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及句式变换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训练题

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句子、标点符号一、理解句、段意思。
1.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可概括为( )。
A.鱼钩闪烁。
B.鱼钩闪烁着金色。
C.鱼钩长满了红锈。
D.鱼钩闪烁着光芒。
2.对下面这句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两条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A.中国版图有两条河。
B.黄河、长江奔流入海。
C.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D.版图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3.对下面一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旗”,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
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A.鹿科动物遇到危险露出反面的白色告诉同类快逃跑。
B.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C.工蜂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D.鹿科动物和工峰都有一种常见的“语言”。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忙迫症可以说是特效良药。
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以对,不疾不徐,一派闲适风采。
试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白羽扇,指挥三军的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他“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A.当今忙迫症的特效良药是“不疾而速”。
B.诸葛武侯从容不迫指挥三军。
C.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但心不乱。
D.“不疾而速”是哲学高标。
5.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对社会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它影响着一个人从家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
初中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乡愁乡愁是一阵悠扬的笛声,在春风的牵引下,飞入每个游子心间。
备选词语:离别思念微笑示例:________。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解析】【分析】示例1: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示例2:思念是江水,无论白天黑夜,从未停止流动。
示例3:微笑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在你忧伤的时候给你温暖和光明。
故答案为: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
仿写句子的时候根据提供的句子按照其结构、修辞写出结构相似、修辞相同、语意连贯、字数一致的句子。
例句是一个比喻句,所以我们可以用备选词语写出比喻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是一本书,在shè世未深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融入了红尘,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
磨难和挫折其实是人生的酿造过程,幸福就是那坛陈年老酒,细品慢zā,定会品出香醇甜美。
少点怨艾,多点微笑。
微笑着,唱响欢乐的歌谣,去面对挫折,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hèzā________________世未深细品慢________怨艾(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香醇甜美”中的“醇”的意思是________。
(4)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答案】(1)涉;咂;yì(2)演译;演绎(3)酒味浓厚(4)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和曲折【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字形。
六年级句式变换综合训练

六年级句式变换综合训练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 定义与示例。
- “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式,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对动作对象的处置。
基本结构为:主语 + “把”+ 宾语 + 动作(谓语)。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式,强调动作的对象受到了动作。
基本结构为:宾语 + “被”+ 主语 + 动作(谓语)。
例如: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2. 转换方法。
- “把”字句转“被”字句:首先将“把”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然后将“把”换成“被”。
例如:小明把窗户擦干净了。
转换后为:窗户被小明擦干净了。
- “被”字句转“把”字句:先把“被”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再把“被”换成“把”。
例如:衣服被妈妈洗好了。
转换后为:妈妈把衣服洗好了。
3. 练习题目。
- 他把小鸟放飞了。
(改为“被”字句)- 作业被我完成了。
(改为“把”字句)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1. 定义与示例。
-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例如:他是一个好学生。
-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例如: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2. 转换方法。
- 陈述句转反问句:-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句,在句首添加“难道”,句中谓语动词前添加否定词(不、没等),句末添加“吗”和问号。
例如:我是中国人。
转换后为:难道我不是中国人吗?-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在句首添加“难道”,去掉句中的否定词,句末添加“吗”和问号。
例如:他不喜欢读书。
转换后为:难道他喜欢读书吗?- 反问句转陈述句:- 如果反问句是肯定形式的反问句(即句中有否定词),去掉“难道”和“吗”,去掉句中的否定词,句末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他不聪明吗?转换后为:他聪明。
-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即句中无否定词),去掉“难道”和“吗”,在句中添加否定词,句末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他聪明吗?转换后为:他不聪明。
3. 练习题目。
- 这朵花很漂亮。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
在四年级语文的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句型转换的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强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些四年级句型转换的专项训练吧!
1.陈述句变为疑问句:
原句:我喜欢跳舞。
疑问句:你喜欢跳舞吗?
2.疑问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你在做作业吗?
陈述句:你在做作业。
3.陈述句变为否定句:
原句:她会游泳。
否定句:她不会游泳。
4.否定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我没有玩游戏。
陈述句:我玩游戏了。
5.肯定句变为感叹句:
原句:这里真漂亮!
感叹句:太漂亮了!
6.感叹句变为肯定句:
原句:太好了!
肯定句:真好!
7.选择性疑问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你喜欢苹果还是橙子?
陈述句:你喜欢苹果和橙子。
8.陈述句变为选择性疑问句:
原句:我们去游泳吧。
选择性疑问句:我们去游泳还是打篮球?
9.句子的人称和时态变换:
原句:他们在看电影。
变为我:我在看电影。
变为过去时态:他们在看电影。
通过以上的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我们可以加深对不同句式和语法结构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句型转换来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多加练习,取得更好的语文成绩!。
部编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无数欢声笑语。
在沸腾的操场里,________,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中,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
【答案】我留下;我洒下颗颗汗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具体情形仿写句子,操场上会洒下汗水,课桌上会留下写字的痕迹。
故答案为:我留下;我洒下颗颗汗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仿写句子的要求,并能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仿写。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仿写的重点:①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②词性要相当。
2.在语意不变的情况下,把下列句子变成陈述句。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答案】碎石是从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解析】【分析】句式变换。
把感叹句变成陈述句。
感叹句变陈述句,去掉感叹号。
把加强反问的语气词“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必须留有肯定词“是”,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故答案为:碎石是从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点评】句式变换就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种句式变成另外一种句式。
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五、名著导读(共2题;共27分)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看看每组中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

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1. 句子主次关系转换
1.1 原因与结果
- 换方式
- 由于下雨,他没去上学。
- 他没去上学是因为下雨。
- 换词性
- 他没去上学,因为下雨。
- 由于下雨,结果他没去上学。
1.2 条件与结果
- 换方式
- 如果你努力研究,你就能取得好成绩。
- 你能取得好成绩,只要你努力研究。
- 换词性
- 只要你努力研究,你就能取得好成绩。
- 如果你努力研究,结果就能取得好成绩。
2. 句子成分转换
2.1 句型转换
- 主谓倒装
- 他走进了房间。
- 走进了房间的是他。
2.2 表语转换
- 名词性
- 那个女孩非常聪明。
- 那个女孩的聪明是非常出色的。
- 形容词性
- 他很快乐。
- 他的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3. 句子关系转换
3.1 并列关系
- 同义词替换
- 他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 他喜欢篮球,还喜欢足球。
- 并列连词替换
- 他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 他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踢足球。
3.2 转折关系
- 转折连词替换
- 尽管下雨,他还是去了上学。
- 虽然下雨,他还是去了上学。
- 反义词替换
- 尽管下雨,他还是去了上学。
- 尽管下雨,他决定去了上学。
以上是初中语文句式变换的专项训练,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句式变换专练(含答案)

【练习】一、缩句。
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从南方赶来的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银色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明亮的眼睛。
二、扩写句子。
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8、一群小朋友走进公园。
9、太阳升起来了。
10、蜜蜂飞来飞去。
11、( )草地上坐满了( )人们。
12、奶奶( )笑了,笑得(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
①改为反问句:②改为感叹句:2、来到厦门这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居住,大家都讲文明礼貌。
改为反问句:3、看到这样精彩的进球,大家都热烈鼓掌。
改为反问句:4、武松打死了这只大虫。
①改为“把”字句:②改为“被”字句5、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①改为“把”字句:②改为“被”字句:6、爸爸对妈妈说:“今天晚上我要加班,晚上不回来,别等我吃饭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7、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教学用书。
(完整版)句式变换专项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句式变换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句式变换1.对下面长句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邮票的图案设计、边框的图案装饰、色彩的运用、文字和面值的安排,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A. 邮票凝结着辛勤劳动。
B. 邮票的安排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C. 图案、色彩、文字和面值凝结着辛勤劳动。
D. 设计、装饰、运用、文字和安排凝结着劳动。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象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翻来覆去”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意思可以有小的改动):________(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中“这些”指什么?②文段中“快乐”与惆怅”是否矛盾?为什么?3.学校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你所在的八(1)班安排你邀请校团委方老师下周一班会课在你班教室作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讲座,你将怎么对方老师说?(2)班级准备举行一场有关传统节日PK洋节日的小型辩论会。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帮助拟写一个辩论题目。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盈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年味淡了,其它各种传统节日也都跟以前的隆重盛大无法比拟了。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里最有诗意和最富有民间传说的中秋节,与之相关的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至今流传,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曾写下了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并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火把节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3、姑娘们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缩句:
4、人们跳起舞。
扩写句子(至少填写两处):
六、缩句。
1、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
2、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3、卖票工人从贴身的衣袋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银二、缩写句子
2、xx说: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答案:
1、阿六说,有的时候阿六听到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阿六多休息,不让阿六干重活。
2、江姐说,上级的姓名住址,她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她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她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
1、月亮照着我们。
改为拟人句:
2、一代名将许世友但是在河南省新县的徐家洼。
缩句:
3、爸爸对xx说:
“我把你的自行车修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子:
4、老师叫我。我去办公室。
合为一个句子:
五、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xx起来了。
改为拟人句:
2、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缩句:
3、我的心飞上了云端。
改为“把”子句:
3、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改为反问句句:
二、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回答问题。
例:
电脑很多人都会用。
很多人都会用电脑。
1、电话人人都会打。
2、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
3、在这个相声段子中,以上两句为什么把“电话”放在最前边?
(
答案:1、人人都会打电话。2、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是电话。
如:
xx说:
“我今天不去学校了。”改为:
xx说,xx今天不去学校了。
2、当“说”字前面是“我”时,应特别注意。
如:
爸爸对我说:
“我今晚值班,你注意照顾好自己。”
改为:
爸爸对我说,他今晚值班,让我注意照顾好自己。扩句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语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
四、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好的狗不让他错杀了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2、依尔特戈尔可汗第三次走进北边的森林。
缩句:
3、我们不能否认勤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改为一般肯定句:
五、按照要求完成句子变化。
1、你可以看见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缩写:
2、这是遐想。
扩句:
3、像非将这片xx征服不可。
改为反问句:
4、难道海潮带给我们的惊喜还不够吗?改为一般陈述句:
1、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
2、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3、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4、xx的歌声大灭了xx管家的威风。
(
答案:
1、芒果树开的是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黄花。
2、他觉得衣服有威严。
3、脸涨得通红。
4、歌声灭了威风。)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பைடு நூலகம்xx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战士们要和恶劣的环境斗。战士们要和凶恶的敌人斗。
2、改成陈述句: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扩句:
xx向我扑来。
4、缩句:
我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
五、缩写句子。
1、我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的小狗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3、缝纫鸟辛勤纺织成的几十个窝都被一场风雨打落在附近的草丛中。
扩句:
改为反问句:
(参考
答案:
1、xx慢慢地爬上了天空。
2、脸上有眼睛。
3、我的激动的飞早已迫不及待地飞上了高高的云端。
4、这难道不是一封顶重要紧急的鸡毛信。)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各地的观众被香玉剧社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改成“把”字句:
2、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不可能进步。
改为反问句:
3、因为这个相声题目是《打电话》,这样是为突出主题。)
七、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而意思不变。(4分)
1、伙伴们遇到了困难,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我不会忘记妈妈的生日。吗?
4、我怎能忘记他的救命之恩呢?
(
答案:
1、伙伴们遇到了困难,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2、我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生日呢?
3、不劳动,xx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子: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这不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
1、你怎么能对长辈这么没有礼貌呢?
2、难道我对你的关心还不够吗?
3、我们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xx呢?(
答案:
1、你不能对长辈这么没有礼貌。
3、xx照耀大地。
扩句:
4、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看杂技表演。
缩句: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1、阿六说:
“有的时候我听到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让我干重活。。
2、改成陈述句: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扩句:
红军向xx行进。
4、缩句:
夜莺清脆的叫声不时地在树林的上空回荡。
六、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当人们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改为反问句:
2、它们稍不留心就会成为鹰等食肉鸟的美餐。
缩句:
3、xx被人们誉为xx。
改为“把”字句:
4、难道世界上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改为反问句:
4、我不能忘记他的救命之恩。)
七、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一只几百千克的大棕熊,被狼群追得走投无路。
把句子改成“把”字句:
2、它们不停地向伙伴晃动尾巴,发出轻轻的嘶鸣。
把句子改成拟人句:
3、头狼负担着对内团结整个狼群,对外抵抗各种敌害的重大责任。
缩句:
4、最健壮最机智的狼。能战胜其它伙伴,夺取头狼的王位。
4、感叹句
用来表示欢乐、悲伤、惊讶、赞叹、愤怒等强烈嘎你去哪个的句子。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读时要用强烈的语气,把感情表达出来。
如:
多么令人难忘啊,我的xx之行。
二、句式变换
变换句式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一﹚、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同样一句话,有时用陈述句来表达,有时可以用反问句来表达,如:
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3、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缩句:
4、人们跳起舞。
扩写句子(至少填写两处):
1、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2、它那洁白的颜色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
3、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个不停。
4、断崖边上的无数洁白的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
二、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他怎么可能是小偷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缩句:
3、xx被人们誉为xx。
改为“把”字句:
4、世界上没有我最想要的xx。
改为反问句:
五、缩句。
1、它在稿纸上踩印了几朵小xx。
2、你可以看见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3、后来,它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二、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兴高采烈地把房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晚睡得太迟,明早就起不来。”改用反问句可说成“今晚睡得太迟,明早怎么起得来?”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势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它的感情往往比陈述句更强烈。有时反问句还可以表达否定的语气。如“难道你记住了我的话?”﹙二﹚、肯定句、否定句互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表达,也可以用否定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追得走投无路。
2、它们不停地向伙伴晃动尾巴打招呼,发出声声轻柔的问候。
3、头狼负担着责任。
4、只有最健壮最机智的狼,才能战胜其它伙伴,夺取头狼的王位。)
五、缩句。
1、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
2、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3、卖票工人从贴身的衣袋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银元。
如:
今年的冬天不xx。
2、疑问句
用疑问的语气向别人提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读时用疑问的语气,句末语调上扬。
如:
你知道今天是谁的值日吗?
3、祈使句
用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意思的句子。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祈使句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使用句号,也可以用感叹号,有“命令、请求、劝阻、禁止”等不同语气。友!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xx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战士们要和恶劣的环境斗。战士们要和凶恶的敌人斗。
2、改成陈述句: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扩句:
红军向xx行进。
4、缩句:
夜莺清脆的叫声不时地在树林的上空回荡。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xx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战士们要和恶劣的环境斗。战士们要和凶恶的
一、句型。
1、陈述句
告诉别人一件事的,是陈述句。在说话和写作中,陈述句用得最多。书写时句末用句号。读的时候用叙述语调,句末语调下降。
xx句有肯定的xx,也有否定的xx。
肯定的陈述,可以用“是”字句或一般的肯定句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