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表三步消毒法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
五、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六、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七、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
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
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八、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九、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十、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
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一、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养老机构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和要求

各区域使用的抹布、地巾应有标识,分类使用。
食
堂
配餐室
1.每餐餐前进行一次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min(有使用记录本);
2.地面、墙面:每日清洁,每周总保洁一次。
按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的具体要求执行。
地 面
(1)控制紫外线灯管使用时间监测法:记录每一次使用的时间,一般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
(2)紫外线强度监测仪,当监测读数≥80μw/cm2时,须每半年测定一次,当读数<80μw/cm2时,每季度测定一次,凡低于70μ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每次监测须有记录;
(3)紫外线强度试纸测定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试纸放于紫外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1min,然后比对试纸变色程度,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强调≥70μw/cm2为合格。
分类清洗,标识清晰。
衣物
床上用品
1. 一般污衣物及床上用品分类清洗后太阳下晒干,备用;
2. 疑似传染性衣物及床上用品,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min,再用清水漂净、晒干。
疑似传染性的物品消毒原则是:消毒-清洁-再消毒。
洗
衣
房
盛放污衣物的器具
1. 污衣袋:每日一次,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用清水洗净后备用;
4. 治疗台面:完成治疗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两遍。
按要求进行分类消毒,保持药盘、药杯和治疗盘的清洁,一次性药杯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血压计 听诊器
1. 血压计:每周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一次;
2. 听诊器:每周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一次。
病房及门诊常用消毒方法指南

病房及门诊常用消毒方法指南除被朊毒体、气体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物品外,任何物品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清洗可采用流动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酶制剂浸泡,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一、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1.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
血压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
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酒精擦拭消毒。
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250mg/L~500mg/L或0.1%的过氧乙酸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等器具,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或0.1%的过氧乙酸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4.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传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耐高温的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非高度危险性物品,也可以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或0.2%~0.5%的过氧乙酸30min~6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二、医院室空气的消毒1.Ⅰ类环境的空气消毒2.Ⅱ类环境的空气消毒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体温表消毒登记本正式资料doc

其它
第 页
18
22
2
6
10
14
18
22
2
6
10
14
18
22
2
6
10
14
18
22
脉搏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体温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呼
吸
40
30
20
10
入量(ml)
口表●
腑表
肛表〇
脉搏●
心率〇
呼吸·
排
出
量
大便(次)
尿量(ml)
其 它
血压(mmHg)
体重(kg)
浸泡30min
第三杯(凉开水)擦干备用
封面:医院预检分诊登记本
内页:
就诊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现住址
联系
发病 日期
症状、体征
分诊科室
备注
上海博大医院
体 温 单
姓名性别入院日期年月日 科别床号住院号
日 期
住院日数
手术分娩后日数
时 间
2
6
10
14
18
22
2
6
10
14
18
22
2
6
10
14
18
22
2
6
10
14
体温表消毒登记本
消毒日期
毒者签名
止血带消毒登记本
体温的测量

体温的测量正常值及测量方法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体温测量具体方法最常用腋下测量法,操作如下: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度以下,再将体温计头端置于受测者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5到10分钟后读数。
读数方法是一手拿住体温计尾部,即远离水银柱的一端,使眼与体温计保持同一水平,读出水银柱右端所对的数字。
读数时注意千万不要触碰体温计的头端,这样手会影响水银柱而造成测量不准;眼睛不要高于或低于体温计。
测量时要注意腋窝处没有保暖或者降温的物品,并且应该将腋窝的汗液擦干。
另外注意,测量后30分钟再测量体温较为准确。
测量体温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总数。
手甩体温计时要用腕部力量,勿触及他物,以防撞碎。
切忌把体温计放入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2.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体温的方法:①凡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以及呼吸困难、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测口腔温度;②凡消瘦不能夹紧体温计、腋下出汗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创伤或手术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测温法;③凡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以及心肌梗塞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肠测温法。
3.病人进食、饮水,或进行蒸汽吸入、面颊冷热敷等,须隔30分钟后测口腔温度;腋窝局部冷热敷应隔30分钟再测量腋温;灌肠、坐浴后须隔30分钟,方可经直肠测温。
4.测口温时,当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及胃肠道的黏膜;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缓汞的吸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服大量粗纤维食物(如韭菜等),以加速汞的排出。
量体温计的正确方法

量体温计的正确方法
量体温计的正确方法如下:
1. 洗手:在测量体温之前,务必要洗净双手,使用肥皂和温水将双手仔细擦洗干净,确保手指干净无污染。
2. 清洁体温计:使用酒精棉球或者酒精喷雾,仔细擦拭体温计探头的表面,确保无尘、无污染。
3. 准备体温计:在需要测量体温的人体下嘴唇下方或者臀部下侧放置一块柔软无污染的纸巾或者干净的毛巾,以防体温计碰到皮肤时污染。
4. 预热体温计:打开体温计开关,根据体温计的使用说明进行预热。
通常情况下,预热时间为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
5. 测量体温:将体温计探头的尖端轻轻插入嘴唇下方(腋下或肛门)测量地方的夹层内,确保体温计与皮肤接触良好。
保持体温计的稳定和平衡。
6. 保持位置:根据不同类型的体温计,等待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直至体温计发出信号声(或停止闪烁),表示测量已完成。
7. 记录体温:记录测量结果,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的形式。
同时,将测量完成后的体温计清洁归位,以备下次使用。
8. 清洁:使用酒精棉球或者酒精喷雾再次清洁体温计探头,确
保无尘、无污染。
清洁后请将酒精等清洁物质彻底干燥。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性的体温计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因体温计型号或其它因素而有所不同。
使用体温计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体温表的消毒方法

注意事项 4
检查结果
凡误差0.2℃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
柱自行下降,则不能再使用
体温表数量较多时应分批检查,确保检
查准确性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伤口造口护理中心
其他体温计的消毒
电子体温计:
遵照说明书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伤口造口护理中心
再放入另一盛有 消毒液容器浸泡 30分钟后取出
体温表消毒方法——第三步
用冷开水冲洗 用消毒纱布擦干 存放于清洁盒内 备用
体温表消毒方法——分三步走
浸泡 冲洗 擦干 甩下
浸泡
冲洗 擦干 备用
Page
6
注意事项 1
体温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用后先用纱布擦净体温表上的体液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浸泡消毒
注意事项 2
用有盖的容器盛装消
毒液
应保持体温表完全浸
浸没于消毒液中
注意事项 3
消毒液每天更换 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伤口造口护理中心
注意事项 4
在使用新的体温表及每周消毒体温计后
要进行体温表的校对
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表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 放入已测好的35℃以上,40 ℃以下的水 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
学习要求
掌握 熟悉 了解
体温表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消毒液 其他体温计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液
2000mg/L有效氯 2%碘伏 75%乙醇
体温表消毒方法——第一步
浸泡于消毒液内 5分钟后取出 清水冲洗、擦干 将水银柱甩至 35℃以下
TPR技术解析知识讲解

(四)注意事项
1. 测前应安静休息5-10min 活动后应休息30min
2. 一般测右臂,有疾患者测健侧 3. 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4. 排除外界因素影响所致的误差 5. 复测
心电监护仪
心率 血压 呼吸
体温
示教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时间长;过瘦者夹 不紧。
注意事项
2、注意安全 防止损坏
(1)测量前向病人交待清楚,防咬碎或跌落。 (2)精神异常,昏迷、小儿、口、鼻疾病、呼吸困难者勿测
口表;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塞病人不宜测肛温。 (3)为婴幼儿 、重病人测温时,护士应守护。 (4)甩体温表时注意周围环境, 体温表放于容器内,测量前后
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四、血压的测量记录
(一)血压计的种类
1. 水银血压计 2.表式血压计 3.电子血压计
台式血压计 立式血压计
(二)血压计的构造
1.输气球 气门 2.袖带 3.测压计:刻度 汞槽 开关
(三)测量方法
1.用物 2.部位:肱动脉 腘动脉 3.步骤 (1)病人安静,坐或仰卧位 (2)血压计与上臂、心脏同一水平
清点总数。
(5)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的处理
(三)体温计的清洁消毒
1.常用消毒液: 1%过氧已酸 75%酒精
2.消毒方法: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
另一消毒液容器中浸泡30min
冷开水冲洗,消毒纱布擦干备用
(四)体温计的检验法
1. 将所有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 2. 同时放入40度以下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