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

练习九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名词解释1.生命征2.稽留热3.间歇热4.弛张热5.脉搏短绌6.间歇脉7.潮式呼吸8.呼吸困难9.血压10.收缩压二、填空题1.生命征是评价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的基本资料。
生命征是指、、和。
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机体进行和的重要条件。
3.体温过低常见于及的危重病人。
4.蝉鸣样呼吸见于、、等病人;鼾声呼吸见于等病人。
5.呼吸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6.脉搏的强弱取决于、。
7.洪脉见于和等病人。
8.体温单上脉搏以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相连。
心率以符号表示,相邻的心率用相连。
在脉搏和心率两曲线之间用填满。
9.血压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0.测量上肢血压时,肱动脉应与处于同一水平。
坐位时肱动脉平;卧位时,和平。
11.需要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定、定、定、定。
三、病例讨论题王先生,45岁。
术后医嘱是测血压每30分钟1次,共4次,第一次测得血压90次/分;第2次测血压75/42mmHg,脉搏115次/分。
问:是否继续按医嘱在30分钟后再测血压?为什么?四、简答题1.为什么每日要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2.高热病人为什么要补充营养和水分?3.如何观察护理高热病人?五、选择题(一)A1/A2型题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E.精神病人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C.3分钟后取出检查 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11.成人正常脉率为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60—100次/分 D.60—90次/分E.90—100次/分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14.对脉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 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15.频发的间歇脉见于A.房室传导阻滞 B.窦性心律不齐 C.洋地黄中毒 D.心动过缓E.心动过速16.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比成人快 B.同龄男性比女性 C.老年人比较慢 D.情绪激动时增快E.休息睡眠时减慢17.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A.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2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D.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E.有脉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18.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多见于A.颅内压增高B.高热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维颤动E.心肌炎19.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A.12—20次 B.12—24次 C.16--20次 D.16--24次E.18--24次20.下列病人可能出现缓脉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大出血前期 C.休克 D.颅内压增高E.发热21.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现为A.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蝉鸣样呼吸 D.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E.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2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为了看表计时 C.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E.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23.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B.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C.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D.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E.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24.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库氏呼吸 D.浮浅式呼吸E.鼾声呼吸25.下列关于呼吸生理变化的选项中错误的是A.呼吸是受意识控制的 B.小儿、老人的呼吸频率较快 C.休息时呼吸频率减慢 D.活动时呼吸频率加快 E.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26.脉压增大主要见于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27.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 C.缠袖带过松 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28.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时低C.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 D.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血压低 E.下肢收缩压一般比上肢收缩压高29.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C.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E.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30.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的平均值是A.36℃ B.36.5℃ C.37℃ D.37.5℃ E.38℃31.测量血压时不必要的措施是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对 B.测前血压计汞柱保持在零点C.袖带宽窄要合适 D.卧位时肱动脉应平腋中线E.血压计零点和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32.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是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动E.胸闷烦躁33.丁先生,人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34.李先生,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40℃,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卧床休息 B.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 C.鼓励饮水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35.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8—12—4—8(红字)C.测右上肢血压 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36.李老先生,65岁,脉搏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此病人目前可能出现A.心室早搏 B.脉短绌 C.间歇脉 D.三联律 E.二联律37.郑先生,48岁,内源性哮喘病人,主诉呼吸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该病人最可能出现哪种呼吸异常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气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E.混合性呼吸困难38.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采取立位测量,手臂应平第6肋间 B.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C.缓慢放气,速度4mmHg/s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E.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39.周先生,肺炎病人,测口温为39.5℃,脉率120次/分,该病人发热程度为A.低热 B.中度热 C.高热 D.超高热 E.正常体温40.王先生,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入院治疗,其呼吸特点正确的是A.呼吸浅慢一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暂停一反复 B.规律呼吸一呼吸暂停一反复C.深而规则 D.浅表不规则 E.呼气时发出鼾声41.罗先生,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的血压值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C.缠袖带过紧D.血压计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42.萧先生,59岁,收缩压为165mmHg,舒张压为80mmHg,以下最有可能的是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E.休克(二)A3/A4型题(1—3题共用题干)田女士患肺炎已4天,持续发热,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7.5~40~C,并伴有脉搏、呼吸增快,食欲减退等症状。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测试题]二、填空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和,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当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形式是。
2.人体的散热方式有、、和四种。
3.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发热可分为和。
4.发热的过程分、和三个时期。
5.发热的病人应给予、、、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6.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用表示,并以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
7.由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人体立位血压坐位血压,坐位血压卧位血压。
8.临界高血压的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
9.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和。
10.吸痰时,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得超过,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
11.氧气表是由、、、和组成。
12.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常有明显的三凹症,即、和出现凹陷。
13.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用长棉签擦拭、和上的分泌物。
三、选择题(一)A型题(1~45题)1.当外界温度大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A.对流B.传导C.辐射D.蒸发E.呼吸2.高热是指口温在()A.38.0~39.0℃B.39.1~40.0℃C.38.0~38.9℃D.38.5~39.5℃E.39.1~41.0℃3.下列对体温的自主性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游离神经末梢B.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下丘脑、脑干、脊髓等部位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E.中枢温度感受器是分布于中枢的游离神经末梢4.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A.产热等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平衡D.产热大于散热E.皮肤潮红、灼热5.弛张热体温波动特点是()A.体温高,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B.体温骤升,数小时后降至正常,反复发作C.体温高,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D.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E.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6.关于体温不正确的叙述是()A.体温是体表温度B.正常体温相对恒定C.新陈代谢产生了体温D.致热原可使体温发生变化E.体温是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7.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A.中暑 B.脑震荡 C.恶性肿瘤 D.催眠药中毒E.败血症8.肺炎病人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应考虑是()A.合并贫血B.败血症 C.感染性休克D.肺不张E.内出血9.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A.循环衰竭症状B.呼吸衰竭症状C.营养不良症状D.口腔溃疡E.体温不升10.哪种病人可用直肠测温法()A.腹泻病人B.直肠手术后C.坐浴后D.灌肠后E.以上都不对11.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A.细菌、病毒感染B.物理因子作用C.化学因子作用D.真菌感染E.恶性肿瘤12.患儿李婷,2岁,高热、惊厥、腹泻入院,为其测体温时最适宜的方法是()A.用口表测口温B.用肛表测直肠温度C.电脑数字体温计测腋温D.化学体温计测口温E.电脑数字体温计测直肠温度13.正常成人的脉率是()A.30~40次/分B.40~60次/分C.60~100次/分D.100~120次/分E.80~100次/分14.心房纤颤的病人脉搏呈现()A.速脉B.不整脉C.短绌脉D.缓脉E.洪脉15.测病人脉搏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护士不可用拇指诊脉B.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C.测脉搏前有剧烈运动时,应休息20~30minD.心率与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可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偏瘫病人测脉搏时,应测健侧肢体16.脉搏测量如何计数()A.正常脉搏15秒×4 B.正常脉搏10秒×6 C.正常脉搏12秒×5 D.正常脉搏30秒×2 E.正常脉搏5秒×1217.一般成人体温每升高1℃,脉率约增加()A.5次/分B.10次/分C.15次/分D.20次/分E.30次/分18.休克病人的脉搏是()A.缓脉B.丝脉C.绌脉 D.洪脉E.不规则脉19.间歇脉可见于()A.大出血B.动脉硬化C.洋地黄中毒 D.颅内压增高E.细菌感染20.不符合脉搏生理变化的是()A.成人比小儿快B.女性比男性快C.睡眠时要减慢D.老人比儿童慢E.活动时要增快21.血压的外周阻力增加主要可使()A.收缩压升高B.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降低D.舒张压降低E.收缩压与舒张压都降低22.下列对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晨血压最低,以后逐渐升高B.寒冷环境中,血压可略有升高C.一般右上肢低于左上肢D.一般下肢血压高于上肢E.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23.关于血压正常值不正确的是()A.收缩压90~139mmHg B.舒张压60~89mmHg C.脉压30~40mmHg D.理想收缩压<120mmHgE.理想舒张压<90mmHg24.脉压增大不正确的是()A.主动脉硬化B.动静脉瘘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心包积液E.甲状腺功能亢进25.可使血压偏低的因素是()A.紧张状态B.过度兴奋C.高温环境D.过度疼痛E.睡眠不佳26.坐位测血压时肱动脉应平于()A.第二肋 B.第三肋 C.第四肋 D.第五肋E.第六肋27.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A.8~12次/分B.16~20次/分C.24~28次/分D.28~30次/分E.20~26次/分28.黑-伯反射指()A.肺扩张时,呼气动作抑制产生吸气B.肺缩小时,呼气动作终止产生呼气C.肺扩张时,吸气动作兴奋产生吸气D.肺缩小时,呼气动作兴奋产生呼气E.肺扩张时,吸气动作抑制产生呼气29.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常呼吸()A.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B.呼吸与脉搏比例1:4 C.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E.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18次/分30.影响呼吸生理变化不正确的是()A.通常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B.情绪紧张可使呼吸加快C.血压大幅升高可使呼吸加快加强D.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E.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31.呼吸过速常见的疾病不包括()A.巴比妥类药物中毒B.高热C.甲状腺功能亢进D.疼痛E.低氧血症32.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支气管哮喘B.气管异物C.肺纤维化D.气管阻塞E.喉头水肿3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为()A.深度呼吸B.浅快呼吸C.吸气呼吸困难D.呼气呼吸困难E.呼吸间断34.体位引流适用的患者是()A.高血压B.心力衰竭C.肺脓肿D.极度衰竭E.高龄35.下列关于有效咳嗽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B.深吸气后立即咳嗽C.腹肌用力D.做爆破性咳嗽E.身体前倾36.叩击的手法错误的是()A.手背隆起,手掌中空B.由下而上C.边叩边鼓励病人咳嗽D.由内向外E.不可在暴露的皮肤、脊柱、乳房等部位叩打37.体位引流液每日小于多少毫升时可停止引流()A.20ml B.30ml C.40ml D.50ml E.60ml 38.某患者吸氧的流量为2 L/min,则吸氧的浓度为()A.39 L/min B.29 L/min C.35 L/min D.40 L/min E.45 L/min39.关于吸痰法,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头部转向一侧B .吸痰前,用少量生理盐水试吸C .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D .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E .依次为吸尽,接着抽吸第二次40.组织性缺氧是由于(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 .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C .组织血流量减少D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E .严重贫血41.三凹征是指( )A .胸骨上、胸骨下、肋间隙B .胸骨上、锁骨上、胸骨下C .胸骨下、锁骨上、肋间隙D .胸骨上、锁骨下、肋间隙E .胸骨上、锁骨上、肋间隙42.下列动脉血气分析中,中度缺氧的是( )A .PaO 2 50~70mmHg SaO 2 60~80%B .PaO 2 50~70mmHg SaO 2 <60%C .PaO 2 30~50mmHg SaO 2 >80%D .PaO 2 30~50mmHg SaO 2 60~80%E .PaO 2 30~50mmHg SaO 2 <60%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成人吸痰使用的负压为40.0~53.3kPaB.组织性缺氧氧疗无效C.若气管切开吸痰,应先口鼻部D.吸痰用物每班更换或每日更换1或2次E.收集痰液时间宜在清晨44.通常情况下,对于吸氧的流量叙述错误的是()A.轻度缺氧1~2L/min B.中度缺氧2~4L/min C.重度缺氧4~6L/min D.小儿缺氧4~6L/min E.面罩法吸氧6~8L/min45.休克病人属于()A.低张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E.严重贫血(二)B型题(46~60题)(46~51题)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波形热46.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热型()47.化脓性疾病的热型()48.疟疾的热型()49.流行性感冒的热型()50.伤寒的热型()51.败血症的热型()(52~55题)A.组织血流量减少B.组织血流量过多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E.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52.低张性缺氧的原因()53.血液性缺氧的原因()54.循环性缺氧的原因()55.组织性缺氧的原因()(56~60题)A.洪脉B.间歇脉C.交替脉D.奇脉E.重搏脉56.心包填塞病人可出现()57.甲亢病人可出现()58.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可出现()59.室性早搏病人可出现()60.冠心病病人可出现()(三)X型题(61~80题)61.对伤寒病人发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骤升B.稽留热C.弛张热D.体温升高时渐升E.不规则热62.关于体温计的校对,叙述正确的是()A.将全部水银柱甩至35℃以下B.放入测好的水中C.5min中后取出D.误差在0.2℃以上者,不能使用E.玻璃管有裂痕者,不能使用63.不能测量腋温的病人是()A.腹泻B.心肌梗塞C.出汗较多者D.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E.昏迷64.测量肛温时通常采用的体位()A.侧卧位B.俯卧位C.屈膝仰卧位D.截石位E.膝胸卧位65.为病人测体温时()A.一般每日测量1~2次B.发热病人一般每日测量4次C.高热时每4h测量一次D.高热时每30min测量一次E.体温恢复后3d,改为每日测量1~2次66.发热的伴随症状有()A.寒战B.单纯疱疹C.关节肿痛D.淋巴结肿痛E.出血现象67.血压测量值偏高的是()A.袖带过松B.袖带过宽C.放气过慢D.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E.血压计的水银量不足6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A.服安眠药后B.剧烈运动C.女性排卵后D.女性怀孕E.中署69.脉搏短拙的特点是()A.心音强弱不等B.心律不齐C.心率快慢不一D.心率小于脉率E.心率大于脉率70.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风湿热B.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C.变态反应性疾病D.内分泌疾病E.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71.关于血压的正常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B.傍晚血压高于清晨C.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D.高热环境中血压略上升E.寒冷环境中血压略上升72.在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打气不可过猛过高B.听诊器不可放在袖带下面C.尽量做到四定D.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臂测量E.末听清时,应立即重新注气,再仔细听73.呼吸缓慢常见于()A.高热病人B.疼痛C.颅脑疾病患者D.安眠药中毒E.甲亢74.属于防御性呼吸反射是()A.肺牵张放射B.呼吸机本体感受性反射C.咳嗽反射D.喷嚏反射E.化学性调节75.口服地高辛时应重点观察()A.脉率B.脉律 C.收缩压D.脉压差E.体温变化76.属于节律改变的呼吸是()A.潮式呼吸B.酸中毒呼吸C.鼾声样呼吸D.库斯莫呼吸E.间断呼吸77.不慎将花生米吸入气管,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A.口唇紫绀B.鼻翼煽动C.烦躁不安D.呼气费力E.吸气费力78.呼吸微弱,左半身瘫痪的昏迷病人,测生命体征时应()A.测口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B.观察胸廓起伏测呼吸C.测腋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D.测腋温,左上肢血压和脉搏E.置少量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79.高血压病人突然倒地,呈昏迷状态,可能有的呼吸异常是()A.呼吸缓慢B.潮式呼吸C.蝉鸣样呼吸D.深而规则的大呼吸E.间断呼吸80.为体温过低病人护理时()A.维持室温在22~24℃B.加盖棉被 C.足部放热水袋D.热水袋水温增加到70℃以上E.观察生命体征五、病例讨论1.某患者,女性,56岁,口温在39~40℃波动,持续2周,日差不超过1℃。
(完整版)生命体征的评估习题及答案

1.高热患者用温水擦浴为其降温,其散热的机制是A.辐射B.对流C.蒸发D。
传导E.传递2。
高热患者头敷冰袋降温,其散热的机制是A.辐射B。
对流C。
蒸发D.传导E.传递3.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晨2~6时体温最低B.下午2~8时体温最高C.昼夜体温变化范围不超过1℃D。
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E.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降低4。
患者男,18岁,3小时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
5℃,面色潮热,皮肤灼热,无汗,呼吸。
脉搏增快。
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属于发热过程的哪一种A.低热上升期B.高热上升期C.高热持续期D.中度热上升期E.过高热持续期5。
下列关于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每天测量体温2次B.冰袋冷敷头部C。
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流食饮食D.鼓励病人多喝水E..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6.患者女,50岁,因肺炎入院,体温39。
5℃,在退热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监测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低温B.虚脱E.畏寒7。
患者男,36岁,因肺炎入院,持续发热两日,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9.3~40。
0℃,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患者的热型属于A.间歇热B.弛张热c。
波浪热D稽留热E。
不规则热8。
患者男,25岁,因中暑体温达到40℃面色润红,皮肤灼热,无汗。
呼吸脉搏增快,护士为其物理降温,请问物理降温后应间隔多长时间测量体温A。
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
60分钟9.患儿男,5岁。
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A.让患者口服牛奶B.催吐C.让患者服缓泻剂D。
清除患者口腔内玻璃碎片E。
为患者洗胃10.患者男,20岁,患肺结核。
护士为其测量体温后,应使用哪种方法消毒体温计A.煮沸消毒B。
2%碘酊擦拭C。
70%乙醇浸泡D.0。
1%氯己定浸泡℃℃E.戊二醛浸泡11。
高热病人可出现A.缓脉B.间歇脉C。
绌脉D。
洪脉E.丝脉12.患者女,50岁。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试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试题1.病人,男性,18岁。
3小时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SC,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
该病人的临床表现属于发热过程中的哪一期()A.低热上升期B.高热上升期C.高热持续期D.中度热上升期E.过高热持续期2.下列关于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每天测量体温2次(B.冰袋冷敷头部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D.鼓励病人多饮水E.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3•病人,男性,36岁。
因肺炎收入院,持续发热2日,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9.3~40.0C,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病人的热型属于()A.间歇热B.弛张热C∙波浪热D.稽留热E.不规则热4.病人,男性,25岁。
因中暑体温上升高达40C,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请问物理降温后应间隔多长时间测量体温O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5•脉搏短细常见于下列哪种病人()A.发热B.房室传导阻滞C.洋地黄中毒D.心房纤维颤动IE.甲亢6.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A.喉头水肿病人B.呼吸中枢衰竭病人C.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病人D.深昏迷病人E.支气管哮喘病人I7•病人,男性,29岁。
以脑膜炎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口唇发组,呼吸呈周期性,由浅慢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重复上述过程。
该病人的呼吸属于OA.潮式呼吸,B.间断呼吸C.鼾声呼吸D.蝉鸣样呼吸E.呼吸困难8•病人,男性,23岁。
安眠药中毒后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A.以1/4的脉率计算B.测脉率后观察胸腹起伏次数C.听呼吸音响计数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通过计数E.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飘动次数计算呼吸频率9.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A.肢体位置过商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IE.水银不足时10•病人,女性,25岁。
2.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科室: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45分)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11.成人正常脉率为A.60-80次/分B.80-100次/分C.60-100次/分D.60-90次/分E.90-100次/分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14.对脉膊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15.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比成人快 B.同龄男性比女性 C.老年人比较慢 D.情绪激动时增快 E.休息睡眠时减慢16.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A.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3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D.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E.有脉搏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17.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多见于A.颅内压增高 B.高热 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维颤动 E.心肌炎18.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A.12—20次 B.12—24次 C.16--20次 D.16--24次 E.18--24次19.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现为A.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蝉鸣样呼吸D.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E.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20.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为了看表计时 C.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E.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21.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B.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C.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D.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E.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22.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库氏呼吸 D.浮浅式呼吸 E.鼾声呼吸23.脉压增大主要见于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24.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 C.缠袖带过松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25.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C.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26.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的平均值是A.36.0℃ B.36.5℃ C.37℃ D.37.5℃ E.38℃27.测量血压时不必要的措施是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对 B.测前血压计汞柱保持在零点 C.袖带宽窄要合适D.卧位时肱动脉应平腋中线 E.血压计零点和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28.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是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动 E.胸闷烦躁29.丁先生,人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3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40℃,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卧床休息 B.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 C.鼓励饮水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31.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8—12—4—8(红字) C.测右上肢血压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32.李老先生,65岁,脉搏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此病人目前可能出现A.心室早搏 B.脉短绌 C.间歇脉 D.三联律 E.二联律33.郑先生,48岁,内源性哮喘病人,主诉呼吸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该病人最可能出现哪种呼吸异常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气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混合性呼吸困难34.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采取立位测量,手臂应平第6肋间 B.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C.缓慢放气,速度4mmHg/s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E.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35.王先生,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入院治疗,其呼吸特点正确的是A.呼吸浅慢一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暂停一反复 B.规律呼吸一呼吸暂停一反复C.深而规则 D.浅表不规则 E.呼气时发出鼾声36.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考试重点1.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
护士要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评估,发现病人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确定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别要掌握生命体征的各项正常值和异常情况及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但是体温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正常范围。
同时体温也受一些生理性因素影响。
重点掌握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及影响体温的生理性因素。
3.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根据发热的程度min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
发热的过程分为三期,即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退热期,要掌握发热的过程各期的特点及症状、常见热型,特别是要掌握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4.体温过低是指体温在35℃以下。
临床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要掌握体温过低的表现及护理。
5.护士要了解体温计的种类和检查方法,掌握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
6.脉搏是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触摸到的搏动。
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min,它可随着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重点掌握异常脉搏和脉搏异常时的护理措施,以及测量脉搏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7.呼吸是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正常情况下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它可随着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掌握异常呼吸和呼吸异常时的护理措施,以及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
特别掌握潮式呼吸、间断呼吸、深度呼吸和呼吸困难。
8.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正常情况下成人在安静时,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脉压为30~40mmhg,它可随着年龄和性别、昼夜和睡眠、环境、部位和其他因素如: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等导致收缩压升高。
基础护理学8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8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第八章一、选择题(一)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 昏迷者B.患儿C. 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2. 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 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3. 脉搏短绌常见于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 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 ?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 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 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 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 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 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 .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8. 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 0. 1-0. 2MPaB. 0.2-0. 3MPaC. 0.3-0. 4MPaD. 0.4 - 0. 5 MPaE. 0. 5 - 0. 6MPa(二)A2型题9. 患者吴某,女,27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10. 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 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11. 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C,最低39.0C,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12. 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 C持续6h后降至36.9 C ,2天后体温又升至39C, 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13. 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 1 -2 cmB. 2 - 3cmC. 3 -4cmD. 4 -5cmE. 5 -6cm14. 患者林某,女,50岁。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科室: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45分)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11.成人正常脉率为A.60-80次/分B.80-100次/分C.60-100次/分D.60-90次/分E.90-100次/分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14.对脉膊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15.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比成人快 B.同龄男性比女性 C.老年人比较慢 D.情绪激动时增快 E.休息睡眠时减慢16.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A.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3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D.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E.有脉搏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17.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多见于A.颅内压增高 B.高热 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维颤动 E.心肌炎18.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A.12—20次 B.12—24次 C.16--20次 D.16--24次 E.18--24次19.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现为A.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蝉鸣样呼吸D.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E.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20.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为了看表计时 C.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E.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21.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B.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C.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D.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E.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22.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库氏呼吸 D.浮浅式呼吸 E.鼾声呼吸23.脉压增大主要见于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24.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 C.缠袖带过松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25.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C.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26.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的平均值是A.36.0℃ B.36.5℃ C.37℃ D.37.5℃ E.38℃27.测量血压时不必要的措施是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对 B.测前血压计汞柱保持在零点 C.袖带宽窄要合适D.卧位时肱动脉应平腋中线 E.血压计零点和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28.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是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动 E.胸闷烦躁29.丁先生,人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3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40℃,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卧床休息 B.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 C.鼓励饮水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31.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8—12—4—8(红字) C.测右上肢血压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32.李老先生,65岁,脉搏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此病人目前可能出现A.心室早搏 B.脉短绌 C.间歇脉 D.三联律 E.二联律33.郑先生,48岁,内源性哮喘病人,主诉呼吸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该病人最可能出现哪种呼吸异常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气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混合性呼吸困难34.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采取立位测量,手臂应平第6肋间 B.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C.缓慢放气,速度4mmHg/s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E.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35.王先生,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入院治疗,其呼吸特点正确的是A.呼吸浅慢一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暂停一反复 B.规律呼吸一呼吸暂停一反复C.深而规则 D.浅表不规则 E.呼气时发出鼾声36.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科室: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45分)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11.成人正常脉率为A.60-80次/分B.80-100次/分C.60-100次/分D.60-90次/分E.90-100次/分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14.对脉膊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15.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比成人快 B.同龄男性比女性 C.老年人比较慢 D.情绪激动时增快 E.休息睡眠时减慢16.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A.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3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D.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E.有脉搏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17.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多见于A.颅内压增高 B.高热 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维颤动 E.心肌炎18.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A.12—20次 B.12—24次 C.16--20次 D.16--24次 E.18--24次19.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现为A.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蝉鸣样呼吸D.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E.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20.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为了看表计时 C.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E.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21.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B.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C.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D.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E.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22.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库氏呼吸 D.浮浅式呼吸 E.鼾声呼吸23.脉压增大主要见于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24.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 C.缠袖带过松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25.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C.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26.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的平均值是A.36.0℃ B.36.5℃ C.37℃ D.37.5℃ E.38℃27.测量血压时不必要的措施是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对 B.测前血压计汞柱保持在零点 C.袖带宽窄要合适D.卧位时肱动脉应平腋中线 E.血压计零点和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28.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是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动 E.胸闷烦躁29.丁先生,人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3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40℃,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卧床休息 B.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 C.鼓励饮水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31.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8—12—4—8(红字) C.测右上肢血压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32.李老先生,65岁,脉搏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此病人目前可能出现A.心室早搏 B.脉短绌 C.间歇脉 D.三联律 E.二联律33.郑先生,48岁,内源性哮喘病人,主诉呼吸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该病人最可能出现哪种呼吸异常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气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混合性呼吸困难34.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采取立位测量,手臂应平第6肋间 B.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C.缓慢放气,速度4mmHg/s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E.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35.王先生,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入院治疗,其呼吸特点正确的是A.呼吸浅慢一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暂停一反复 B.规律呼吸一呼吸暂停一反复C.深而规则 D.浅表不规则 E.呼气时发出鼾声36.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 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37.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38.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 1 -2cmB. 2 - 3cmC. 3 -4cmD. 4 -5cmE. 5 -6cm39.患者林某,女50岁。
诊断为“菌痢”。
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一次E.告知患者30min后再测口腔温度40.患者张某,男,70岁。
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A.催吐B. 口服蛋淸液C.服缓泻剂D.洗胃E.淸除口腔内玻璃碎屑41..患者郑某,男45岁,失血性休克。
患者的脉搏特征是A.强大有力B.细弱无力C. 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E.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42.护士小敏先为马先生测量脉搏、呼吸,测量呼吸时小敏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B.不被察觉,以免紧张C易于计时 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E.观察患者面色43.护士小李,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有关血压生理变化的叙述中不妥的是A.更年期前女子略低于男子B.寒冷环境血压上升C.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D.上肢血压低于下肢血压E.坐位血压低于卧位血压44.患者金某,女,7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的呼吸可表现为A.费力呼吸B.深而规则的大呼吸C.吸息样呼吸D.蝉鸣样呼吸E.鼾声呼吸45.患者许某,女,52岁,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淸,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A.以1/4的脉率计数B.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C.听呼吸音计数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数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二、填空题(共30分)1.发热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髙蛋白、髙维生素、易消化的()或()食物。
2.口腔测温时,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闭紧□唇,用鼻呼吸,时间()min.3.心动过速指成人脉率超过()次/分,心动过缓指成人脉率少于()次/分。
4.临床上最常选择的诊脉部位是()。
5.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
6.寒冷环境血压可略();髙温环境血压可略()7.正常血压为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脉压()mmHg8.测量血压时应将袖带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cm,松紧以能( )为宜。
9.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和()。
10.深度呼吸是一种()的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
11.女性以()呼吸为主;男性和儿童以()呼吸为主。
12.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
三、简答题(共15分)1.引起血压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2.简述测口温时若患者不惧咬破体温计后的护理措施。
3.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四、论述题(共10分)患者王某,女性,30岁,因心房纤颤而人院。
人院时测心率200次/分,脉搏100次/分,且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问:(1)请对患者的脉搏作出判断?(2)应如何测量脉搏?(3)测量后如何记录?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选择题1-5 BEBBD 6-10 DEDBD 11-15 CDCCC 16-20 CDCAD 21-25 EBDDE26-30 CEBDD 31-35 EDDCE 36-40 BCCEE 41-45 BBEBE二、填空题1、流质半流质2、舌下热窝 33、100 604、桡动脉5、收缩压舒张压6、升高下降7、90-139 60-89 30-408、2-3 容入一指9、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10、深而规则11、胸式腹式12、防火防热防震防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