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计算机考试VFP第一章考点归纳

合集下载

VF基础知识总结(1-8章)

VF基础知识总结(1-8章)

11.MIN()函数字符函 Nhomakorabea:日期时间函数:
1.LEN()函数
1.DATE()函数
2.LOWER()函数
2.TIME()函数
3.UPPER()函数
3.DATETIME()函数
4.SPACE()函数
4.YEAR()函数
5.TRIM()函数
5.MONTH()函数
6.LTRIM()函数
6.DAY()函数
小结:排序与索引的区别
1、排序要执行两次,按关键字和记录号,要打开表;而索引只执行一次,按关 键字,不需要打开表;
2、排序生成一个新表,索引是针对原表生成一个指针文件 3、升降序的表示与书写方式不同:排序/a升序/d降序/c不区分大小写,索引 ascending和descending。 4、排序与索引的to的含义不同,排序的to 表示到一个新表,索引的to表示建立 单索引文件。
3、各类文件选项卡: ①“全部”选项卡(以下五项的全部内容) ②“数据”选项卡(数据库、自由表、查询、视图) ③“文档”选项卡(表单、报表、标签) ④“类”选项卡 ⑤“代码”选项卡 ⑥“其他”选项卡
第二章 数据与数据运算
1、字段数据类型(11种)
字符型
C
数值型
N
逻辑型
L(1)
日期型
D(8)
日期时间型 T(8)
****************************************************************** 小结:
1、用use 打开表时,记录号位于第一条记录 2、执行带all的命令,记录指针指向eof()=.T. 3、当为.T.时,bof的记录号总是为1,eof的记录号是记录数+1 4、空表的总记录是0,bof的记录号是1,eof的记录号是1

VFP第一章复习要点

VFP第一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 复习要点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简称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组成的具有管理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库按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结构的三级模式:外部层(单个用户的视图)、概念层(全体用户的公共视图)和内部层(存储视图)。

数据库系统结构的分级对于提高数据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模型(DataModel)是在数据库领域中定义数据及其操作的一种抽象表示。

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概念模型当属“实体—联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简称E-R模型)。

E-R模型中有3个基本的概念:实体、联系和属性。

在E-R图中,用矩形框表示实体集,菱形框表示联系,椭圆形框表示属性。

关系是以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集及其实体间的联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关系的首行称为“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字段”),其他各行称为“元组”(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记录”)。

关键字一张表中的一列或若干列能够把不同的记录区分开来,或者说能够唯一地确定记录。

超关键字 二维表中能唯一地确定记录的一个列或几个列的组被称为“超关键字”(Super,Key)。

候选关键字 如果一个超关键字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段后不再能唯一地确定记录,则称它为“候选关键字”(CmldidateKey)。

主关键字 从二维表的候选关键字中,选出一个可作为“主关键字”(Primary Key)。

对于表中的每个记录来说,主关键字必须包含一个不同于其他记录的唯一的值。

vfp知识点总结

vfp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1.1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1.1.1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l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处理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反过来,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l 数据处理是指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统计、传输等操作,向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l 数据处理的对象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也可以是字符、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声音等非数值型数据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发展阶段l 人工管理阶段l 文件管理阶段l 数据处理发展阶段l 数据库管理阶段1.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l 一般认为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赖以执行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及数据库维护使用人员的总称。

l 数据库l 数据库(Data Base-DB)是指按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的,可共享的,长期保存的相关信息的集合。

数据库中不仅保存了用户直接使用的数据,还保存了定义这些数据的数据类型、模式结构等数据――“元数据”l 数据库系统l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软件。

如ORACLE、SQL-SERVER、ACCESS等由计算机软件生产企业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l 应用程序l 一般是指完成用户业务功能的利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高级语言可以是VB、DELPHI、POWERBUILDER等,应用程序通过数据库提供的接口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统计等操作l 计算机软硬件环境l 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赖以执行的环境。

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等l 相关人员l 相关人员是指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使用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人员。

主要有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系统程序员、用户等,其中数据库管理员在大型数据库应用中负有重要的职责,负责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解决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1.3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定义为三级模式结构:外部层、概念层、和内部层1.3.1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数据库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一章复习重点

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一章复习重点

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一章复习重点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一章复习重点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一章复习重点知识,欢迎学习!第一章 Visual FoxPro 基础知识要点1. 数据和信息数据是存储在某一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数据不仅包括数字、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据,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数据。

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信息是以某种数据形式表现的。

【例题】:____是存储在某一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其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二是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

数据是存储在某一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其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客;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做好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据的概念及包含的两个方面。

[答案]数据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存储在某一媒体上的数据形式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其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分类、维护、排序、检索和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根据数据自身的规律和及其相互联系,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取有效的信息资源,为进一步分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

3.计算机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操作。

计算机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等几个阶段。

【例题】:计算机数据管理经历了____等几个阶段。

A.文件管理、文件系统、数据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B.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C.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D.文件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答案] B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____。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1.1VFP的工作环境一、VFP的特点1.发展历史:dbase-Foxbase-foxpro-visualFoxPro2.特点:①基本功能简单易学②用户界面友好美观③运行速度快④编程工具直观易用⑤具有真翻译功能3.VFP是可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的32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VFP的窗口:1.默认两个窗口:主窗口和命令窗口(当前窗口)2.窗口的组成:窗口控制图标,标题栏,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常用”工具栏,窗口工作区,状态栏3.命令窗口:打开:Ctrl+F2 关闭:Ctrl+F4二、VFP的运行环境1.软件环境:Windows95/98,WindowsNT4.0或更高级的Windows操作系统。

2.硬件环境:①CPU为intel489/66MHZ ②16MB内存③至少有85MB可用磁盘空间④VGB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⑤鼠标3.安装:关闭杀毒软件四、启动与退出VFP1.启动:①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②如果桌面上有快捷方式图标,需要双击2.退出①鼠标单击主窗口上的“关闭”按钮②单击“文件”菜单,打开后再单击“退出”③先在命令窗口新一行输入QUIT再按Enter键④Alt+F41.2数据库基础知识一、数据和数据处理1.数据:数据是指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反应客观事物的符号2.数据处理:3个阶段:①人工管理数据阶段②文件系统管理数据阶段③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阶段二、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1.数据库(DB)(1)概念: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2)特点:①较小的冗余度②较高的独立性③可为多种用户共享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概念: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2)功能:管理维护数据(3)特点:完整性、唯一性、安全性、共享性3.数据库系统(DBS)(1)概念:引进数据库技术中的计算机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2)组成: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应用程序,计算机硬件组成 三者的关系:DBS 包括DB 和DBMS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实体和实体集1.实体: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全国计算机VFP重要知识点(公共基础部分)很给力,绝对有用!第1部分(共4部分)

全国计算机VFP重要知识点(公共基础部分)很给力,绝对有用!第1部分(共4部分)

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1.1算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复杂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同。

这表明使用绝对的时间单位衡量算法的效率是不合适的。

撇开这些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有关的因素,可以认为一个特定算法"运行工作量"的大小,只依赖于问题的规模(通常用整数n表示),它是问题规模的函数。

VFP基础知识总结

VFP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不等于程序)算法的基本特征(1)可行性;(2)确定性(3)有穷性(4)拥有足够的情报(输入输出)算法复杂度(1)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2)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1.2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1)逻辑结构: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2)存储结构: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逻辑结构线性结构:(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和后件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顺序表的运算(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插入:平均移动次数n/2,时间复杂度o(n)删除:平均移动次数:(n-1)/2 ,时间复杂度o(n)1.4 线性链表线性表链式存储特点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存储上不一定相邻,即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既可存储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也可存储非线性结构(二叉树)。

结点组成(数据域+指针域)(1)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2)指针域:用于存放指针,指向后一个结点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1.5 栈和队列★栈: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特殊线性表操作原则:“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栈的基本运算:插入(进栈);删除(出栈)队列:允许在一端(队尾)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删除的特殊线性表操作原则:“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Rear指针:指向队尾元素,front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个单元。

江苏计算机二级VFP基本知识部分

江苏计算机二级VFP基本知识部分

江苏计算机VFP基本知识一部分笔试中的VFP单选题(占10分)相对简单些,一般都是考察对VFP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常用函数的应用笔试中的VFP填空题(占30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其中必考的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与函数的使用,SELECT-SQL命令,阅读理解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常用属性的设置等。

VFP部分知识点基本概念语言基本表,数据库查询和视图表单和控件类,菜单基本概念——VFP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E-R模型中的三个概念:实体,联系和属性。

——关系模型(即二维表格),各种关键字——数据库系统的分级结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VFP命令窗口的常用命令MD创建文件夹(也成目录)CD进入到指定文件夹Copy file源文件to目的文件rename源文件to目的文件Run运行可执行程序(.exe)QUIT退出VFPVFP文件类型项目文件(.PJX)数据库文件(.DBC)表文件(.DBF)表单文件(.SCX)查询文件(.QPR)报表文件(.FRX)标签(.LBX)菜单文件(.MNX)类库文件(.VCX)程序文件(.PRG)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以供用户共享。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数据表示和操作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即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语言基础——数据类型:字母表示,存储宽度——变量(命名规则),常量,数组—变量的作用域:即变量使用的有效范围。

·PUBLIC用来定义全局变量。

·LOCAL说明的变量只可以在本程序中使用,用来定义局部变量。

·PRIVATE说明的变量可以在本程序和它的子程序中使用,用来定义私有变量。

—变量的访问:当变量和字段同名时,字段有优先被访问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考点归纳
VFP数据库基础
考点1:数据管理发展的三阶段
▪ 1 三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 2 划分依据
•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存取水平高低
• 3 在任何阶段,数据冗余都不会消失
• 4 数据库系统的4个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减小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考点2: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系统(DBS):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等组成。

▪ 2 数据库(DB):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结构化的相互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系统软件,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例:VFP
▪ 4 数据库应用系统(DBS):系统开发人员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例: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

▪ 5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数据库控制和维护。

考点3:数据模型
1 分类:
▪概念数据模型: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 E-R模型
▪(1)三个基本概念
•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场比赛
•联系表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属性是指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特征,如学号、姓名等。

(3)实体间联系的种类
▪一对一联系(1:1):班长和班级,公司和经理
▪一对多联系(1:m):系和学生,部门和职工
▪多对多联系(m:n):学生和课程,读者和图书
3 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方法,分为三种: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模型。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模型。

目前的数据模型都是关系模型。

•考点4: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由3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规则
1 关系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模式: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元组:水平方向上的一行
▪属性:垂直方向上的一列
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集合,其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

超关键字:二维表中能唯一确定记录的一个列或几个列的组合。

显然,二维表的全体字段必然构成它的一个超关键字。

超关键字虽然能唯一确定记录,但是它所包含的字段可能是多余的。

(江苏考掌握)
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超关键字,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段后不再能唯一确定记录,则称它为候选关键字。

它既能唯一确定记录,它包含的字段又是最精练的。

二维表中可能有多个候选关键字。

主关键字:二维表的候选关键字中,选出一个可作为主关键字。

外关键字:当表中(A表)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B 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它就称为A表的外部关键字。

江苏考)外部关键字定义:
当一张二维表(A表)的主关键字被包含到另一张二维表(B表)中时,该主关键字被称为B表的外部关键字。

✓一张二维表中总存在超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不一定存在外部关键字。

考点5 :关系运算
1.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
要求: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才可以执行。

并:R中记录(元组)加上S中记录(元组)。

差:R中的元组减去S中的元组
交:R和S中均有的元组。

例如:R(1,2,3,4,5,6,7,8) S(1,3,4,5 ,7,9,0)
2.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a)选择:在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结果是R的一个子集,但关系模式不变。

例:从表中选出性别为男的记录,职称为教授的记录
b)投影:在R中选出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垂直分解。

比如:关系R的关系模式为R(学号,姓名,学历)
假如从中找出学号和姓名这部分数据形成新的关系模式S(学号,姓名),则称为投影运算。

c)联接:根据给定的联接条件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成一个新的关系。

▪比如:R(学号,姓名,学历)与S(学号,姓名,政治面貌)进行连接运算后得到新的N(学号,姓名,学历,政治面貌)。

✓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值的等值连接。

✓选择和投影运算对象为一个表,而联接运算的对象为两个表
✓关系运算操作后的结果仍为关系
考点6:命令操作
▪CLEAR命令:清除当前VFP主屏幕中的信息。

▪DIR命令:在VFP主屏幕中显示文件的目录。

例:DIR:在VFP主窗口显示当前目录的表文件
DIR d:*.txt :显示D盘所有的txt文件
▪QUIT命令:关闭所有的文件,并结束当前的VFP系统的运行。

▪MD:创建文件夹;RD:删除文件夹;CD:改变当前目录。

(江苏掌握)
例:MD d:\VFP在D盘根目录下创建一名为VFP的文件夹
RD d:\VFP 删除D盘根目录下的VFP文件夹
▪COPY FILE / RENAME / DELETE FILE:复制/重命名/删除文件(江苏掌握)例:COPY FILE C:\aa\myfile.txt TO a:
RENAME a:\*.txt TO a:\*.doc
DELETE FILE *.bak
▪SET DEFAULT TO :指定默认目录(江苏掌握)
例:SET DEFAULT TO d:\
▪SET SAFETY ON|OFF:改写文件前是否显示对话框(江苏掌握)
▪SET ESCAPE ON|OFF:是否可通过按ESC键终止程序的运行(江苏掌握)
▪SET CLOCK ON|OFF:是否显示VFP系统时钟
▪SET CENTURY ON|OFF:是否显示世纪部分,SET CENTURY ON显示4位年份,SET CENTURY OFF显示2位年份,默认方式
▪SET DATE命令:设置日期的显示格式
例:set date to american →mm/dd/yy
set date to ANSI →yy.mm.dd
set date to MDY →mm/dd/yy
set date to DMY →dd/mm/yy
set date to YMD →yy/mm/dd
set date to LONG →yyyy年mm月dd日
•日期分隔符的设置命令(全国掌握)
SET MARK TO “-”
SET MARK TO “.”
SET MARK TO “/”
默认的分隔符是斜杠考点7:项目管理器
考点7:项目管理器
1 项目文件扩展名.pjx,项目备注文件扩展名.pjt
2项目管理器的选项卡
•全部”选项卡:显示项目所有文件
•“数据”选项卡:数据库、自由表、查询和视图
•“文档”选项卡:表单、报表和标签
•“类”选项卡:包含表单和程序中使用的类库和类
•“代码”选项卡:程序
•“其他”选项卡:菜单、文本文件
3 在项目管理器中创建的文件自动包含在项目文件中,而利用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创建的文件不属于任何项目文件。

4 项目中的每个文件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文件可以包含在多个项目文件中
5 可“运行“的文件:查询、表单和程序
6 设置主文件(主程序)
▪一个项目只能设置一个主文件
▪可以设置成主文件的文件类型:程序、表单、查询、菜单
7 创建项目文件:CREATE PROJECT
打开已存在项目文件:MODIFY PROJECT
8 在项目管理器中可以对文件进行新建、添加、
修改、移去、连遍、运行、浏览、打开、关闭、预览、重命名等操作
9 文件的包含与排除
▪包含:只读文件,不能再修改;
▪排除:可以修改的文件
▪一般把表单、报表、查询、菜单和程序文件设为包含,把数据库和表设为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