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教案

合集下载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宠爱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倾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三、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区分它们的音色。

四、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

五、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进展自身创作力。

教学重点: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加花”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播放音乐《紫竹调》。

2.上课礼仪。

二、导入同学们刚刚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教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生……〕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紫竹调》,大家刚刚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绚烂历史,,有着很多像《紫竹调》这样好听的音乐。

今日,教师将带着大家进展一次民族音乐之旅。

三、一些乐器〔独奏〕1、看一看,听一听。

〔1〕“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的八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八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

(2)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组成〔分类〕:吹拉弹打吹管乐器:梆笛,曲笛,萧,笙,唢呐,管子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中阮,筝,扬琴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胡打击乐器: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木鱼,拍板,梆子〔3〕分别介绍以下乐器,倾听音乐片段,并提示学生留意其音色特点。

乐器名称笛子箫唢呐琵琶古筝扬琴二胡高胡音色特点高亢、光明悠长、幽静、抒情光明、高亢,豪放高音区光明而富有刚性中音区严峻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动听、动听、美丽高音区动听、光明;中音区严峻、纯洁而透亮;低音区模糊、雄厚而浅薄。

美丽抒情、极富唱歌性明朗、清亮,〔适宜演奏美丽、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

七年级八音和鸣教案

七年级八音和鸣教案

七年级八音和鸣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音和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习八音和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器材: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 教学素材:八音和鸣的音乐作品、视频示范等。

4. 学生乐器(可选):让学生自带或学校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如音符、节奏等。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八音和鸣吗?有没有听过八音和鸣的音乐?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八音和鸣的概念:指同时发出两个或更多音符的音乐现象。

2. 讲解八音和鸣的基本原理:通过不同音高、音色、音量的组合,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步骤三:示范演奏(15分钟)1. 播放八音和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

2. 请一些学生上台演奏一段简单的八音和鸣乐曲,如使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步骤四:技巧学习(20分钟)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演奏简单的八音和鸣乐曲。

2.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八音和鸣技巧,如和弦的演奏、音符的分配等。

3.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步骤五:合作创作(15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使用不同乐器进行合作创作,创作出自己的八音和鸣乐曲。

2. 学生互相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分享彼此的成果。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合作创作成果,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受。

2.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八音和鸣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拓展活动:1. 邀请学校乐团或音乐爱好者来校进行八音和鸣的示范演奏。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八音和鸣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奏、技巧学习、合作创作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对八音和鸣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创作,培养了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初中音乐教案)《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初中音乐教案教学目标:I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I过程与方法: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I知识与技能:⑴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3)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

教学重点:听赏《紫竹调》教学难点:"加花〃的创作与表现教学设想: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

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乐歌》、《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感受二胡、锁呐、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

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演奏中出现的〃加花〃的技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选画、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

“加花〃创作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比较《紫竹调》中旋律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加花〃的技法,即 "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另外每个小组只创作1至2个小节,降低了创作的难度。

教学准备:CAI课件、打击乐器、曲谱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一•组织教学1・课前播放音乐《欢乐歌》2•上课礼仪听音乐进教室《欢乐歌》为江南丝竹中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

执教教师: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贺竹
教学年级: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第三单元《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民乐的分类及民乐团的排列,能够快速找到乐器,并说出名称。

2、能够辨别乐器,兵联想乐曲所描绘的场景,从而对欣赏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乐器的分类及民乐队的排列。

教学难点:
辨别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组织教学
2、欣赏图片(民族乐器图片)
(1)外观:同学们,这是什么乐器?
(2)认识:你知道这些乐器是怎样排列的吗?
二、进行新课
1、分类
我国民族乐器品种繁多,人们怎么区分它们的呢?
大家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

二胡与琵琶
(1)区别外形
(2)区别演奏方式
(3)按印象分类。

师:那么请你再想想,还有什么乐器的演奏方式是拉弦和弹拨的?
(4)师:在你们认识的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演奏方式不是拉弦和弹拨的?
吹管与打击
(1)区别演奏方式
(2)区别外形
2、排列
现在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你的纸上画一画,这四类乐器放到一块时,怎样排列演奏的乐曲声音效果会更好。

3、区别声音
片段聆听,辨别音色
(1)《空山鸟语》二胡独奏
(2)《喜相逢》笛子独奏
(3)《阳春白雪》琵琶独奏
4、展示正确的民族管弦乐队排列图,并讲解。

5、小结
三、下课仪式。

初中八音和鸣教案

初中八音和鸣教案

初中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音分类法,认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2. 欣赏各种乐器演奏的曲目,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八音分类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教学难点:1. 对八音分类法与乐器特点的理解。

2. 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

2. 各种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3. 相关音乐曲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八音分类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2. 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八音分类法,包括金、木、水、火、土、石、丝、竹八类乐器。

2. 举例说明各类乐器的特点和代表曲目。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各类乐器的代表曲目,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分析该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八音分类法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2. 强调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关注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查找一种乐器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演奏技巧和代表曲目。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曲目,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八音分类法,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分析乐器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八音分类法与乐器特点的讲解,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八音和鸣 教案

八音和鸣 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八音和鸣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理解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3. 练习合唱及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八音和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2. 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及表现方式;3. 练习合唱和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

教学难点:1. 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2. 练习合唱和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八音和鸣作品的CD或音频文件;3. 演奏八音和鸣曲目的乐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充满活力的八音和鸣曲目开场,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Step 2:介绍八音和鸣(10分钟)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和讲解八音和鸣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对八音和鸣产生兴趣,并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Step 3:欣赏八音和鸣作品(15分钟)教师播放八音和鸣的著名作品,辅以文字介绍和图像展示,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和观察,理解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Step 4:分析八音和鸣(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节奏、配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Step 5:合唱和演奏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八音和鸣曲目的乐谱,并指导学生进行合唱和演奏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组进行练习,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互相帮助。

Step 6:演出和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八音和鸣曲目的演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八音和鸣。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例如让学生选择一首八音和鸣曲目进行自学和演奏,或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八音和鸣的感想和体会的文章。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了解八音和鸣的历史和发展;2.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的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3.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首八音和鸣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并进行录音或视频制作,与其他同学分享。

八音和鸣 教案

八音和鸣 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教案标题: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音和鸣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辨别和区分八音和鸣的不同声音。

3. 能够通过演奏乐器或合唱的方式进行八音和鸣。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 八音和鸣的音频或视频素材。

4.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音乐的基本概念,例如音高、节奏等。

2. 通过播放八音和鸣的音频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八音和鸣的声音特点。

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八音和鸣的定义:八音和鸣是指同时或连续发出八个不同音高的声音。

2. 通过演奏乐器或合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八音和鸣的效果。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八音和鸣的声音特点,例如音高的差异、声音的和谐程度等。

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来源,尝试演奏或模仿八音和鸣的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乐器或声音来源组合,创造出更多种类的八音和鸣。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自己的八音和鸣作品。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八音和鸣作品,并互相欣赏。

2. 总结八音和鸣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八音和鸣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八音和鸣的声音,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课后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和创作八音和鸣作品,并在下节课或音乐会上进行展示。

2.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和整理八音和鸣的音频或视频素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八音和鸣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八音和鸣作品,评估其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3. 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对八音和鸣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七年级音乐《八音和鸣》教案 人音版

七年级音乐《八音和鸣》教案 人音版

《八音和鸣》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民族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图文介绍、欣赏江南丝竹乐《紫竹调》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吹管、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能分辨其形状和音色,了解民乐合奏的一
种形式——丝竹乐,并知道丝竹乐的基本组成和流行地域。

2、欣赏江南丝竹《紫竹调》,记住《紫竹调》的音乐主题,能用简单语言描绘音乐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和《赛马》。

提问:这两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二胡)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当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劳动工具等物品制成乐器来演奏、伴歌和伴舞,以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如七千年前就有了骨笛、埙等乐器。

二、八音
古代乐器根据制作材料划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三、吹拉弹打
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
吹:吹管乐器,包括笛、箫、笙、管、唢呐等。

拉:拉弦乐器,包括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革胡等
弹:弹拨乐器,包括琵琶、柳琴、三弦、扬琴、筝、古琴等
打:打击乐器,包括大鼓、堂鼓、锣、钹、木鱼、碰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音和鸣
”的意境。

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
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词。

、先整体听一遍曲子,
否听到鸟的叫
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
幽邃、
与自由自在的鸟语
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
乐大师,
正值内
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
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
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

体验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

乐曲取
豪放的情绪和对美
借景抒情地表
仿鸟叫声。

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