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方案
SAN解决方案

SAN解决方案SAN(存储区域网络)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效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技术。
它提供了一个共享存储资源的网络,使多台服务器能够同时访问和共享存储设备。
SAN解决方案在企业级应用中广泛应用,可以提供高可用性、高性能和灵便的存储解决方案。
一、SAN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SAN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储设备、存储网络和主机。
存储设备是指提供存储空间的硬件设备,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
存储网络是指连接存储设备和主机的网络,通常使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或者以太网(iSCSI)作为传输介质。
主机是指连接到存储网络的服务器,它们通过存储网络访问和管理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SAN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存储设备连接到存储网络上,并为主机提供访问存储设备的权限。
主机通过存储网络发送读写请求到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将数据传输回主机。
SAN解决方案通过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存储网络,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共享存储资源的能力。
二、SAN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 高可用性:SAN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冗余和故障切换,提供高可用性的存储服务。
当一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 高性能:SAN解决方案通过使用高速存储网络和专用存储设备,可以实现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和访问。
它可以满足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访问的需求。
3. 灵便性:SAN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和动态分配,提供灵便的存储管理。
它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存储空间进行扩展和调整,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SAN解决方案在以下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1. 数据中心:SAN解决方案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存储服务。
它可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支持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2. 数据备份和恢复:SAN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它可以通过快照、镜像和复制等功能,提供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
监控存储方案

七、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评估现有监控系统,明确存储需求;选购存储设备,确保设备性能;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搭建存储架构;部署存储设备,进行调试和优化;迁移和备份监控数据。
3.项目验收:检查存储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系统稳定;验证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提交验收报告。
五、数据安全
1.权限控制:设置多级用户权限,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2.数据加密:采用国家认可的数据加密算法,对存储的监控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护存储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非法访问。
六、查询与调取
1.查询系统:提供多条件组合查询Βιβλιοθήκη 能,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监控数据。
(2)调取系统:支持多种格式输出,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使用需求。
四、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
(1)对现有监控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存储需求。
(2)选购合适的存储设备,确保设备性能满足需求。
(3)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项目实施
(1)按照设计方案,搭建存储架构。
(2)部署存储设备,进行调试和优化。
2.提高监控数据的存储效率,降低存储成本。
3.便于监控数据的查询、调取和备份。
4.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方案设计
1.存储设备选型
(1)硬盘类型:采用企业级硬盘,具备较高的读写速度、稳定性和容量。
(2)存储容量:根据监控数据存储需求,配置适当容量的硬盘,确保存储空间充足。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企业、工厂、学校还是住宅区,监控系统都能够提供安全和保护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智能化的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监控覆盖和高效的监控管理。
2. 设计原则在设计监控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监控系统需要覆盖到关键区域,确保无盲点的监控覆盖。
•高效性:监控系统应具备高效的响应速度,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智能化:监控系统应具备智能识别和分析功能,能够识别异常行为并自动报警。
•可扩展性:监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进行扩展和升级。
3. 硬件设备3.1 摄像头摄像头是监控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在选择摄像头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分辨率:摄像头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应选择高分辨率的摄像头以提高监控系统的效果。
•视野角度:摄像头的视野角度决定了其覆盖范围,应选择具备广角视野的摄像头以覆盖更广的区域。
•夜视功能:如果需要24小时不间断监控,摄像头应具备夜视功能以保证夜间监控效果。
•防水性能:如果在户外环境安装摄像头,应选择具备防水性能的摄像头以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
3.2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保存监控系统的录像数据。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和网络存储设备。
在选择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容量:存储设备的容量应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进行选择,以保证足够的存储空间。
•稳定性:存储设备应具备高稳定性,以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
•可扩展性:存储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随着监控系统的需求进行扩展。
•备份方案:存储设备应具备定期备份的方案,以防止数据丢失。
4. 软件系统监控系统的软件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摄像头,并提供图像识别和分析功能。
4.1 监控管理软件监控管理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摄像头,提供监控画面的实时显示和录像功能。
监控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实时监控:能够实时显示摄像头的画面,以便监控人员进行实时观察。
监控方案设备清单

引言:在当今社会,监控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保障人们生活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监控方案设备清单极为关键,它涵盖了各种监控设备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监控方案设备清单的组成,以及每个设备在监控方案中的作用和应用。
概述:监控方案设备清单包括了监控系统中所需的各种主要设备。
从摄像头和监控主机到监视显示器和录像机等各种设备,在一个完整的监控方案中,这些设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下面将对这些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正文:一、摄像头:1.类型选择- 室内摄像头:用于室内监控环境,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广角覆盖能力。
- 室外摄像头:耐用且具有防水功能,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室外监控。
- 半球摄像头:适用于各种环境,可实现全方位监控,可以隐蔽安装。
- 云台摄像头:带有云台控制功能,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实现全方位监控和镜头旋转。
2.分辨率和镜头选择- 分辨率:高分辨率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细节,但也会导致存储需求增加。
- 镜头焦距:根据监控区域大小和观察距离选择适当的镜头焦距。
3.特殊功能:- 可视光、红外、双光源:可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监控需求。
- 智能分析功能:如人脸识别、移动追踪等,提供更智能化的监控能力。
二、监控主机:1.硬件配置- 处理器:应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以支持实时视频流的处理和编码。
- 存储器:足够的内存和存储空间,以实现视频的存储和回放。
- 网络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远程访问。
2.软件功能- 视频编码和解码功能:可以对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实时编码和解码。
- 跟踪和录像功能:可以实现对特定目标的跟踪和视频录像功能。
- 远程管理和访问: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管理和访问监控系统。
三、监视显示器:1.屏幕尺寸和分辨率选择- 根据监控室内空间和操作需求选择适当的屏幕尺寸。
- 高分辨率屏幕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显示效果。
2.数量和布局- 根据监控区域的大小和分布选择适当数量和布局的监视显示器。
四、录像机:1.硬盘容量和类型选择- 根据摄像头数量和预计存储时间确定硬盘容量。
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模板

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模板监控服务器存储是保证服务器运行稳定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适合的存储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服务器规模、性能要求、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模板。
1. 存储设备选择:在选择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到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阵列、固态硬盘(SSD)和网络存储设备(NAS)等。
硬盘阵列可以提供较高的存储容量和性能,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存储需求;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而NAS则可以提供分布式存储和共享存储的功能,适合多服务器环境。
2. RAID配置:RAID(冗余磁盘阵列)技术可以实现磁盘的冗余和数据的容错保护,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10等。
RAID 0可以提供较高的读写性能,但没有冗余功能;RAID 1提供了数据的完全冗余备份,但是存储容量较低;RAID 5和RAID 10则在性能和容量方面做了一定的平衡,适合大多数服务器应用场景。
3. 存储性能优化:在存储方案中,需要考虑到存储设备的性能优化。
首先,可以通过使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SSD等,提高存储系统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性能;其次,可以通过增加存储设备的数量和配置合理的RAID级别来提高存储容量和读写性能;还可以通过使用缓存技术,如磁盘缓存和缓存控制器等,来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4.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中,需要考虑到数据备份的方案和周期。
可以通过实时备份、定期备份和增量备份等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另外,还可以考虑到数据恢复和灾难恢复的方案,如数据镜像、异地备份等,以应对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等情况。
5. 存储容量规划:存储容量规划是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选择存储设备和配置RAID级别时,需要综合考虑到服务器的数据大小、增长速度和存储需求等因素。
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方案

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方案一背景和目标目前,为各省配备的小型机和存储设备都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总局信息中心决定在各省开展小型机和存储设备的性能监控工作,对小型机和存储设备的主要性能数据进行定期采集,了解和掌握当前设备的性能和压力状况,为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资源优化和建设规划工作积累经验和提供依据。
二监控范围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的范围主要包括总局统一为各省配备的HP小型机(superdome)、IBM小型机(P595,P570)和EMC磁盘阵列设备。
三监控时间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工作将对连续3个月内的关键时间点对HP 小型机、IBM小型机和EMC磁盘阵列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建议在系统忙时和闲时分别进行检测。
一般建议每月至少监控4天,其中征期至少两天,非征期至少两天;每天监控至少4次,其中忙时至少两次,闲时至少两次。
具体监控时间和详细的监控次数,各省可根据本省的业务特点进行确定和调整。
四监控方式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通过运行小型机及存储设备自带的命令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查看,并进行数据采集。
技术方案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HP小型机、IBM小型机和EMC磁盘阵列性能监控命令的操作指南。
数据采集工作可直接按照操作指南运行命令进行,也可以通过运行命令脚本(详见附件三)进行。
五操作指南5.1 IBM小型机性能监控方案5.1.1系统性能检查方式及说明:(一)IBM小型机性能监控均通过IBM AIX系统自带命令,非第三方软件。
IBM AIX系统安装后,无需额外安装任何软件包即可使用。
(二)IBM小型机性能监控的命令,均不额外增加系统负荷。
即是说当系统繁忙度较高时,仍可执行下列命令,且不对系统造成影响。
(三)采样数据的保存。
通过执行IBM小型机性能监控命令,输出结果的保存办法,一般常用以下几种:1、使用专业的telnet工具登录到主机上。
专业telnet工具均会含有“捕获输出文字”的功能,只要打开捕获输出文字功能,所有的输出均会记录到文件中。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一、引言二、系统概述本视频监控系统旨在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实时监控、录像存储、远程访问和事件报警等功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具有高清晰度、稳定性和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监控需求。
三、系统组成(一)前端设备1、摄像机选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具备高分辨率、低照度、宽动态范围等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监控场景。
可根据监控区域的特点,选择固定摄像机、球型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
2、镜头搭配适合的镜头,以确保摄像机能够清晰地拍摄到所需的监控范围。
镜头的焦距、光圈等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防护罩为摄像机提供防护,防止外界环境对其造成损坏。
具备防水、防尘、防暴等功能。
(二)传输设备1、网络线缆采用高质量的网线,如六类或超六类网线,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速率。
2、交换机选用工业级交换机,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满足大量视频数据的传输需求。
3、无线传输设备在无法布线的区域,可采用无线网桥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三)存储设备1、网络存储服务器(NVR)具备大容量存储能力,支持多个硬盘扩展。
采用RAID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硬盘选用企业级硬盘,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四)显示设备1、监视器可选择液晶监视器或LED显示屏,提供清晰、逼真的图像显示。
2、拼接屏对于大型监控中心,可采用拼接屏组成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多画面同时显示。
(五)控制设备1、监控主机安装监控软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支持远程访问和操作。
四、系统功能(一)实时监控1、支持多画面分割显示,可同时查看多个监控点的实时图像。
2、图像清晰流畅,帧率不低于 25 帧/秒。
3、具备图像缩放、旋转、抓拍等功能。
(二)录像存储1、支持 24 小时不间断录像,可根据需求设置录像时间段和存储周期。
2、采用先进的压缩技术,节省存储空间。
3、支持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方便数据备份和管理。
(三)远程访问1、通过互联网,用户可在任何地点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远程访问监控系统,查看实时图像和录像。
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

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硬件方案1.存储设备: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议选用企业级存储设备,如阵列存储。
阵列存储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同时,为了提高读写速度,可以选择使用固态存储(SSD)。
2.存储容量: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存储容量。
可以根据数据增长率和数据保留期来进行估算,以便选择合适的存储容量。
此外,还要考虑冗余和备份需求,以及数据压缩和去重技术的使用,从而节约存储空间。
3. 网络带宽:存储方案的性能还与网络带宽有关。
建议使用高速网络接口,如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或光纤通信。
软件方案1. 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对于服务器存储方案至关重要。
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提供了存储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存储设备、文件系统和数据备份等。
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Linux和FreeBSD等。
2.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管理存储设备的一种机制,用于组织和访问文件和目录。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NTFS、EXT4、ZFS等。
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考虑到可靠性、性能和数据保护等因素。
3.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是防止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可以选择使用多重备份、增量备份和远程备份等技术。
还可以使用数据镜像和快照功能来实现实时备份和灾难恢复。
其他注意事项1.安全性:对于监控服务器存储方案,数据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以选择使用加密技术和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容量规划:容量规划是为了确保随着数据增长而能够及时扩展存储容量。
可以根据数据增长率和存储设备的最大扩展能力来进行容量规划,并对存储设备进行合理的分区和管理。
3.性能监控:性能监控是对服务器存储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可以使用性能监测工具来定期监控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如读写速度、响应时间和系统负载等。
4.故障恢复:故障恢复是存储方案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方案一背景和目标目前,为各省配备的小型机和存储设备都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总局信息中心决定在各省开展小型机和存储设备的性能监控工作,对小型机和存储设备的主要性能数据进行定期采集,了解和掌握当前设备的性能和压力状况,为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资源优化和建设规划工作积累经验和提供依据。
二监控范围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的范围主要包括总局统一为各省配备的HP小型机(superdome)、IBM小型机(P595,P570)和EMC磁盘阵列设备。
三监控时间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工作将对连续3个月内的关键时间点对HP 小型机、IBM小型机和EMC磁盘阵列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建议在系统忙时和闲时分别进行检测。
一般建议每月至少监控4天,其中征期至少两天,非征期至少两天;每天监控至少4次,其中忙时至少两次,闲时至少两次。
具体监控时间和详细的监控次数,各省可根据本省的业务特点进行确定和调整。
四监控方式主机及存储设备性能监控通过运行小型机及存储设备自带的命令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查看,并进行数据采集。
技术方案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HP小型机、IBM小型机和EMC磁盘阵列性能监控命令的操作指南。
数据采集工作可直接按照操作指南运行命令进行,也可以通过运行命令脚本(详见附件三)进行。
五操作指南5.1 IBM小型机性能监控方案5.1.1系统性能检查方式及说明:(一)IBM小型机性能监控均通过IBM AIX系统自带命令,非第三方软件。
IBM AIX系统安装后,无需额外安装任何软件包即可使用。
(二)IBM小型机性能监控的命令,均不额外增加系统负荷。
即是说当系统繁忙度较高时,仍可执行下列命令,且不对系统造成影响。
(三)采样数据的保存。
通过执行IBM小型机性能监控命令,输出结果的保存办法,一般常用以下几种:1、使用专业的telnet工具登录到主机上。
专业telnet工具均会含有“捕获输出文字”的功能,只要打开捕获输出文字功能,所有的输出均会记录到文件中。
(推荐,不影响系统)2、使用AIX系统的输出重定向功能。
命令格式:# 命令> 文件名上面的方式是将命令的输出结果直接输出到一个文件中。
例如:# vmstat 2 10 > /tmp/vm_output这个命令会将命令vmstat 2 10 的输出结果放在/tmp 目录下的vm_output文件中。
5.1.2 IBM 小型机性能监控方案IBM小型机性能监控方案主要对IBM小型机的CPU状况、磁盘I/O 吞吐状况、内存及虚拟内存使用率和硬盘空间状况等关键指标进行性能监控,具体操作如下:CPU状况监控方式:通过vmstat命令检查系统CPU使用情况操作示例:#vmstat 2 10参数说明:2表示每隔2秒取样一次,10表示共取样10次。
这2个参数的具体值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定义。
输出示例:# vmstat 2 10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2 mem=3920MBkthr memory page faults cpu----- ----------- ------------------------ ------------ -----------r b avm fre re pi po fr sr cy in sy cs us sy id wa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3 198 69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3 33 66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2 33 68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80 306 100 0 1 97 1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1 20 68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2 36 64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2 33 66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2 21 66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1 237 64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2 19 66 0 0 99 00 0 229367 332745 0 0 0 0 0 0 6 37 76 0 0 99 0输出说明:(1)'page'部分'pi'列表示page in;'po'列表示page out。
'pi'和'po'的数值一般为0。
如果长期不为0,说明系统需要频繁的进行从硬盘上的虚拟内存部分进行页的交换,物理内存不足。
(2)'cpu'部分:'us'列表示用户进程占用的CPU的百分比;'sy'列表示系统进程占用的CPU的百分比;'id'列表示空闲的CPU的百分比;'wa'表示CPU处于等待IO状态的百分比.;一般如果id项的值长期低于20%说明系统CPU不足,须考虑增加CPU或优化程序;如果wa的值长期高于us和sy,说明系统IO存在瓶颈.须用topas,iostat等命令确定瓶颈所在并增加IO吞吐量。
磁盘IO吞吐监控方式:通过iostat命令检查磁盘IO状况操作示例: #iostat 2 10参数说明:2表示每隔2秒取样一次,10表示共取样10次。
这2个参数的数值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定义。
输出示例:# iostat 2 10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16 drives=108 ent=8.00 paths=3 vdisks=0tty: tin tout avg-cpu: % user % sys % idle % iowait physc % entc0.0 0.0 0.0 0.0 100.0 0.0 0.0 0.1----- ----------- ------------------------ ------------ -----------Disks: % tm_act Kbps tps Kb_read Kb_wrtnhdisk0 0.0 0.0 0.0 0 0hdisk1 0.0 0.0 0.0 0 0hdisk2 0.0 0.0 0.0 0 0hdisk4 0.0 0.0 0.0 0 0hdisk3 0.0 0.0 0.0 0 0cd0 0.0 0.0 0.0 0 0输出说明:输出结果输出结果会按照每个磁盘进行排列, 主要观察的参数如下:(1)% tm_act 说明该磁盘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比率。
(2)Kbps 说明该磁盘每秒的读写数据量。
如果tm_act长期处于90%以上的状态,且Kbps数据量很大,则说明该磁盘繁忙程度过高,需要通过增加磁盘或者更改应用来将数据量平均分配到其他磁盘。
内存及虚拟内存使用率监控方式:通过lsps –a命令查看交换分区状况来了解系统内存及虚拟内存使用情况。
操作示例:#lsps –a输出示例:#lsps –aPage Space Physical Volume Volume Group Size %Used Active Auto Typehd6 hdisk0 rootvg 6144MB 1 yes yes lv输出说明:(1)Page Space:列出该交换分区的逻辑卷名称。
(2)Physical V olume:列出该交换分区位于那个物理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交换分区分散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卷上以提高性能。
(3)Size:该交换分区的大小。
一般交换分区的大小不应小于物理内存的大小,对于硬盘空间紧张的系统,至少也要保证物理内存的一半大小。
(4)%Used :交换空间的使用率。
如果使用率长期高于80%,需要增加交换分区的大小(该操作可在线完成)。
(5)Active:表示该分区是否已经激活。
(6)Auto:表示该分区是否在每次重启后自动激活.。
硬盘空间监控方式:通过#lsvg rootvg命令查看卷组信息来了解硬盘空间分配情况。
操作示例: #lsvg rootvg输出示例:VOLUME GROUP: rootvg VG IDENTIFIER:000bc6fd00004c00000000fda469279d VG STA TE: active PP SIZE: 16 megabyte(s)VG PERMISSION: read/write TOTAL PPs: 542 (8672 megabytes)MAX Lvs: 256 FREE PPs: 431 (6896 Megabytes)LVs: 9 USED PPs: 111 (1776 megabytes)OPEN LVs: 8 QUORUM: 2TOTAL PVs: 1 VG DESCRIPTORS: 2STALE PVs: 0 STALE PPs: 0ACTIVE PVs: 1 AUTO ON: yesMAX PPs per VG: 32512MAX PPs per PV: 1016 MAX PVs: 32LTG size (Dynamic): 256 kilobyte(s) AUTO SYNC: noHOT SPARE: no BB POLICY: relocatable输出说明:(1)主要指标为PP size 和Free PPs 。
(2)通过查看Free PPs项可以了解该VG还有多少空间可以使用。
Free PPs×PP size就是VG剩余空间的大小。
如果Free的PP个数与Total PP个数相比已经非常小,说明空间已经不足,如果该VG内容会不断增长,请及时增加VG的大小综合监视命令topas监控方式:通过topas 命令报告选定的本地系统活动的统计信息。
该命令使用curses 库以合适的格式来显示其输出,该格式适合于在一个80x25 基于字符的显示器上或至少同样大小的图形显示器的窗口中进行查看。
操作示例: #topas输出示例:输出说明:使用topas命令可以对CPU,网络,IO,进程等很多方面进行监控,并输出到屏幕上。
输出结果只能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无法导出。
(1)CPU。
最左上显示CPU的使用情况,User:显示以用户方式执行的程序所使用的CPU 的百分比。
(缺省按用户百分比排序)Kernel:显示以内核方式执行的程序所使用的CPU 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