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中 几种趣味记忆法
六种历史记忆方法

六种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六种常用的历史记忆方法。
3.关键词法:选取历史事件中的重要关键词,将其整理成列表或者小抄。
可以通过阅读关键词来回忆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关键词法适用于需要记忆大量历史事件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忆和理解历史内容。
4.图表法:使用图表来整理历史信息,可以更好地理清历史事件的脉络和逻辑。
可以使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来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图表,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
5.记忆宫殿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有序的空间结构,将历史知识与该空间结构进行关联。
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置于其中。
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座有许多房间的宫殿里,每个房间里都有不同的历史事件。
通过想象和回忆自己在宫殿中的行走过程,可以更好地回忆历史内容。
6.联想法:通过与已有的信息进行联想,将历史事件和其他知识进行关联。
可以利用类比、对比、类推等方式进行联想。
例如,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比,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以上是六种常用的历史记忆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记忆历史内容。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提高记忆效果。
记忆历史需要坚持和反复练习,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回顾,可以使历史记忆更加深入和牢固。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五种方法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五种方法近年来,历史考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忘性大的人来说。
在历史考试中,记忆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任务之一。
要想记忆历史知识点,需要动一点心思,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五种有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
一、分类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即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分成几类,便于记忆。
分类可以根据年代、人名、国家等方面进行划分。
比如某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可以根据其所属国家、职业等进行划分。
这样做可以使记忆更为清晰、系统,有助于加深记忆,减轻记忆负担。
二、故事记忆法许多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有一个鲜明的故事背景,可以将其编成一个故事,在故事中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比如十字军东征时,阿拉伯将领萨拉丁曾经一箭射穿了敌方将领理查一世的盾牌,促成了两军之间的一致妥协。
将故事图像化,可以使记忆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记忆效果。
三、关联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是将历史知识点与其他日常生活知识点相互联系,形成记忆联想。
比如要记住唐朝的八宝饭,可以将八宝饭和唐朝文化联系在一起,想象在唐朝时期吃八宝饭、穿长衫、观赏唐诗等场景,从而记忆更加深刻而自然。
四、图像记忆法在记忆知识点的过程中,图像记忆法可谓是首选,我们可以将历史知识点“画”出来,比如将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画成漫画,或者将一部历史人物的事迹画成一幅肖像画。
图像记忆法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览无余,便于在考试中回忆。
五、口诀歌谣记忆法在中小学时期,我们都学过不少口诀歌谣,而口诀歌谣记忆法也同样适用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比如想记住中国早期历史的几个时期,可以用“夏商周,秦汉唐”这样的口诀,便于记忆。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使你快速、高效地记忆历史知识点,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记忆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个性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要记得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知识点,只要你认真学习、用心记忆,历史考试一定能轻松应对。
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十一种方法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十一种方法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学习历史学科至关重要,但有时候由于知识点繁杂、时间限制等因素,我们很难将这些信息牢记在心。
幸运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介绍十一种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想法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的方法。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我们能够将知识点与关键概念联系起来,使记忆更加清晰有序。
方法二:使用记忆法记忆法是一种将信息转化为容易记忆的形式的技巧。
例如,可以使用首字母缩写、联想记忆等方法,将历史知识点与具体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
方法三:编写关键词和提纲将历史知识点编写成关键词和提纲的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可以作为提示,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并记忆相关内容。
方法四:使用记忆宫殿法记忆宫殿法是一种将要记忆的内容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历史知识点与家中或熟悉的地方联系起来,通过在场景中走动以及将知识点与场景相结合来记忆。
方法五:制作卡片制作卡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历史知识点写在卡片上,一边翻看一边回忆,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和记忆相关内容。
方法六:使用关键词联想法使用关键词联想法是一种通过关键词来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将不同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
方法七:参观历史遗址参观历史遗址是一种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的方式。
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方法八:使用语音记录使用语音记录是一种将历史知识点录制成语音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听音频,不断重复,从而帮助记忆。
方法九:讲述给他人听将历史知识点讲述给他人听是一种复述和回顾的方式。
通过将知识点简洁明了地讲述给他人,我们能够更好地巩固记忆。
方法十:反复复习反复复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多次重复记忆,我们能够巩固历史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
方法十一:利用图表和时间线制作图表和时间线是一种将历史知识点整理成有序结构的方法。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一历史背诵技巧"学历史就是‘贝多芬'(背多分)"!"历史是副科,随便学一下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学习历史时的观点。
历史知识记忆小窍门

历史知识记忆小窍门
学习历史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记忆小窍门,帮助你更有效地记住历史知识:
1. 联想记忆法:将知识点与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像或故事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忆。
2. 归纳总结法: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加深记忆。
3. 口诀记忆法: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或歌曲,以便更容易记住。
4. 时间轴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前后关系。
5. 关联记忆法:将知识点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以便更容易记住。
6. 重复记忆法:通过不断重复来加深记忆,可以在课后及时复习,或者定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
7. 思维导图法: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8. 情绪记忆法:将知识点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住。
9. 定位记忆法:将知识点与特定的位置或场景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住。
10. 讨论记忆法: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来加深记忆。
这些小窍门并不是孤立的,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一、联想记忆法1.联想记忆法的种类:(1)纵向联想记忆法这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事物内部因果联系为特征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紧紧抓住“原因”和“结果”,“本原”与“表象”诸项,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扭合在一起,从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历史现象的本质,了解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这不但能使我们弄清楚历史事件的内在关系,理清历史事件的规律,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而且很有利于掌握知识,巩固记忆。
(2)横向联想记忆法运用这种记忆法是通过把握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性质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以达到记忆效果的方法。
横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抓住其中一项内容为基本点,左右联想,推及其余。
这能从横向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把知识结构的体系输入大脑,概念明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应用方便,随时可以再现知识结构体系信息。
(3)相似联想记忆法历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特点极为相似。
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相似联想绝不是等同联想,把它们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点是“相似之处”,从同类事物中找到相似之处,再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形成同类问题知识异同的记忆网络结构,印象深刻,不仅容易记住,而且记忆比较牢固。
(4)相反联想记忆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历史事物的对立点,也就是说由对某一事物的思维记忆,引起对它有相反特点事物的思维记忆。
对立物是鲜明的,所以运用相反联想来记忆历史知识是巩固的,能够运用相反联想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巩固记忆。
例如从林则徐的主张禁烟联想到穆章阿等反对禁烟;从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率军英勇抗英联想到琦善、奕山、奕经、牛鉴等破坏人民和爱国官兵抗英斗争的情形,在头脑中形成正反的鲜明对比。
十种历史学习记忆法

十种历史学习记忆法一、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
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
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
即:东线、西线、南线。
(2)五大战役。
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
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
(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
学习历史,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非常的枯燥,很难记忆。
所以,本文将介绍三种巧记方法,帮助初二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一、歌谣式记忆法歌谣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歌谣之中,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忆。
歌谣式记忆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而轻松地记住历史知识点,而且还能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例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天下汉兴唐盛宋辽金夏元明清近看完这些中国历史知多少这首歌谣把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朝代简单地串起来,用韵律和押韵使整首歌谣更加好记。
同样的,将其他的历史知识点用类似的方式编写歌谣,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忆,并迎合学习英语记单词、背诗文的思路。
二、比较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记忆。
这种方法注重于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点。
例如:中国最早的两个朝代是夏朝和商朝。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不同点是夏朝建立者为启,商朝建立者是汤,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商朝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
通过比较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毕竟交叉比对不仅减轻了单独记忆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建立概念体系,将知识点结合起来三、推导式记忆法推导式记忆法,是指通过推导和归纳历史知识点的规律来记忆。
这种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尼罗河文明。
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文明孕育了埃及文明。
通过推导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总结以上是三种巧记方法,即歌谣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和推导式记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感到头痛。
谈起学习历史,同学们常发这样的感慨或牢骚:“那么多年代,那么多地儿;那么多人物,那么多事儿;学起来有趣儿,记起来费劲儿。
”应该说这道出了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情实感,发出了他们爱学历史但犯愁记忆的苦衷。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识分辨开来,而且记忆深刻,特别是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去记忆、去思考、去创造。
历史君试图就趣味记忆谈谈自己的做法,以大家参考。
1一、字头谐音法:抽取字头或核心字,利用一下谐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形象的鲜活的故事片段1在鸦片战争中,出现了很多位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编成一句话,关天培是在虎门英勇抗敌的,就简称为:关门;葛云飞在定海简称:葛定(疙腚),陈化成在吴淞简称:陈吴(陈胜、吴广)。
连在一起就是“陈吴关门葛定”。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从南向北依次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抽出字头就可以这样记忆:广厦福宁上。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就是:“刘贺叶朱周”,意思是:留着荷叶煮粥。
4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分别取其中的一个字,再根据谐音,东杨(东洋鬼子)肖西(消息)云南北韦(纬)翼石(一石),连在一起就是:“东杨肖西云南北韦一石”,意思是:东洋鬼子那有消息,云南北纬那有一块小石头。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冯国璋和曹锟一派形成直系军阀,由英美两国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军阀,靠日本支持;东北的张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军阀。
抽出一些字,可以这样来记忆,冯(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临)奉(风)日。
意思是:(今天做梦)逢遇曹植了,长得英俊美丽,(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临风的日子,(碗里有酒,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满清统治者依次为努尔哈赤、皇太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7“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8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9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2二、奇特联想提炼法1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一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是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马克思生卒年代1818——1883,可想成谐音“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2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3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4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
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9拉锯战,40春汪伪成,40下半百团大战,41九千(人)皖南事变”。
5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
“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
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7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8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9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
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10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11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时,我只通过“陪(赔)酒(九)两天”四个字,就概括了“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大量军费。
”12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白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3三、歌谣: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2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
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4“战国七雄”时,为了让学生把七国的方位和名称及记住,用“东西南北到中间,齐秦楚燕赵魏韩”的顺口溜,(韩赵魏,南北中)让学生易记易读。
5“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时,把它编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荣:建筑行业最兴盛,唐都长安有大明;赵州石桥拱奇特,隋朝李春设计成;雕版印刷始问世,传世珍品《金刚经》;火药军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制成。
首次测定子午线,《大衍历》法最为精;二功当记谁头上,天文学家僧一行”。
把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记忆的效果。
采用诗歌记忆法,可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6学习“春秋五霸”时,我让学生熟记五霸后,为防止他们颠倒顺序,用歌谣“齐宋晋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国皆称‘公’,惟独楚称‘王’”。
71927年到1930年中共领导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建立者不好记忆,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方志敏,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
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来回转。
采用这种记忆法,有时词头相连即可,有时也需调整一下词的顺序和音韵,使之便于诵读。
4四、记数记忆法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1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3《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即:一个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大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次高潮──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五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六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
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5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