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内蒙古卷)
2024年内蒙古语文高考试卷

选择题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正确?A. 踟蹰(chí chú)B. 倜傥(tì tǎng) (正确答案)C. 龃龉(jǔ yǔn)D. 狡黠(jiǎo ji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 同学们都应该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正确答案)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多此一举(正确答案)C. 画龙点睛D. 雪中送炭下列哪部作品是蒙古族文学的经典之作?A. 《红楼梦》B. 《江格尔》(正确答案)C. 《西游记》D. 《水浒传》下列哪个字不属于蒙古文字?A. ᠠB. ᠠC. 汉(正确答案)D. ᠠ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你吃饭了吗”?他问道。
B. 他轻轻地哼起了,“草原之夜”。
C. 内蒙古的草原,真是美极了!(正确答案)D. 这本书、我读过三遍。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蒙古语的音译?A. 那达慕B. 敖包C. 喇嘛D. 咖啡(正确答案)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的心情很沉重。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正确答案)C. 他跑得很快。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下列哪个节日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那达慕节(正确答案)D. 端午节。
高考内蒙试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黄河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黄河文明的辉煌,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古代建筑、石刻艺术、壁画、雕塑、陶瓷、铜器、玉器、金银器皿等。
其中,古代建筑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古代的宫殿、寺庙、城堡到现代的民居、学校、医院,无不展现了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
如西安的兵马俑、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等,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石刻艺术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石刻雕像、石碑、石雕到现代的石刻壁画、石刻雕塑,无不体现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如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河南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我国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壁画是黄河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
从古代的壁画、彩绘到现代的壁画、油画,无不展现了黄河文明的丰富内涵。
如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等,都是我国壁画艺术的瑰宝。
雕塑是黄河文明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古代的雕塑、石刻到现代的雕塑、装置艺术,无不体现了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
如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河南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
陶瓷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成就。
从古代的陶瓷、瓷器到现代的陶瓷、工艺品,无不展现了黄河文明的辉煌。
如陕西的秦砖汉瓦、河南的唐三彩、江西的景德镇瓷器等,都是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铜器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成就。
从古代的铜器、青铜器到现代的铜器、工艺品,无不体现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如陕西的青铜器、河南的铜镜、江西的青铜器等,都是我国铜器艺术的杰作。
玉器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成就。
从古代的玉器、玉器工艺品到现代的玉器、工艺品,无不展现了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
如陕西的玉器、河南的玉器、江西的玉器等,都是我国玉器艺术的瑰宝。
2019年高考内蒙古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蒙古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内蒙古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完整答案

内蒙古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完整答案内蒙古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附完整答案)2023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哪些1、小语种类专业随着RCEP的正式签署,涉及到的国家比较多,就导致相关小语种专业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不过小语种近些年一直都处于热门专业行列,报考人数也不算少,所以不能盲目报考,因为每年都有毕业就转行的学生,更何况语言专业学不好是找不到对口工作的。
不过近些年东南亚语种倒是比较火热。
2、国际贸易类专业国贸专业其实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不好,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同时只要带有“国际”二字的专业,对外语的要求都相当的高,这类专业开设院校很多,但更建议对经济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报考,尤其是报考专业实力较强的大学。
3、计算机类专业想要报考高薪专业,那绝对是少不了计算机类专业的。
不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还是信息安全等,都属于计算机类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了,就业率很高,需求量很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报考计算机类专业都算是比较靠谱的选择了。
4、交通运输类专业这类专业在工科中不算特别热门,但交通运输相关的专业就业形势和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近些年国内的交通运输发展比较快,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更是越来越大。
这方面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至少找个工作不难。
5、航空航天类专业这类专业属于新工科专业,本身有条件开设的院校就不多。
且这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工作,需求量较高。
国内开设这类专业的高校录取分数普遍不算低,所以毕业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几乎都是不愁工作的,且发展前景和收入各方面都不错。
6、机械类专业机械类专业一直以来都属于不愁就业的专业,虽然报考人数不如计算机类专业那么多,但在工科专业中也算是比较热门的类型了。
国内开设的院校不少,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比较重视,所以大部分机械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都很容易,因为上手会很快。
7、金融学专业金融学属于高考填报志愿中非常热门的大学专业,同时也是出了名的高薪专业。
全国高考内蒙古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高考内蒙古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之涣B. 骆宾王C. 杜甫D. 白居易3.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林黛玉B. 孙悟空C. 贾宝玉D. 岳飞4.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A. 宋江B. 林冲C. 武松D. 关羽5. 下列哪个选项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A. 唐僧B. 猪八戒C. 沙僧D. 张飞二、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2年高考内蒙古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蒙古卷〕语文本试卷共22 题,共150 分,共10 页。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依据题号挨次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由于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犯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留意的成就,便是其吸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思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奇特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福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内蒙古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内蒙古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c3ae8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内蒙古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内蒙古语文高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内蒙古语文高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阅读材料】春日·遇见春风轻拂过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温暖与生机。
沿着蜿蜒的小巷,我们来到了一家老茶馆。
这家茶馆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古朴的木质结构和斑驳的墙面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店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外面繁华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
老板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总是坐在柜台后面,静静地品着茶,偶尔抬头望向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老人名叫李明远,年轻时曾游历四方,见识过各种奇闻异事,后来回到故乡开了这家茶馆,希望能够给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心灵的空间。
今天,茶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年轻的画家。
他穿着朴素,眼神清澈,手中拿着一支毛笔,似乎随时准备捕捉灵感。
他点了一壶龙井,然后静静地坐着,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不久,他被墙角的一幅水墨画吸引住了,那是一幅描绘山间小溪的画作,画面中水波荡漾,树木苍翠欲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画家走近仔细观看,发现这幅画竟是出自李明远之手。
他十分惊讶,没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茶馆老板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绘画功底。
于是,两人开始了交谈。
他们聊起了各自的人生经历,从艺术到哲学,从历史到未来,话题广泛而深入。
这次偶遇,让两颗原本相距甚远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也为彼此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
时光匆匆流逝,夕阳西下,茶馆里的人渐渐散去。
画家离开前,向李明远表示感谢,并邀请他在未来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
李明远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春日的阳光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温暖的记忆。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上面的文章来设计五道选择题,请看下面的题目。
以下是根据阅读材料设计的选择题及答案:1.老茶馆的特点是什么?• A. 茶馆非常现代化• B. 茶馆位于繁华的商业区• C. 茶馆内播放着流行音乐• D. 茶馆有上百年的历史,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正确答案: D2.茶馆老板李明远年轻时的职业是什么?• A. 画家• B. 作家• C. 教师• D. 游历四方的人•正确答案: D3.年轻画家为什么对墙角的一幅水墨画感兴趣?• A. 画中的人物与他相似• B. 画作的价格非常昂贵• C. 画作的作者是茶馆老板• D. 画中描绘的是他的家乡•正确答案: C4.在文中提到的交谈中,两人讨论的主题有哪些?• A. 仅限于艺术领域• B. 从艺术到哲学,从历史到未来• C. 仅限于历史事件• D. 只讨论了茶文化•正确答案: B5.结尾处,画家向李明远提出了什么邀请?• A. 邀请他参加一场音乐会• B. 邀请他在未来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 C. 邀请他一起去旅行• D. 邀请他合作开一家新茶馆•正确答案: B请根据以上题目进行作答,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随时提问!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好的,我来为您设计一个高考风格的现代文阅读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
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敬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珠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
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
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滋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千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
”已而果符前事。
未几,丁忧。
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拚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
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
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
事多施行。
庆典霈泽。
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
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A. ①③⑤B.①④⑥C. ②③④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
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
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C.萧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
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
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2)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短中选定共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II.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I)~(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
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
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
“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
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
“二等。
快开车了吧?茶房!”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
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