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提出的B.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通过实验测出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伽利略提出的D.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3.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5.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6.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7.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C.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D.伽利略、牛顿、奥斯特8.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10.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1.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2.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D.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麦克斯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核式结构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5.爱因斯坦是近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曾提出许多重要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下列选项中不是他提出的理论是()A.物质波理论B.相对性原理C.光速不变原理D.质能关系式16.第一次用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数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卡文迪许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来万有引力常量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下的一个特例18.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使实验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19.瑞典皇家科学院2018年10月2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
(完整版)高中物理学史试题50道

2018 年 09 月 17 日 xx 学校高中物理试卷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
1766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经过实考证明了带电金属空腔不单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 并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
他遇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迪 , 猜想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5 年法国的库仑经过实考证明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 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示, 处于静电均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到处为零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开普勒等很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选项中不切合他们看法的是()A. 伽利略以为 : 在忽视空气阻力状况下, 羽毛和铁块着落速度相同快B. 伽利略以为 : 物体沿圆滑斜面下滑后上涨到另一圆滑斜面, 最后将回到本来的高度C.开普勒以为 : 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D.开普勒以为 : 绕太阳公转的全部行星轨道半长轴长度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3.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 , 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 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 这位物理学家是()A. 牛顿B. 伽利略C. 库仑D.焦耳4. 以下对于行星运动及万有引力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属于不一样性质的力C.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只合用于天体之间D.开普勒以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是椭圆, 行星在轨道上各个地方的速率均相等5.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伽利略以为物体越重, 着落得越快B.亚里士多德以为物体着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关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 铁块和羽毛着落快慢相同D.石头着落比树叶快, 是因为树叶遇到空气阻力, 而石头没有遇到空气阻力6.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牛顿第一提出理想实验, 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以为物体之间广泛存在万有引力C.牛顿利用扭秤最初测出了引力常量D.为了纪念牛顿, 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 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7.下边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 阿波罗登月火箭在离开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 宇航员经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50道[精品文档]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50道[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7f425571eb91a37f1115cf4.png)
2018年09月17日xx学校高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
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
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零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C.为了验证猜想,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D.为了验证猜想,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开普勒等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选项中不符合他们观点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一样快B.伽利略认为: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后上升到另一光滑斜面,最终将回到原来的高度C.开普勒认为: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D.开普勒认为:绕太阳公转的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长度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理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库仑D.焦耳4.以下关于行星运动及万有引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属于不同性质的力C.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D.开普勒认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行星在轨道上各个地方的速率均相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首先提出理想实验,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万有引力C.牛顿利用扭秤最先测出了引力常量D.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7.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C.飞机起落架上的轮胎要用绝缘橡胶制成D.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故A错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故B正确;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故C错误;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故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发展历程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答案】D【解析】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选项A 错误;B.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B错误;C.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选项C错误;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量G,选项D正确.【考点】物理学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常量k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C.加速度的概念是伽利略研究落体定律时创建的D.安培提出了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是电场给予的【答案】C【解析】库伦测出了静电力常数,提出库伦定律,故A错误;密立根最早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所以B错误;伽利略在探究自由落体时提出加速度的思想,所以C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场的概念,所以D错误。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答案】D【解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故选项A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故选项B错误;变化电流周围的固定线圈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选项C错误;楞次提出来楞次定律,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B.电场是人们为了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入的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物质C.牛顿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D.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答案】D【解析】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了引力常量,故选项A错误;电场是电荷周围真实存在的特殊物质,故选项B错误;开普勒通过大量观察测量数据,得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故选项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利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物体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答案】D【解析】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利用了等效代替的方法,故A选项错误;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故B选项错误;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故C选项错误;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D选项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答案】 C【解析】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选项A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选项D错误.5.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的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C.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答案】 AB【解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选项C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错误.6.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究自然规律,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未给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卡文迪许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未给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C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并没有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D错误。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答案】D【解析】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A正确;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B正确;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正确;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的耗散是指能量被消灭了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之间C.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不适用【答案】C【解析】能量耗散仅是指内能等被周围环境吸收后无法再次收集利用,并不是能量被消灭,总能量是守恒的,故A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既适用于天体,又适用于地面物体间,故B错误;由狭义相对论知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二增大,故C正确;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故D错误。
【考点】能量耗散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狭义相对论3.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成功地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洛伦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C.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D【解析】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洛伦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既洛伦兹力,故B选项错误;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故C选项作为.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磁生电,故D选项正确.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要与科学家的成就、重要的发现等一起记忆,不能张冠李戴.【考点】物理学史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______,使得电学和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科学----电磁学。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1.牛顿吸收了胡克等科学家“行星绕太阳做圆运动时受到的引力与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证明了行星受到的引力,论证了太阳受到的引力,进而得到了(其中M为太阳质量、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牛顿还认为这种引力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间,通过苹果和月亮的加速度比例关系,证明了地球对苹果、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满足同样的规律,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关于这个探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根据和得到B.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根据和得到C.在计算月亮的加速度时需要用到月球的半径D.在计算苹果的加速度时需要用到地球的自转周期【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由于行星绕太阳运动,根据胡克等科学家“行星绕太阳做圆运动时受到的引力与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可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引力,可见引力是与受力体的质量是成正比的;而在得出太阳受到的引力时运用的是力的相互性原理,即太阳受到的引力也与受力体的质量成正比,故,所以B错误;在计算月亮的加速度时需要用到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而不是月球的半径,故C错误;在计算苹果的加速度时不用地球的自转周期也可以得出,因为g=G,故D也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的得出,物理学史。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对以下科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A中的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正确的;C中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也是正确的;D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是正确的;只有B中牛顿并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B是不符合史实的,故选B。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3.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5.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经典力学只适用微观、高速、强引力场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7.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8.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9.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他于1687年出版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阿基米德
2、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到:“他的发现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观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他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
”爱因斯坦所指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B.牛顿C.菲涅尔D.胡克
3、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是:()
A.相对论和量子论B.微粒说与波动说
C.波动力学与波动光学D.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4、大统一理论是当代物理学的重要前沿之一,其中的“大统一”是指:()
A.自然界所有基本粒子的统一B.自然界所有基本作用力的统一C.引力、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D.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的统一5、被誉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的著名物理学家是()
A.惠更斯B.托马斯·杨C.菲涅尔D.夫琅和费
6、麦克斯韦把()称为“电学中的牛顿”:
A.安培B.库仑C.法拉第D.奥斯特
二、填空题:
1、1919年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
他从氮核中打出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和质量,知道它是氢原子核,把它叫做质子。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已被人接受,最初有人认为,原子核可能是由
质子组成的。
但不久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如果原子核只是由质子组成,它的电荷数应该与质量数相等。
实际上原子核的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者还少一些,根据这一事实,他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他把它称为。
这一预言被他的学生证实。
2、1686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知道了两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成功地将人间天上的力统一起来了,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信心。
但由于当时实验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很难精确地测定上述比例式中的比例系数。
显然,如不能定量地算出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直到17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作了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引力常量的测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用实验证明了的存在,更使得具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称它为X射线。
它的穿透能力很强,能使包在黑纸时的照相底片感光。
4、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8)和他的弟子们是这个时期研究物理知识成就最大的学派,他们的代表作记述了许多物理知识。
尤其在光学方面,连续记述了影的生成的道理;光线与影的关系;光直线行进实验;光反射特性;从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确定影的大小;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凹面镜的反射现象;凸面镜的反射现象。
这是世界古代科学史上一篇难得的几何光学著作。
5、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最初研究他的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
(1546--1604)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发现如果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结果与观察数据存在
8’的误差,经过4年多的刻苦计算,最终了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6、大量的实验表明,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没有关系,这种性质叫单摆的等时性,这种现象最初是由发现的。
7、荷兰物理学家(1629-1695)研究了单摆的振动,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8、法国物理学家(1736-1806)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于1785年发现了下述规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这个规律叫定律。
9、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定律。
10、电子是由发现的,这一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可以再分。
11、天然放射现象最初是由发现的。
12、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物体热辐射时发现了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从而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到他的启发,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
13、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4、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
这就是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这一模型的提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
15、1818年法国的巴黎科学院为了鼓励对衍射问题的研究,悬赏征集这方面的论文。
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菲涅耳按照波动说深入地研究了光的衍射,在论文中提出了严密的解决衍射问题的数学方法。
当时一位法国科学家是光的波动说的强烈反对者,他按照菲涅耳的理论计算了光在圆盘后的影的问题,发现对于一定的波长,在适当的距离止,影的中心会
出现一个亮斑!他认为变是一个非常荒谬可笑的,并认为这样就驳倒了光的波动说。
但是就在竞赛的关键时刻,菲涅耳在实验中观察到了这个亮斑,这样那位科学家的计算反而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事件,把这个亮班称为亮斑。
16、受爱因斯坦光量子论的启发,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概念推广到任何物质粒子,强调“任何伴随以波,而且不可能将物质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这就是所谓的“物质波”。
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D
5、C
6、A
二、填空题:
1、卢瑟福、中子、查德威克
2、卡文迪许扭秤,万有引力定律
3、伦琴
4、墨经
5、第谷
6、伽利略
7、惠更斯
8、库仑、库仑
9、愣次
10、汤姆生
11、贝克汉姆
12、普朗克
13、托马斯·杨
14、卢瑟福、α粒子散射
15、泊松
16、德布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