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热变形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1--8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1--8

1--------4 1.3 题略解: m 2.127481.92.110)7893(3=⨯⨯-=⋅∆=⋅⋅=∆g p h hg p ρρ1.5 题略m1.05.02.030sin m2.0200kg/m 800/8.033=⨯======l h mm l cm g ρ已知:烟气的真空度为:Pa 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 ρ∵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O mmH 027.808.7842==Pa p v烟气的绝对压力为: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1.10 题略解:锅内表压力g 40.77kg 04077.081.91041010063==⨯⨯⨯=⋅=⋅=-g A p m Agm p g g2.2填空缺数据(兰色):2.9 题略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kJ27.2)(822)6(414233321=-===⋅==⎰D D k dD kD W dDkD D d kD pdV dW D D ππππ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K300)27273(m 10101010100kPa 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3111=+==⨯⨯⨯===⨯⨯⨯+=+=+=-----T AH V A g m p p p p b g b (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

钢的热处理习题解答

钢的热处理习题解答

钢的热处理习题解答第二章钢的加热转变2.奥氏体晶核优先在什么地方形成?为什么?答:奥氏体晶核优先在α/Fe3C界面上形成原因:①能量起伏条件易满足(相界面能的增加减少,也是应变能的增加减少)②结构起伏条件易满足③成分起伏条件易满足6.钢的等温及连续加热TTA图是怎样测定的,图中的各条曲线代表什么?答:等温TTA图将小试样迅速加热到Ac1以上的不同温度,并在各温度下保持不同时间后迅速淬冷,然后通过金相法测定奥氏体的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将不同温度下奥氏体等温形成的进程综合表示在一个图中,即为钢的等温TTA图。

四条曲线由左向右依次表示:奥氏体转化开始线,奥氏体转变完成线,碳化物完全溶解线,奥氏体中碳浓度梯度消失线。

连续加热TTA图将小试样采用不同加热速度加热到不同温度后迅速淬冷,然后观察其显微组织,配合膨胀试验结果确定奥氏体形成的进程并综合表示在一个图中,即为钢的连续加热TTA图。

Acc 加热时Fe3CⅡ→A 终了温度Ac3 加热时α→A 终了温度Ac1 加热时P→A 开始温度13.怎样表示温度、时间、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答:奥氏体晶粒度级别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表示在等温TTA图中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可以表示在连续加热时的TTA图中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晶粒度越大加热速度越快I↑由于时间短,A晶粒来不及长大可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补充2.阐述加热转变A的形成机理,并能画出A等温形成动力学图(共析钢)答:形成条件ΔG=Ga-Gp<0形成过程形核:对于球化体,A优先在与晶界相连的α/Fe3C界面形核对于片状P, A优先在P团的界面上形核长大:1 )Fe原子自扩散完成晶格改组2 )C原子扩散促使A晶格向α、Fe3C相两侧推移并长大Fe3C残留与溶解:A/F界面的迁移速度> A/Fe3C界面的迁移速度,当P中F完全消失,Fe3C残留Fe3C→AA均匀化:刚形成A中,C浓度不均匀。

高分子物理学习题 第一章 答案

高分子物理学习题 第一章 答案

高分子物理学思考题及习题第1章思考题1-1 重要概念: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功能高分子;结构单元;聚合度;线形分子链(线形高分子);支化分子链(支化高分子);交联网络(交联高分子)。

1-2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法和命名法。

1-3 与小分子化合物和小分子材料相比,高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有哪些重要特点使之具有独特的性能?将这些特点牢记在心。

1-4 仔细阅读关于高分子材料的“多分散性和多尺度性”、“软物质性”及“标度性”的说明,理解其意义。

1-5 了解高分子物理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学习线索,体会“高分子物理学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结构、分子运动与性能的关系的学说”。

1-6 阅读“高分子物理学发展简史及研究热点”一节,了解当前高分子物理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1-7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一些适合用作塑料、橡胶或纤维的聚合物名称。

1-8 下列一些聚合物(我国的商品名称):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环氧树脂,脲醛树脂,聚氯乙烯,聚碳酸脂,涤纶,锦纶,腈纶。

试分别写出各自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式及合成所需单体的化学结构式。

第一章习题可能与高分子化学学习内容重复,可不做。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1重要概念:近程结构;远程结构;构型;构象;无规线团;内旋转;内旋转势垒;分子链柔顺性(静态和动态);链段;均方末端距;均方旋转半径;自由连接链;自由旋转链;等效自由连接链;Kuhn等效链段;高斯链;θ条件/θ状态;Flory特征比(刚性因子)。

(1)近程结构:包括构造和构型。

构造是指链中原子的种类和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的种类,单体单元的排列顺序,支链的类型和长度等。

构型是指由化学键所固定的链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

注意:近程结构相当于“链的细节”。

构造着重于链上的原子的种类、数目比例、相互连接关系。

构型涉及空间立体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构)。

(2)远程结构:包括分子的大小、构象和形态,链的柔顺性。

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1.强度和硬度都较高的铁碳合金是()A.珠光体B.渗碳体C.奥氏体D.铁素体答案:B2.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是()A.F+PB.PC.FD.P+Fe3C答案:A3.过共析钢淬火时,其常规的加热温度为()A.Ac3+(30~50)℃B.Accm +(30~50)℃C.Ac1+(30~50)℃答案:C4.下列金属中,焊接性最差的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铸铁答案:D5.表面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并能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 )。

A.渗碳B.调质C.正火D.退火答案:A6.普通灰口铸铁所具有的石墨形态是()A.片状石墨B.团絮状石墨C.球状石墨答案:A7.铁碳合金中,流动性最好、收缩最小的合金是()A.普通灰口铸铁B.可锻铸铁C.球墨铸铁D.铸钢答案:A8.室温下,铁碳合金中硬度最低、塑性最好的组织是()A.FB.PC.Fe3C答案:A9.铁碳合金状态图中,A1线是()A.铁素体析出线B.渗碳体析出线C.珠光体转变线D.莱氏体转变线线答案:C10.铁碳合金中,钢的含碳量小于()A.0.0218%B.0.77%C.2.11%D.4.3%答案:C11.鍛件中的纤维组织导致其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

()A.正确B.错误答案:A12.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形状相同的小晶粒组成。

()A.正确B.错误答案:B13.由γ-Fe转变成α-Fe是属于:()A.共析转变B.共晶转变C.晶粒变D.同素异构转变答案:D14.锻造加热时,温度越高越好。

()A.正确B.错误答案:B15.铁碳合金状态图中,Acm线是()A.铁素体析出线B.渗碳体析出线C.珠光体转变线D.莱氏体转变线线答案:B16.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就称为结晶。

()A.正确B.错误答案:B17.可锻铸铁在高温下是可以进行锻造加工的。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1、何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冷变形:温度低于回复温度,变形过程只有加工硬化无回复和再结晶。

热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被再结晶抵消,变形后具有再结晶等轴晶粒组织,而无加工硬化痕迹。

温变形:金属材料在高于回复温度但低于再结晶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塑性变形过程。

2、简述金属的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它包括在热态或冷态下能够进行锤锻,轧制,拉伸,挤压等加工。

可锻性的好坏主要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

(1)内在因素(a)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其可锻性不同;(b)合金组织: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其可锻性差别很大。

(2)外在因素(a)变形温度:系指金属从开始锻造到锻造终止的温度范围。

温度过高:过热、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温度过低:变形抗力↑-难锻,开裂(b)变形速度:变形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变形程度(c)应力状态:金属在经受不同方法进行变形时,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性质(压应力或拉应力)不同。

3、自由锻和模锻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1、自由锻锻件的精度不高,形状简单,其形状和尺寸一般通过操作者使用通用工具来保证,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对于大型机特大型锻件的制造,自由锻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3、自由锻对锻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

模锻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

(2)锻件成形靠模膛控制,可锻出形状复杂、尺寸准确,更接近于成品的锻件,且锻造流线比较完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3)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4)操作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生产过程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热变形系数

热变形系数

热变形系数
热变形系数是一个物质在受热后发生尺寸变化的程度的量化指标。

它描述了物质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线膨胀或收缩的能力。

热变形系数通常表示为α(alpha),单位为每摄氏度(℃)。

它可以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和应用情况而异。

对于线膨胀,热变形系数定义为材料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之比。

如果材料受热而增长,则热变形系数为正值;如果材料受热而收缩,则热变形系数为负值。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热变形系数较大,而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的热变形系数较小。

热变形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α=ΔL/(L0*ΔT)
其中,α表示热变形系数,ΔL表示长度变化,L0表示原始长度,ΔT表示温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热变形系数通常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效,因为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热膨胀特性。

此外,热变形系数也可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变形系数数据。

1。

高中物理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练习与应用1.在图3.1-1和图3.1-2 所示焦耳的两个实验中,各是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解析:在3.1-1的实验中,重物P和重物P′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在3.1-2的实验中,重物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液体的内能。

2.下列事件中,物体的内能怎样改变?(固体和液体的热膨胀很小,可不予考虑)(1)壶里的水被加热而温度升高。

(2)一条烧红的铁棒逐渐冷却下来。

(1)增加。

水被加热而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

(2)减小。

烧红的铁棒逐渐冷却下来,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减小。

3.气体在绝热膨胀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气体在绝热压缩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分别举一个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时温度变化的实例。

解析:根据功与内能的改变关系,在没有热交换,或时间极短系统来不及跟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气体对外界做功(即绝热膨胀),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绝热膨胀实例:用打气筒向用橡胶塞塞住的瓶内打气,当橡胶塞跳出时,瓶内的气体迅速膨胀,系统对外做功,因此,气体的内能迅速减少,瓶内气体温度迅速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出现白雾。

绝热压缩实例:引火仪实验中,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引火仪筒内的气体可看作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燃物的燃点时,易燃物就被点燃了。

4.铅弹以 200 m/s的速度射入木块后停在木块中,木块没有移动。

若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的温度升高,铅弹的温度升高了多少?铅的比热容c为1.3×102 J/(kg·℃)。

铅弹在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子弹刚好静止时,机械能已完全转化为内能。

铅弹在射入木块的过程中:W=ΔU=12mv2①对铅弹:80%×ΔU=c铅mΔt②由①②两式得:Δt=0.4v 2c铅≈123 ℃。

轮轴装修工初级考试(习题卷1)

轮轴装修工初级考试(习题卷1)

轮轴装修工初级考试(习题卷1)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铁路货车的分类按运用要求可分为( )。

A)通用货车、专用货车和特种货车B)提速车和非提速车C)棚车、敞车和平车D)检衡车、救援车和发电车2.[单选题]工件图样中的梯形螺纹( )轮廓线用出实线表示。

A)刨面B)中心C)牙形D)小径3.[单选题](39520)后角是后刀面与( )之间的夹角。

A)前面B)基面C)切削平面D)主刀后面4.[单选题]无轴箱滚动轴承组装前定量检查清洁度合格为不大于( )。

A)60mg/套B)70mg/套C)80mg/套D)90mg/套5.[单选题]HESA型车轮轮辋厚度原型为( )。

A)65mmB)60mmC)55mmD)50mm6.[单选题]货车检修标记包括辅修标记、厂修标记、段修标记和( )标记。

A)轴检B)大修C)运用维修D)临修。

7.[单选题](39513)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工件重量越大,它的热变形是( )。

8.[单选题]2003年7月1日以前制造的352226X2-2RZ(TN)型新造轴承运行里程为( )。

A)60万kmB)70万kmC)80万kmD)50万km9.[单选题]RD2型D1等级车轴使用时间满( )报废。

A)20年B)22年C)25年D)30年10.[单选题]多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 )与计算机、通讯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

A)图像、声音B)图形、图像C)图像、动画D)动画、声音11.[单选题]客车主要由车体、( )、和车内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制动装置B)走行装置C)车钩缓冲装置D)以上都是12.[单选题]铁道部所属单位报废货车卸下的可利用轮轴、轮对要纳入资产管理,办理列账手续时,按现行新组装轮轴、轮对价格的( )计价入账。

A)20%B)25%C)30%D)35%13.[单选题]客车轴箱前盖O形密封圈有两种,分别为4.0mm和( )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
恒载荷蠕变:拉伸时,作用在样品上的载荷恒定不变,即拉伸力保持不变的变形过程。

恒应力蠕变:拉伸时,塑性变形后,截面不断减小,但作用在样品上的应力恒定,载荷在一直变化的变形过程。

恒应变速率变形: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样品的变形速率保持恒定(此时要保证夹头速率不断增加)。

恒拉伸速度变形: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样品的拉伸速率保持恒定,即夹头移动速率恒定(应变速率是减小的)。

变形速度激活能: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是一个热激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金属原子发生剧烈的热运动,这需要原子跨越一个能量“门槛值”而需要的能量就称为变形激活能
时效成形:时效成形是将零件成形和人工时效处理相结合的新型成形工艺.它能够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提高材料强度,降低残余内应力水平,增强耐应力腐蚀能力,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应变硬化:常温下钢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着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晶格被扭曲,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

应变速率硬化:当应变速率提高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及拉伸极限强度都会增加。

二、问答
1. 请论述多晶体热变形激活能的理论意义,并介绍其在控制应力的蠕变变形实验中的测试方法。

答:变形激活能反应材料热变形的难易程度,也是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

通过对激活能值的分析可以推断回复机制,激活能控制塑性变形速率,动态回复和动态在结晶,激活能Q 越大,变形速率越小,材料越难变形,高温塑性变形的显著特点就是变形速 度受热激活过程控制,即遵从Arrhenius 方程:
)(e x p ..)(e x p ),(..0
0RT Q RT Q y -=-=εεσεε
1等温法:
采用将多个样品在相同应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蠕变,测量蠕变曲线在亚稳态阶段的斜率,表示成)l og(∙ε和1/T 的函数关系的形式,并将结果表示在)l og(∙ε和1/T 坐标上,和实验点吻合最好的直线的斜率即为Q 值 。

2时间补偿法:在蠕变稳态阶段
)()e x p()e x p()e x p(......00000θεεεεεεf RT Q t d t RT Q d t RT
Q t t =⎥⎦⎤⎢⎣⎡-=-==-=⎰⎰
)exp(RT Q t -=θ
可见若将ε
表示为补偿时间θ的函数,则不同温度和相同应力条件下得到的蠕变曲线相互重合,求以此来求Q 值。

也可将不同温度下达到给定变形ε所需时间的对数表示成 1/T 的函数,所得直线的斜率即Q 值。

3变温法:
在恒应力作用下,在同一样品上施以极快的温度跳跃。

测出T1时的蠕变速度1.ε,温度T2
时为2.ε,根据(5.1)式可以得出Q 。

该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如果温度跳跃速度足够快,则可以保证样品的组织不变,故测量的是恒组织和恒应力下的激活能。

但是由于试验机的热滞性,实际上很难施行快速温度跳跃。

只有系统在新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时,才能测量出有意义的Q 值,而这时样品的组织亦可能变化到新的平衡状态。

还可用于控制速度的变形实验(扭转、挤压等),此时应力是不恒定的。

2. 推导拉伸试验中应变速率与拉伸机夹头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3请论述多晶体热变形激活能的理论意义,并介绍其在控制速度的热压缩变形实验中的测试方法。

变形激活能反应材料热变形的难易程度,也是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

通过对激活能值的分析可以推断回复机制,激活能控制塑性变形速率,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 越大,变形速率越小,材料越难变形,高温塑性变形的显著特点就是变形速度受热激活过程控制,即遵从Arrhenius 方程:
)(exp ..)(exp ),(..00RT
Q RT
Q y -=-=εεσεε
4. 请论述多晶体热变形激活能的理论意义,并介绍其在控制速度的超塑性变形实验中的测试方法。

同上
三、判断
1. 在某一种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可根据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变形阶段斜率的大小对比其弹性极限的大小。

错误,斜率=弹性模量。

2.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种金属材料,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方法测试出的力学性能要稍低于常规拉伸所获得的力学性能数值。

正确。

)(exp ..)(exp ),(..00RT
Q RT Q y -=-=εεσεε
四、简单计算
1. 采用高温慢应变速率拉伸方法研究5A90铝锂合金的变形行为,采用板形试样,试样厚2mm,宽和标距长度分别为6mm和10mm。

拉伸完成后将断裂后的试样拼合测量标距部分长度为78mm,宽和厚度分别为3mm和0.5mm,下表给出了计算机记录的部分载荷和位移数据。

位移(mm) 0 0.1 0.2 0.3 0.4 0.5 0.6 ... 95(断裂)载荷(N) 0 40 90 180 120 90 80 0
计算:
(1)试样断裂后伸长率的工程应变和真应变。

(2)试样断裂后断面收缩率的工程应变和真应变。

(3)拉伸至位移为0.5mm时伸长率的真应变与该时刻的真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