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主要作用

(7)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2021/7/13
5
(8)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9)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 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高密 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 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2)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 复。
(3)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 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2021/7/13
4
(4)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 泌活动,并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 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2)、子宫内膜: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 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宫颈:使宫口闭合,粘液分泌减少,性状 变黏稠。
2021/7/13
10
(4)、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 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 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 激素分泌。
2021/7/13
6
2021/7/13
7
(二)孕激素
人体内产生的孕激素,主要是孕酮,其代谢产物 主要为孕二醇,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从尿 中排出。
2021/7/13
8
2021/7/13
9
生殖激素了解生殖激素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生殖激素了解生殖激素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作用生殖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化学物质,对于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殖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功能。
一、生殖激素的种类生殖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睾丸激素等,它们由生殖腺和下丘脑-垂体系统共同调控合成和释放。
1.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其中最重要的雌激素为雌二醇。
雌激素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孕激素: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和胎盘分泌,其中最主要的孕激素是孕酮。
孕激素在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怀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子宫内膜的发育和维持妊娠。
3. 睾丸激素:睾丸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包括睾酮和睾丸酮等。
睾丸激素在男性的生殖系统发育、精子生成和性功能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生殖激素的作用1. 生殖器官发育:生殖激素在胚胎和青春期发育阶段对生殖器官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雌激素促进女性的乳房和子宫的发育,睾丸激素则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2. 性成熟和性循环:生殖激素参与调控性成熟和性循环。
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变化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在男性体内,睾丸激素促使睾丸发育成熟,影响精子生成和性欲。
3.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子宫内膜周期性地发生增生和脱落,为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4. 怀孕维持:孕酮是孕期的关键激素,它维持子宫内膜的发育,并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防止流产发生。
此外,孕激素还促进乳腺的发育,准备泌乳。
三、生殖激素在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生殖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受到下丘脑-垂体-生殖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控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生殖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具体来说,GnRH来自下丘脑,通过静脉系统运送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激素(FSH和LH)。
FSH和LH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女性)和睾丸(男性),刺激生殖腺的激素合成和释放。
妇科指导: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卵巢主要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一、雌激素排卵前由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分泌,排卵后由黄体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亦能分泌少量雌激素。
生育年龄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化。
一般月经周期第l周甚少,排卵前一天达第一个高峰,排卵后有所下降,月经周期21天左右,形成第二个高峰,待黄体萎缩时其水平急速下降,至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能促进卵泡发育,且能协同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黄体生成素(LH)受体,以支持LH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
也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2.雌激素可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能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变化;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的通过。
3.使输卵管发育,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卵子的输送。
4.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并能增加细胞内糖原储存量,在乳酸杆菌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菌在阴道内繁殖。
5.促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使脂肪沉积和色素沉着。
6.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
7.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8.对丘脑下部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包括抑制性的负反馈和促进性的正反馈作用,从而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9.能促进钠、水的潴留。
在脂肪代谢方面,可增加血中与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也能使β-脂蛋白减少,对防止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症发展有一定作用。
10.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骼闭合。
二、孕激素由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所分泌,排卵前卵泡中颗粒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亦能分泌少量孕激素。
一般排卵后l周,即月经周期的第20天左右黄体发育成熟,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随黄体萎缩分泌量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的水平。
临床常用测定尿中孕二醇作为诊断有无排卵的一个重要指标。
孕激素作用

孕激素作用
孕激素是一类由胎盘合成分泌的激素,包括雌激素(雌二醇)和孕酮(黄体酮)。
在孕期,孕激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体的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雌激素是孕激素中的重要一种,它在孕期起着多个方面的作用。
雌激素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对于子宫和外生殖器的发育尤为重要。
此外,雌激素还能够增加子宫内膜的血液供应,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雌激素还能够刺激乳房的增大和乳腺的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准备。
孕酮是孕激素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
孕酮在孕期起着维持妊娠的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防止流产的发生。
同时,孕酮还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
此外,孕酮还可以影响脑部的神经发育,对胎儿的大脑功能发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对胎儿的作用外,孕激素对母体的代谢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预防孕妇患上妊娠期骨质疏松症。
此外,雌激素还能够改善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孕酮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提高妊娠期胆囊的收缩力和胆汁的分泌量,预防孕妇患上胆汁淤积症。
总而言之,孕激素在孕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维持妊娠的稳定,以及维护母体的代谢健康。
然而,孕激素的水平和平衡非常重要,在孕期的不同阶段
会有不同的分泌情况,不同的母体和胎儿健康状况也会对孕激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孕期,了解和监测孕激素的水平对于保持胎儿和母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雌激素和孕激素类药物简介

雌激素及雌激素类药物简介雌激素(estrogen)又称雌性激素、女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
它会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
分为两大类(均为类固醇激素),即雌性激素(又称动情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等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也可分泌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
在肝脏中灭活,转化为雌三醇和雌酮,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尿排出。
而妊娠期间,胎盘可分泌大量雌三醇。
雌激素是雌性脊椎动物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的发情激素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出现的作用。
哺乳动物还可使排卵后的滤胞变为黄体,并能分泌被称为第二雌激素的黄体激素,具有控制妊娠、哺乳的功能。
一、概念雌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包括雌酮、雌二醇等,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少量由肝,肾上腺皮质,乳房分泌,怀孕时,胎盘也可大量分泌,男性的睾丸也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可以使皮肤保持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使皮肤柔嫩、细致,还会使乳腺增生,产生乳房、乳晕,并将脂肪选择性的集中在乳房、腹部、大腿、臀部,以此让女性的身材优美且有曲线,产生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二、分类动物雌激素:动物体内提取的雌激素,人类的雌激素就属于动物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有雌二醇、雌三醇、雌酚等,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通过胃肠道复杂的多糖代谢转化成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合物。
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主要有3类:异黄酮类(isoflavones)、木酚素类(lig-nans)和黄豆素类(coumestans),均含在植物及其种籽里。
(一)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E2)、雌酮(E)及雌三醇(E3),由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
临床上多用雌二醇(E2),其作用强,吸收快,但效果短暂,脂化后可延长作用时间,雌三醇活性很弱。
各种性激素来源及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绒促性素的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各种性激素来源及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绒促性素的临床应用一.女性激素:1.雌二醇: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先经LH刺激卵泡内膜分泌睾酮,再经颗粒细胞在FSH刺激下转化为雌二醇,即“双细胞双促性素作用模式”。
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也有分泌。
2.雌三醇:在胎儿的肾上腺里生成的脱氢表雄酮,在肝脏里经16α羟基化后,在胎盘里芳构化而成为雌三醇。
3.孕酮:卵巢黄体分泌。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5.催乳素、FSH、LH:垂体前叶。
二、男性激素:1.睾酮:95%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5%由肾上腺分泌。
2.雌二醇:睾酮在FSH作用下生成雌二醇。
(其余同女性)临床应用:1.雌激素1.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妇女,雌激素分泌下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升高,引起内分泌平衡失调,导致绝经期综合征。
雌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减轻症状。
2.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修复出血创面,中止不规则出血。
与孕激素配伍应用,可调整月经周期。
3.替代治疗卵巢功能不全、闭经、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患者,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与孕激素合用,可形成人工月经周期。
4.乳房胀痛部分妇女停止授乳后,发生的乳房胀痛,可用大剂量雌激素制剂抑制乳汁分泌,解除胀痛。
5.晚期乳腺癌绝经期5年以上的乳腺癌可用雌激素治疗,缓解率可达40%左右。
绝经期以前的患者禁用,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雄激素分泌减少,同时有抗雄激素作用,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7.痤疮(粉刺)多见于青年男女,因过多的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引起皮脂腺堵塞所致,故可用雌激素治疗。
8.骨质疏松绝经期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可用雌激素与雄激素合并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9.其他老年性阴道炎及女阴干燥症,局部应用雌激素也有效。
与孕激素合用,可避孕。
雌性激素与孕激素

促性腺激素(LH,FSH,HCG):1、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
怀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现 HCG,于妊娠两个月时达高峰,临床常以此作为妊娠指标。
2、功能:a、LH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因为它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刺激雄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LH对雌性动物卵巢的主要作用为选择性诱导排卵前的个别卵泡迅速长大,待LH的分泌达高潮时,触发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壁转化为黄体及分泌孕酮。
b、FSH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雄性则促进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的生成。
雌性激素:又称“女性激素”。
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
分为两大类(均为类固醇激素),即雌激素(又称“动情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等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也可分泌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
孕激素是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以孕酮(黄体酮)为主。
雌激素: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1)促使子宫内膜发育,肌肉变厚,血运增加,并使子宫收缩力增强,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使子宫内膜增生。
3)使子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
4)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阴唇发育丰满。
6)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7)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8)雌激素对卵泡的发育是必需的,从始基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起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9)通过对丘脑下部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对新陈代谢有一定作用,促进钠与水的潴留,在脂肪代谢方面,总胆固醇有下降趋势,β-脂蛋白减少,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下降,有利于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症。
怀孕后lh激素变化趋势

怀孕后lh激素变化趋势怀孕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些激素的变化是为了维护胎儿生长和保护母体的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怀孕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趋势。
在怀孕初期,雌激素水平会明显上升。
这是因为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增厚和胎盘的形成。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促进乳房的发育和准备产奶的能力。
因此,怀孕初期的女性通常会感觉乳房变得更加敏感和胀痛,这是雌激素变化的结果。
随着怀孕的进行,孕激素开始逐渐增加。
孕激素是一种特殊的激素,主要由胎盘产生。
孕激素可以抑制子宫的收缩,防止早产发生。
此外,孕激素还可以增加母体的血液循环,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随着孕激素水平的增加,女性的心跳也会加快,体温也会稍有升高。
怀孕中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继续走高。
孕激素主要作用于乳腺组织,促进乳房的进一步发育。
此时,女性的乳房会变得更加丰满和柔软。
此外,孕激素还可以增加血流量和血容量,以满足胎儿生长所需的养分。
这也是为什么怀孕中期的女性常常会感到疲倦和气促的原因。
进入怀孕后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达到最高点。
此时,雌激素主要起到维持胎儿和母体健康的作用。
孕激素则继续增加,以增加母体的能量储备和准备分娩。
随着孕激素的增加,女性的免疫系统也会相应地减弱,以防止母体对胎儿产生排斥反应。
总的来说,怀孕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是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如乳房变得敏感、心跳加快、疲倦等。
这些变化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如果出现异常,如异常增加或减少,可能会导致妊娠并发症。
因此,对于怀孕女性来说,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非常重要,以确保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确保母婴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位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纤维增大,子宫发育增大,增加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降低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内膜
宫颈黏液分泌,性状稀薄富有弹性;
颈管松弛扩张抑制黏液分泌,性状粘稠,颈口关闭
输卵管促进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增加,加强输卵
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阴道上皮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
是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外生殖器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抑制增生,转分泌期
第二性征促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及其他第
二性征的发育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无
下丘脑、垂体通过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月经中期:增强雌激素对垂体
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
用;
黄体期:通过负反馈作用,抑
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代谢促水钠潴留,升高HDL,抑制LDL合成,
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促进钙吸收,促进
骨生成
促水钠潴留
体温无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兴
奋作用,可使BBT在排卵后
升高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