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

合集下载

热泵分类及特点

热泵分类及特点

热泵分类及特点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处的装置,它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压缩、膨胀工质的循环运动,实现低温热源的升温。

热泵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热水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根据热源的不同,热泵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三种类型。

1. 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是利用空气中的热能作为热源的一种热泵系统。

它通过空气-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低温的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空气源热泵具有安装方便、运行稳定、成本低等特点。

然而,由于空气源热泵的热源是空气,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其制热效果在极寒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

2. 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是利用水体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水-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水体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水源热泵具有热效率高、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等特点。

然而,水源热泵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较高,安装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3.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地源-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地源热泵具有稳定可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特点。

由于地下温度相对稳定,地源热泵的制热效果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供暖需求。

然而,地源热泵的安装和地下管道的布置较为复杂,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

总结起来,空气源热泵适用于气候温和地区,安装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水源热泵适用于有充足水源供应的地区,热效率高但成本较高;地源热泵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稳定可靠但安装成本较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热泵类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点,实现节能环保的供暖、制冷和热水需求。

热泵的工作原理

热泵的工作原理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设备,它采用了热力学循环原理,通过循环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压缩工质将热量释放到高温热源中。

热泵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泵的工作原理。

1. 蒸发器(蒸发过程):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它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吸收到工质中。

当工质进入蒸发器时,它处于低压状态,此时低温热源的热量使工质蒸发成为低温蒸汽。

蒸发过程中,工质吸收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并将其温度提高。

2. 压缩机(压缩过程):蒸发器中的低温蒸汽进入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增加工质的压力,使其温度升高。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增加,从而使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

3. 冷凝器(冷凝过程):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它将高温蒸汽中的热量传递给高温热源。

在冷凝过程中,工质的温度逐渐降低,从而使其从蒸气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

4. 节流阀(膨胀过程):冷凝器中的液体工质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节流阀的作用是降低工质的压力,使其能够再次蒸发。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的温度和压力都会下降,从而使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通过以上四个过程的循环,热泵系统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中,实现热能的升级。

热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它利用了工质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特性和热量传递特性。

通过循环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热泵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压缩工质将热量释放到高温热源中。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热泵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热泵系统的效率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提供热量,因此效率会相对较低。

而在高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效率会更高。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热泵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环境的温度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总结起来,热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中。

热泵系统实施方案

热泵系统实施方案

热泵系统实施方案热泵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方式,它利用地热、水源热、空气热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热泵设备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为建筑物提供采暖、热水等服务。

在当前环保节能的大背景下,热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在实施热泵系统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

在选择热泵系统实施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物的热负荷、能源环境、使用需求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以便确定最适合的热泵系统类型和规模。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能源政策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热泵系统方案。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热泵设备和配套设施。

在实施热泵系统时,选择合适的热泵设备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热泵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我们需要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热泵设备,并且配套相应的管道、换热器、控制系统等设施,以确保整个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着,我们需要进行施工和安装。

在进行热泵系统的施工和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

在热泵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热泵系统的实施方案需要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设备选择、施工安装、系统调试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热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热泵系统的实施方案有所帮助,谢谢!(注:本文仅为热泵系统实施方案的一般性介绍,具体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的能源转换技术。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热力对称性原理,即热量倾向于自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热泵技术则通过外界能源的输入将热量从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以实现对低温能源的利用。

热泵系统一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它们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压缩机: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提高低温冷媒压力和温度的作用。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蒸发器出口冷媒进行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2.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热源,其作用是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使冷媒蒸发成气态。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膨胀阀流入,吸收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放热器,其作用是将蒸发器中蒸发的冷媒的热量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冷凝器,在与高温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冷媒散发热量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体。

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其作用是调节冷媒的流量和压力降。

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通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

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热泵系统能够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压缩机的作用提高温度,然后释放给高温环境中。

这样,热泵技术能够实现低温热量的利用,提供高温环境所需的热量。

同时,热泵技术也具有能源高效利用的特点,能够使得系统所消耗的外界能源相对较小。

因此,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热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泵系统组成

热泵系统组成

热泵系统组成热泵系统是一种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能并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热泵系统的组成。

1.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从环境中吸收热量。

当制冷循环时,蒸发器将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转化为气体,并吸收周围的热量。

而当加热循环时,蒸发器则从环境中吸收热量,使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

2. 压缩机压缩机是热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

当制冷循环时,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而当加热循环时,压缩机则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并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释放热量到环境中。

当制冷循环时,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却并转化为液体状态,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而当加热循环时,冷凝器则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却,并将其转化为液体状态,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当制冷循环时,膨胀阀将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使其流动速度降低,压力降低,并进入蒸发器。

而当加热循环时,膨胀阀则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来控制加热效果。

5. 辅助设备热泵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水泵、风扇和控制系统等。

水泵负责循环制冷剂和热水的流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风扇用于增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提高系统的效率。

控制系统则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热泵系统的运行,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总结:热泵系统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辅助设备等组成的。

蒸发器负责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冷凝器释放热量到环境中,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辅助设备包括水泵、风扇和控制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热泵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紧密相连,共同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的功能。

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

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

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玩意儿呢!你想想看啊,这热泵热水系统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为我们服务。

它主要是靠啥呢?就是那神奇的热泵啦!这热泵啊,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把周围环境中的热量给“抓”过来。

比如说,在冬天的时候,外面冷飕飕的,可空气中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热量的呀。

热泵热水系统就能把这些热量给收集起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水变热。

这不就跟咱平时捡宝贝似的,从一堆普通东西里找出有价值的嘛!那它具体咋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先有个压缩机,这压缩机就像个大力士,把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使劲压缩,让它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

然后呢,这些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就会去到冷凝器,在那里把热量释放出来,加热水。

这时候水就热乎啦!接着呢,制冷剂变成了低温高压的液态,再经过一个节流阀,就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态。

最后呢,又回到蒸发器,继续去吸收周围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好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一直在为我们制造热水呢!而且啊,它可比咱想象的要节能多啦!你想啊,要是用普通的电热水器,那得消耗多少电呀!可这热泵热水系统呢,就聪明得多啦,它利用的是周围本来就有的热量,这不是省了好多能源嘛!咱平时用热水的时候,可能都没意识到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呢!就只管舒舒服服地用热水洗澡、洗脸啥的。

但其实啊,这背后都是热泵热水系统在默默努力工作呢。

再打个比方,这热泵热水系统就像咱家里的老黄牛,勤勤恳恳地干活,却不怎么吭声。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呀,别浪费了它给咱带来的热水。

你说,要是没有这热泵热水系统,咱的生活会变成啥样呢?那洗个热水澡都得费老劲了吧!所以啊,咱真得感谢发明这玩意儿的人,让咱的生活变得这么方便。

总之呢,热泵热水系统就是这么个厉害又实用的东西,它的工作原理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神奇。

咱以后用热水的时候,可别忘了它的功劳哦!。

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制冷和制热的高效能系统。

它利用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循环过程来实现室内空气的调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1. 热泵循环过程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热泵循环过程来实现室内空气的调节。

这个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处于低压状态下,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蒸发成气态。

这样,室内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然后,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热量。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的方式,使制冷剂冷却并变成液态。

这样,系统中的热量就被释放到室外环境中。

液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循环过程。

2. 制冷和制热模式热泵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热泵系统通过吸收室内热量并释放到室外环境中来降低室内温度。

而在制热模式下,热泵系统通过吸收室外热量并释放到室内来提高室内温度。

这是因为热泵系统能够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源和高温热源来实现制冷和制热。

在制冷模式下,它利用室内的高温热源,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以降低室内温度。

而在制热模式下,它利用室外的低温热源,将热量从室外转移到室内,以提高室内温度。

3. 能效比热泵空调系统的能效比是衡量其能效的指标之一。

能效比是指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热泵系统所提供的制冷或制热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间的比值。

热泵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通常大于1,这意味着它能够以较低的能量消耗来提供相应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这是因为热泵系统能够从环境中获取热量,并将其转移到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通过直接消耗能源来产生热量。

4. 利用可再生能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其能效。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等。

通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或地热能系统,热泵系统可以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取更多的热量,并将其转移到室内或室外。

这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

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

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引言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是一种能够高效、环保地提供室内供暖和热水的技术。

与传统的电采暖、煤炭燃烧等供暖方式相比,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具有能耗低、节能环保、使用安全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及应用领域。

一、工作原理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利用空气中的热量来提供室内供暖和热水。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冰箱,但是能够进行热量的传递而不是冷量的传递。

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热泵,它由压缩机、膨胀阀、换热器等组成。

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 系统通过风扇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热泵中。

2. 热泵中的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空气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3. 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换热器传递热量给室内的供暖水。

4. 冷却后的气体通过膨胀阀放松压力,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5. 低温低压的气体再次通过换热器吸收室内的热量,完成循环。

这样,系统就能够将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并为室内提供温暖的空气和热水。

二、优势1. 节能环保: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不需要燃烧燃料,只需要耗费一小部分电能来驱动热泵进行工作。

相比传统的电采暖和煤炭燃烧供暖方式,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2. 安全可靠:由于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不需要燃烧燃料,因此不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减少了火灾和中毒的风险。

同时,该系统采用闭路循环,运行稳定可靠。

3. 适应性强: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可以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供暖需求。

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温暖的夏季,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都可以通过逆向运转来提供冷却效果。

4. 安装方便:与传统的供暖系统相比,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不需要烟道和燃气管道等设施,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只需室内外各占用一定空间进行设备安装即可。

三、应用领域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

在住宅领域,空气能热泵供暖系统可以为房屋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热水。

与传统的电采暖和煤炭燃烧相比,它节省能源,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提供了更加健康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塞式/涡旋式 螺杆式 表1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50 >50 ≤50 >50 2.4 2.6 2.6 2.8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设计原则及要点 3.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机组名义工况制冷、制热性能系数应高于国家现行标准; 2) 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融霜所需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 周期时间的20%; 3) 在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需连续运行或对室内温度稳定性 有要求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按当地平衡点温度确定辅助加热装 置的容量; 4) 对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可采用复合式冷却的 热泵机组; 5) 对于有同时供冷、供热要求场合,可选用热回收式热泵机组。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设计要点
5. 地下水源水质应满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第7.3.3条条文说明的要求,当水源水质不能满 足要求时,应相应采取有效的过滤、沉淀、灭藻、阻垢、除垢和防 腐等措施。
6. 地下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动态调节地 下水用水量,既尽量减少地下水用量,又充分降低地下换热系统的 运行费用。 7.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采用集中设置的机组时,应根据水源水质条件 确定采用直接或间接式系统;采用分散小型单元式机组时,应设板 式换热器间接换热。 8. 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地下水地 源热泵机组的形式,并应根据不同地区地下水的温度参数来确定机 组合理的运行工况,提高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设计原则及要点
1.空气源热泵机组,应优先选用性能系数(COP)高的机组。在额 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
2.热泵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气调节负荷全年变 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当空气调节负荷大于528 kW 额定制冷量 性能系数 时不宜少于2台。 类 型 (kW) (W/ W)
6. 寒冷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室外计算温度低于-10℃的地区,应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2) 室外温度低于空气源热泵平衡点温度(即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等于建筑耗热量时的室外计算温度)时, 应设置辅助热源。使用辅助热源后,应注意防止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超出机组的使用范围; 3) 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不宜采用; 4) 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过渡季节需要供热时可采用; 5) 非连续运行时,空调水系统应考虑防冻措施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设计原则及要点 11. 热泵机组布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为防止空气回流及机组运行不佳,热泵机组各个侧面 与墙面的净距如下:机组进风面距墙大于1.5m,机组控 制柜面距墙大于1.2m,机组顶部净空大于15m; 2) 两台机组进风面间距一般不小于3.0m;
3) 机组周围墙面只允许一面墙面高度高于机组高度; 4) 热泵机组基础高度一般应大于300mm,布置在可能有 积雪的地方时,基础高度需加高。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定义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以岩土体、 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 热泵机组 、地热能交换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 的供热空调系统. 它包括了使用土壤源、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冷热源 的系统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定义 地下耦合热泵系统(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GCHPs) 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ground heat exchanger)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round water heat pumps, GWHPs) 地表水热泵系统(surface-water heat pumps, GHPs) 地源热泵还被称为: 地热热泵(geothermal heat pumps,GHPs) 地能系统(earth energy systems) 地源系统(ground-source systems, GS) 1997—ASHRAE—地源热泵(GSHP)
注:复合式冷却热泵机组设有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却冷凝器,夏季一 般使用水冷却冷凝器,冬季时则切换至风冷冷凝器。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设计原则及要点
4.
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根据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和融霜修正系数,按下式进行修正: Q=q· K1· K2
式中 Q——机组制热量(kW ); q——产品样本中的瞬时制热量(标准工况:室外空气干球 温度7℃、湿 球温度6℃)(kW ); K1——使用地区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 按产品样本选取; K2——机组融霜修正系数,每小时融霜一次取0.9,两次取 0.8。 注:每小时融霜次数可按所选机组融霜控制方式、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湿度选取,或向生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设计要点 9.在水源热泵机组外进行冷、热转换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在水系统 管路上设置冬、夏季节的功能转换阀门,转换阀门应性能可靠,严密不 漏,并作出明显标识。 10.地下水直接进入地下水地源热泵机组时,应在水系统管路上预留机 组清洗用旁通阀。地下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间接与地下水地源热泵机组 换热时,在板式热交换器循环回路上应设置开式膨胀水箱或闭式稳压补 水装置。 1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在供冷、供热的同时,宜利用地下水地源热泵 系统的热回收功能提供(或预热)生活热水,不足部分由其他方式补充。 生活热水的制备可以采用制冷剂环路加热或水路加热的方式。生活热水 的供应,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规定执行。 12.建筑物内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按地下水地源热泵机组蒸发器和 冷凝器额定流量的较大值确定,水泵扬程为管路、管件、末端设备、蒸 发器或冷凝器(选取较大值)的阻力之和。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设计要点
1.热源井数目应结合工程场地情况和水文地质试验结果进行合理布置, 并应满足持续出水量和完全回灌的要求。
2.热源井井管应严格封闭,井内装置应使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 井口处应设检查井。 3.抽水井和回灌井宜能相互转换,其间应设排气装置。抽水管与回灌 管上均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监测口。地下水供水管道宜保温。 4.为预防和处理回灌井堵塞,设计中应考虑回扬措施,并应根据含水 层的渗水性、回灌井的结构和回灌方法确定回扬次数和回扬持续时间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原理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一般规定
1. 在进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咨询、了解当地 政策法规是否允许开采地下水。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时 应保证不破坏、不污染地下水资源。 2. 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在确定有可 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时,应对工程场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水 文地质试验。 3. 应根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可行性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时,应向当地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 提出申请,取得取水许可。 4. 地下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地下水 被利用后,应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将利用后的地下水全部 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及污染。 5. 地下水供水管和回灌管均不得与市政管网相连。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热泵系统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定义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原理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一般规定
1.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区,按下列原则确定: 1) 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 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应根据热负荷选型,不足冷量可由性能系数(COP)较高 的水冷却冷水机组提供; 3) 在寒冷地区,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或具有集中热源、气源时不宜采用。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指冬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 入功率(W)之比。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设计原则及要点
5. 采用热回收式热泵机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热回收器热水供水温度一般为45~60℃; 2) 当热水使用与热回收非同时运行,或热回收能力小于小时最大耗热水量时,应设置热水储水箱; 3) 当热回收直接提供生活热水时,热回收器的所有连接水管应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设计原则及要点
7. 空气源热泵的最低室外温度使用范围分别为-7℃、-10℃、-15℃,适 用不同地区的要求。 8. 空气源热泵机组应设有融霜自动控制,宜采用模糊控制除霜方法。
9. 空调水泵台数应按热泵机组台数一对一设置,台数三台以上时可不设备用
泵。 10. 热泵机组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避免气流短路及建筑物高温高湿排气。
Hale Waihona Puke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一般规定
2. 热回收式热泵机组的使用场合,按下列原则确定: 1) 适用于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场所,如美术馆、博物馆、计算机房、手术室等; 2) 适用于水系统为四管制的建筑,如高级办公楼、高档宾馆等; 3) 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冬、夏季均需要生活热水的场所; 4) 在夏热冬冷、寒冷地区,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