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合集下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4.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时间:2005年凝聚了蒙古族人民智慧的音乐艺术形式。

5.中国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7.中国书法入选时间:2009年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8.中国剪纸入选时间:2009年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

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11.端午节入选时间:2009年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12.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入选时间:2009年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

13.《格萨尔》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一个关于古老的藏族民族格萨尔的神圣成就的宏大叙事。

14.侗族大歌入选时间:2009年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肃花儿入选时间:2009年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

16.新疆《玛纳斯》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三大史诗之一。

17.妈祖信俗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

18.蒙古族呼麦入选时间:2009年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

19.福建南音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20.热贡艺术入选时间:2009年唐代、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

21.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中国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22.藏戏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3.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多产、技艺精湛、富有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24.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如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文化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征、价值观、心理结构、气质和情感等核心因素。

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的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

中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长期传承的。

今天我们将列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家好好看看。

第十名: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

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术家们在白幕后操纵戏曲人物,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打击乐和弦乐伴奏,演唱故事(有时用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农村地区,这种简单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非常流行。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九名: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连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公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它具有认知、启蒙、表达、抒情、娱乐、传播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八名: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

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七名:算盘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

婺源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及简介

婺源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及简介

婺源县县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至2016年11月止)第一批:县级(21项):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婺源茶艺婺源抬阁婺源豆腐架婺源乡村文化婺源民间故事婺源楹联、匾额婺源谚语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婺源民歌婺源祠堂建造技艺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婺源小吃和糕点制作技艺婺源徽菜制作技艺新安医学婺源灯彩民间祭祀活动婺源孝亲敬老习俗第二批:县级(10项)婺源皮纸制作技艺婺源徽派民居营造技艺婺源徽墨制作技艺婺源鼓吹婺源坑头水酒酿造技艺婺源乌饭制作技艺婺源酥月制作技艺婺源方言婺源汪以成九叠篆浙源查氏酿酒技艺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1、婺源傩舞(国):俗称“鬼舞”或“舞鬼”,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

表演上保留古朴、粗犷、夸张、简练的独特风格。

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

婺源傩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婺源傩舞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婺源徽剧(国):是京剧的鼻祖。

其表演技法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还特别讲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让人产生一种雕塑美的感觉。

其内容通俗易懂,结构简练,动作性强,雅俗共赏。

婺源徽剧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婺源三雕(国):作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集美学、力学、文学、民俗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考察价值与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对当代建筑艺术有巨大的影响。

婺源三雕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国):婺源龙尾砚又称歙州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早在南唐时歙砚就享誉砚坛,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龙尾砚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清,复兴于现代。

婺源砚雕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婺源茶艺(省):起源于唐,盛行于南宋。

它依靠民间饮茶风俗,更多地溶进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追求"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1.10
•【字号】桂政发〔2016〕57号
•【施行日期】2016.1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桂政发〔2016〕5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文化厅确定的广西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项),现予公布。

全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
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0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项)
注:本名录编号顺延前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谢观看
第一批名录
山东省名录
名录扩展项目
(共计157项)
(19项)
第二批名录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批名录
(共计62项) 一、民间文学(11项) 二、传统音乐(2项) 三、传统舞蹈(8项) 四、曲艺(1项) 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项) 六、传统美术(6项) 七、传统技艺(24项) 八、传统医药(共计1项) 九、民俗(3项) 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1项)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化遗产
目录
01 第一批名录
03 第三批名录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
截止2016年共公布四批目录。第一批共计19项,第二批共计143项,第三批共计62项,第四批共58项及扩展 59项。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邢政函〔2016〕10号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邢政函〔2016〕10号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正文:
----------------------------------------------------------------------------------------------------------------------------------------------------
邢台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邢政函〔2016〕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大曹庄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邢台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2016年3月18日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公布。

邢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邢襄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构建“和谐邢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邢政办〔2006〕4号)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邢台市人民政府
2016年3月26日
——结束——。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文化厅•【公布日期】2015.12.30•【字号】•【施行日期】2015.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按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与评定暂行办法》,决定开展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现就推荐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申报条件(一)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1.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3.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4.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有较长的历史传统和清晰的传承脉络,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

(二)推荐申报项目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今后五年保护计划。

(三)推荐申报项目应在本次申报工作开展前已经列入设区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有助于正确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生活发展变迁的非遗项目;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非遗项目,应予以重点关注。

二、推荐申报名额各设区市文化行政部门统筹所辖县(市、区)推荐申报工作。

每个设区市推荐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20项。

三、推荐申报材料1.申请报告:市级文化行政部门或者省属单位向省文化厅提出推荐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正式报告,附申报项目清单(见附件1);2.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电子格式可以在“浙江省文化厅网”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下载;3.申报录像片及其他辅助材料(具体要求见附件3);4.市级人民政府或者省属单位主管部门同意推荐申报的函件;5.已正式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及传承人补助专项保护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青岛市于2005年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等。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整体绩效目标: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资金扶持,鼓励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活动;二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机制和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非遗保护推广和宣传。

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继续组织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亮点事项、模范传承人,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演、讲座及咨询服务等活动。

主要经验: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组织管理费(即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和保护补助费(即补助重要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存在的问题是专项资金的额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年度非遗管理和保护工作,建议专项资金增加到150万元左右。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一)2016年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
批复文件名称和文号《关于批复2016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6】2号)、批复金额48万元。

1.安排概况:2016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及市级传承人补助资金、非遗保护活动开展经费、培训研究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费、宣传经费等支出项目。

2.各项目绩效情况:
(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补助资金:安排48万元。

建议加大扶持数量,建议每年扶持10个非遗项目,保证每个区市均有项目入选扶持范围。

该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扶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工作,保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2)按照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标准,2016年对京剧、刘世普泥塑、九狮图、胶州剪纸、查拳、洼里盘鼓、茂强、闫家山地秧歌、平度泥塑、九嶷派古琴进行资金扶持,共支出48万元。

该项资金的使用旨在向社会展示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意识。

圆满完成2016年绩效目标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