术的魅力。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利用灯光的颜色、投射方式和不同明暗亮度可创造出立体感、层次感,不同色彩的环境气氛,不仅使学生有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种艺术欣赏感,对课程产生强烈的研究精神。 3、可观的节能效果 由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合理的管理,根据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运行情况预先进行光照度的设置,不需要照明的时候,保证将灯关掉;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区域其实不需要把灯全部打开或开到最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用最经济的能耗提供最舒适的照明;系统能保证只有当必需的时候才把灯点亮,或达到所要求的亮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能耗。 4、延长灯具寿命 灯具损坏的致命原因是电压过高。灯具的工作电压越高,其寿命则成倍降低。反之,灯具工作电压降低则寿命成倍增长。因此,适当降低灯具工作电压是延长灯具寿命的有

汽车_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

第一篇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AFS) 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AFS) AFS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和车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显著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 系统结构: AFS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一个Master和两个Slave。AFS主要是根据车辆和道路状况,来控制前照灯左右和上下的照射角度,从而提高驾驶员的视野,提升夜间驾驶的安全性。Master控制器以汽车方向转角、车速和前后轴高度等高速CAN总线信号或者真实传感器信号作为输入,经过复杂的控制逻辑和算法,得到期望的近光灯照射角度;并通过LIN总线发给左右两个Slave控制器,Slave再驱动电机来实现照射角度的实时动态变化。

系统功能: 具有随动转向氙气大灯(HID)的光线照亮范围角度能够外侧旋转15°,内侧旋转7°。同时还能针对车速,以及汽车轴荷变化(载重量变化,加速和减速,上下坡等)情况来改变车灯上下的高度来保证合理的照射距离。不仅如此,AFS控制模块还能保证在颠簸路面和短时间的路面冲击下,前照灯照射距离不会进行频繁调整,以提高系统鲁棒性,防止驾驶员眼睛疲劳。 除此之外,AFS还可以根据环境状况(如雨,雾)来适当的调整前照灯的角度。 在技术上,Master和Slave都具有Bootloader功能,实现控制程序和标定模块的在线升级和下载。AFS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车型的要求,通过配置标定模块来实现所需要的不同功能。

第二篇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2008-08-06 17:24:58)标签:汽车前照灯led模块大 灯情感 智能驱动和控制技术为汽车行驶安全带来革命性变化作者:邹治永时间:2006-11-03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浏览评论汽车前照灯主要是用于汽车夜间行驶照明。它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对于行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夜间汽车所有前照灯同时照明时,灯具应具有能使驾驶员看清前方100米距离以内交通障碍物的性能,照明光束应对准汽车的前进方向,主光轴方向应该偏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不足或者照射方向不合适,汽车前方的情况就不能清晰易见,或者给迎面驶来的汽车里的驾驶员造成眩目,妨碍视野,这些都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在

汽车车灯控制系统DOC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目录 1.题目及要求 (1) 1.1 题目 (1) 1.2 要求 (1) 2.功能设计 (1) 2.1 汽车图形 (1) 2.2 汽车左转 (1) 2.3 汽车右转 (1) 2.4 汽车前进 (1) 2.5 汽车倒退 (1) 2.6 汽车停止 (1) 2.7 响铃模块 (1) 3.主流程图 (2) 4.详细设计 (3) 4.1 汽车图形显示 (3) 3.2 汽车停止、转向、倒车的指示 (3) 5.结果显示 (4) 5.总结 (7) 6、程序代码 (8)

1.题目及要求 1.1 题目 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1.2 要求 1)实现停止时的指示灯; 2)实现汽车转向时指示 3)实现倒车指示 4)扩展功能:实现倒车的声音提示 2.功能设计 2.1 汽车图形 功能:用汇编语言在dos下实现一个汽车的图形,和四盏灯。 2.2 汽车左转 功能:按’A’键,实现汽车的左转,左前、左后指示灯亮,右前、右后指示灯灭。 2.3 汽车右转 功能:按’D’键,实现汽车的右转,左前、左后指示灯灭,右前、右后指示灯亮。 2.4 汽车前进 功能:按’W’键,实现汽车的向前行驶,并且四盏指示灯全灭。 2.5 汽车倒退 功能:按’S’键,实现汽车的倒退行驶,并且后面2盏指示灯全亮,前面2盏指示灯全灭。 2.6 汽车停止 功能:按’B’键,实现汽车的停止,并且四盏指示灯全亮和倒车提示音。 2.7 响铃模块 功能:汽车停止时,提供倒车提示音。

3.主流程图 No Yes Yes RET No Yes RET No Yes RET No Yes RET No Yes RET No 非定义字符 RET Yes 开始 与W 比较 有无按健 退出 等待 与A 比较 与D 比较 调用DRAW_W 调用DRAW_A 调用DRAW_D 与S 比较 调用DRAW_S 和响铃函数 与B 比较 调用STOP 与空格比较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正奇金融广场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设 计 方 案 书 项目名称:正奇金融广场 项目类别: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文本类型:设计方案

概述 *****多功能商业大楼。该大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地上二至五层,其主要功能区有上百间商铺,走廊,卫生间及一些公共区域。

第一部分:前言 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中,一般只包括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消防、闭路电视监控等子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楼宇大厦建设热潮中,各大公司企业和他们的建设者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商业楼宇大功率动力和制冷设备比重较少,照明灯具则相对比重更多。使用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 节能是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传统的楼宇公共区域照明工作模式,只能是白天关灯,晚上开灯。而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流量,进行时间段、工作模式的细分,把不必要的照明关掉,在需要时自动开启。同时,系统还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自动调节室内照度。控制系统实现了不同工作场合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也延长了灯具的寿命。 第二部分:商场用电现状 2.1商场用电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崛起和变化更是来势迅猛、内容纷繁,现代化的建筑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并逐步呈现出高、大、全、新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层数越来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内部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所用设备和材料则越来越新。商业建筑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照明创新的繁荣,现代商业建筑照明设计的发展趋势

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技术规范

零部件子系统技术规范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2020年07月05日

1前言 本文件是根据项目规划,定义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用于供应商报价,本文件在供应商定点之前可持续进行更改。 本文件内的信息要求严格保密,未征得同意不得将信息透露给第三方。2术语及参考文件 2.1术语 2.2参考规范 3设计概念 1) CAN BUS通讯满足《BCZQQ0003》,LIN BUS通讯满足《BCZQQ0004》,网络管理满足《BCZQQ0006》; 2)诊断功能开发符合《BCZQQ0005》,软件刷写满足《BCZQQ0007》; 3) AFS系统包含Master控制器、左右Slave控制器和前后车身高度传感器,Master控制器负责系统控制策略、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CAN网络通信和LIN主控节点等;Slave控制器负责通过LIN总线接收Master控制器的指令,驱动垂直调光步进电机和随动转向步进电机,满足自适应照度的需求。

3.1效果图 -- 3.2功能清单 4技术要求 4.1工作温度要求 Master控制器: 工作温度: -40oC ~ +80oC 存储温度:-40oC ~ +90oC 左右Slave控制器: 工作温度: -40oC ~ +105oC 存储温度:-40oC ~ +115oC 前后车身高度传感器: 工作温度: -40oC ~ +105oC 存储温度:-40oC ~ +115oC 4.2电器环境要求 工作电压范围:9V~16V 测试电压: 14 V 标称电压: 12 V CAN网络通讯电压: 6V~16V LIN网络通讯电压:6V~16V 4.3材料要求 满足ELV报废车辆指令要求 4.4气味性要求 气味性满足《内饰散发特性评价准则》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

摘要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利用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本课题以电动汽车他励电机控制器为例,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加、减速,起、制动等基本功能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以开发出高可靠性、高性能指标、低成本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为目的。主要包括硬件电路板的设计,以及驱动系统的软件部分的仿真调试。 在驱动系统硬件设计中,这里主控制芯片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64芯片。功率模块采用多MOSFET并联的方 37

式,有效的节约了成本。电源模块采用基于UC3842的开关电源电路。选用IR 公司的IR2110作为驱动芯片,高端输出驱动电流可到1.9A,低端输出驱动电流可到2.3A,能够提供7个MOSFET并联时驱动电流。对于电流检测模块,本文没有采用电流传感器或者是康铜丝,而是采用了一种基于MOSFET管压降的电流检测电路,这种方式即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检测精度。 驱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开关量的检测处理,故障检测,串口通讯,励磁、电枢控制,报警功能等。针对他励电机电动汽车的控制特性,提出了节能控制算法和最大转矩控制算法,用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加速性能。 他励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能够很 37

好的运行在电动汽车上,性能可靠、结构简 单,并且节约了成本,使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大大提高,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普及。 关键词:电动汽车,ATmega64,他励直流电机,PID模糊控制 37

车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剖析

郑州科技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车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月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2.1设计任务 (1) 2.2设计要求 (1) 3设计方案与论证 (2) 3.1设计分析 (2) 3.2 设计方案简介 (3) 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3) 4.1 设计系统的组成 (3) 4.2 系统的工作原理 (3) 5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4) 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6) 7总结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1) 附录2:实物图 (12) 附录3:元器件清单 (1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当前国际汽车市场上,汽车电子化竞争非常激烈,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十分普遍。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外著名汽车制造厂商中,每辆汽车平均消耗电子产品费用占整车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光微处理器多达五十多个,越是高档汽车电子化程度越高。汽车电子最显著特征是向控制系统化推进。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正获得极其广泛的市场。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用电化学替代燃烧学,电子技术的比重将超过机械技术的比重(电子化),系统的运行由控制器群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群间的网络平台支持系统运行(信息化),采用高效紧凑的模块化设计(集成化和模块化)。 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掌握试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并正确的使用仪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汽车灯光控制电路,用四个发光二极管模拟汽车左转弯尾灯、右转弯尾灯、刹车尾灯和夜间大灯,用开关选择控制汽车正常运行、左转弯、右转弯和刹车时尾灯的情况。 2. 2设计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LED灯光控制器的设计

目录 1.目的及意义 (1) 2.基本容和技术方案 (2) 2.1基本容: (2) 3系统硬件设计 (3) 3.1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3) 3.2 受控模块电路设计 (4) 3.3 主要元器件介绍 (4) 3.3.1 单片机AT89C51 (4) 3.3.2 LED彩灯限流电阻的确定 (6) 3.3.3 数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 (6) 4 试与仿真分析 (8) 4.1 硬件选材及电路制作 (8) 4.2 硬件调试 (8) 4.3 软件仿真结果及分析 (9) 5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单片机的LED灯光控制器的设计 1目的及意义 1.1背景: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 ,智能度越来越高 ,应用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海洋开发、宇宙探测、工农业生产、军事、社会服务、娱乐等各个领域。在娱乐方面,场地的装饰离不开彩灯。在建筑方面也采用彩灯来装饰高楼大厦。彩灯又灵活多变的点亮方式,装饰效果非常好,特别时晚上使得高楼大厦更加漂亮。是彩灯的应用才使得城市的夜景非常迷人。节日彩灯将会在人类未来的夜晚生活成为一个个重要的景观,节日彩灯控制器的应用也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意义:本设计通过对彩灯的设计,训练对电气、单片机、电子技术等容的应用能力,掌握对电子产品设计的流程以及各种要求。彩灯技术已广泛得在霓虹灯、广告彩灯、汽车车灯等领域中应用。单片机的控制电路的设计是彩灯应用的一个瓶颈。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课堂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学会查阅、使用各种专业资料和网上资源,并以严肃认真、深入研究的工作作风完成设计任务,逐步向工程技术员转变,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体现和检验综合设计能力,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技术水平,培养新一代既有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以适应国际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了解彩灯线路的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对能够熟练地进行彩灯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中国彩灯从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的灯会,已经是作为节日庆典的形式了.以传统节庆文化为背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主题下举办,是一项综和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灯会和公益性(非经营性)灯会。灯会这种特殊的造型和视觉语言,不仅仅用于灯会中观赏,还可以引入其他领域走向发展,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居环境、城市美化、亮化的点缀物;彩灯雕塑,称为灯雕,可以丰富人居环境,城市美化的艺术形式;还可以用彩灯的制作语言,巧妙结合现代广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