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子结构设计原理
纯干货 各种领型的结构比例和制图

第七章衣领结构第一节:衣领结构种类一、基本结构分类1. 无领2.立领3.翻折领二、变化结构分类在基本结构的衣领基础上,将其与抽褶、波浪、垂褶等组合起来,可构成各种变化结构衣领。
第二节:衣领构成要素一、衣领各部位名称和构成要素二、基础领窝结构原理(一)基础领窝的人体属性人体上自后颈椎点(BNP)经过侧颈点(SNP)到前颈点(FNP),形成的颈围线称基础领窝。
将基础领窝加大、变形后可构成具体款式的领窝。
(二)基础领窝的结构模型衣身的基础领窝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
基础领窝结构模型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基础领窝线的总弧长等于预定的领围大N;2)基础领窝的总领窝宽与总领窝深之比为1.3~1.4。
第三节:衣领结构设计一、无领结构设计一)基本无领结构设计无领开襟式领口(1)理论分析无领开襟式领口在裁剪前衣片时为使衣片符合人体要收省,如果没有收省就要要留出撇胸量1~2cm,然后再画领宽、领深。
门襟止口的上端有撇胸时,不能自带贴边,否则无法去掉撇胸量。
无领开襟式领口如下图:(2)基型变化和四开身无省基型相比主要做二点改变:其一,为使前胸部符合人体,前片做1cm的撇胸处理;其二,前领弧线由较凹状态变为较直状态。
二)变化无领结构设计例:抽褶型无领结构设计二、立领结构设计一)基本立领结构设计< 90°╱αb = 90°╱只有领座 > 90°——单立领1. 结构种类╲上口线为直、弧╲领座+翻领╱领座与单立领同╲翻立领╲翻领上口为直弧╱2. 立领结构模型要点:立领上口长 = N = 基础领高立领实际领高≥基础领高(与αb有关)3. 单立领制图方法* 实际领高应根据αb及领窝开深形状制定* 领下口的基础线l切线的确定与领座与领窝的相互关系确定,切点↓↑领座垂直程度↑↓* 领座的前部造型中的中线角应略大于立体造型中线角4. 翻立领制图领座的制图方法与单立领同翻立领的制图方法翻立领在长度、宽度上应加上里外层松量外口的形状可根据设计图任意设计5.应用举例Sk-1 基本立领结构设计1)单立领结构设计2)翻立领结构设计二)变化立领结构设计立领在平面结构设计时,其形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立体造型。
领子结构设计原理

分别是:无领、立领、翻领
翻领、敞领、异型领
(图5—3)
(图5—3) 平领
(图5—3) 平领
领子结构设计的要求
一、立领
又称企领或竖领,是一种颈 部相对合体的包装,竖立在 颈部周围,给人以端庄、典 雅、文静、严谨而威严的观 感。在欧美国家,立领被视 为有东方情调的领式,也称 中国立领。 西方古代的军装、中国 传统的旗袍、现代学生装以 及许多制服均采用立领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服装也有很多 是立领的。 设计变化主要有领面的宽 度,领角的方圆,装饰及与 颈部的离合等设计变化 。
1、平驳领
2、戗驳领
3、青果领
4、燕子领
一、“无领片”领型的变化
5.无领
无领又称领线也称领口领。 是指上衣颈脖部位无领子,只 有领圈而无领子的一种形式, 它是衣领的基础,领线造形变 化多样,有圆形、方形、自由 形、在结构上只要领线的开口 宽度不超过肩宽,领线的开口 符合文化习俗要求,符合审美 特性的各类线形均可设计。常 见的有方领、圆领、长圆领、 一字领等。无领造型能充分显 示人体颈肩部位线条的美感, 有利于佩戴项饰。无领服装多 应用于夏季服装和春秋装设计, 具有活泼可爱、天真大方、平 易近人、安详踏实之感,现在 的无领设计日趋丰富,美感很 强。
(5)装饰领
装饰领的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在立领、翻领、驳领、无领变化要领 的基础上进行的装饰变化,以及通过立体裁剪取得的各种抽象领形,如荡 领等。
第六讲
思考与练习:
1.课堂讨论:在现实生活中,说出你都穿过那些类型领子的服装,你较喜 欢那种领子。
2.课堂回答:文件夹中的图片,说出里面服装的领子类型和所感受的性格 印象。 3.课堂实操作业:运用所学领子类型,设计各类型领子10——20款。 4.课后:通过从相关资讯信息中,分别收集运用各种类型领子的服装图片 五至10张。
立领结构在领子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一
立 领 结 构 在 领 子 结 构 设 计 中的作 用
盛 春 玲
( 东纺 织职业技 术学院 ) 广
摘 要 领子是上表的视觉 中心 ,对人 体脸部 线条起到一 定的衬 托和装饰作 用。领子 的形式变化 丰富,结构设 计复杂 ,本文从 立 领的结构设计 原理出发 ,探 索立领和其他领型结构设计 的相互 关系,从 而更好地 掌握领子 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 立领 结构设计 领 子
。
角 兰 篓 如 5 会 下 曲 形 锐 L (! 立 图) 向 弯 , 成 ! ) 领构 结( 就 盏兰
一
/\ 一
圜^
( ) 3 三种立领之 间的关系 ( 如图6 。 )
2 钝 角 立 领
【 吕学海服 裳 结构设计 与技 法 2 1 三 吉满智 子. 造 型 学一 论篇 服装 理
5
结论
Y 4和ZK 水器 ( 31 J配 外压高时 自 动关 闭 ),能实现 反洗井、无套压生 产、井 口流量测试及调节等措施。
4 实施 效 果
夏 59 砂四段大型压裂后 先弹 性开发再适时转 注的开发方式解 0块 决了该油 田多年来埋深大 、渗透率低 、动用难度 大的矛盾和问题 ,达 到了增储上产的 目的 ,是开发特低渗薄互层油藏的一 成功典范 ,为 卟 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
( 稿 日期 :2. 1 1 收 09 2 ) 0一 一 1
( 10 )泵 深 抽 工 艺 ,抽 油 杆 采 用 钢 制 连 续 杆 , 平 均 泵 深 接 0页 10 m,沉没度3 0 90 0 m左右 。考虑 夏5 9 0 块油层连通 性好 ,不采用分层 开采 ,注 水时采用 单层注水 即不分层 注水 ,管柱 采用可 洗井封 隔器
版师必知衣领结构原理

版师必知衣领结构原理1第一节衣领的分类一、关门领1.单立领:只有底领没有翻领的一类衣领。
如中式领、学生装领等。
由底领和翻领组成的一类衣领,底领较高,而围于人体颈部的衣领2.翻立领:由立领作底领,翻领作领面组合而成的一类衣领。
如衬衫领,中山装领等。
3.连衣立领:领子前端的一部分与衣身相连的一类衣领。
4.坦领:后底领领高在0.5-1cm,前底领近乎为零,领子平摊在衣身上的一类衣领。
二、驳折领由领子前部及衣身组合的一部分共同翻折形成的敞开式的一类衣领。
其底领可相连,也可分离。
三、花式领直接在衣身领窝上造型的一类衣领四、衣领结构线名称衣领各结构线名称。
其中a-底领宽,b-翻领宽。
五、领窝线结构若基本领窝线的大小用L表示,根据人体颈根部的几何形态,并保证在样板缩放时领口不走样,经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基本领窝线的制图条件为:前领窝:前领口深=2L/10前领口宽=2L/10-0.7cm弧外对角线MN=2/5前领口宽后领窝:后领口深=L/20后领口宽=2L/10-0.5cm弧外对角线=4L/1001第二节立领的结构原理与设计一、设计方法(一) 审视效果图,确定领子的立体形态及各部位尺寸若领子的上口围度为L2,领座线(下口线)围度为L1,根据上下口线的围度差可分为:垂直型立领 L1=L2 α1=α2=90°内倾型立领 L1> L2 α1>90°α2>90°外倾型立领 L1<><><>(二) 做出衣身上领窝线的形状,测出其大小,作为装领线的设计依据(三) 做出相应的立领结构立领结构图的绘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制图法。
它是根据立体着装效果,领上下口线差,凭借经验,确定装领线的翘度或弯曲度的大小及位置,具有简便、迅速的特点。
另一种是依靠前衣身的制图方法,它更有助于了解立领与衣身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成型后的细部形态。
二、独立制图法(一) 垂直型立领(L1=L2 、α1=α2=90°)呈圆柱体,领上口线长度与装领线相同。
领结构设计

(二)基础领窝的结构模型
1.衣身的基础领窝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 2.基础领窝结构模型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3.基础领窝线的总弧长等于预定的领围大N; 4.基础领窝的总领窝宽与总领窝深之比为1.3~1.4。
四、无领结构
(一)结构设计原理
1.前开口型无领
2.贯头型无领
变化结构设计
五、立领结构
一、立领的直角结构 二、立领的钝角结构 三、立领的锐角结构
• 立领直角结构制图步骤:
1.测量前后领窝长 2.做垂线为后中线 3.垂直后中线做垂线,取长度为(前领口+后 领口)/2+2cm 4.做领宽4cm
• 领与肩水平线的夹角为钝角,上领口贴 向颈部
• 注意: 1.领底线不能无限度的上翘 2.一般翘度设在1cm,上翘点为后中心 线沿颈部到前中心线靠近前中心线三分 之一处 3.如果想增加翘度,如何实现: a.选择领宽较窄的领型 b.开大领口 4.设计高立领时,底线翘度不易过大
• 制作实例:设计一款翘度为1.5cm,领宽 2.5cm,搭门2.5cm
• 练习:1.设计一款立领上翘6cm,领宽3cm, 搭门2.5cm • 2.
衣领结构
一、衣领结构种类
(一)基本结构分类 1. 无领 2.立领 3.翻折领 (二)变化结构分类 在基本结构的衣领基础上,将其与抽 褶、波浪、垂褶等组合起来,可构成 各种变化结构衣领。
二、衣领各部位名称和构 成要素
三、基础领窝结构原理
(一)基础领窝的人体属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上自后颈椎点(BNP)经过 侧颈点(SNP)到前颈点(FNP), 形成的颈围线称基础领窝。将基础 领窝加大、变形后可构成具体款式 的领窝。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衣领纸样在服装制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衣领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要依据颈部结构来进行纸样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所以,配领技术是否合理、科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领子纸样结构中起翘量设量多少的问题、领窝与领子的缝制精度问题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行探讨完善的地方,怎样解决领型结构设计变化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服装结构设计人员。
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实验来分析衣领与颈部形态关系、衣领与衣身领窝结合的关系、领型的结构原理、不同领型的纸样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衣领处在人体头部的下方,是上装的重点部位,是人们美化仪表的显要部位,它对服装的整体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应依据颈部结构进行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
一、颈部形态特点“画领先画颈”,绘制衣领时离不开对人体颈部的了解,下面我们通过立裁模型及剖视图来观察和分析一下领的形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颈部具有颈体前倾、后高、前低、根粗、上细、后颈平缓、前颈短等形体特点,而决定了领子的基本造型是上领口和下领口的关系。
二、领子纸样结构中领圈的取值问题领子的造型设计是以领圈为依据的,领圈又称领口,领口弧线是顺沿颈根围线形成的圆顺曲线,是根据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结合服装的造型特点形成的弧形结构线。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领圈的取值有多种方法,但哪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最准确还在讨论中,领圈取值问题也是会说纷纭。
本人在通过学习日本文化女子大学的一些研究后认为,领圈的取值很重要,我们常用的一种是定数法,但不是很精确,笔者认为将日本的短寸式原型法和文化大学的统计法结合使用较好。
日本的短寸式原型的方法,即用图形学的考虑方法取得背宽、后肩宽、后长、胸肩宽、前肩宽和前长等尺寸,在累积一定的人数后从图形中获得数据,形成通用原型的领宽和领深。
文化大学的统计法,即首先利用立体裁剪和试穿修正或其它的方法,获得适合人体体表的合身型原型,在平面展开图上测量领口的宽度和深度,在得到一定的数据后,利用统计的方法分析领口宽度、深度与胸围和颈根围的关系,并形成回归方程式。
领子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领子的结构设计第一节:领子的概述一、领子的分类(一)无领(二)立领(三)翻领(四)企领二、领口线的设计第二节:常见领型的结构原理与变化一、立领结设计原理与制图(一)立领结构设计原理(二)立领制图(三)立领的变化与运用二、翻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翻领结构设计原理(二)翻领结构制图(三)翻领的变化与运用三、企领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企领结构设计原理(二)企领制图(三)企领的变化与运用四、坦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坦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二)坦领制图(三)坦领的变化与应用五、荡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荡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二)荡领制图(三)荡领的变化与应用第三节:领子制图案例分析与应用第六章领子的结构设计第一节领子的概述衣领是服装的主要部件之一,与人体的脖子和肩部相接触,是服装设计的主要部位。
衣领的款式繁多,其结构也随衣领款式的变化而改变。
在衣领结构设计制图时,要充分考虑到领子款式、人体体形、个人审美心理、人体卫生学和运动特点等方面内容。
衣领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实用角度看,领子可分为无领、立领和翻领等基本领型。
其它领型则以无领、立领或翻领为基础进行变化制图,也可以运用剪切、展开、抽褶和收省等手法进行领子变化制图。
一、领子的分类(一)无领无领是领子结构设计中最简单的领型之一,无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衣片领口线的处理。
无领在春、夏服装、内衣和礼服设计中使用较多,无领经常与首饰、丝巾、衬衣、毛衣等服饰搭配穿用。
无领的造型丰富,常见的无领有圆领、一字领、方领、“V”字形领、“U”字形领和花式领等。
(二)立领立领是指立着的领子,也称为竖领,其结构变化以人体颈部的造型为依据。
立领按其穿着状态可分为合体型立领、外张型立领和直立型立领三类。
1、合体型立领如图6-1所示,合体型立领与颈部的造型保持一致,为截面圆锥体。
旗袍领是典型的合体型立领,该领型的平面展开图为截面的扇形。
2、外张型立领外张型立领与合体型立领的造型正好相反,其外形为倒立的截面圆锥体。
领子结构原理

第四节 翻领构造设计
(一)分体翻折领构造线名称
(二)分体翻折领构成份析
(三)分体翻折领构造设计要素分析
从立领构造原理可知,其下领线弧度决定了衣领旳颈侧 倾斜角,而下口线旳弧度一般又是经过前中起翘量来调 整旳,起翘越大,下口线弧度越大,越贴合颈部。一般, 分体翻折领旳领座旳起翘在2cm左右,若要使翻领由颈 部向肩部倾斜,可减小起翘量,若要使翻领由肩部向颈 部倾斜,则可增大起翘。
前领口 横开领:N/5-0.7
直开领:N/5
后领口 横开领:N/5-0.5
直开领:后横开领/3
三、经典无领构造设计
(一)一般无领构造设计
1.方领构造设计
2.一字领构造设计
3.搭肩式一字领构造设计
(二)装饰无领构造设计
1. 荡褶领
2.护胸式无领
第三节 立领构造设计
例1 内倾式立领
中式旗袍立领ຫໍສະໝຸດ 一般平领旳构造制图,一般借用前后衣身纸样旳领圈线作
为根据,前后肩线旳重叠量为1.5 ㎝ ,形成平领底线旳曲度。 轻易拉伸旳面料重叠量可增长到2-2.5 ㎝。
平领领座旳高下是根据设计旳要求拟定旳,领座旳高下取决 于前后肩线重叠量旳大小,肩部重叠量越大,平领旳领底线曲 度就越直,领子拥有旳幅度就越大,形成领座就越高。领面相 对降低。
驳领是一种翻折线(即驳口线)呈直线状态旳平领旳基本构造,而且 其领子旳尺寸、形态也均为造型设计,不影响领子构造旳合理性。
(二)翻领构造旳设计原理 翻领是一种企领旳基本形式。领底线曲度是决定整个领子旳立体造型和构
造合理性旳主要原因,而决定领底线曲度旳原则是倒伏量大小。 倒伏量旳大小主要由翻领旳领面与领座旳差值、驳点旳位置高下决定。经
• 5.在公共边线上取驳领领角宽为3.5cm,作90°领嘴,取翻领角宽为驳 领角宽减去0.5cm,得3cm拟定翻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装饰领
装饰领的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在立领、翻领、驳领、无领变化要领 的基础上进行的装饰变化,以及通过立体裁剪取得的各种抽象领形,如荡 领等。
第六讲
思考与练习:
1.课堂讨论:在现实生活中,说出你都穿过那些类型领子的服装,你较喜 欢那种领子。
2.课堂回答:文件夹中的图片,说出里面服装的领子类型和所感受的性格 印象。 3.课堂实操作业:运用所学领子类型,设计各类型领子10——20款。 4.课后:通过从相关资讯信息中,分别收集运用各种类型领子的服装图片 五至10张。
1、平驳领
2、戗驳领
3、青果领
4、燕子领
一、“无领片”领型的变化
5.无领
无领又称领线也称领口领。 是指上衣颈脖部位无领子,只 有领圈而无领子的一种形式, 它是衣领的基础,领线造形变 化多样,有圆形、方形、自由 形、在结构上只要领线的开口 宽度不超过肩宽,领线的开口 符合文化习俗要求,符合审美 特性的各类线形均可设计。常 见的有方领、圆领、长圆领、 一字领等。无领造型能充分显 示人体颈肩部位线条的美感, 有利于佩戴项饰。无领服装多 应用于夏季服装和春秋装设计, 具有活泼可爱、天真大方、平 易近人、安详踏实之感,现在 的无领设计日趋丰富,美感很 强。
领型的分类及特点
领型的分类方法很多, 根据观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 同的分类。按领型的形态构 成分类可分为具象领型和抽 象领型两大类;按领型高低 分类又分为高领、低领、中 间领;按领幅又分为大领、 中领、无领;按领角线分类 可分为方领、尖领、圆领和 不规则领;按领型的穿着状 态可分为开门领和关门领; 按领的结构可分为1.立领 2. 翻领 3.平领 4.驳领 5.无 领。其他各类领都是以上五 类领子结合设计变化而来。 (图5—3)
3.翻领
翻领是指领面在领圈上自然外 翻的一种领子。翻领按领面宽度有 小翻领、中翻领、大翻领之分;按 几何概念可分为方角翻领、圆角翻 领和尖角翻领、一字搭肩翻领;按 用途可分为海军领、套式翻领等。 翻领广泛应用于不同季节的服饰领 式,女装设计中多为无领座式,也 有领座式和连翻立领,而在男装中 多为领座式连翻立领。 翻领多应用于春秋装、冬装和 衬衣的设计中。分领脚和领面,领 脚竖立颈部周围,领面翻在领座外 则,给人以随意、大方、富有朝气 的形象印象,其设计变化主要在领 座、领面的宽窄,领面的领角方园、 以及领面的装饰上。
领型变化在服装样式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不同的领型具有不同的风 格特点,如立领庄重、典雅、立体感强,西服领洒脱、大方,一字领 单纯、简练,各种装饰领华丽、高贵、优雅等。当确定了服装的风格 后,首先就从领子开始设计,领子样式的变化,常常会改变服装的风 格,即使相同的领型,使用不同质地的面料,效果也不一样。领型的 样式往往又决定了袖、腰身、衣摆等分部的样式,同时又受其他分部 款式变化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中要以多样统一协调为原则。由于领型 设计是服装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领型设计成功与否,关系 到整体服装设计能否成功。
分别是:无领、立领、翻领
翻领、敞领、异型领
(图5—3)
(图5—3) 平领
(图5—3) 平领
领子结构设计的要求
一、立领
又称企领或竖领,是一种颈 部相对合体的包装,竖立在 颈部周围,给人以端庄、典 雅、文静、严谨而威严的观 感。在欧美国家,立领被视 为有东方情调的领式,也称 中国立领。 西方古代的军装、中国 传统的旗袍、现代学生装以 及许多制服均采用立领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服装也有很多 是立领的。 设计变化主要有领面的宽 度,领角的方圆,装饰及与 颈部的离合等设计变化 。
领子结构设计原理
领子最靠近脸部,对脸部有重要的衬托作用,所 以领型设计又称为服装的”第一形象”设计。服 装的领子是服装整体的最高视觉点,是人们艺术 视觉流程中的第一感觉形象,也是服装款式设计 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之一。它是对穿着对象的头 部、面容、脖颈形象的衬托,因此其基本形态具 有明显的审美特征,具有第一形象美的作用。
(3)驳领
驳领也称翻驳领,是指领面与驳头通过串口线连缝在一起的领式。 也有的驳领没有串口线结构,领面与驳头是一个整体,如香蕉领、青果领、 燕尾领等。驳领属于开门领,按翻驳长度可分为短驳头、中驳头、长驳头 三种;按宽度可分为宽驳头、中宽驳头、狭驳头三种;按几何概念可以分 为方角驳领、圆角驳领、尖角驳领以及综合式驳领等;按仿生态可分为蝴 蝶领、蟹钳领、带鱼领、缺口青果领等;按用途可分为西装领。套式驳领 等;按变化形态可分为立驳领。登驳领。重叠驳领。双层驳领等。在穿驳 领的外衣时,男士要内穿衬衣。配领带,女士则要注意衬衣的领子和驳领 相呼应,这样才会取得美感效果。驳领多应用于春秋装和风衣。大衣的设 计中。 驳领是翻领和平领的结合,领颈肩后是翻领的形式,颈肩前呈“V”形 平贴在前胸上左右侧,结构上由领座、翻领和驳头三部分组成,给人以成 熟、大方、稳健而神气之感。其形态设计变化主要在领面的宽窄、缺口上 下角度的大小、翻折线的高低变化,以只有外翻的领面而无领脚或 有很窄的领脚,整个领面翻 贴在颈部周围的衣身上。其 形态设计主要在领面的领角 方园,宽窄以及领面外口围 度大小所形成的堆积变化和 领面上的装饰变化上。这类 领给人以活泼可爱,柔和而 单纯的感觉,儿童和女性服 装上经常应用这类领子。
5. 课后:分析和了解身边的服装市场,有那些品牌运用了那些类型的领子 在自己的品牌服装上的。