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发芽影响因素与措施论文

玉米种子发芽影响因素与措施论文
玉米种子发芽影响因素与措施论文

玉米种子发芽影响因素与措施探讨【摘要】本文就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成因展开探讨,并结合浙江地域特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的趋势,探讨了有效的提升玉米种子发芽实践措施。对持续推进兴化市粮食生产行业的稳步增长,形成良好的效益目标,优化玉米种植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子;发芽;影响

1.玉米种子发芽主体影响因素

玉米种子的优质发芽,首先其种胚应具备强大生命力,充满活力,其种子发芽率应在百分之九十五水平。可利用上年收割的具有良好成熟度、优秀饱满的玉米作为栽种种子。对于那些种胚鼓起以及没有良好光泽,生命力较差的玉米则不应选为栽培种子。一般来讲,对于储藏超过两年以上的物种。即便其具有高水平的发芽率,也会由于长期的储藏令其耗费较多养分,并令玉米种子呈现出较低的活力,通常会形成苗弱现象。同时倘若将玉米在低温环境下储存,虽然其同样可以发芽,然而生长速度却相对较慢,同时较易发生霉菌感染并形成霉烂现象。一般来讲在十摄氏度至十二摄氏度环境温度进行玉米种子播种,则其出苗一般为十八至二十天,倘若温度为十五至十八摄氏度,则周期一般在八天到十天。倘若温度高于二十摄氏度,则玉米种子出苗仅需五至六天。种子发芽生长适宜的温度范畴为高于二十八摄氏度、低于三十五摄氏度,然而,温度过高无法令玉米正常健康的成熟。因此,生产实践中通常以表土的五厘米至四十厘米为土层,应将十二度至十五度温度范畴作为玉米播种的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0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6小时 出现根 3天不成活 出现叶 一星期不成活 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4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2小时 出现根 3天 5天 出现叶 一星期 11天 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12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16小时 出现根 3天 3天 出现叶 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结论 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与意义 意义: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4响必检指标之一。正确及时确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率过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计算前三天的发芽势及发芽率。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实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并将实验结果和种子质量标准中发芽率或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实验原理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某些植物的种子还需要光照或黑暗。 在实验室内,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控制发芽所需,即根据作物种子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发芽床、适宜的发芽温度及光照,保持发芽床事宜的水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 材料:波斯菊种子若干 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滴瓶药品:高锰酸钾溶液 试验方法 用具消毒:本实验的相关器具及实验用的种子皆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处理。 制备发芽床:先在培养皿内平整的垫两张滤纸,再用蒸馏水浸湿待用。数种子: 随机取用若干种子待用。 制床:将准备好的培养皿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摆放20粒种子。 图1)将培养皿盖好,放在室内待其发芽。(期间时常对其进行浇水保持滤纸湿润 及开盖通风)发芽率、发芽势的概念 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种子发芽势=(发芽势天数内的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观察记录表共80颗种子(第十天后经确认剩余种子已无再发芽可能) 区域天数Day 1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108131313 2011151515

1种子萌发的过程

导学设计 年级:八科目:生物主备教师:郝帅审核人:白增福本册总第1课时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习目标1.能说出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种子知道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能说出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学习难点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班内展示 教学用具浸泡的种子,挂图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通过图片引入新课 2、出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3、建立评价机制 二、新知探究: 问题探究一: 种子的结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三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结合以前学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试着完成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 结构单子叶植物种 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作用 种皮有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有无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胚子叶一片二片 为种子萌发提供或转运营 养 胚芽有有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 胚轴有有 发育为连接茎与根的部 分 胚根有有发育为植物的根 2、区别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是什么? 果皮与外皮是否密不可分,有无胚乳,子叶的数目。 3、在观察菜豆种子的过程中,你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 观察时应从种皮看起,其次依次是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主要顺序是从外到内的。 问题探究二:种子的萌发——胚的发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四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哪部分结构? 2、种子的胚的各部分结构分别发育成幼苗的哪一部分? 3、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哪些结构不能形成幼苗的器官?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种皮对种子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为胚其他部分的发育提供营养,直到营养消耗殆尽,子叶就脱落了。所以说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种皮和子叶不能形成幼苗的器官。 4、植物种子休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种子的休眠是对植物种子的一种保护措施,休眠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一种现象,是植物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问题探究三:选种与播种深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五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选种的要求是什么? 种子在发育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选种时候,要选择发育完全、结构完整的种子。 2、播种深度怎样确定? 要根据种子的体积大小和种子萌发后子叶是否出土来确定。一般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播的深些。 3、课本中讲到,种子播种的深度,与种子的体积大小和萌发后子叶是否出土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种子萌发还应该与土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砂性大一些的土壤,应该播种深一些,而黏性较大的土壤,播种应浅一些。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研究意义 了解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对于播种后早出苗、出全苗极为重要,是获得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对玉米种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作物如早稻的某些品种,种子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就会在农田或打谷场上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称为胎萌。种子在贮藏时如果湿而热也会萌发。有些杂草种子由于休眠期的个体差异,或在土层内分布深度不同,在若干年内陆续萌发,给防除带来了困难。 概述 玉米种子的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要求有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供应。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还受光照有无的调节。 ①水:商品玉米种子含水量占干重的13%以下。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 酶的活动,开始萌发。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禾谷类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较多。而一般种子吸水有一个临界值,在此以下不能萌发。例如大豆萌发时要求最低吸水量为风干重的120%,而小麦则为60%,水稻为35~40%,玉米则为37%。 ②温度:各类种子的萌发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温带植物种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范围比热带的低。如温带起源植物小麦萌发的三个基点温度分别为:0~5℃,25~31℃,31~37℃;而热带起源的植物水稻的三基点则分别为10~13℃,25~35℃,38~40℃。还有许多植物种子在昼夜变动的温度下比在恒温条件下更易于萌发。例如小糠草种子在21℃下萌发率为53%,在28℃下也只有72%,但在昼夜温度交替变动于28℃和21℃之间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达95%。种子萌发所要求的温度还常因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不同而有差异,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 ③氧: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油种子,如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萌发时需氧更多。空气含氧量在5%以下时大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土壤水分过多或土面板结使土壤空隙减少,通气不良,均会降低土壤空气的氧含量,影响种子萌发。 ④光:有少数植物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有些植物如早熟禾、月见草属的Oenothera bicnusis和毛蕊花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萌发得好些。还有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需光种子一般很小,贮藏物很少,只有在土面有光条件下萌发,才能保证幼苗很快出土行光合作用,不致因养料耗尽而死亡。嫌光种子则相反,因为不能在土表有光处萌发,避免了幼苗因表土水分不足而干死。此外还有些植物如莴苣的种子萌发有光周期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涉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并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

种子发芽实验日记

种子发芽实验日记 导读:10月1日 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写连续的观察日记。我决定自己种,上次老师奖给我的种子现在刚好可以发挥作用了。 由于上次我太勤快了,把爸爸买给我的一盘含羞草,给它喝太多水,结果没几天就被我整死了,这次我可要小心了。昨天我把那小花盘里的土松过后,浇了点水。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把种子赶紧小心翼翼地把它埋在土里,希望它今天安静地在睡在这里,明早等我醒来就能跟我打招呼。 10月2日 今天我起床后迫不及待地去看种子有没有发芽见我,结果令我失望,跟昨天一模一样,一点也没改变,我陷入深思,是不是没喝够水,还是没有足够的阳光。妈妈告诉我,没有这么快,让我耐心等待,最快也得二天吧。 10月3日 今天我像昨天一样,结果还是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我在琢磨,是不是它们不喜欢我,所以不愿出来见我呢? 10月4日 “哇,发芽了,发芽了。”我欢呼雀跃地大喊,家里的人都被我惊动了。虽然我种了好多棵种子,才只有一棵发芽,但是我还是特别的激动。我看见种子破土而出,长出白里透点点红的'茎,它弯着腰,

茎上面浅绿色的嫩叶包裹着还没张开,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是乐在其中。希望明天它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10月5日 今天我起来就给我的小芽儿浇水,可发现它可没什么变化,妈妈让我再仔细的观察它。 我把花盆端起来看了又看,发现小芽儿确实长高一点点,那浅绿色的嫩叶微微张开了些。 10月6日 今天我意外的发现叶子张开了,可不知什么原因,它为什么却驮背了呢?头使劲地往泥土里钻吧?我问妈妈是为什么?妈妈也没能 回答我,让我再慢慢观察。妈妈让我把一根牙签插进泥土里,让小芽有个依靠可以重新笔直站立。 10月7日 我与往常一样,起来就去看小芽,不知道是不是太希望它长大时,它越站在原地不动。小芽靠着牙签的肩膀还在呼呼睡觉,一点也不想长大。妈妈让我放客厅让小芽呼吸点新鲜空气,我烧过水后,就放门外的楼梯口。 我在房间里看书,过不了多长时间,妹妹呀呀的站在我门口说了一大堆什么话,我没听明白。开门一看倒好,她手上拿着我的我辛苦种下的小芽,我哇哇大哭起来,埋怨妹妹,妈妈急忙说没事,我们可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 学号:06;07;07 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

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不同化学物质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概述

玉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1],提高玉米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种子是玉米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在一定的环境下,特别是单粒播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的高低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就不同化学物质处理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作以阐述,为玉米种子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植物生长物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植物生长物质是指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 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除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这经典五大类植物激素,近20年来还发现,至少有油菜素甾体类、多胺、茉莉酸类和水杨酸类等天然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这类物质能在低浓度下对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其中有一些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有机化合物,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等;还有一些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类似生理效应的有机化合物,如萘乙酸、乙烯利、多效唑、烯效唑等。 水杨酸(SA )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简单的 酚酸类物质,是一种新的植物内源激素,可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5-磺基水杨酸(5-SA )是水杨酸的结构类似物,对盐胁迫下促进种子萌发也有类似的作用,且效果优于水杨酸[3]。郑世英等[4]试验结构表明,盐胁迫下,加入5-SA 能缓解盐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随5-SA 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提高,超过一定浓度以后,又开始降低。其中,盐胁迫浓度为 50mmol ·L -1NaCl 时1.0mmol ·L -15-SA 为最佳抑制 浓度,100mmol ·L -1NaCl 时,0.1mmol ·L -15-SA 为最佳抑制浓度。油菜素内酯(BR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孔祥生等[5]利用BR 浸泡玉米种子后,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均有提高。激动素(KT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分化,田再民等[6]研究不同浓度激动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mg/L KT 处理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最适浓度素。多胺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性别分化、果实成熟与衰老以及适应逆境等重要生理过程。多胺(polyamines,PAs )最常见的如腐胺(putrescine,Put )、亚精胺(spermidine, Spd )和精胺(spermine,Spm )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 建成和衰老及抗逆性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7-9] 。Spd 和 Spm 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在低温胁迫的12h 、24h 、36h 和48h 的4个时期,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没 不同化学物质处理对 玉米种子萌发影响概述 作者简介:邱菊(1984-),女,辽宁凤城人,本科,研究实习员,从事种子生产和管理。E-mail:qiuju521@https://www.360docs.net/doc/1613990127.html, 摘要:种子萌发是玉米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玉米;种子萌发;种子生产 邱 菊1,2 (1.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凤城118109;2.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凤城118109) 153--

种子的萌发过程

第三节种子的萌发过程、休眠和寿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2、种子的休眠、寿命和发芽率的计算 能力目标 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过程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2、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二、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 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

如何做好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检测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目的是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可比较不同种子批质量,也可估测田间播种价值。发芽率检测看似简单,其实它检验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精细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制作发芽床 1.发芽床的选择 玉米种子发芽床一般选择砂子做为发芽床,同时放在砂中发芽。所选择的砂子应是无任何化学药物污染的细砂,其直径介于0.05~0.8毫米之间,即用孔径为0.8毫米和0.05毫米的两个圆孔筛过筛,取出两层筛中间的砂子,用此砂粒作发芽床既能保水,又能透气。 2.砂子的洗涤和消毒 将筛好的砂子用清水洗涤后放在铁盘中摊薄。在130~ 170℃高温下烘2小时,以杀死病菌和砂内的其他种子。如果 有的种子企业生产、销售量大,发芽试验样品多,且烘干设备不足时,可采取太阳暴晒的方法消毒砂子,但用这种方法消毒过的砂子,对于芽率较好的新产玉米种子影响不大,但对于种子活力低的陈种子或亲本,会使畸形苗的产生几率增大且易造成次生感染,影响发芽结果的准确性。 3.调配砂床的含水量 砂床的一般加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80%。通常采用简便方法调配,即100克干砂中加入18~26毫升的水,充分拌匀后,达到手捏成团,放手即散开,不能出现手指一压就出现水层的现象。 二、数种置床 1.试样来源和数量 试验样品来源必须是净种子,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选取400粒,以100粒为一个重复。如以50粒为一副重复,试验为8个副重复。 2.砂床的厚度及置床要求 砂床的厚度可为2厘米左右,注意不能过薄,否则影响根系正常发育。置床时如果用活动数种板,数取50粒放在砂床上即可;如果用人工数种置床,应注意种子均匀分布在发芽床上,并保持其1~5倍的间距。置床后用压板压入砂中让种子和湿砂紧密接触,加盖1~2厘米的松散湿砂以防翘根。在培养皿的侧面贴上标签,注明置床日期。 三、培养 1.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性因素,不同作物种子对水分的需求有差异。玉米种子对水分不是很敏感,砂床保持湿润即可。这就要求每天都应检查砂床的湿度,不能产生砂床断水落干现象。 2.温度 玉米发芽试验要求温度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恒温25℃;另一种是变温20~30℃,其中20℃保持16小时,30℃保持8小时。另外,还应注意在幼苗室或幼苗箱内应放置经校对的温度计,每天检查水分的同时检查温度计示数与室外温度显示屏示数是否一致,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节。 3.光照 当发芽试验达到第4天时,打开灯光,使第一片叶及早钻出芽鞘,以备第一次计数。 四、鉴定和计数 1.幼苗鉴定 玉米种子幼苗分为正常幼苗和不正常幼苗。正常幼苗又分为完整幼苗、带有轻微缺陷幼苗和次生感染幼苗。因此,在鉴定时要严格按照GB/T3543.4-1995附录A 的要求正确划分正常幼苗和不正常幼苗。 2.计数 玉米种子规定初次计数是种子置床后的第5天(即置床 4天时正常幼苗数),末次计数是第8天(即置床7天时正常 幼苗数)。在初次计数时,应把发芽良好的正常幼苗从发芽床中拣出;对可疑的或损伤、畸形、不均衡的幼苗通常到末次计数;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应及时从发芽床中除去,以防止幼苗相互感染,并随时计数。末次计数时,应将幼苗逐一从发芽床中拣出,以便于观察幼苗根部,做出正确判断。按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分类计数,并做好发芽试验的相关记录。 五、计算结果 计算时,以100粒种子为一重复,如果50粒做重复的就将相邻的副重复合并为100粒重复,计算四次重复的正常幼苗平均百分率。每个重复的正常幼苗百分率都应在最大容许差距范围内,取其平均数表示发芽率,发芽率修约至最近似的整数。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均按4次重复的平均数计算。试验结果以粒数百分率表示。 如何做好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检测 程秀楠 刘艳红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种子世界 Zhongzishijie 54 DOI:10.14070/https://www.360docs.net/doc/1613990127.html,ki.15-1098.2010.06.031

2018生物学业考试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本考点重难点 巩固练习 现有两粒花生,其中一粒已长芽。各取两粒花生的一半,分别滴加一滴碘液,结果未长芽的花生变蓝,已长芽的没有变化。根据这个实验,对已长芽的花生,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子叶中的淀粉被分解消耗

一、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1、环境条件: 2、自身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膨胀: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2)物质转运: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3)胚的发育: ①:向地生长,发育成根。 ②胚轴:发育成。 ③胚芽:背地生长,发育成。 本考点重难点 巩固练习 1、右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甲中 A→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 了大量的水分 B.曲线乙表示的是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 C.曲线乙中 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 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 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 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答案:D 2、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土壤中空气不足。 3、今年春天山地播种的花生出苗率很低。生物小组的同学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干旱有关,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在适宜的条件下,B组仍有2粒种子未萌发,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答案:水分(或湿度)种子的萌发需要 水分种子的胚不完整或死亡 4、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⑦线粒体(2)b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 (5)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6)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 答案:(1)2347(2)细胞核内遗传物质进行复制(3)6胚(4)适宜的温度减少(5)子房内有多个胚珠(6)系统 5、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过程中,能正确反映胚干重变化的是 答案:A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

研究意义 了解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对于播种后早出苗、出全苗极为重要,是获得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对玉米种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作物如早稻的某些品种,种子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就会在农田或打谷场上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称为胎萌。种子在贮藏时如果湿而热也会萌发。有些杂草种子由于休眠期的个体差异,或在土层内分布深度不同,在若干年内陆续萌发,给防除带来了困难。 概述 玉米种子的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要求有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供应。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还受光照有无的调节。 ①水:商品玉米种子含水量占干重的13%以下。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酶的活动,开始萌发。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禾谷类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较多。而一般种子吸水有一个临界值,在此以下不能萌发。例

如大豆萌发时要求最低吸水量为风干重的120%,而小麦则为60%,水稻为35~40%,玉米则为37%。 ②温度:各类种子的萌发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温带植物种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范围比热带的低。如温带起源植物小麦萌发的三个基点温度分别为:0~5℃,25~31℃,31~37℃;而热带起源的植物水稻的三基点则分别为10~13℃,25~35℃,38~40℃。还有许多植物种子在昼夜变动的温度下比在恒温条件下更易于萌发。例如小糠草种子在21℃下萌发率为53%,在28℃下也只有72%,但在昼夜温度交替变动于28℃和21℃之间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达95%。种子萌发所要求的温度还常因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不同而有差异,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 ③氧: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油种子,如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萌发时需氧更多。空气含氧量在5%以下时大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土壤水分过多或土面板结使土壤空隙减少,通气不良,均会降低土壤空气的氧含量,影响种子萌发。 ④光:有少数植物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有些植物如早熟禾、月见草属的Oenothera bicnusis和毛蕊花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萌发得好些。还有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需光种子一般很小,贮藏物很少,只有在土面有光条件下萌发,才能保证幼苗很快出土行光合作用,不致因养料耗尽而死亡。嫌光种子则相反,因为不能在土表有光处萌发,避免了幼苗因表土水分不足而干死。此外还有些植物如莴苣的种子萌发有光周期

(完整版)种子的萌发的过程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过程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王文将一粒种子种在土中,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王文发现种子没有发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该种子处于休眠期 B.该种子的胚已经死亡 C.该种子缺少水分 D.该种子的子叶损伤 2.豆粉是把大豆烘烤后粉碎制成的食品,它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食品.加热和粉碎可以改善它的香味,也可提高消化率.豆粉主要来自于大豆种子的() A.胚芽 B.胚乳 C.子叶 D.种皮 3.2016年5月,合浦县七里香茶庄园景区内约10万株的向日葵相继盛开,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拍照,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是由()构成的. A.种皮和胚乳 B.种皮和胚 C.胚乳和胚 D.种皮、胚乳和胚 4.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种子提早出苗的原因是() A.能够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 B.防止病虫害 C.能够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种子萌发需要无光的条件 5.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A.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B.胚是死的 C.胚不完整 D.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6.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7.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 8.在玉米种子的形成过程中,胚乳发育的正确途径是() A.受精极核→胚乳 B.受精卵→胚→胚乳 C.受精卵→胚乳 D.受精极核→胚→胚乳 9.下列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的是() A.高粱 B.玉米 C.水稻 D.花生 10.玉米种子纵剖面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A.胚乳 B.子叶 C.胚轴 D.胚芽 11.菜豆种子的胚是由()组成的. A.种皮、子叶、胚芽、胚轴 B.种皮、胚乳、子叶、胚芽 C.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D.胚乳、胚芽、胚轴、子叶 12.俗称“豆瓣”是指菜豆的() A.胚芽 B.胚轴 C.子叶 D.胚根 13.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具有() A.胚 B.胚乳 C.胚芽 D.子叶 14.玉米收成后留下的茎秆之所以能够作为柴火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 A.光能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氧气 15.煮熟的菜豆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A.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B.胚是死的 C.胚不完整 D.种皮被破坏

《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观察种子和结构并描述。(重点) 2.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和活动。(难点) 3. 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⑴预习本课内容。 (2) 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教师准备 (1) 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 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挂图。 (3) 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后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种子萌发时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过程 (一) 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 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 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挂图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1.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4.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二)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1) 学生结合实际提出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2) 学生4人一组通过交流讨论提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的假设。 (3) 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探究实验。 (4) 分发给每组2?4粒优良大豆种子。 (5) 各组自己准备材料用具,如培养皿、吸水纸、标签、清水等。 (6) 教师:做实验前,指导学生将种子分成两等份,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天把实验现象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看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发育状 况,回答问题: (1) 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 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3) 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对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动画中,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种子的结构及萌发

种子的结构及萌发 内乡初中李侠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观察种子的基本结构,并说出胚的各部分名称。(重点) 2、概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难点) 3、理解胚是新植物的幼体。(重点) 技能性目标: 1、观察种子的结构,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 2、探究种子的萌发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3、观察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各部分的变化,学会用资料 分析法。 情感性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生命的产生过程,懂得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重点与难点: 1、观察种子结构。 2、观察种子萌发时胚各部分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准备: 1、准备菜豆、玉米的种子各数粒。 2、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器材。 3、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器材。 4、FLASH:(1)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四、学生准备: 1、课前一周,分发菜豆、玉米的种子数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选择自己觉得最佳的方法每天各播种5粒种子,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五、教学设计: (一)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 1、四人小组,分别拿出自己浸泡软的种子,针对菜豆、玉米不同种子的特点,对照课件设计的问题,研究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1)浸泡软的菜豆种子种皮易脱,我们怎样观察?对照菜豆种子结构图,你能说出菜豆种子的胚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活动:亲自动手,剥去种皮,分开两豆瓣,对照图形,认识菜豆种子的胚有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2)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连,胚在种子的中下部,我们怎样观察?沿中线切开玉米种子,切面上颜色近似,胚乳内含有大量的淀粉,我们怎样区别胚乳和胚?你能指出玉米种子胚的各部分位置吗?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找出观察玉米种子时,应先沿中线用刀片将玉米种子切开,在横切面上用碘液染色,区分胚乳和胚,然后用解刨针对照图形指出玉米种子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巡回各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3)通过观察,你能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吗?试试你的表达能力好吗! (学生活动:填写下表 (二)认识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1、四人小组,拿出自己播种的种子及观察记录,对照课件,认识比较种子胚的发育过程: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及萌发过程,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初二年级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题(2) 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及萌发过程,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在种子的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是( ) A.子叶 B. 胚乳 C. 胚 D. 种皮 2.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 ) A.胚根 B.子叶 C.胚乳 D. 胚芽 3. 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 ) A.种皮B.胚乳C.胚芽D.胚根 4.种子中潜在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存在于( ) ①种皮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乳 A.①②B.②③C.③⑤D.④⑤ 5.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水分 B. 矿物质 C.无机物 D.有机物 6.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的组成是( ) A. 胚芽、胚轴、胚根 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D.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7.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的作用是( ) A.贮藏营养物质 B. 光合作用 C.吸收、转运营养物质 D. 发育成叶 8.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 A.适量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空气 D. 适宜的温度 9.播种后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A. 种子不完整,胚已死 B.种子尚在休眠期 C.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 D.以上都有可能 10.下列有关菜豆幼苗的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 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 B.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 C.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D.菜豆幼苗的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3分,共60分,13题中的13-1和13-2题考生可以任选其一完成) 11. (21分)下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解剖图,分析回答: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_______ , (2)甲、乙中起贮藏营养作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甲乙两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标号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 (4)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_______ 。 (5)甲图中的B和乙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_______。 12.(24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利用玉米种子进行实验;将若干粒玉米种子随机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三个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所示。

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 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假设、设计方案、交流讨论、修正方案、实验、后期观察等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尤其是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杯,纸巾,标签,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3、进一步引导(拿起几颗绿豆种子,在视频下投放):这是几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么又如何辨别绿豆发芽哪些条件是必须的,而哪些又不是必须的呢?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要有科学的论断啊?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讨论,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照组,温度组,土壤组,空气组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投影出示实验计划表,根据学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1、我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如果用手触碰幼胚,它就会停止生长。

一. 教学内容: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植物的繁殖发育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重点) 2、知道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对生物个体的形成和种族延续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运用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难点) 3、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知道开花、传粉,能说明传粉方式和受精的过程。(重点) 4、列举花、果实和种子的主要结构,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难点) 5、能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重点);会描述芽的结构和芽的发育。 三.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1】细胞分裂(重点) 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生物体细胞数量增加。 细胞核的分裂 分裂前染色体通过复制加倍,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实现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致。 真核细胞的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知识点2】细胞的生长 由分裂形成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大,这个过程即是细胞的生长。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质中出现许多小液泡,逐渐增大,最终合并成一个大液泡。细胞生长使细胞、生物体的体积增大。 【知识点3】细胞的分化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经过分裂产生的细胞除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称为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各种器官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