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及对锅炉的危害热

合集下载

锅水碱度对PH值的影响及相应举措

锅水碱度对PH值的影响及相应举措

浅析锅水碱度对PH值的影响及相应举措摘要:工业锅炉在我国应用极广泛,但其使用中一直存在着结垢与腐蚀的严重问题,问题源自于锅炉的水质,而ph值是控制锅炉水质的核心指标之一,碱度与ph值又密切相关。

阐述碱度与ph 值的概念与工业锅炉炉水ph值要求,分析锅水的ph值与其碱度之间的关系及相应举措。

关键词:锅水 ph值碱度防止举措中图分类号:tk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46-021 ph值与碱度的概念ph值又叫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是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碱度是指水吸收质子的能力,即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它实质指水中含有可能接收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亚硫酸盐和氮等。

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判断性指标。

工业锅炉锅水的碱度主要由oh-与co32- 组成(在用磷酸盐处理时有po43-)。

2 工业锅炉炉水ph值与碱度之间的关系及相应举措为防锅炉腐蚀,锅水ph值一般不能低于10,也不能高于12。

在工业锅炉工作时,必须控制好锅水的碱度与ph值这两个重要指标。

2.1 锅水ph值偏低的原因与危害2.1.1 原因与危害锅炉用水一般来自城市供水系统,我国规定城市供水系统的水的ph值为6.5-8.5,偏酸性。

而城市供水水质在处理与传送中受ph值的影响较大,地表水的ph值因受季节与环境污染影响也在变化。

空气中的co2极易溶于水,在天然水(尤其是地下水)中,co2含量不少。

水在软化、降碱过程中,常会产生游离的co2,其含量大于20mg/l。

中高压之上的锅炉,为防止腐蚀,ph值常大于8.0,而最佳的ph值范围是9.0-9.2。

水处理工艺是连续的且工序之间相互有联系,设计者再考虑投资成本,它不会满足所有用水设备的要求。

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

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

影响锅炉炉水pH 值的因素锅炉是生产蒸汽和热水的设备,锅炉用水的水质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锅炉用水的水质及水质管理提出一定的要求,把处理后合格的水用作锅炉给水,使锅炉得以安全经济运行。

而pH 值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锅炉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我国现行的《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中规定: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采用锅加药水处理或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pH(25℃)均为给水大于7,锅水10~12。

在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由于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和某些盐类的分解,锅水的pH 值比给水高,这时在金属表面就能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这对锅炉表面的防腐十分有利,因此规定锅水pH 值在10~12 之间,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锅炉炉水的pH 值偏高或偏低,这给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必须加以防,避免发生事故。

1 锅炉炉水pH 值偏低的原因及危害1.1 原因及危害一般锅炉用水使用的是城市管网的供水系统,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规定pH 值为6.5~8.5。

城市供水水质在处理和传送过程受pH 值的影响较大,同时,地表水的pH 值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外界污染的影响,也在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天然水特别是地下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在水的软化及降碱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游离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大于 20mg/L 。

对于中高压以上的锅炉,为防止给水系统腐蚀,应维持给水的 pH 值在 8.0 以上,最好在 9.0~9.2。

由于净水工艺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及考虑投资成本,不可能满足各种用水设备的要求。

在进行锅炉补给水的离子交换处理时,水的 pH 值不会有变化,进入锅炉的补给水偏酸性。

另外,离子交换树脂的碎片等有机物,进入锅炉后,在炉高温高压下分解形成无机强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某些物质随给水带入锅,它们在锅分解、降解或水解也会产生酸性物质,使炉水的 pH 值下降。

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

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

影响锅炉炉水pH 值的因素锅炉是生产蒸汽和热水的设备,锅炉用水的水质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锅炉用水的水质及水质管理提出一定的要求,把处理后合格的水用作锅炉给水,使锅炉得以安全经济运行。

而pH 值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锅炉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我国现行的《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中规定: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或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pH(25℃)均为给水大于7,锅水10~12。

在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由于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和某些盐类的分解,锅水的pH 值比给水高,这时在金属表面就能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这对锅炉表面的防腐十分有利,因此规定锅水pH 值在10~12 之间,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锅炉炉水的pH 值偏高或偏低,这给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必须加以防范,避免发生事故。

1 锅炉炉水pH 值偏低的原因及危害1.1 原因及危害一般锅炉用水使用的是城市管网的供水系统,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规定pH 值为 6.5~8.5。

城市供水水质在处理和传送过程受pH 值的影响较大,同时,地表水的pH 值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外界污染的影响,也在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天然水特别是地下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在水的软化及降碱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游离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大于20mg/L 。

对于中高压以上的锅炉,为防止给水系统腐蚀,应维持给水的 pH 值在 8.0 以上,最好在 9.0~9.2。

由于净水工艺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及考虑投资成本,不可能满足各种用水设备的要求。

在进行锅炉补给水的离子交换处理时,水的 pH 值不会有变化,进入锅炉内的补给水偏酸性。

另外,离子交换树脂的碎片等有机物,进入锅炉后,在炉内高温高压下分解形成无机强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某些物质随给水带入锅内,它们在锅内分解、降解或水解也会产生酸性物质,使炉水的 pH 值下降。

锅炉炉水pH降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锅炉炉水pH降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锅炉炉水pH降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王鸿飞【摘要】针对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炉水pH值出现异常降低情况,从锅炉炉水加药药剂、蒸汽及给水系统物质影响、换热器或预热器内漏等方面进行了排查.结果发现,脱盐水预热器内漏,脱盐水阳离子树脂老化、脱落并在锅炉发生去磺酸基反应,分别是两次锅炉炉水pH值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工艺控制、更换大孔型强酸阳树脂等措施,解决了锅炉炉水pH降低的问题,确保了装置的安稳运行.【期刊名称】《煤化工》【年(卷),期】2018(046)0z1【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锅炉炉水;pH;降低;蒸汽;换热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者】王鸿飞【作者单位】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3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7.8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100万t/a合成氨、175万t/a尿素工程,于2011年6月15日开工建设,2013年8月底具备试车条件。

该项目锅炉装置采用3台480 t/h高温高压自然循环煤粉锅炉,于2013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

2015年6月3台锅炉同时出现炉水pH值降低、电导指标升高等异常现象,同年11月3台锅炉运行期间连续多次出现炉水pH值快速降低的现象,最低时降至8以下。

针对两次锅炉炉水pH值异常降低情况,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分析排查界区内外与锅炉给水接触物质,查找到锅炉炉水pH值降低的原因,并通过相应的整改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为相关装置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1 工业锅炉炉水pH值控制的意义工业锅炉运行中,锅炉炉水pH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对于防止锅炉结垢和腐蚀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锅炉炉水呈碱性,并控制pH在8.8到9.3,在此范围内,炉水中的磷酸盐等碱性物质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不溶性的Ca3(PO4)2、Mg3(PO4)2等沉淀物,并悬浮于水中,可以通过锅炉排污除去。

当pH值降至8.3~8.4时,98%的碳酸化合物会以HC的形态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溶性 Ca(HCO3)2、Mg(HCO3)2受热分解,形成难溶于水的CaCO3、Mg(OH)2等物质,随着蒸发浓缩,这些物质过饱和而析出,并附着于锅炉内侧,形成水垢。

炉水PH值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

炉水PH值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

炉水PH值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朱羽中张国友中石化九江分公司热电作业部332004摘要:通过对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大化肥热电系统的全面分析,查出了给水pH值正常而炉水pH 值偏低的原因是由于蒸汽冷凝液回收系统带油,树脂被油污染后混床再生投运初期中泄漏大量Cl-,造成炉水C1一浓度升高,炉水pH值急剧下降。

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油污染;C1-;炉水pH;处理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大化肥装置是一套采用谢尔(Shell)渣油气化制氨、斯那姆(Snam)氨汽提生产尿素的大型化肥企业,年生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与之配套的动力装置为两台产汽量190t/h高温高压燃煤锅炉、一台22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为了保证蒸汽质量和防止设备腐蚀,高压蒸汽发生系统的锅炉对其水质要求很高而且非常严格,其中炉水的PH值就是要严格控制的指标之一。

该装置自1996年投运以来,炉水PH控制较好(9~10),偶尔会出现几次短时间下降的现象,但2006年3月~6月以来,锅炉给水PH 正常,而炉水PH长时间不合格,在7.0~8.0左右,甚至有几次在4.0~6.0左右。

1.PH值控制的重要性炉水PH值在9~10的指标下,水中的酸根易与金属离子生成易排出的水渣。

同时是为了抑制锅炉水中硅酸盐的水解,减少硅酸在蒸汽中的溶解携带量。

但当炉水PH值大于10,就会发生碱性腐蚀。

当PH值低于9时,水对锅炉钢材腐蚀性增强。

2 炉水PH值偏低原因分析在装置正常运行,给水PH正常的情况下,由于锅炉给水浓缩,炉水PH值本是不应该下降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什么原因使炉水PH值偏低呢?为查找原因,从源头到影响炉水PH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化肥厂生水水源为长江水,经碱式氯化铝絮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作为一级脱盐水的补给水,装置产生的各种冷凝液汇集统一回收,经前置阳床处理后,与一级脱盐水一起经混床进行二级除盐,二级除盐混床装填树脂为001×7,201×7,装填比例001×7:201×7=1:2。

浅析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浅析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浅析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摘要:锅炉水质处理,是保障其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若水质处理的设备配置不当、或检验检测不规范,锅炉水质和标准不相符,很容易导致锅炉腐蚀与结垢等影响锅正常运行的缺陷。

当锅炉结垢后,会严重影响其热面传热性,锅炉会出现出力降低、热效能下降,排烟温度升高、受热面过热甚至破裂的现象。

伴随着因水质不达标而产生的各种腐蚀,不仅不能实现工业锅炉的经济、环保运行,其安全生产也无法得到保障。

关键词:锅炉;水;ph根据用途划分,锅炉可以分成电站锅炉、工业锅炉两种类型。

在火力发电系统中,电站锅炉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主机,而工业锅炉使为工矿企业提供蒸汽、热水的重要设备。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12月和2015年2月我国的工业锅炉产量分别为42572.1蒸发量吨,47908.7蒸发量吨,到2020年,锅炉产量仍很高。

立足于国家数据统计可知,2020年3月,工业锅炉产量当期值为44933蒸发量吨,累计值高达84365.1蒸发量吨。

虽然4月和5月累计值和当期值有所降低,但仍不低。

在高压的锅炉产量面前,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健全,具有重大意义。

现阶段,在电站锅炉中,水处理系统比较健全,大部分的水处理体系装置和工业锅炉十分简单,对水处理工作以及节能减排极为不利2锅炉水处理与节能减排问题其一,含有较高的水杂质。

现阶段,大部分的锅炉水处理设备中并没有立足于水源情况,对水处理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进而造成水处理效率较低、含有较高的水杂质,对锅炉体系所有阶段工序的节能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影响⑴。

特别是一些地区冬季海水倒灌的问题较为显著,进而导致很多氯离子进入到锅炉之中,使锅炉中水的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进而使钢板和锅炉被腐蚀;其二,具有较高的排污率。

锅炉排污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锅炉蒸汽品质的良好性。

现阶段,大部分单位均借助离子交换器设备软化水作为补给水,或在其中增添无机阻垢缓蚀剂等,进而增多了锅炉水的溶解固形物,甚至超出标准。

锅炉给水及炉水pH值的分析

锅炉给水及炉水pH值的分析

2 0 k P a,1 0 4 ℃ 水 的 比 焓 为 :4 3 6 6 4k J / k g
故除氧 器将 8 0 t / h的6 3 ℃水加热到 1 0 4 ℃需要的蒸汽流 最为: 4 6 6 t / h故蒸汽流量为 :
V :4 6 6 0÷0 . 1 3 l m / h= 3 5 5 6 6 m / h
N H 3 ・ H2 0营 N i l 4 + O H一 ;解离常数 :科 =1 . 8 × 1 0
由 :锅炉给 水 p H =8 . 5 得 :[ O H一 】 = 3 . 1 6 2 × 1 0 o t o l / L 给水 由氨水 的解 离常数 得 2 5 ℃氨水 :
[ N H4 】 =3 . 1 5 9x 1 0 mo l / L
除盐水箱后氨的液相质量流量:
0 0 6 8 0
0 0 6 8 0
[ N H3 ・ H2 O l = 5 . 5 x 1 0 m o l / L 由 此得汽包给水中的氨元素折算为液氨的质量流量为: 0 . 0 0 4 4 2 培/ h 1 . 3氨水蒸汽压的计算 氨的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应用 R i e d e l 公式:
除氧器气相分压为 0 . 3 3 P a , 故气相氨分 子的流 应为 :0 . 0 6 3 6 k g / h
由此可求得下表 :
气 相 k g / h 液 相 k g / h
除盐水箱氨的气相质量流量: 除氧器氨的气相质量流量: 汽包氨的气相质量流量:

除盐水箱前氨的液相质量流量:

:0 . 0 8 3 一
』,

( ) - l 3 9一

可 以求得各温度压力 下压缩 因子均 为 Z一 1 ,可作为理想气体 。 1 . 4 . 1汽包中氨 的挥发

锅炉循环水水质标准

锅炉循环水水质标准

锅炉循环水水质标准锅炉循环水水质标准是指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所需符合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指标和要求。

锅炉循环水的水质标准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热效率,因此对于锅炉循环水的水质标准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和严格的控制。

首先,锅炉循环水水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pH值,锅炉循环水的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8.5-9.5之间。

过低的pH值会导致锅炉金属腐蚀,过高的pH值则会影响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

2.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导致锅炉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循环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要求在0.1mg/L以下。

3. 盐度,循环水中的盐度过高会导致结垢和腐蚀,因此要求盐度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制值。

4. 总硬度,锅炉循环水中的总硬度主要由水中的钙、镁离子组成,过高的总硬度会导致结垢和管道堵塞,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软化处理。

5. 游离氯含量,游离氯是导致锅炉腐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循环水中的游离氯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在实际的锅炉运行中,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水质符合标准,通常需要进行水质的监测和调节。

监测循环水的水质主要包括对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测和分析,以及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和处理。

调节循环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化学处理是指向循环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以调节水质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缓蚀剂、杀菌剂、缩小剂等,通过加入这些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环水的水质。

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改善循环水的水质,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软化、除氧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循环水中的杂质和溶解气体,从而改善水质。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手段来控制循环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杀菌剂、生物除垢剂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环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对锅炉的影响。

总之,锅炉循环水的水质标准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热效率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锅炉炉水pH值的因素及对锅炉的危害热
锅炉是生产蒸汽和热水的设备,锅炉用水的水质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锅炉用水的水质及水质管理提出一定的要求,把处理后合格的水用作锅炉给水,使锅炉得以安全经济运行。

而pH值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锅炉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我国现行的《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中规定: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或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pH(25℃)均为给水大于7,锅水10~12。

在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由于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和某些盐类的分解,锅水的pH值比给水高,这时在金属表面就能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这对锅炉表面的防腐十分有利,因此规定锅水pH值在10~12之间,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锅炉炉水的pH值偏高或偏低,这给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必须加以防范,避免发生事故。

1 锅炉炉水pH值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1.1 原因及危害
一般锅炉用水使用的是城市管网的供水系统,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规定pH值为6.5~8.5。

城市供水水质在处理和传送过程受pH值的影响较大,同时,地表水的pH值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外界污染的影响,也在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天然水特别是地下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在水的软化及降碱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游离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大于20mg/L。

对于中高压以上的锅炉,为防止给水系统腐蚀,应维持给水的pH值在8.0以上,最好在9.0~9.2。

由于净水工艺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及考虑投资成本,不可能满足各种用水设备的要求。

在进行锅炉补给水的离子交换处理时,水的pH值不会有变化,进入锅炉内的补给水偏酸性。

另外,离子交换树脂的碎片等有机物,进入锅炉后,在炉内高温高压下分解形成无机强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某些物质随给水带入锅内,它们在锅内分解、降解或水解也会产生酸性物质,使炉水的pH值下降。

当锅水pH值小于7,水中有游离二氧化碳存在时,就会同相接触的金属发生以二氧化碳为去极剂的电化学腐蚀。

给水不除氧除气,给水回水管路系统就会产生这
种酸腐蚀。

其反应如下:
总的反应为:Fe+2H2O+2CO2═Fe(HCO3)2+H2↑
反应生成物重碳酸亚铁[Fe(HCO3)2],系氢氧化亚铁与二氧化碳化合而成,易溶于水,不易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所以二氧化碳引起的酸腐蚀是均匀腐蚀,使金属表面形成结构壁面均匀减薄。

锅炉给水中含有各种碳酸化合物,其阴离子形成为CO32-和HCO3-,在锅炉内这些碳酸化合物会受热分解,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入蒸汽内流向用汽设备及凝气设备。

当蒸汽凝结时,这些二氧化碳气体随着溶解到凝结水中,使凝结水的pH值降低,呈酸性,在回水管路系统产生酸腐蚀。

反应如下:2NaHCO3═CO2+H2O+Na2CO3
Na2CO3+H2O═CO2↑+2NaOH
CO2+H2O═H++HCO3-
当水中同时溶解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时,由于这两种腐蚀因素互相影响,会使金属腐蚀速度明显增加,腐蚀后果更为严重。

给水系统、回水系统及疏水系统都会发生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起作用的腐蚀。

1.2 防止措施
1.2.1 去除锅炉给水中的游离CO2。

锅炉给水中的游离CO2主要来源于锅炉补给水中,工业锅炉一般采用软化系统,对于大型工业蒸汽锅炉房的补给水处理会采取氢—钠系统,除盐系统在工业锅炉房基本上没有应用。

若水处理采用氢—钠系统,系统中的除碳器会除去大部分的CO2,其含量小于5mg/L;若水处理采用单钠软化系统,补给水的CO2含量比较高,一般大于20mg/L 。

补给水的游离CO2随锅炉给水进入除氧器内,若采用热力除氧器(大气式热力除氧器或真空热力除氧器)会在除去O2的同时除去CO2气体,所以说补给水的游离CO2在除氧方式合适的前提下是不会带入锅炉的。

1.2.2 减少炉内碳酸盐类受热分解产生的CO2。

减少炉内碳酸盐类受热分解产生的CO2主要途径是减少炉内碳酸盐类的NaHCO3的量,也就是控制好锅炉炉水的碱度。

《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对锅炉炉水碱度有明确的规定,锅炉
额定压力≤1.0MPa时,锅水总碱度在6~26mmol/L;当1.0MPa<锅炉额定压力≤1.6MPa 时,锅水总碱度在无过热器时为6~24mmol/L;有过热器时≤14mmol/L;当1.6MPa< 锅炉额定压力≤2.5MPa 时,锅水总碱度在无过热器时为6~16mmol/L;有过热器时≤12mmol/L。

锅炉炉内碳酸盐类的来源也是补给水,控制好锅炉炉水碱度主要要控制好补给水的碱度和锅炉排污率。

单钠软化水系统,补给水的碱度就是原水的碱度,在运行中无法控制,只能通过控制锅炉排污率来控制炉水碱度,这样会造成水量和热量的浪费。

对于大型工业蒸汽锅炉房的补给水处理尽量采用氢钠软化除碱系统,采用氢钠软化除碱系统不仅能很好控制碱度,还可以减少排污率,节约资源。

1.2.3 在蒸汽中加药消耗CO2。

锅炉给水中游离CO2是可以采取措施消除的,炉内碳酸盐分解产生的CO2只能减少,无法消除,所以蒸汽中总是含有CO2 。

对于蒸汽中的CO2气体可以通过加药的方式来解决,蒸汽中所加的药主要有NH4OH(氨水)、中和胺和膜胺。

2 锅炉炉水pH值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2.1 原因及危害
原水中的碱度通常以暂硬[Ca(HCO3)2,Mg(HCO3)2]及钠碱(NaHCO3)]的形式存在。

在进行钠离子交换软化时,暂硬碱度也转化为钠碱度,钠离子交换后,以me/L计的软化水碱度与原水相同,由于钙的当量(20)和镁的当量(12),均小于钠的当量(23),所以若以mg/L计算,钠离子交换转化后水的碱度要适当增加。

原水及软化水中的碱度如不太高,进入锅炉后对锅炉运行一般是有利的。

但当原水及软化水中碱度较高时,在锅内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NaHCO3 转化为Na2CO3 ,锅水中的碳酸钠(Na2CO3)在锅内总是有一部分要发生水解反应变成氢氧化钠(NaOH),其反应式如下:NaHCO3═Na2CO3+H2O
Na2CO3+H2O═2NaOH+CO2↑
由于蒸发浓缩,使得锅水碱度及相对碱度过高,会造成汽水共腾,苛性脆化等严重后果,不仅降低供汽质量,也危及设备安全。

其水解程度与锅水温度有关,而锅水温度的高低取决于锅炉的压力,因此,碳酸钠的水解率与锅炉压力有直接关系。

锅炉压力越高,碳酸钠水解率愈大,即意味着锅水的碱性越强,游离氢氧化钠越多,锅水
也就越容易起泡沫,同时也增加了产生碱性腐蚀的几率。

在一般正常运行情况下,锅水的pH值保持在10~12时,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比较稳定,所以不会发生腐蚀现象。

当锅水中pH>13,NaOH的含量浓缩到5%,即使温度在310℃的条件下,保护膜也将会遭到破坏被溶解而生成铁盐。

反应如下:Fe3O4+4NaOH═2NaFeO2+Na2FeO2+2H2O
另一方面,膜被溶解后,金属表面爆露在高温炉水中,与NaOH直接反应:Fe+2NaOH=Na2FeO2+H2↑
其NaFeO2产物在pH值高的水中是可溶生的,所以随pH值增高,碱性腐蚀速度迅速增大。

同时,当锅内产生磷酸盐的暂时消失现象时,炉管管壁上会产生磷酸氢盐的沉积物,其化学组成与锅水中的磷酸盐组分有关。

在进行普通的Na3PO4处理时,从溶液中析出的沉积物为Na2.85H0.15PO4并产生了游离的NaOH ,也会造成碱性腐蚀。

其化学式为:
Na3PO4+0.15H2O═Na2.85H0.15PO4↓+0.15HaOH
这就是普通磷酸盐处理的主要缺点。

2.2 防止措施
为了防止锅水碱度过高,通常是用调整锅炉排污的方法来实现的。

如果在进行Na3PO4处理的同时,再加入一定量的Na2HPO4,它可与游离的NaOH发生反应:
Na2HPO4+NaOH═Na3PO4+H2O
0.15NaOH+0.15Na2HPO4═0.15Na3PO4+0.15H2O
由以上两式可得:
0.85Na3PO4+0.15Na2HPO4═Na2.85H0.15PO4↓
上式反应说明,只要控制锅水中含有一定量的NaHPO4,就可防止产生游离的NaOH,避免碱性腐蚀。

为了适当地控制NaHPO4和Na3PO4的加药量,可控制的Na/PO4比值,叫做磷酸盐中的钠离子和磷酸盐中的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以R 表示。

实践证明,R在2.85~2.2之间,就能保证不会发生锅水pH值低所引起的金属腐蚀,还使锅水中无游离氢氧化钠(NaOH),因而不会发生炉管的碱性腐蚀。

3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