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 急救方法大集合

合集下载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其目的是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关于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一)急救包扎法包扎有固定夹板或敷料,限制伤肢活动,避免加重伤情;保护创口,预防或减少感染;支持伤肢,使之保持舒适的位置,减轻疼痛和压迫止血,防止或减轻肿胀等多种作用。

包扎时,动作要柔和、熟练、包扎的松紧度应适中,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绷带末端要用胶布粘合固定或将绷带末端留下了段,纵形剪开缚结固定,但缚结不要在伤口处。

1.绷带包扎法要根据包扎部位的形态特点,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额部等,也是其他包扎法的开始或结束时使用的包扎法。

包扎时,先张开绷卷带,把带头斜放在伤肢上并用拇指压住,将卷带绕肢体一圈后,再将带头的一个小角反折,然后继续绕圈包扎,每圈都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

包扎时先作2~3圈环形包扎,然后将绷带向上斜形缠绕,每圈都盖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

包扎时,先做2~3圈环形包扎后,用左拇指压住绷带上缘,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每圈反折一次,后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处不要在创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

方法有二:一是先在关节处作几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斜形环绕,一圈在关节上方缠绕,一圈在关节下方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相交,反复进行,逐渐离开关节,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最后在关节上方或下方作环形包扎结束。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和积极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进行各种运动活动时,我们难免会遭遇一些运动损伤,如扭伤、拉伤、骨折等。

及时的急救对于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以便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1. 扭伤和拉伤急救扭伤和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

当您遭遇扭伤或拉伤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运动并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 使用冰袋或冷敷物冷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 使用弹性绷带或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提供支撑和稳定。

2. 骨折急救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在处理骨折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在处理骨折之前,确保您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有必要,请将受伤者移动到安全的地方。

- 尽量不要移动骨折部位,以免进一步损伤。

- 如果骨折导致皮肤破裂,应小心清洁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 用绷带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住,以减轻疼痛和稳定骨折。

- 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3. 脑震荡急救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头部运动损伤,常见于高风险运动,如橄榄球、滑雪等。

如果您或他人遭受脑震荡,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 将受伤者转移到安静、黑暗的环境中,以减少刺激。

- 监测受伤者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请立即就医。

- 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包括使用电子设备和观看电视等。

4. 热衰竭和中暑急救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热衰竭和中暑。

如果您或他人出现中暑症状,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将受影响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 给予足够的水分,但避免过量饮水。

- 使用冷毛巾或冷水擦拭受影响者的身体,以降低体温。

-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请立即就医。

总结:在运动中遭遇损伤时,正确的急救行动可以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1.止血法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

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2.急救包扎法1绷带包扎法:要根据包扎部位的形态特点,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应用方便,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包扎。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

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2胸外心脏按压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运动受伤包扎注意事项1.包扎时,受力必须均匀,不能包得太紧,太紧会妨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组织坏死。

太松容易脱落,达不到包扎的作用。

2.四肢小伤口出血,须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时,必须将远端肢体都用绷带缠起,以免血液回流不通发生肿胀。

并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是否畅通。

3.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离心脏的部位缠绕到离心脏近的部位,开始和结束时必须环形包扎固定,绷带圈与圈之间重叠宽度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宜。

4.包扎时伤员位置要适当舒适,包扎过程中尽可能少改变伤员位置,动作力求熟练柔和,不要触碰伤口,以免造成伤员不必要的疼痛感。

5.固定绷带的方法,可用打结,胶布或安全别针,但不能在伤口上固定,以及发炎部位,骨隆起凸起处,四肢的内侧面或伤者坐卧时容易受压及容易摩擦的部位。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一、前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但是,运动也可能带来损伤和伤害。

当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受伤时,及时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疼痛和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分类介绍运动损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等硬组织损伤。

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等,而骨折则是指骨头的断裂或者碎裂。

在应急处理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 拉伤或扭伤拉伤或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以下措施:(1)冰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15-20分钟。

(2)加压:用弹性绷带或压迫带包扎受伤部位,保持适当的紧度。

(3)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通常发生在腿部、手臂或者腰部。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以下措施:(1)冰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15-20分钟。

(2)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受伤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3)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重复使用受伤的肌肉。

3. 滑囊炎滑囊是一种被液体填充的囊袋,它可以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

当滑囊发生炎症时,会导致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冰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15-20分钟。

(2)加压:用弹性绷带或压迫带包扎受伤部位,保持适当的紧度。

(3)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重复使用受伤的关节。

四、骨折的应急处理方法1. 普通骨折普通骨折是指骨头的断裂或者碎裂。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固定:用夹板、棉垫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以防止进一步移动。

(2)冰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15-20分钟。

(3)就医:尽快就医,进行X光检查和治疗。

2.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头断裂后露出皮肤表面。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应急处理方法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应急处理方法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应急处理方法
大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损伤。

对于这些损伤,及
时有效的处理方法既能减轻痛苦,也能使得损伤快速康复。

下面就简单列举一下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应急处理方法。

擦伤
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绷带加压包扎。

鼻出血
应使先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
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 扭伤
应先止血、止痛。

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
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

不要乱揉动,防止增加出血。

然后在伤
口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

5 脑震荡
对轻度脑震荡,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


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 脱臼
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

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
再请医生矫治。

7 骨折
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这些在运动中都比较常见,掌握这些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也是我们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零一一年五月五日。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教学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教学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教学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损伤往往难以完全避免。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爱好者,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都至关重要。

正确的急救处理不仅能够减轻伤者的痛苦,还能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避免损伤的进一步恶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急救措施。

一、擦伤擦伤是体育运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轻度损伤,通常是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导致的。

急救措施:1、清洁伤口:首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和异物。

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凉开水代替。

2、消毒处理:用碘伏或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进行消毒。

注意不要将碘伏或酒精直接倒入伤口,以免引起疼痛。

3、包扎伤口:对于较小的擦伤,可以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较大,可以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医用胶带固定。

二、扭伤扭伤多发生在关节部位,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是由于关节突然受到过度扭转或拉伸造成的。

急救措施:1、休息: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

2、冰敷:在受伤后的 24 48 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20 分钟,每天 3 4 次。

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包扎时从受伤部位的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缠绕。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三、肌肉拉伤肌肉拉伤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收缩或拉伸引起的,常见于大腿、小腿、背部等部位。

急救措施:1、停止运动:立即停止导致拉伤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拉伤部位,每次 15 20 分钟,每天3 4 次。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拉伤部位进行适度的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

4、休息与制动:让受伤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受力和活动。

骨折是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通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处理方法:(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

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

不要乱操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

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

)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

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

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小学健康与体育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小学健康与体育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小学健康与体育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运动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运动中可能发生各种损伤。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除了要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还需要教授他们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扭伤扭伤是小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可采取以下急救方法:1. 让受伤的学生保持安静,不要继续活动。

2. 将冰或冷水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敷在受伤部位,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将受伤部位固定好,可使用绷带或胶布进行包扎。

4. 推荐学生进行适度的休息和热敷恢复。

二、皮肤擦伤皮肤擦伤较为常见,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急救:1. 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伤口,以清洁创面。

2. 使用消毒棉球或者纱布轻轻擦拭伤口,避免感染。

3. 在伤口上涂抹一层医用硫黄软膏或消毒药膏,促进伤口愈合,并防止感染。

4. 将伤口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避免外界污染。

三、拉伤拉伤常见于激烈运动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急救方法:1. 让学生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2. 使用冷敷法,将冰或冷水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敷在拉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在拉伤部位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运动。

4. 推荐学生进行休息和适度的热敷恢复。

四、骨折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需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伤情。

2. 让学生尽量保持不动,避免加重伤情。

3. 不要试图自行复位或移动骨折处,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4. 对伤处进行包扎,使用硬物进行固定,减轻疼痛感,待急救人员到达。

五、头部撞击头部撞击有时会引起脑震荡等严重后果,应采取以下急救方法:1. 让学生保持安静,避免活动,以防止二次撞击。

2. 观察学生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3. 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将学生侧放,维持呼吸道通畅。

4. 立即通知家长或急救人员,并告知撞击部位和伤情。

总结:在教学运动课程时,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技能,还要教给他们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常见运动损伤急救方法大集合
导语:日常生活中运动系统的损伤很常见,多数情况下,小的损伤简单处理后很快可以好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在发生损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继发损伤或加重伤情,为以后的恢复留下隐患,如关节的习惯性扭伤或脱臼。

而有些损伤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如颈椎受伤可导致瘫痪。

因此掌握必要的损伤处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韧带组织构成,通常肌肉的末端为很厚的带状结构即肌腱,肌腱附着在骨头上。

关节是骨头与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地方,韧带是为关节提供支持的强壮组织。

韧带损伤轻者使关节不稳定或活动度增加,重者导致关节内骨头不能维持正常位置造成脱位。

摔倒、运动中受伤,以及通常的扭曲、翻转都可能造成运动系统不同组织的损伤,我们通常把运动系统骨头以外的肌肉韧带等统称为软组织。

多种软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从损伤的性质来分,有扭伤、拉伤、挫伤、撕裂等。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

当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时,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担能力可以导致肌肉撕裂。

如跳远时用力蹬地,引起小腿后部肌肉拉伤等。

此外,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也可导致肌肉撕裂。

例如,在做压腿练习时,如果用力过猛,也可使被拉长的肌肉发生拉伤。

肌肉拉伤的部位可发生在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界处,或肌腱的起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